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在异世界当文豪的日子

第6节

    人不怕没天赋,只怕没天赋还不肯下苦功。
    午间休息时给连姨打了个电话报平安,程尘拉上刘海就往图书馆跑。下午2:30才上课,午饭后有二个多小时的休息时间,浪费太可耻!
    刘海有点懵圈,边跑边从兜里掏出把小纸条,飞快地挑出一张拎在程尘眼前:“干啥?”
    程尘意外地瞅瞅那把纸条,表扬道:“有进步啊?小伙子,纸条不用现写了。我们一起去图书馆呗!帮我多借几本书,我问了李老师,一人一次只能借三本。”
    他倒是想把折总、文壕都拉上,只是一个怕热爱睡,坚决不肯浪费大好午睡时光;一个坐在电脑边,雷打都劈不起来。
    刘海一把拉住他衣服,指向路边一溜黄色的自行车。
    为了师生安全,龙川校园里不允许有汽车,也不许骑私人自行车,倒是设了很多公共自行车停放点。师生可以免费借骑,只是得刷登记过的身份卡,12周岁以上的才允许骑。
    刘海这种一年级的小屁孩当然没戏,可他身边有高龄大个儿的程同学啊!为什么要傻乎乎地在烈日下向青春奔跑?
    程尘恍然,冲着聪明小孩一比大拇指,利索地刷卡开锁,大长腿一跨就骑上了车。
    “你等会儿!”大个儿阻止了想爬上后座的小孩。
    刘海郁闷了,掏出张小纸条举高高:“为啥?”
    程尘噗哧一声笑了,说:“别急,我先试试,别摔了你。”哥不骑自行车好多年了!这辈子一大半时间装植物人,醒来几个月,胳膊腿才甩麻利,根本还没骑过自行车呢!
    好在这技巧多少年都不会丢,小转几圈,就骑得有模有样了。
    按着李老师说过的路线,转过餐厅,往大礼堂西侧银杏树林拐,十来分钟就到图书馆。
    程尘说是想了解下华国的历史和文学历程,图书管理员老师帮着列出了书单,《华国通史》、《上下五千年》、《从纸张演变看文学变迁》、《水蓝星之路》……
    水蓝星……呵呵,好可爱。曾经的地球人心满意足地捧着六本书,载着仗义的“哑巴”同学回了宿舍。
    花了三天的课余时间,程尘把六本书从头到脚仔细地扫了一遍,认真研读,对水蓝星和华国的历史有了一个比较全貌的了解。历史总体趋势变化并不大,人文方面因为“灵”的存在而变得与地球大为不同。
    比如朝代,因为小说家对于启灵的巨大作用,先秦九流十家之中,以它为首,儒墨法并雄,其余流派或多或少也流传至今,而非自汉以来儒家独大。
    而晋时文采风流,竹林七贤俱有雄文,启灵独到,时有英雄出世。蛮族萨满巫师概不能敌,被驱赶至荒漠冰原,再无五胡乱华的惨剧,也无十六国林立。
    朝代更迭,唐燕之后仍有元,却是因为蒙元萨满在西拓的艰苦历程中,融合了西方的古代“巫术”,在莎草纸、羊皮纸上用血为介,引出蛮荒凶灵。而在人种血统上又融入了西方人粗壮凶蛮的秉性。两害合一,黄祸自东而西,自西又涌回东方,以至华族几至灭顶。
    好在燕时出了几位千古流芳的文学大家,呕心沥血写出了几篇烁古耀今的雄文,力挽狂澜,启灵了一批英雄人物,潜伏磨炼数十年后,终于一举推翻蛮族统治。
    自此之后,大明朝光耀几百年,慢慢腐朽倒下,演化成了现代君主立宪制的肥沃土壤,而辫子朝也再没有机会夺中原气运。
    大致了解了水蓝星的历史,程尘打算从秦时小说家入手,看看这个世界的名篇,瞻仰水蓝星大华国几千年文明历程中曾留下名字的文人墨客和他们的作品。
    嗯,当然更重要的是看看地球上大师们的作品有否发挥的余地。
    第10章 蒲公惨剧
    一大早晨读后,何老师又开始细声软语地讲古。
    “……文人如宝,珍而重之。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人呢,最基础的标志就是能够独立写出一篇可启灵的文章。而语文就是基础之中的基础,不识字,词汇量不够,遣词造句不够美妙动人心魄,又怎么能让天地间的灵投入其中,与文共鸣呢?”
    “老师社(说)得好简单,额写的‘诀别书’连额爹都共鸣不了咧,这辈子都甭指望有写出启灵文章的一天了。”折总慢慢把椅子挪过来说悄悄话。
    你有什么情况要写“诀别书”啊,兄弟?——刘海用镜片后的眼神说话。
    “这不是一不小心把额妹的原书给烧了一个角么,又没烧到字……”
    “……你没诀别,果然是命大。”文理正眼看着老师,歪嘴插话。
    小纸条:“后来呢?”
