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亡国后我飞升了

分卷(19)

    嗯?谁在叫他?
    沈既明回过神,两鬓斑白的神医正轻声唤他:神君,您又失神了。
    神君是否多失神,又为梦魇困扰。
    许久,仁术叫了羲翎进去。
    沈既明斜靠在床头一角睡了过去,眉间微蹙,手腕无力地垂着。羲翎看了仁术一眼,仁术解释:寒彻神君的心神出了问题,一时难以走出来。这种病无药可医,全看神君自己的意志了。
    停顿片刻,补充:我带神君进来时,神君十分慌张急促。其实神君未必不知自己的病情,只是下意识地否认。
    心神出了问题,为何会阻塞他动用灵力?你该看得出,他身上修为恐怕不亚于我。
    沈既明十分依赖自己的身手,从过往的举动不难看出他从前是靠这一身本事吃饭的。像沈既明这样身手极佳的人,在飞升的瞬间就该感知到灵力的存在,充沛的灵力流淌全身,甚至医治好凡人时的病痛,他却浑然不知,甚至在生命受到威胁时也不曾动用。实在难以解释。
    神君,恕小仙多言,寒彻神君平日时是否有使自己受伤的举动?
    此话怎讲?
    寒彻神君似乎很厌恶自己,灵力与肉身是否能合二为一发挥功力,与施法者的心态有关。若是自我否定太过,身体会本能地排斥灵力,即使修为再高深,也如一张废纸般不起作用
    羲翎再次沉默下来。
    总而言之,寒彻神君与神君您的病症虽不同,可也差不多,都是急不得。
    神君自神魄归位后,实力大打折扣,并非是身体抱恙。小仙试了许多法子,都不见效,直至后来发现应劫镜对神君有所反应,方才反应过来。这病说难也易,说易也难。
    羲翎听说过应劫镜,天界有新的仙童降世时都会拿应劫镜照上一照,看看这仙童身上有几回劫数,其寓意与凡间的抓周差不多,讨个彩头罢了。谁也想不到把这种玩具似的物件用到羲翎身上去,偏是应劫镜对羲翎有了反应。
    神君,你此遭劫数未尽。神魄不全,自然没有历劫时的记忆,连同修为一并折损了。倘若如此,神君不必担心,神劫总有结束的一日,待残缺的神魄归体,神君不但修为如初,说不准一并飞升九天真神了。
    第30章
    仁术为沈既明把了脉,断出此人短觉少眠作息混乱,遂点了他的睡穴,吩咐他好生休息。仁术点穴手法高超,只轻柔按摩片刻,沈既明就松下精神,软软睡了过去。
    他特意给羲翎留了一张药方,羲翎伸手接过,自上而下扫了一眼,尽是些有安神功用的温和药材。仁术道,药物对寒彻神君的病作用有限,全指着喝药肯定不行,最重要的是他自己能否解开心结。
    医者医身不医心,小仙也无能为力。
    羲翎默然,他横抱起熟睡的沈既明,与仁术道过谢后回了九重天。
    按摩点穴的作用倒是比安神药大得多,特别是对和沈既明这般严重的失眠症患者来说。羲翎一路将人抱回卧室,始终未醒。羲翎将沈既明放在床上,轻车熟路地褪去他的外衣与鞋靴,再盖上被。有了先前格挡沈既明杀招的先例,羲翎很难不多想。
    他独身一人已久,从未被人照顾,也不曾照顾于人。为何独独面对沈既明时,无论宽衣解带亦或是包扎换药都信手拈来,像是重复过无数次似的。
    他分明对沈既明陌生得很。
    通天塔初遇,这人衣着单薄伫立远眺。塔顶风力强劲,随意挽起的马尾被吹散开来,他伸手将发丝别在耳后。
    那日是明丽的艳阳天,羲翎却徒增身处风雪中的错觉。
    贯来山寒水冷的寂夜神君,居然将风雪这样的字眼用在旁人身上,不失为一桩奇事。
    他没有盯人睡觉的习惯,正欲起身离去。
    沈既明睡得深了,虽不易醒,再度胡言乱语起来,这一回不是没头没脑的道歉。羲翎离得近些,足以听清床上人愈发粗乱的喘息声。
    绿萼
    是那个仙童。
    睡梦中的人没有思维可言,梦中景象十足离奇怪异,偏做梦的人察觉不出。不消片刻,沈既明的面色逐渐苍白起来,身上盖着御寒的棉被,依旧冷得发抖。
    所以他才不喜深夜,不喜睡眠,每每阖眼便是无穷尽的噩梦。
    他宁愿坐在梅树下发呆一整夜。
    沈既明喃喃念着记忆中的姓名,羲翎立在床头,直直望着他。
    清心寡欲的寂夜神君不知为何心中涌起烦闷。
    这算什么,人在曹营心在汉,都不知飞升多少年,怎么还放不下凡尘琐事。李龙城是谁,绿萼又是谁,他们哪里值得你牵挂如此。
    就连身处幻境朝不保夕时,也不忘求他保李氏江山无虞。
    李龙城起兵颠覆沈家统治,给前朝人杀了干净,沈既明为何不恨他?
