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丝萝赋

第23节

    卢缙淡淡道:“你找我何事?”贤王慢慢站起来,走近他道:“没什么,只是想看看苦心布置的局被至亲之人一手毁了,你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卢缙没有说话,贤王道:“我败出王庭时,你未同那乎云一起夹击我,我便知道你想留下我。我承你的情,所以来到你眼皮底下,哪怕人人都想我死,你也会让我活下来,朔方对我来说反而是这世上最安全的地方。”
    卢缙看着他道:“你的余部呢?”贤王笑道:“仍在西边。”看着卢缙道:“只是我做梦也没想到,会败在一个蠢女人手上!”
    卢缙道:“你既已洞悉我的意图,又为何会被她诈了出来?”贤王眯起眼睛看着他,他冷冷地道:“你是败在自己多疑的性子上!”贤王看了他片刻,忽而笑道:“看不出你竟是个多情的人,事到如今仍然护着她。”卢缙道:“她是我的妻,对也好错也罢,一应后果我都会为她承担。”
    贤王叹了口气道:“你我果然不同。”卢缙冲他拱拱手,转身要走,便听他在身后道:“此番我怕是命不久矣,你也算帮过我,我也要还你一个情。”卢缙霍然转身,贤王哈哈一笑,回身坐在地上,挑眉看着他道:“你那夫人怕是会很高兴。”卢缙看了他片刻,面无表情地走了,贤王看着他的背影冷冷一笑。卢缙出了阴冷的大牢,在阳光之下默立了半晌,轻声对狱卒道:“不要让他再说话了。”
    这个新年,阿宝在病榻上度过,谢遥悄悄派人前来探望,卢缙将详情写信告诉了他,谢遥唏嘘不已。年前大军回到朔方,卢缙将军务交给秦文,城中政务由孙宽等人处置,自己闭门不出,只在家中陪伴阿宝。
    那日城门处的事闹得颇大,没过多久城中便有传言,说北狄贤王兵败潜逃进城,被卢将军的夫人发现,设计将他擒拿,自己却被重伤,卢将军星夜赶回,衣不解带地照顾她。一时百姓纷纷议论,有赞叹阿宝巾帼不让须眉的,有羡慕二人鹣鲽情深的,夫妻二人声望大增。
    应生将这些话学给阿宝听时,她靠在榻上苦笑一声,摸摸脖子上已经结痂的伤口道:“大哥是情深义重,我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看着应生道:“对不住,害你被罚。”应生笑道:“公子罚的算轻了。”阿宝道:“我当时虽说一力承担,心中却知他定不舍得罚我,我仗着他的宠爱,害得你们……”
    应生见她面露愧色,忙道:“公子罚我们不是因为听你的话抓贤王,他是恼我们没有保护好你,害你受伤。”阿宝没有说话,应生看看她,忽然笑道:“跟你说件好玩儿的事,前几日厨娘去买菜,有人塞了她二钱银子,问公子平素爱吃什么,有何喜好。”
    阿宝一惊,坐直身子道:“是何人?有何企图?”应生道:“你别紧张,听我说!厨娘是个老实人,就说将军基本都在军营,家里的菜色平时都依夫人口味,至于将军喜欢什么,她却不知道,家中凡事都是夫人做主。”
    “那人怎么说?”
