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世界一级基建狂魔

第 25 章

    极具超现实魔幻主义的夜间乌雀山, 成为了不亚于宇宙第一p图师nasa发布的美景。
    当这副美景,登上了《世界》杂志封面,一直对“乌雀山大桥”概念模糊的外国友人, 终于见到了这座建设中的桥梁。
    “他们能够在3年内, 克服低温、地震、高空的束缚,建成一座三千米长的高速大桥。”
    “我们还在傲慢的认为,中国没有艺术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大山深处, 用夜以继日的建设,点燃了一条沉睡的巨龙。”
    《世界》截取的图片, 宛如山脉中一汪金色的河流。
    人类对于美的想象, 都浓缩在了这方光与暗之中, 逆流盘旋, 静谧又喧嚣。
    没有任何的网络言论, 比这本成立于1857年的杂志更具权威。
    它展现出来的艺术感, 远比克里姆之类的专家叫嚣一百遍“不具有艺术”更加有说服力。
    杂志发售之后,普通民众被这篇报道呈现的美感惊讶。
    同时, 却在详细的内容里,拥有了更深的感触。
    美不美,那是艺术上的东西。
    快不快,那是生活相关的东西。
    3年建成三千米的盘山桥, 立刻激起了普通民众的渴望。
    哪怕是生活悠闲、慢节奏的普通人,也想拥有这样迅速的建设工程!
    “美国真的应该请这群工人来修桥,这样他们就不会一座大桥五年都没法修好了!”
    “欧盟总部大楼用了十三年时间翻新, 与此同时, 中国可以建起一万两千米的大桥。”
    “我真是受够了门前修上十年的道路了, 我打赌让中国人来修, 我就不用天天绕道开车回家!”
    即使专家努力抨击中国豆腐渣工程,也挡不住广大普通群众对中国速度的羡慕。
    乌雀山大桥艺术感的争论,逐渐变成了对中国速度的追捧。
    43小时修复的北京三元桥、9小时改造完成的龙岩火车站、8小时内拆除的南昌立交桥,都成为了网络讨论的热点。
    那些早就震撼过国际社会视频,再次被翻找出来。
    中国的基础建设能力,竟然悄悄从快,变成了又快又美。
    无数人发自内心的感慨,乌雀山建设场景都这么漂亮,不知道桥梁真的建成,得多震撼人心。
    “我实在太期待它建成的时候,满山车流灯光的样子了!”
    “我从没见过海拔这么高的桥,如果它建成了,我一定会亲自去中国,试试开车通过这么一座桥梁。”
    “什么是艺术?我不懂。但是我见到它的那一瞬间,就被它深深吸引,没有任何艺术品能够做到!”
    律风的微信,正一条一条地接收着消息。
    那些英语、德语、法语的截图,配上了简单的翻译,源源不断的跳到他眼前。
    拿到视频并发布在网上的丁鸿达,总是热衷于截下这些讨论,发送给律风。
    即使律风沉默冷淡,也无法阻止丁鸿达努力和他达成一致。
    丁鸿达兴奋的说:“律工你看,这些都是网络上最真实的声音!来自世界各地!”
    日语、法语、德语、英语,都配上了简单的机器翻译。
    比起克里姆傲慢嚣张的抗议,以及某些媒体别有居心的担忧,这些普通人的言论,更能代表乌雀山大桥给国际带去的振动。
    他说:“全世界都羡慕我们有这样一座桥,他们比克里姆更懂得欣赏艺术!”