    “额爹尺子断了三根,额鸣了整整三天!”折总长叹息。
    程尘也无语,这娃咋想的,这世界原书这么珍贵,关系性命,熊孩子还火烧亲妹的原书,真是坑妹不浅啊!
    何老师微笑着浅嗔地看了几个孩子一眼,又继续讲课。
    “不管能不能写出启灵的好文章,在学习语文之前,每位语文老师都会首先教导大家:写文先修心,立身正,而后心正、文正。这不仅仅是道德范畴上的规范自身,更重要的是修心立身才能提升自己在文学上的造诣。
    当然对我们一年级小同学们来说,只要记得一点就好了:写文章要无愧于心。如果生了歪心眼,比如抄别人的文章,或是对其他作者做坏事,那不仅自己再也不能进步了,警察叔叔还会抓的。”
    “切!谁会这么傻呀!抄袭了不光警察要抓,能启灵的文章,作者和原书都有精神共鸣相呼应的好不好。怎么冒充啊!好文章有,有那个,那个意境,对!意境的。东抄一段西截一片的话,这种文章根本就启不了灵,光卖实体书要是让人发觉揭露抄袭,那点钱都不够赔被抄的作家们!”
    于丽丝不敢正面怼何老师,在同学们中间显摆她的知识面。
    程尘一听,心里一紧,这个听起来似乎很妙,又好像不太美妙啊!
    保护版权是绝对的大好事,可是这个大师们的代理啊,改编啊这些协议这不没法商量么!好在地球上自古以来的名著大多都已经是脱离版权保护期的公共作品,都穿越位面了,改编起来良心也不会痛。这是老作品找到了对口的新市场,要焕发第二春啊!
    钱途可期!事关自身,他挺起背脊、竖着耳朵,听得更认真了。
    “哼哼哼!鲁班门前弄大锯!”折总表示不服,他压低了声音故作神秘:“谁说没抄袭的?从古到今都有人挺而走险的,只不过一般人不知道罢咧!”
    “说说,说说呗!”程尘赶紧用仰慕的小眼神鼓励小胖子。
    “古时候离现在太远,那年代的惨剧额们就不去说他咧!”折总小得意地压低声线,在何老师眼皮底下开故事会。
    “哼!不是时间太久远,是你根本不知道。”于丽丝撇嘴。
    折总不理会她,说:“文章不是不能抄,而是不能在写出来后抄。”
    “写出来前怎么抄?打开你脑袋看吗?”
    “切,坏人可不像你这么没脑子。两百多年前就有一出很出名的例子,当年淄州有个姓常的家伙可凶残咧!据说是和同乡好友一起去赶考,朋友考上了举人,考场上写的文章居然当场发出金光启了灵,考官都惊到咧!成了一桩奇闻逸事。这家伙却没考上,他就因爱生恨……”
    “你乱用成语,应该是嫉妒成狂!”于丽丝不怼就不舒服,明明听得入神,还是忍不住挑刺。
    “两个成语都能用!折总,继续继续。”程尘赶紧和稀泥。
    “哼!那个常生因爱成狂,居然在还乡路上把考上的好朋友给绑了,关在一个没人知道的地方,天天折磨拷问,‘不可能啊!吾都写不出来,乃这小子怎么可能写得出来能启灵的好文章,你咋想的?咋想的?!’”折总板起脸装坏蛋,阴森森地说。
    “呸!古人怎么可能这么说话!”于丽丝又气又乐,憋着嘴吃吃笑。
    “你们轻点声,何老师都瞪你们了。注意纪律!”苏大班长转头嘱咐,也贴过来听。
    折总缩缩脑袋,又把声音往低了压:“考上的那个倒霉鬼不够坚强啊!他就招了,怎么怎么想滴,怎么怎么写的……坏蛋一听,哎!要是这样想,额也能写啊!不对,额就是这么想滴!你娃还有没有新的思路,新的想法,要是不说,哼哼!”
    “然后呢?”苏果也听入迷了,追问道。
    “后来那坏蛋逼着倒霉鬼想新文,说出全套的思路,他自己落笔写下文章。因为整个文章的思路角色坏蛋都摸清楚了,自己也有感悟,而且这是篇新的从未出现过的文章,常生落笔之后居然真的与生灵相感应了!”
    “哇!”同学们惊呼!折总得意得眉毛都飞起来了,抬头才发现何老师已经站在了跟前,顿时缩成了只鹌鹑:“何,何老师。”
    “嗯,说得不错。但是请不要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故事,课后大家一起交流好不好?”何老师摇摇头,温柔地说。
    “好的,好的。”折总呐呐低头,同学们也赶紧重新坐好。
    何老师转身提高声音,说:“刚才折晚意同学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夺人文意的故事,历史上确有其事。”
    “哇!真有哎!”
    “什么,什么夺人文意,折总你说什么故事了?”