    “那人说,难道你家将军惧内?厨娘说啥叫惧内?那人便又问夫人与将军感情如何,夫人脾气怎样,可好相处之类。”
    阿宝一愣,道:“问这些做什么?我脾气好坏与他何干?”应生笑道:“你还听不出来么?”阿宝摇摇头,应生道:“没过几天,孙长史说朝中有公函到,公子就去了府衙,孙长史又请他过府赴宴,公子推脱不掉,便去了。”阿宝想起卢缙是有一日回来较晚,似乎还喝了酒,心中猛然升起不祥之感。
    作者有话要说:  阿宝就是猪队友,八过小卢太厉害,一定要有个人拖拖后腿才行。阿宝挺可怜,杀父仇人是皇帝,仇都木办法报,压抑久了难免有些疯狂。贤王的意思你们懂吗?小卢其实是个心狠手辣的人,对待敌人毫不留情,绝不留后患。
    ☆、七十五、要见便见
    应生道:“席上竟然还有歌舞,孙长史一个劲儿地劝酒,公子挂念着你,不肯多喝,没过多久便要走。孙长史百般挽留,公子忽然冷下脸来说道:‘孙大人到底要做什么?有话不防直说!’孙长史才扭扭捏捏地说他族中有一侄女儿,今年刚刚十六岁,颇为貌美……”
    阿宝猛然站起来,用力过猛,晃了一晃,应生吓得忙上前扶住她道:“你干什么?”阿宝深吸一口气道:“你接着说。”应生看看她道:“你猜到了?孙长史说想将那姑娘嫁给公子做妾。”阿宝冷哼一声道:“那个孙宽平日看着就是一副贼眉鼠眼的样子,果然不是好人!”应生暗道:“孙长史虽不如公子生得好,也算相貌堂堂,哪里贼眉鼠眼了。”
    阿宝不耐道:“快说!大哥怎么说?”应生道:“孙长史又将那位姑娘喊了出来,公子见了忽然笑了一下。孙长史很是高兴,便问公子可满意,公子却道:‘见谅,适才突然想起了内子十六岁时的模样。’孙长史还要说话,公子又道:‘多谢好意,只是卢某从未有过另娶的打算。’也不待他回话,便带着我走了。”
    阿宝缓缓坐下,她十六岁时是什么模样?那时凭着一身孤勇,一腔热忱,不远万里追随卢缙去了高阳,忍受着苦寒与卢缙的刻意疏远,原来这些他都记得。她心中一暖,又皱眉道:“问厨娘的也是孙长史的人?”应生道:“公子后来查了,是那姑娘的父母。”阿宝愤愤地道:“这个孙宽,拿着朝庭俸禄,不好好帮着大哥处理政务,尽干这些保媒拉纤的事儿!”应生啧啧道:“这你就受不了了?你还没见在吴郡时,明里暗里多少人为公子说亲。”想了想又道:“你也不能怪他,他又怎知你们之间的事。外人看来你们成亲两三年,连个孩子都没有,若是旁人,早张罗着纳妾生子了。”
    阿宝气道:“成亲两三年,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有一个月没有?!孩子能凭空冒出来不成!”应生见她动怒,忙道:“快消消气,公子不是从未想过这事,你管外人怎么说。”阿宝尤自气愤不已,应生摸摸鼻子,轻手轻脚地溜了出去。
    阿宝生了一会儿闷气,也不等卢缙,草草吃了晚饭洗漱上床。卢缙回来时,房中已是一片漆黑,他虽觉奇怪,却怕打扰阿宝,便去书房用饭。应生知道阿宝仍在生气,不敢告诉他,佯装不知地伺候他梳洗更衣。待到卢缙回到房中,刚刚躺下,一双小手便伸了过来,解他的衣襟。
    卢缙一惊,连忙握住,转头看着阿宝道:“你没睡?”见阿宝一双眼睛在黑暗中晶晶发亮,似还含着怒气,不由怔住,轻声道:“怎么了?”阿宝不理他,一边用力撕扯着他的衣服,一边压上来直接吻上他的唇。卢缙受宠若惊,不自觉地松开了手,阿宝将他衣服脱了,双手便胡乱在他身上摸了起来。卢缙呼吸渐渐沉重,目光微闪,哑着嗓音道:“你怎么了?”阿宝抬起头看着他道:“我想要个孩子!”卢缙只觉胸腔内剧烈跳动几下,伸手摸摸她颈间和臂上的伤口,轻声道:“好!”阿宝眼前一花,顷刻便被卢缙压在了身下。
    乾宁十一年正月,被俘的北狄贤王在押解回京途中,水土不伏,重病而亡。邸报送到朔方,卢缙只看了一眼便丢在一旁。二月,皇帝下旨,卢缙、谢遥靖边有功,各升一级,并令二人回京述职,卢缙之妻迟氏,勇擒北狄贤王,一同进京另行封赏。