    律风微微一笑,并不觉得这些外国人的认可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可是丁鸿达的态度,显然更符合普通人的愤怒。
    他们恨不得跳到克里姆脸上讲述乌雀山大桥的艺术感,叫这位傲慢无礼的英国人擦亮那双破烂的眼睛。
    太直白太血性了,使律风不能再保持疏离。
    “谢谢你,丁记者。”律风认真的回答着丁鸿达的善意,“欢迎你明天来观看乌雀山大桥合龙。”
    他发誓,明天会对丁鸿达热情一点。
    至少,给丁鸿达多说一说乌雀山大桥的未来,让这位记者有话可写。
    哪怕律风不在意国外的评判,他的心情也毋庸置疑的开心起来。
    他在英国,见惯了悠闲懒散的英国效率,没人比他更懂基础建设的难点和痛点。
    真正备受赞誉的中国速度、中国艺术,永远离不开乌雀山大桥的建设队伍,和日日夜夜坚守岗位的工程师们。
    没有他们彻夜奋战在乌雀山寒冷的基地,也不会有网络上这些艳羡与夸奖。
    律风心情愉快的在建设工地里忙碌,为即将到来的大桥合龙做着最后的准备。
    乌雀山两端往外延展的桥梁钢结构骨架,正如等待合拢的龙口。
    明天高总工一声令下,这座等待许久的巨龙,就能拥有最完整的身躯,为乌雀山大桥画上圆满的感叹号。
    律风要做的工作早就随着大桥建成主心骨圆满完成。
    但他仍是向国院申请延期,计划亲眼见证熟练的建设工人和控制吊装的师傅们,完成大桥合龙这历史性的一刻。
    他在惯常拍摄乌雀山大桥的位置,立好了三脚架。
    相机、摄像机、无人机,统统准备就绪,能够彻夜不停的,拍完今晚到明天的每一个细节。
    律风坐在略带湿润的杂草丛上,眺望着乌雀山钢架透出的月色。
    好像很多年没有这种天地怅惘般的如释负重。
    这是他设计的桥梁,也是无数人付出心血建成的桥梁。
    成功完成合龙,它身上承载的期望和梦想都能够实现,而律风,也会回到国家设计院的办公桌上,告别这段天寒荒野外的行程。
    忽然,手机响起一片清脆的铃声,吓得律风心绪乱跳。
    他手忙脚乱掏出手机,却发现微信久违的亮起了视频通讯的提醒。
    师兄……
    律风皱着眉,点击接通。
    一声“喂”,都带着抱怨的腔调。
    “怎么了?”殷以乔当然能听出律风的心情。
    律风说:“刚才在想明天大桥合龙的事情,手机声音突然响起来,把我吓得不行。”
    “抱歉。”殷以乔的道歉显然没有什么诚意,“我只是猜测你可能不忙,所以才拨了视频。”
    “没事……”律风坐回草地,随手将手机往三脚架旁一放,“我确实不忙。”
    他只是在看桥而已。
    他们长久的沟通,都依赖文字和语音消息。
    律风也很长时间都没有见过殷以乔了。
    镜头里的师兄,穿着休闲舒适的短外套,和律风这样裹着防寒服臃肿状态截然不同,仍是俊朗温柔的模样,一双眼睛却透着意味不明的亮色。
    “怎么了?”律风见他不说话,便问道。
    殷以乔勾起浅淡笑意,嗓音低沉的说:“没什么,我拨这通电话,其实是想亲眼看看……夜晚的乌雀山大桥。”
    说起看桥,律风的情绪兴奋许多。
    他像是个炫耀成绩的好孩子,立刻伸手调转了手机镜头,对准了夜晚中的乌雀山大桥。
    “看!”律风说,“我们的桥,晚上都会亮着这样的灯。平时师傅们都在忙碌施工,终于快合龙了,才会这么安安静静的,等到天明。”
    深蓝苍穹之下,乌雀山大桥两端点点灯火,犹如点缀在桥体的夜明珠,照耀出别样光彩。
    明天早上,空荡荡的桥梁中心,就会完美对接好整座桥体,展现出乌雀山大桥最美的躯体。
    律风凝视着面前宏伟雄壮的大桥,忽然升起了一个美妙的想法。
    老师和师兄,都没有见识过这么巨大的桥梁合龙盛况,他作为离乌雀山大桥最近的人,完全可以——
    没等他好好谋划一番,手机里就清晰传来了“叮”的提示声音,还有英语播报飞机值机的声音。
    律风点回镜头,诧异问道:“你在机场?”