    沈既明又怎会不恨呢?
    沈既明又一次梦见过去,梦见沈家未能覆灭的那段时日。
    说来也怪,这毛病本已大好,何时开始复发的?仔细算来竟是与羲翎相遇以后,脑海里几乎隐去的有关李龙城的记忆愈发鲜活,一次又一次地迫使他反复经历那段刻骨铭心的过去。亡国,灭族,漫无天日的软禁,身不由己的生活,沈既明想道,原来这些都是他的报应。
    后来他又提不起力气去恨李龙城了。
    他遭遇的这些与李龙城相比,又好像不算什么。
    他想起从某一日开始,李龙城的冷言冷语,又想起心中隐有预感,终于迎来李龙城发动兵变的那一日。
    李龙城说话算话,他在与沈既明同样的年岁,作出了比沈既明强得多的壮举。
    沈既明想起先皇,他不知先皇的表情如何,只听得出真切的恐慌颤抖。
    先皇大骂沈既明有眼无珠,对手下姑息养奸,以至于出了这样大的乱子。说话时,后宫美姬还坐在龙椅里为皇帝剥葡萄吃。先皇命沈既明上前,狠狠扇了他几耳光,他不敢躲,口角几乎被打得撕裂,出够了气,先皇又道:自己惹的乱子,自己收拾。
    想起他提刀奔赴战场时,道边对李龙城赞不绝口的百姓。
    没有尽头的回忆漫过荒芜的心脏。
    想起他独坐于大殿中,李龙城持剑,破门而入。
    二人对峙。
    李龙城问他,十九殿下什么意思。
    沈既明不多言,拔刀相向,二人武技超群,很快过起招来。一式两式,招招致命。
    这是他第一次输给李龙城,李龙城天赋异禀,身为凡人轻易做到了与寂夜神君同样的事,他轻易地挡下沈既明的攻势,并借力反施,狠狠一记背摔。
    李龙城冷言道:你的每一式招术,我都了如指掌。
    时过境迁,沈既明依旧不得不承认,他以为这是活了半生最苦痛的一刻。
    李龙城毫不犹豫吐出冰冷刺痛的话语,说他愿意留在沈既明身边只是为了今日一战,他早已将沈既明琢磨透彻。
    他曾以为,至少,世界上总还有一个李龙城记挂着他。
    你想为你的亲族求情,我记得,沈家人草菅人命时,百姓连求情都不敢。
    李龙城不杀他,只软禁在一处偏殿内。他连亲人们最后一面也不得见,得知死讯时,他跌跌撞撞地赶去刑场,空余满地分离的人头。
    他疯了,他因为李龙城疯了。
    李龙城不让他死,他就与李龙城作对。轻则吵架,重则动手,二人互殴时互不留情,沈既明是打不过李龙城的,全身青紫是常有的事。二人相处得太久,彼此间充盈着凌厉的熟悉,一字一句只为诛心。谁也捞不着好。
    十九殿下才讲究君子之道,阶下囚要什么面子?
    他又想起萨摩耶走丢的一日,他独自在宫中寻找,无心闯进李龙城秘密议事的殿堂。
    不是亲眼所见,足够触目惊心。
    文官言道:不若对外宣称前十九殿下赐死,再以前朝庶出公主的身份纳入后宫,方可
    他做了什么来的。
    他闯了进去,抄起桌案向进言的言官身上砸去,毫无礼仪风度可言。他又当着众臣的面,对李龙城道,你恩将仇报,罔顾廉耻。
    他还说了什么?
    口不择言地破口大骂,犹嫌不够,盛怒之下,他对李龙城说,难怪你生来就是个天煞孤星,一家人不得善终。
    李家灭门惨案化作匕首捅入李龙城的心口,幼时可笑的期待与妄想,幻象破灭后鲜血淋漓的真实,挑拨着他的理智。
    事情终于一发不可收拾。
    最后的最后,他的嗓子火烧火燎地疼,他好像依偎在某人的怀里,看不见,也说不出,只得无力地伸手,试图抚上那人的脸。
    手上再无力气,白绸自掌心滑出,散在胸口。
    他终于在临死前将皇位名正言顺地交给了李龙城。
    这是他欠李龙城的,这是沈家人欠李家人的。
    冷汗森森流下,沈既明费了好大的力气才从回忆里脱身,这一觉竟是睡了三天三夜,许是梦里痛得很了,起床后反倒清明了不少。
    一转头,床头梅花未谢,反而开得更艳,说不准是羲翎日夜用灵力供奉着。寂夜神君一生见过珍宝无数,居然这么喜欢这么几枝梅花?也不知是别有闲致还是瞎了眼睛。只是这梅花香气里怎么还有一股别的味道?
    再往下看,一碗温热的药液摆在花瓶下,上头还浮着一瓣红梅。
    沈既明没动,与药碗对视,对视,再对视。
    上天入地都免不了吃药是吧。
    往好处想想,或许这要不是给他的,羲翎不也生病了,万一是人家自己喝的呢?