    谢遥接到圣旨,连夜赶到朔方,见到卢缙便道:“他要见阿宝!”卢缙平静地道:“那便让他见。”谢遥吃惊地道:“他若有所企图……”卢缙打断他道:“想必他已确定了阿宝的身份,才会行此举。躲是躲不过的,不若早日了断。再说阿宝与你我同去,也有个照应,他总不能单独召见臣子之妻吧。”谢遥皱眉道:“干脆就说阿宝重伤未愈,不能远行。”卢缙摇头道:“不可!他既已动了心思,阿宝与我在一起才是最安全的,一旦落了单……”他没有说完,谢遥却已明白他的后话,长叹一声道:“我先回去,看看父亲大哥他们有没有办法,你带着阿宝慢慢走,能拖延一日便是一日。”
    谢遥走后,卢缙恭恭敬敬地写了一份奏章,感谢皇帝隆恩,又说其妻重伤初愈,长途远行恐有不适,可否休养几日,待春暖之时再上京谢恩。圣谕很快便到,皇帝体恤,特准他推迟半个月进京。
    阿宝听说此事,先是吃了一惊,片刻后问道:“他是如何发现的?”卢缙心知应与贤王之事有关,却只说不知道。阿宝想了想道:“去便去,我不怕,我若不去,他定然又要寻你的不是。他若敢……若敢逼我,大不了就是一死!”卢缙斥道:“胡说八道!你只要一直同我和三哥在一起,怎会有事。”阿宝背过身吐吐舌头,又道:“我们为何要晚走?我已无大碍了。”卢缙只说他另有打算,阿宝向来信他,见他不愿多说,也就不问了。
    三月初,卢缙带着阿宝起程赴京。因是一路南下,又值春日,沿途景致极好,二人本就想拖延时日,遇到喜欢的地方便多停留几日。卢缙只有当年从高阳回京时与阿宝享受过这样的悠闲时光,但那时尚未成亲,又有谢遥兄弟在侧,如何能比得了此时的逍遥自在,二人心情极好,竟将初时的忐忑冲淡了不少。
    如此走了大半个月,终于到了雒阳。马车缓缓进了城,阿宝掀开车帘,京城的一切熟悉而又陌生,675504暖,卢缙已紧紧地握住了她。阿宝索性靠在他怀中,问道:“我们住哪里?”卢缙道:“回家。”阿宝疑惑地看他一眼,忽然又坐起,掀开帘子向外望去,片刻后转过头,有些激动地说道:“是……是我家?”卢缙忍不住在她唇上轻啄一口,笑道:“是我们家!”
    阿宝没有说话,心潮澎湃,卢缙显然说的是他买下的丞相府,她自小长大的地方。车又行了半刻,停了下来,卢缙给阿宝带上帷帽,跳下车,伸手便将她抱了下来。
    阿宝站定,不用抬头也知身在何处,她向街角看去,那年从庐江跑回来,躲在这里偷看父亲,险些被他发现。她眼眶一热,强行忍住眼泪,卢缙已牵着她的手向府门走去。她稍稍抬头,原先高悬的牌匾已变成了“卢府”,身侧卢缙轻声道:“除了这个,其他都没有变。”
    阿宝轻轻捏捏他的手,点点头,随他进了门。府内确实如同卢缙说的,一点变化也没有,廊下父亲小憩时常坐的长椅仍在那里,阿宝定定地看着,仿佛见到父亲站起身对她笑道:“宝儿,你回来了!”阿宝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喷涌而出,伏在椅子上痛哭失声。卢缙并未相劝,只是蹲在一旁轻拍她的背。应生与吴非早已避开,偌大的府中仿佛只有他二人一般。
    当晚,同安侯府便来请卢缙夫妇,二人欣然前往。谢遥早已站在门前,待他们下车,迎上去道:“路上可还顺利?”卢缙道顺利,谢遥领着二人进了府,谢谦夫妇及谢远正在大堂,见他们进来,崔氏三两步走到阿宝身边,话都未曾说便抱着她哭了起来。阿宝自然又是一番痛哭,卢缙在旁忧心地看着她。
    宾主落坐,阿宝仍在抽泣,谢谦叹道:“平安回来便好,莫要再伤心了。”又问卢缙道:“皇上何时召你觐见?”卢缙道:“下午已有内侍宣了口谕,明日休息一日,后天一早便与阿宝一同进宫。”谢谦想了想道:“后天让你舅母陪着阿宝一起,只说与阿宝一见如故,甚是投缘,已将她收为义女。”