    “嗯。”殷以乔简洁的回答道,“出差。”
    律风心里短暂的雄心壮志,渐渐熄灭。
    “哦,好可惜。”
    “可惜什么?”即使马上登机,殷以乔也没忘关心师弟。
    律风眺望灯火璀璨的乌雀山大桥,遗憾说道:“我还想让你亲眼看看我们伟大的桥梁诞生呢。”
    殷以乔立刻领会了他的意思,“难道你想给我直播?”
    “对。”律风笑道,“我给你直播,然后,你拿给老师看看。”
    “——我们的大桥,就是这样建成的。”
    腾龙建设集团的代表,及全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小林老板,一大早就等候在国际航站台,准备迎接从英国前来的建筑师。
    “听说这位殷建筑师,脾气冷漠,为人傲慢,不是很好相处啊……”
    “不会啊!”林一齐对殷以乔印象深刻,认真负责的说,“他只是话不多,但是非常有礼貌!毕竟是我们殷知礼大师的亲孙子,说他傲慢冷漠的人,肯定又玩富二代、二世祖那套偏见。”
    身为二世祖的林一齐,特别讨厌以偏概全的人。
    他和殷以乔吃过一顿饭,他无论怎么唠唠叨叨,这位大建筑师都耐心倾听,简直没有比殷以乔脾气更好的建筑师了。
    这次,被c.e建筑事务所拒绝了的腾龙集团,不知道走了什么好运,竟然得到了殷以乔的亲自联系。
    林一齐作为越江桥负责人,勉为其难地跟腾龙集团的代表,一起来接机。
    当那道颀长的身影,从到达口出现,林一齐马上激动的喊道:“殷先生!这边!”
    然而,握着手机的殷以乔,视线轻轻瞥过,抬手指了指自己的耳机,示意他安静。
    瞬间,腾龙集团的代表和林一齐都疯狂点头,以为殷以乔在进行什么重要会议,立刻闭嘴,全程手语。
    “嗯?有人在喊你吗?”律风的声音从殷以乔耳机里传来。
    殷以乔平静的回答道:“没事,是接机的人。我还在看。”
    手机那端,是晨光熹微、云雾缭绕的乌雀山。
    律风隐约听到了手机里隐约的呼喊,却并不能在乌雀山呼啸的寒风中,确定那是谁的声音。
    他和师兄约好,在合龙前准备好直播,手机牢牢架设在距离乌雀山最近的观看地点,律风也只能通过语音和师兄沟通。
    等到九点整,乌雀山大桥两端早已建好的钢架桥,会在建设集团的独家建造技术下,同步旋转90°,三十分钟内完成合龙!
    这是全球绝无仅有的合龙技术。
    敢在海拔2700米让桥身完成90°旋转的技术团队,也是全球绝无仅有的唯一一家。
    律风紧紧盯着扎满了彩旗的乌雀山大桥桥身,说道:“马上大桥就会启动,然后在高总工的指挥下旋转。”
    “我们主桥为了减少地震带影响,全部采用了钢结构铸造,但是需要旋转的桥体重量依旧达到了5.1万吨。”
    “师兄,你见过5万吨的桥梁,在高空旋转的样子吗?”
    律风的声音顺着嘈杂的山峰,清晰传入殷以乔的耳畔。
    他坐在腾龙集团专程接待的商务车里,温暖得感受不到寒冷的气息,此时却像站在律风身边,陪着律风凝视那两端重达5万吨的主桥。
    5万吨的重物在高空旋转,根本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承重、受力、风速出现计算失误,都会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更何况,是全世界瞩目的乌雀山大桥……
    “我马上就要见到了。”殷以乔的声音沉稳,带着安抚律风激动的腔调。
    他全然不管车内腾龙集团代表和林一齐是什么表情,只是专注盯着屏幕,声音无比肯定说道:“它会如我们所愿地合龙。”
    “对!”律风的声音藏着兴奋,“我们为这次合龙模拟了上百次旋转,排除了全部影响,所以,它一定会如我们所愿!”