    一碗药从温热放到温凉,而后彻底凉掉。
    羲翎进来时,沈既明顶着乱作一团的头发,两只眼睛尚红肿着,盘腿拄着下巴,像一条傻里傻气的狮子狗,如临大敌般紧盯与凉透的药液。
    没办法,他生前对喝药的阴影太大,这会子又刚从三天三夜的噩梦里醒过来,即使他一百多岁,可就喝药这件事来说一点也不能让他感到青春回来了,要说他的人生结束了还差不多。
    羲翎手里端着一碗新煎的,与他道:别喝那个,这里有新的,趁热喝。
    沈既明顾不上许多,视死如归:我只是休息不足,多睡就好了,不必喝药。
    懒得废话的寂夜神君言简意赅:喝药。
    药碗递到面前。
    苦味直冲鼻腔,羲翎的态度不容拒绝,沈既明本能地接过手灌进嘴里,刚咽下第一口就难受得想吐。
    好不容易咕嘟咕嘟地把药喝完,沈既明终于忍不住讨价还价道:神君,药我已经喝了,所以。
    所以。
    我把绿萼一个人放在一重天不放心。
    那孩子真的跟了我很久,以前也没有嫌弃过我,这些年除了洛清真人都是他陪着的。我不能因为自己飞升了就置他不顾,毕竟是我种下的梅树才化出的仙童,我怎能放之不管。
    求神君通融。
    羲翎伸出手,望沈既明的嘴里塞了一颗杏干,沈既明一番真情流露并未激起丝毫波澜,羲翎全身倾泻出生人勿近的冷淡。他掏出手帕擦净残余指尖残余的酸甜,见沈既明眼神热切,知道这遭如何也躲不过去,良久,开口道:看来这药应该给你再灌一碗。
    第31章
    在沈既明的软磨硬泡下,羲翎终于松口,绿萼怕生怕得很,只肯见沈既明一个,只要沈既明能让他端端正正地站在羲翎面前说上一句话,羲翎想尽办法也会让他搬进九重天来。
    沈既明大喜过望,谢了又谢,终于想起他还不曾关心过羲翎的病情。说来也怪,以神仙的体质,生病本就是件稀奇的事,更别说生病的人是羲翎。这人冷面冷清,不怒自威,哪儿也看不出像是害了病的样子。羲翎也不遮遮掩掩,大方坦然:我的病与体质无关,只是神魄归位后修为逐日衰弱,且愈发严重,目前修为不足往日一半,实力亦打折扣。
    与泰然自若的寂夜神君不同,沈既明一听这话,登时垂死病中惊坐起,傻兮兮地张大嘴巴,满面惊愕:竟是这么严重的事,还真叫那个狼人给说中了,先前我还以为是他口嗨。那怎么办,吃什么药能治?
    羲翎这样冷淡的人,看着沈既明衣冠尚不整还有空一本正经地操心别人,也不由得哑然失笑。
    沈既明皇上不急太监急,这人怎么回事,修为都没了还笑得出来,现在是笑的时候吗。
    这人一向以己度人,他将一身功夫看的比命还重要,头可断血可流,武功不能丢。羲翎是武神,又身居高位,这样的身份万万不可失去高深修为的加持。
    沈既明像个热锅上的蚂蚁团团打转,羲翎开口道:仁术诊出我神劫未尽,以至神魄未全。你有空操心我的修为,怎么不瞧瞧你自己。
    我?我怎么了。
    你的修为不亚于我,灵力却不能与血肉何一,半分也发挥不出,你就不着急。
    一般而言,神仙的修为只看个人的修炼程度如何,好比洛清与仁术同为真人,但仁术主修医药,修为自然远远不如洛清。凡人飞升后都从仙君仙位做起,修为自然不高。沈既明飞的是三天神君,可供参照的唯羲翎一个,修为与羲翎平齐也情有可原。
    沈既明一点也感受不到白得一身修为的喜悦,他一声悲呼,怎么什么好事都叫他摊上了。
    羲翎剑眉一挑:你觉得这不是好事?
    好事是好事,可放在我身上就
    十九殿下有苦难言。
    不必想太多,顺其自然。仁术说你无法运用灵力自如与你心智有关,你对自己否定太过,才对体内的修为十分排斥。
    话说得倒是简单了,过去真切发生过的犹如利刃,早将他凌迟数百遍,他身上挂着那么多条人命,哪里是没心没肺说一句放下就放得下的。
    羲翎见沈既明愁容不减,精神飘忽,似有发作的迹象,于是换了种说法:我已然如此,若你再撑不起场面来,我看这九重天也没有多少时日了。
    天界与地府虽有合作,也互相牵制,你以为冥王实力不俗,为何甘愿认天界为尊。
    言外之意,天界有羲翎这样逆天战力的武神,由不得冥王不服。


上一章
返回

亡国后我飞升了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