    卢缙自然同意,谢谦又对崔氏道:“外命妇进宫,都是去参拜后宫嫔妃,你就带着阿宝去于贵妃那里,他便是再有心,也不能当着你们的面如何。”转过头对阿宝道:“在宫中不要碰任何饮食,茶水都不要喝,定要紧紧跟着你舅母!”阿宝忙应下。
    谢谦又问卢缙面过圣后还有何打算,卢缙道:“我们难得回来一次,想再去趟庐江。”谢谦点点头道:“这是应该的。正好让阿宝爹娘见见你们,让他们放心。”阿宝想起父母,才止住的眼泪又落了下来。
    夫妻俩又去了家庙,在谢老夫人与谢辽灵前上了香,卢缙见阿宝神伤,心疼不已,略微坐了坐便告辞,约好后日与崔氏一同进宫,带着阿宝回了家。
    阿宝今日十分疲惫,话也不愿多说,到了家中便梳洗歇息了。卢缙将她搂在怀中,轻轻抚摸着她的背脊,似在安慰。过了许久,阿宝突然道:“我不喜欢京城!”卢缙默了默,轻声道:“我也不喜欢。”阿宝往他怀中靠了靠,又道:“咱们去过庐江,再回趟阳羡吧。”
    卢缙的手停住,睁开眼看着她,阿宝仍是闭着眼缩在他怀中,口中说道:“我是无父无母了,你却双亲健在,总不能老死不相往来吧。当日因为我,你们父子生了间隙,咱们都成亲这么久了,你爹……公爹应该也消气了,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回去看看吧。”
    ☆、七十六、再入宫中
    卢缙许久没有说话,阿宝忍不住睁开眼,见他望着帐顶不知在想什么,便又说道:“那时爹爹不许我同你在一起,逼我嫁给季泓,我也很生气,与他吵过闹过,后来他替那人……我说了许多伤他心的话。他不在了,我却悔恨不已,为什么他在世时要那样伤他的心?可是再后悔,他也不会回来了……”
    她在卢缙胸口蹭了蹭,将眼泪擦去,又道:“我是自小任性惯了,尚且会这么想,你与我又不同,你从来都没有忤逆过,如今这个局面你心里肯定不好受。”她撑起身子,看着卢缙道:“我不愿你为了我变成这样,我想做个孝敬公婆的好媳妇儿,我想卢氏宗谱上能在你后面写上我的名字……”
    卢缙不待她说完,已将她拉下,趴在自己身上,吻了吻她道:“我怕你受委屈。”阿宝还要再说,他却抚上她的唇,轻声道:“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听你的。”将阿宝紧紧抱着,手滑进她的亵衣内轻抚,阿宝一颤,瘫软在他身上,卢缙褪去她的衣裳,吻着她低喃道:“我都听你的……好阿宝……”
    两日后,天还未亮,卢缙与阿宝便起床梳洗,穿戴整齐坐上马车进宫见驾。远远望见宫墙,阿宝一阵紧张,抓紧卢缙的衣袖,卢缙看了她一眼,轻声道:“莫怕!”将她的手握住。谢府的马车已等在了宫门口,二人下车,同崔氏一起进了宫。
    才进宫门,便有内侍迎上道:“卢将军,陛下有旨,请将军到御书房见驾,夫人请到于贵妃宫中。”阿宝紧紧拉着卢缙的衣袖,崔氏笑道:“可巧,我正有事儿要求贵妃做主,正好同卢夫人一起去。”说着将阿宝的手拉住道:“咱们一道!”阿宝松开卢缙,二人对视一眼,卢缙说道:“去吧。”阿宝点点头,随崔氏往后宫走去。卢缙待她二人走远,才转过头随内侍走了。
    苏煦登基以来,一心扑在朝政上,后位空悬,嫔妃也不多,有封号的仅三四位。因他迟迟不立后,宫中事务俱由贵妃于氏掌管。于氏乃是他龙潜之时娶的侧妃,跟随了他十余年,生了一子一女,品性贤淑温良,将后宫打理地井井有条。
    崔氏领着阿宝来到了于贵妃宫中,贵妃听闻同安侯夫人也来了,微微皱了皱眉,站起身迎上崔氏笑道:“姨母来了!”崔氏连忙带着阿宝行礼,贵妃扶起她道:“这位便是卢夫人吧。”阿宝低着头答是,贵妃笑着将她扶起,说道:“我在宫中便听说夫人勇擒贤王的事迹,陛下也很是赞赏。”
    阿宝仍低着头,听她提到苏煦,心中微微一凛,贵妃看了看她,道:“咱们坐下说话吧。”宫人搬来绣墩,二人谢过坐下。一时上了茶点,崔氏瞟了阿宝一眼,阿宝会意,拿起茶盅佯装喝了,又放回到几上。贵妃看了看二人,道:“姨母今日为何而来?”
