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穿书美人不想死

第18节

    顾香凝看着一个怀抱婴儿的女人,似是匆匆赶来,轮到她时,粥已经分完了,连锅底都已经刮得干干净净了,女人瘦削枯黄的脸上全是焦急,几个月大的女儿在她的怀里饿得直哭。
    瘦小的身子,大大的脑袋,干枯的小手,有气无力的哭着,若不是还有一层人皮薄薄的裹着,宛如一个骷髅般。
    女人急急地转身奔赴下一个免费的粥点,她甚至没有时间哭,怕会错失下一碗粥。
    她必须为她的女儿弄来一口吃食,否则,她的孩子就要饿死了。
    香云看得眼眶潮湿,心中气愤不已。
    若不是那些闲汉抢食,那个女人和孩子就可以在她们家得到一碗吃食了,直到女人在隔壁粥铺那里领到了最后一碗粥,香云才有些消气,可是,嘴里仍忍不住咒骂。
    照这样下去,她们剩下的糙米,怕是连三天都要坚持不下来了。
    看着这悲惨的一幕,顾香凝银牙一咬。
    她就不信治不了这些和难民抢吃食的无耻之徒!
    ……
    作者有话要说:  每天更新的时间为中午12点,其余时间均为捉虫,周知。
    第16章
    奉天殿外。
    文武百官们都在焦急地等着上朝,个个忧心忡忡,尤其以户部和礼部为最。
    “钱尚书,这拨下来购买粮食的银子已经所剩不多了,可是,城外的难民非但没有减少的迹象发生,反而好像是一天比一天多了,这样下去可如何是好?”,户部侍郎卢晋皱眉道。
    再这样下去,很快城外四门就将无米可施了。
    到时候,饥饿的灾民会做出什么来,很难预料。
    其它户部官员也心有戚戚,眼巴巴地看着户部尚书钱瑾,希望尚书大人能给他们想个办法。
    若是灾民哗变,怕是第一个就要拿户部开刀问责了。
    下面催银催粮食的折子一天比一天急啊。
    头发花白的钱尚书也愁啊。
    他能有什么办法?!
    国库就那么点存银,皇上还要为自己六十大寿修建瀛祥别院,肯拨下来救灾的银子就那么点儿,他虽是户部尚书,可是,他管的是国库,又不是自家私库,没有皇上同意,他哪里能拿出银子来?
    “若不然,待宸王来后,咱们问问他的主意?”,一个年轻的户部官员最终还是没能忍住轻声道。
    四皇子李承熙已封宸王,主户部事。
    这放赈灾银之事,问他没毛病啊……
    好歹这是他们李家的江山,他又是皇上最宠爱的皇子,他若是能开口定能讨出赈灾银子来。
    可是,他的提议并没有得到户部其它官员的响应,反而,个个都用怜悯的眼神看着他。
    户部侍郎卢晋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刚入朝不久,不知道也不奇怪……”
    宸王李承熙性格最是阴晴不定、喜怒无常、不喜政事,因为与太子置气,要了户部的差事,可是,却连一天差都没当过,更没有踏进过户部的大门,关于户部的奏折送到宸王府请他过目,都被他命人给扔了出来,说是没兴趣。
    哪里比得上入了礼部的二皇子现在的顺王李承琮,那可是位有负责的主儿,几乎天天不拉的在礼部办公,深得礼部上下官员的信任。
    以前只当顺王是位学识出众的皇子,竟不知这位顺王竟然是个有能力的。
    礼部那么个轻闲的部门,送顺王去简直就是大材小用嘛。
    若是能与他们户部换一下,岂不两全其美?!
    想到这儿,户部侍郎卢晋又想叹气了。
    这都什么事儿?!
    “若是顺王能劝得动皇上暂修瀛祥别院,将钱挪出来赈济城外的灾民……”,有人不甘心地畅想着。
    “是呀……”
    “是呀……”
    众户部人员双眼一亮,频频点头道,脸上也带出了一丝喜意,不由得纷纷往户部那边看去……
    顺王已经是他们两部的全部希望了。
    只有钱尚书脸色依然阴沉似水,紧抿双唇。
    另一边的礼部官员也是满面愁容,只是他们的情况却要比户部的官员好得多,因为,他们至少有主心骨。
    礼部尚书做不了的事儿,可以推给顺王李承琮。
    “王爷,一会儿大朝,您可千万劝劝皇上,先暂停修瀛祥别院……”,礼部尚书孙卓山都快要愁死了,胡子都要掐掉好几根儿。
    城外灾民源源不断,这边皇上还要大修瀛祥别院,让他们礼部负责此事。
    他们礼部都要被打成佞臣了。
    谁见了他们都要翻他们白眼。
    可谁知道他们礼部官员心里的苦啊……
    弘德帝这些年越来越喜奢华铺张,好玩乐,大兴土木,偏偏性格也变得偏激执拗、多疑敏感,听不进去劝。
    他们有心相劝,可是,却没有这个胆量。