    “那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
    何老师双手一按,目光一扫,大家噤声聆听。
    “‘夺人文意’就是指不法之徒用非法的方式,在文人写出文章之前,逼迫他们吐露自己的文思和构想,将别人的构想夺为已用,让自己成为别人文思的作者。这种做法极为卑劣和残酷,从古至今,一经被发现就会被处以极刑。
    至于折晚意同学说的那位被夺文意的名家,其实大家应该都有读过他的文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狼!!是蒲松龄!”文理激动地站起来,“我读过,‘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
    何老师微笑着按下手:“非常正确,请坐,文理同学。”
    “我们知道,蒲松龄是明代小说大家,但是他的命运一生多舛,虽然考上举人,在返乡途中却被同乡好友常生暗算。这样一位杰出的小说家,流传至今的只有三篇半短文,包括考场上启灵的,即《狼三则》和改编自唐代《纸月》、却只写了一半的《崂山道士》。就是这三篇半短文,到今天为止两百多年,启灵了五千多人,光辉闪耀至今仍未湮灭。”
    “啊!那为什么《崂山道士》只写了一半啊?!”
    “因为他在那时已经被常生逼迫而死了。”何老师痛惜地摇摇头,又大声说:“后来常生夺来的文章渐渐流传开,众人非常惊异他的成就,但最后一篇他无论如何也无法续写,大家开始怀疑。而蒲公失踪之事也被人告官——就是报告了警察。
    最后蒲公的尸骨被人发现,他在考场上写的《狼》又和后面两则一脉相承,遥相呼应,揭示了真正的作者。这个恶贯满盈的常生终于被拘捕,处以极刑,以警后人。同时官府也恢复了被窃取的《狼》后两则和《崂山道士》的署名——蒲松龄。只是为时已晚,大师再也不能续写这篇名作,遗憾至今。
    为了不让更多的悲剧发生,在现代,我们在大力加强版权法规、严惩侵权的同时,也刻意淡化某些极度恶劣残酷的案例,以免有人心生歹意去效仿。”
    程尘听得心中波澜大作,蒲松龄!明代的!还命苦得只写了《狼三则》和半篇《崂山道士》就被坑了。虽然万分惋惜听到这个消息,但对他而言,其实文章大业的一大障碍已经搬除了。
    只要是未出现在这个世上的文章,如果有思路和整体构想,就可以以自己的笔写出来,甚至还能启灵!这规则简直就是为他的地球搬文大业量身定造啊?!
    当然,他绝不会像那位常生一样的作死。
    一来那些未出现在这世界的文章完全可以作为新文出现在此界;二来地球的大师们和这个世界隔了一整个宇宙,哪怕文章有灵会感应,也只会感应他这位代理人!
    蒲公,安息吧!《聊斋》其余的煌煌巨篇一定会再现此世,而且一定会用“蒲留仙”的作者名,您在地下也可以安息了。卖了钱,咱哥俩分分,我一定会给您造庙再塑金身,多烧好钱下来,您吃好用好啊!
    程尘默祷。
    “老师,老师!那蒲公改编唐代的《纸月》,为什么不算抄,只有半篇还能启灵呢?”有爱钻研的同学问。
    “因为《纸月》这个故事从唐代流传到明朝,本身的原书早就湮灭了。蒲公结合《纸月》的构思,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巧思,又融合了传说故事,使得文章重生灵性,虽然只有半篇,但天地有灵,已经认同了他的原书,当然就能启灵了。
    同学们没有文学大家的水平和文笔,在没有自己独特的构思之前,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地去抄远古的文章,那样不但不会得到天地间灵性的感应和承认,甚至有可能灵性反噬,自身的境界大跌,再也不能启灵。
    嗯,现在我们说境界还太太太早了,大家好好学习吧!”
    “老师,老师!我问最后一个问题。”折总着急地挥着小胖爪子。
    “请说。”
    “何老师,你有文章启灵了吗?”折总有点不好意思,好奇心作祟,还是大胆地冒犯了。
    何老师一下子板起了脸,大家都不敢说话,她突然笑了,笑得眉眼弯弯:“有啊!老师是学文的,虽然不强,但也有一本原书已经启灵了5个人呢!”
    在同学们仰慕的欢呼声中,何老师笑吟吟地说:“好了,下课!”
    第11章 灵赋
    周末朱大头和连姨一块来接程尘回望郡,居然还是叫了那位从灵缘送他们回家的的哥。这一路侃功了得,大叔一个劲儿地羡慕程尘能上龙川,用他的话来讲,那是状元种子的地儿啊!
    一周只有一天休息,连姨看孩子说话、动作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惊喜之余弄了一堆好菜,吃得程尘满嘴流油,差点没撑到喉咙口。
    晚上,二道贩子不良中年悄悄地溜进了小少爷的卧室。
    “这堆,都不要了。”程尘把收藏在柜子里看过的儿童绘本、书籍一古脑地搬出来。
    “好的好的,小少爷放心,我一定尽快都出手,下周就把钱给您。”朱大头喜笑颜开,赶紧把书塞袋子里。


上一章
返回

在异世界当文豪的日子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