    崔氏笑道:“是有件事儿想求娘娘一个恩典。”贵妃忙道:“姨母请讲!”崔氏道:“前日卢将军带家眷过府看望,我对卢夫人一见如故,甚为投缘。娘娘知道我没有女儿,当作女儿养的外甥女儿也是个薄命的,早早地去了……”她说着便哽咽起来。
    阿宝偷偷抬眼看了看贵妃,见她也面带悲戚,心道:“这宫里的人果然都不简单,她与我素昩平生,现在这付模样却仿佛真心为我难过一般。”崔氏抹了一会儿眼泪,看着阿宝道:“我见到卢夫人后,便觉得她像我那可怜的外甥女儿,心道莫非这是上天眷顾,让另一个阿宝来宽慰我。”阿宝心中一酸,轻轻握着她的手,崔氏拍拍她,对着贵妃道:“所以我想收她做义女,求娘娘做个见证!”
    阿宝见贵妃眼神闪烁了一下,面上却微微笑道:“这是好事儿啊!姨母放心,这个见证我做了!”崔氏大喜,忙站起来谢恩,阿宝也随她一同行礼。贵妃笑着向外看了一眼,说道:“正巧我也有事儿要找姨母请教,既然今日来了,就教教我吧。”
    崔氏忙欠身说不敢,贵妃道:“上次大郎在姨母那里吃了枣泥糕,回来便说好吃,御膳房却怎么也做不出那个味儿,可巧姨母今天来了,快快教教我吧!”大郎便是大皇子苏宣,苏煦唯一的儿子。
    崔氏笑道:“这有何难!”拉着阿宝站起来道:“我这就去做,你也一同来吧。”阿宝忙点头。贵妃看了看二人,仍是笑着,对身侧宫人道:“去和膳房说一声。”宫人会意,转身出去。贵妃对崔氏道:“姨母稍待,让他们先准备准备。”崔氏应下又带着阿宝坐了下来。
    贵妃又问了阿宝年龄、家中情况,阿宝按众人所知的迟娘子的情况一一答了,贵妃道:“也是个苦命的,幸得遇到了卢将军。”阿宝没有说话。贵妃又道:“听说你有一个儿子?可带来了?”阿宝道:“他年纪尚小,不宜长途奔波,仍在朔方。”贵妃点点头道:“也是,他今年多大了?”阿宝道:“五岁。”贵妃笑道:“巧了,与大郎一般大。”
    正说着话,宫人进来禀报,内侍监梁建求见,贵妃忙请他进来。阿宝还是多年前在御街上远远见过一次此人,只见他快步上前对贵妃行了一礼道:“娘娘,陛下宣卢夫人觐见。”阿宝大惊,看向崔氏,她似也吃了一惊。贵妃道:“既然陛下传召,卢夫人你便去吧。”崔氏忙道:“我也许久没有见到陛下了……”话未说完梁建便道:“陛下只召了卢夫人!”
    殿内一时静了下来,崔氏看看阿宝,咬咬牙道:“哪有单独传召臣妇的道理!”梁建道:“卢将军亦在。”阿宝稍稍松口气,贵妃道:“姨母还要教我做那枣泥糕呢。”阿宝拉拉崔氏的手小声道:“夫人放心,我家将军在,没事的。”崔氏担忧地道:“你……小心,不可失了礼数!”阿宝会意地点点头。
    阿宝向贵妃告了罪,随梁建出了贵妃宫中。外面并无他人,梁建在前引路,阿宝慢慢跟在他身后,她幼时常来宫中,仍旧有些印象,停下道:“这不是去御书房的路!”梁建回过头恭敬地道:“陛下在紫宸宫。”阿宝皱眉看着他,他又道:“卢将军亦在,夫人请快些,莫让他们久等!”