    律风心中不可能没有担心。
    乌雀山大桥的风速仿佛比测试实验更加疯狂,明明监控仪器上仍是平平无奇七级风,他盯着随风猎猎的小彩旗,总觉得风速已经超过了八级。
    这是他们测试了许久的旋转,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们,为了今天,考虑过无数的可能性。
    狂风、浓雾、应急预案。
    只要不下雨、不地震、不塌方,他们就一定能成功。
    乌雀山大桥的合龙,汇聚的不只是新闻业者的目光。
    还有夜以继日奋斗至今的工人、工程师们的期盼。
    终于,9点整的秒针与分针重合,高卫胜的声音清晰从音响里传来——
    “乌雀山大桥主体桥梁旋转合龙正式启动。”
    启动的声音,一列一列传到控制室。
    律风看不到控制台的按钮手柄,却能看到乌雀山大桥的钢铁躯壳。
    “动了!”他克制不住低呼,提醒着远在网络另一端的殷以乔。
    而他自己的视线紧紧盯着桥身,屏住呼吸看那两段安静匍匐的桥面转动了起来。
    90°的旋转,令乌雀山刮起了剧烈的山风。
    两端的钢筋骨架,划破烈烈寒风,发出了嗬嗬响动,坚定不移地往桥梁正中心旋转。
    5万吨钢材水泥,在机械控制下轻盈扭转,宛如经过精密计算。
    云雾拨弄着桥身,山风穿透钢梁。
    所有人视线炽热,呼吸低沉,唯恐自己的存在影响了这具庞然大物的旋转。
    桥梁的合龙,本应该是漫长而细致的过程。
    乌雀山大桥却将这漫长细致变为了惊险刺激。
    直到乌雀山桥体在寒冷山崖上画出一道漂亮痕迹,严丝合缝地对接成形,周围才从重压中缓过神般,爆发出噫吁感叹的欢呼!
    律风反反复复做着桥梁合龙实验,已经见过它无数次两端严密对接的过程。
    但是,没有哪一次像现在一样,耳边全是欢呼和掌声,为它的成功合龙而兴奋激动!
    “师兄,看到了吗!”
    律风的声音,抑制不住的在全体建设者欢呼里高亢。
    “乌雀山大桥成了!”
    录制视频、拍摄照片,远远没有亲眼观看直播震撼。
    那一刻,他像是理解了律风对桥梁的爱意。
    因为没有任何一栋建筑,能够在建成瞬间传递出如此惊心动魄的信号,承载如此多人的欢呼与掌声。
    他只要想起刚才重达五万吨桥身,在海拔2700米轻松旋转合龙的画面,心脏都不由得溢满了人类战胜大自然的热血。
    迎风转向的桥体,仿佛一只在云端华丽地旋转身躯的钢铁巨兽,张开了捕猎的长牙,轻巧且凶狠地咬紧了自己的猎物。
    不,没有什么猎物。
    那些柔韧如丝的云雾,从桥梁钢架齿尖溜走,只留下了一座完整庞大的桥梁,骄傲矗立在乌雀山之巅。
    即使手机切断了通话,也无法将殷以乔从悬崖山巅的高海拔窒息感中解救出来。
    车厢沉默无比。
    腾龙集团和林一齐,见到了前所未有温柔的殷以乔。
    这位传说中冷漠高傲的建筑师,噙着柔和笑意,摘下了耳机,放下了手机。
    腾龙集团代表赶紧搭话问道:“殷先生,不知道c.e建筑事务所对我们越江文化馆……”
    “我来到这里,不是代表c.e建筑事务所。”
    殷以乔敛起笑容,重回了他一贯的沉稳,“我跟贵公司的王总谈过了,我负责设计的是越江广场。”
    就算他面容冷冽,也掩盖不住视线里的温柔。
    “既然越江桥配得上越江的英雄,那么越江广场,也该配得上越江桥。”
    ※※※※※※※※※※※※※※※※※※※※
    终于成了,明天让我安排安排全球开吹-
    -
    把“合拢”修改为“合龙”。
    修筑堤坝、围堰或桥梁,都从两端开始施工,最后在中间对接。自古以来,中间的对接口都称“龙口”或“龙门”,所以最后在龙口对接称“合龙”或“合龙门”。
    “合龙”是堤坝、围堰及桥梁修筑中的专门术语。


上一章
返回

世界一级基建狂魔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