    还好,皇上将顺王派给了他们,总算能有替他们说几句话的人了。
    汉中郡大旱,不上罪己诏已是不妥,又怎能在此时大兴土木呢?
    这不是有昏君之兆了吗?!
    不过,最后这句话,礼部尚书也只敢在心里想想,却是万万不敢说出来的。
    “卢尚书,无需担心,本王必然会劝父皇暂修瀛祥别院的。”
    顺王李承琮清俊的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谦恭温和,身上明黄的四爪金龙朝服衬得他越发地风姿绰约,儒雅尊贵。
    “那就好……那老臣就放心了……”,卢尚书连连擦拭着额头上的细汗,看着顺王李承琮眼中越发的满意。
    这才是我大萧应有的皇子风范。
    与无能的太子和至今还是光头皇子的三皇子相比,真是好上太多了……
    比起那个分府封王又领了差事却不当差的宸王李承熙更是强得多得多。
    宸王李承熙那个脾气真是和弘德帝一模一样。
    要么说弘德帝最疼这个儿子呢?
    这人啊就最不经念,卢尚书这边在心里怜悯户部官员摊上了难搞的宸王,那边被卢尚书在心里念叨的宸王李承熙便身着朝服优雅地走来了。
    金冠束发,青丝如墨,昳丽无双的脸上眉眼含春带煞,缓缓由远及近,微风吹拂,袍裾微扬,一身华贵威严的明黄四爪金龙朝服硬是被他穿出了几分缱绻风流。
    哪怕朝臣们都觉得宸王嚣张荒唐,却也不得不承认宸王李承熙长得是真好。
    宸王李承熙一到,户部的官员立刻就围了上去,喋喋不休,大吐苦水。
    “这好办……”,宸王李承熙听完了众户部官员的唠叨,用扇子点了点手心,眼波流转,薄唇微勾道。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宸王李承熙说得简单的模样,众户部的官员不但没有松一口气,反而心里越发的紧张起来,甚至有人已经后悔为什么要来找宸王李承熙请他出主意了。
    只见宸王李承熙邪气地笑了,道:“没钱买糙米,就买点儿更便宜的粗粮熬粥便是……”
    一文钱能买三斤糙米。
    可是,若是买栗子面却可买五斤,熬成糊糊一样吃。
    户部侍郎卢晋笑容一僵,喃喃道:“这如何能使得?我朝自立朝以来,赈灾时便都是用这糙米的,如若擅自更改,怕是会出问题啊……”
    将糙米换成栗子面,虽然出发点是好的,可是,这样一来怕是会滋生更严重的贪污腐败。
    毕竟,若是糙米换算成栗子面,那些官员便可贪得更多了。
    人心的欲望一旦打开,再想合上就难了。
    “若是如此,那本王也没有办法了……”,宸王李承熙摊手,再不看户部众人,一人悠悠地往殿内而去了。
    已经喊了大朝了。
    户部众官员都傻在了当场,似是不敢想象宸王真的就把他们扔下不管了。
    户部尚书钱瑾脸色一黑,最终,恨恨地一甩袖子,转身往金华殿内走去。
    果然,他就不该对这宸王李承熙抱有幻想。
    他真是蠢透了。
    弘德帝的心情也是糟透了。
    眼瞅着他明年就要过六十大寿了,就想建个别院,以让自己安享晚年。明明银子是够的,却突然汉中郡遭了旱灾,几十万难民流离失所,每天都有几千难民往京城涌来。
    他这些银子再拨去些赈灾款,国库便有些捉襟见肘了。
    本来他就已经很生气上火了,可偏偏还有一些苍蝇不停地在他耳边嗡嗡,让他停止建造别院。
    他辛苦了大半辈子了,临老临老,想要享受一下,怎么就不行了?!
    弘德帝脸色阴沉得像是能刮下层寒霜般。
    整个奉天殿内一片寂静,宛如暴风雨的前兆,压抑得让人透不过气。
    唯有宸王李承熙依旧没事人儿一般置身事外,淡定从容。
    礼部尚书悄悄地看了一眼顺王李承琮。
    只见顺王李承琮面色肃然地走出来,恭身禀道:“父皇,因汉中郡大旱,前往京城逃难的人与日俱增,赈灾钱粮不足,儿臣建议先暂修瀛祥别院,将银钱挪用于赈灾,以免更多的灾民饿死……”
    顺王李承琮的话还尚未讲完,可是,弘德帝的目光已经越来越阴凉。
    礼部尚书一看情况不好,急忙站出来挺顺王李承琮,“臣附议!”
    礼部尚书一带头,礼部其它官员又哪里还能站得住,纷纷站出来附议。
    随后,户部的官员也纷纷站出来力挺顺王李承琮。
    站出的官员越多,弘德帝的脸色就越难看,薄唇紧抿,眼底涌动着阴鸷的戾气,“钱瑾!国库现在连赈灾的银子都拿不出,你这个户部尚书是怎么差的?!”


上一章
返回

穿书美人不想死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