    阿宝犹豫了片刻,缓缓跟上。又走了半刻,来到一座宫门前,阿宝见此处比于贵妃处还要大些,暗道这莫非是苏煦的居所。梁建已打开门,阿宝随他进了正中的一座大殿,梁建躬身道:“夫人稍待,奴去禀告陛下!”
    阿宝站在原地打量着殿内,只觉此处像是嫔妃的寝殿,心中升起不祥之感,皇帝又怎会在妃嫔的宫中召见外臣?她隐隐觉得自己上了当,便要往外走,才转过身,就被殿门口站着的人吓得退后了几步。
    苏煦一身玄色龙袍站在阳光下,额上沁出密密的汗珠,似是急急赶过来的。阿宝双手垂在身侧紧紧握住,苏煦已快步走了进来,站在她面前轻声唤道:“宝儿!”阿宝退后三步拜下高声道:“臣妇卢门迟氏参见陛下,吾皇万岁!”
    苏煦上前要扶起她,阿宝已自行站起,苏煦苦笑道:“宝儿,你可是在怪朕?”阿宝沉声道:“臣妇今日初次得见天颜,不知陛下之意。”苏煦叹道:“你出事后,朕派人到处找你,后来听闻卢缙娶妻了,朕便怀疑是你,谁知他们竟然敢骗朕!”阿宝冷冷道:“陛下既然知道臣妇是卢缙之妻,还请让我家将军出来一见。”
    苏煦盯着她看了半晌,她虽未施粉黛,也未戴珠玉首饰,松挽的云鬓上只斜斜插了一支木簪,在他眼中却是极俱丰韵,比当日那副娇俏的少女模样更加撩动人心。他对阿宝渴慕已久,心中一阵燥热,脱口说道:“宝儿,你看,这里是为你准备的,只要你留下,便是朕的皇后!”
    阿宝震惊地看着他,片刻后摇摇头绕过他便要离开。苏煦怎会让她走,快步追上将她手臂紧紧抓住,阿宝挣扎不开,怒道:“我家将军出生入死为你靖边守土,你竟然要欺辱他的妻子!”
    苏煦眼光一闪,忽然松开她,走到一旁案边拿起四五本奏折,递到阿宝面前。阿宝本不愿看,却瞥见其中一本上似写着“卢缙”二字,忍不住接过来打开,一目十行地看过,愤然摔下,又将剩下几本都看了,只觉胸口升起一股浊气,似怒似恨。
    苏煦在旁道:“这些都是弹劾卢缙私购北狄战马,勾结贤王,意图谋反的,还有一些,你要看吗?”阿宝抬头道:“怪不得大哥买马一事你迟迟不回话,既不同意也不阻止,原来是想害他!”苏煦听她称呼卢缙“大哥”,语气亲昵,心中一酸,说道:“朕未允许,他私自行事便是错。”看着阿宝道:“你若肯留下,朕便既往不咎,放过他。”
    阿宝冷笑道:“陛下好谋算,你要自毁长城,与我何干!”苏煦一怔,阿宝道:“我家将军驻守朔方近三年,夺回山南之地,占住山口,使得北狄再不敢南下,还边境一个安宁。所做所为,世人有目共睹,岂是你一句谋反便可抹杀!大越是你的,你若不要朔方,置中原于北狄铁骑之下,你便杀了他就是。我与他成亲之时就已发下誓言,与他同生共死,绝不独活,你若以为这样便能逼我就范,却是大大地错了!”
    作者有话要说:  你们心心念念的苏煦来了
    ☆、七十七、此心相同
    苏煦深深地看着她,阿宝迎上他的目光道:“我是死过一回的人,此生能再与我家将军相遇,已别无所求。你要杀便杀,生也好死也罢,我们总是要在一起的。”“刷”地拔下头上的木簪,指在喉间道:“你若要强逼,我便先走一步。”
    那木簪看似平常,尖端却十分锋利,阿宝稍稍用力,喉头便渗出鲜血。苏煦心头一紧,抬手道:“小心!”阿宝向门边退去,口中说道:“想不到我爹爹心中的圣明天子,竟然会为了一个女人擅杀良将!”苏煦一震,轻声道:“你知道?”
