书名:六十年代小美好

第21节

    “你有多少?”段良玉问道,问完直接看向赵永:“匀给我点呗,哥们好几个月没开张了。”现在谁家能出来卖个一斤两斤粮食就是顶顶富裕的人家,他以为赵永都包圆了。
    而封华一身与衣着不符的气质他也没看出来,他只看见了破衣烂衫,当封华是穷人家的孩子,着急用钱。
    “你要多少给你多少。”赵永没好气道。
    段良玉感动地拍拍赵永的肩膀,一副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样子.....
    “好哥们!够意思!”
    ......
    封华看着他,原来他是这样的人......怪不得能干出那些傻事,最后更是郁郁而终。
    段良玉这回看向封华,好奇地问道:“你卖多少斤?”
    “卖了150斤,还有450斤,你要多少?”
    段良玉:“......”
    说好的穷人家的孩子呢!
    第17章 交易
    第17章
    “你怎么有.....”段良玉惊讶地问道。
    这次赵永实在忍不住,隔空给了他一脚,把他后半句踹了回去。
    “哪那么多废话!你就说你要多少吧!”赵永道。
    “哦哦,我要.....”段良玉想了想手里的余钱,“我要50斤。”这也是他所有现钱了。
    “还可以拿东西换。”赵永补了一句,到底是多年的好朋友。
    不过他突然想到个问题,扭头问道封华:“什么东西都可以吗?还是只要烟酒?”
    “我也得看看货,不值钱的拿回去可是要挨骂的。”封华眨眨眼,笑着说道。
    “懂懂懂!”赵永高兴了,拉着封华看货。
    这里是段良玉的家,小小的一个四合院,有主屋,厢房,柴房,天井不大,也露出泥土,看样子平时也自己种点蔬菜。
    而现在主屋和厢房里都堆满了赵永的货。
    主屋里有两辆凤凰牌自行车,一辆28,一辆26,两台缝纫机,一堆烟酒,几匹粗布,花布,毛料,甚至还有几样糖果点心。
    封华以目前黑市价的90%全部入手了。她现在可是来做“买卖”的,不是来购物的,本来想再压下价,装的像一些,不过想到赵永对钱的执着,为了1块钱他能墨迹1小时!
    她现在可没时间,一会还要赶早上8点的车回去呢!那边都联系好人来接她了,她要是赶不上车,方远万一知道了得多担心。
    仓房里就是一堆半旧不新的二手货了。锅碗瓢盆,桌椅板凳,沙发立柜,甚至还有张大渔网!
    这里不远处就有一条大江经过,有渔网不奇怪。
    封华眼睛一亮,但还是装作不在意地调侃道:“赵大哥,你还收破烂啊?”她现在也不叫同志了。
    赵永有些讪讪:“呵呵呵,你别看这些都是旧东西,这些也是好东西呢!”
    封华的手指在一张书桌上缓缓划过,随意道:“紫檀木啊,确实是好东西。”
    赵永把要说的话咽了回去,得,忘了人家什么身份了,哪能不认识这些红木家具,他就不要班门弄斧了。
    封华看着这套书桌书椅,典型的明清风格,是个老物件,心里很喜欢,关键是值钱!
    现在存世的红木家具基本上都是明清时期留下来的。
    特别是紫檀木,生长周期500年,中国不产,是郑和二下西洋的时候带回来的,一开始用来压船,后来被皇家工匠发现,制作成家具,仅供皇宫贵族使用。
    后来慢慢在民间流行起来,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从来都是贵的很。封华重生那会,紫檀家具的价格大概在40-100万一吨。像这种制作精美的老物件,还要加上古董的价值,更贵。
    而因为紫檀木密度大,封华眼前这个长长的大书案,估计就得小半吨。
    “这书桌什么价?”封华问道。
    这个价不好定啊,赵永是普通工人家庭出身,哪里懂什么红木黑木,他真是按破烂收来的......
    是段良玉看见了,给他科普的,他才擦吧擦吧放到了厢房,不然早扔柴房了。去年冬天太冷,柴不够烧,他差点没批了烧火。
    赵永看看段良玉,希望他给个建议。
    段良玉也很为难,这要是搁以前,得值个百八十大洋,但是现在,百八十块都没人要,十块八块都够呛!
    识货的人家要么不要,要么没钱,不识货的人家两三块钱买个崭新的书桌多好,谁花大钱买个旧货?
    这个时候,人的收藏意识,古董意识,只有极少数人还有。
    就连段良玉自己,也只觉得这桌子烧火可惜了些,但也就是个桌子,只是比外面两三块一张的杨木柳木桌好很多。
    “你...看着给点吧....”段良玉道。


上一章
返回

六十年代小美好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