    阿宝道:“我爹爹曾给我留有遗言,说私通北狄另有其人,他是替人受过,但那人是谁他却未曾告诉我。他说他甘愿赴死,因为只有他死,才能平息那场祸事。他说你是他心中的明君,你的才德不下于高祖明帝。我虽不知他这话是什么意思,却也懂得,他认为你会是一个好皇帝。这些年你的作为我在边关也有所耳闻,此番一路行来,物阜民丰,与当年大不相同,心中对爹爹的识人之明很是佩服,也信你是一个好皇帝,能给大越再创一个太平盛世,圆爹爹的心愿。却原来……原来是他看走了眼!”
    苏煦目光幽深,盯着她看了许久,阿宝的心怦怦直跳,震得她耳膜发痛,手中紧紧握着木簪,心一横,又往前刺了些许。苏煦目光微动,终于开口说道:“你……终究不是我的宝儿……”阿宝心里一松,说道:“我从来就不是!陛下你心心念念的只是你心中的那个小宝儿!”
    苏煦狂笑起来,阿宝慢慢向后退,快到门边时,转身便要往外跑,梁建不知从何处窜了出来,将门堵了个严实。阿宝大急,却听身后苏煦道:“让她走!”梁建一愣,苏煦又道:“送她出宫。”阿宝回过头看着他,他也正凝视着她,柔声道:“我不逼你,也不杀卢缙,你既然说我是好皇帝,我便做个好皇帝,可好?”
    阿宝只觉头皮一阵发麻,转身用力推开梁建向外跑去,梁建向苏煦行了一礼,匆匆追上去。苏煦缓缓走到门边,看着阳光下渐渐远去的身影,轻抚胸口,喃喃道:“好皇帝……”从未得到,何来失去,本已成陌路,何故不放手。
    阿宝随梁建出了皇宫,宫门口已没有了卢府与谢府的马车,阿宝疑惑地看着梁建,梁建微微一躬身道:“谢夫人与卢将军已先行回府了。”说着对旁边招招手,一辆马车驶到二人面前,梁建道:“夫人请!”阿宝正在犹豫要不要上这车,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循声望去,正是卢缙与谢远谢遥兄弟。
    阿宝高呼一声:“大哥!”卢缙飞身下马,胸膛剧烈起伏,一把将她抱紧。梁建退后一步,转身便进了宫门。谢远谢遥随后而到,谢遥未及下马便道:“你去了哪里?”阿宝正要说话,谢远道:“回去再说!”卢缙松开她,看了她一眼,忽然面色大变,伸手抚上她的脖子,阿宝痛地瑟缩了一下,眼见卢缙脸色愈发难看,忙道:“我没事!”就要去牵他的手,这才惊觉手中仍紧紧地攥着木簪。
    卢缙察觉,抬起她的手,只见她手中正握着自己送的那根黑檀木簪,只是尖端不知何时被磨得锋利无比,上面仍能看到干涸的血迹。他将簪子拿过来,轻轻擦了擦,插到她发间道:“你……你这傻子!”
    两人的手紧紧握着,谢远轻声道:“先回去吧。”卢缙抱起阿宝上了马疾驰而去。众人回到谢家,卢缙将阿宝抱下马,要来伤药,细细替她包扎起来。阿宝看着他道:“我出来时你们怎么都回去了?”
    卢缙没有说话,崔氏在一旁叹道:“千防万防,仍是防不胜防!你走后没一会儿,皇上派人传话,说你身子不舒服,与敬之先回去了,我便急忙赶回来,谁知……”
    崔氏看了一眼卢缙,她回来时,卢缙一见到她便气急败坏地往外跑去。原来苏煦在书房中召见他,问了问边关之事,褒奖了他几句,内侍来报丞相方安求见,苏煦便让他回去了。他不放心阿宝,又不能擅闯内宫,只得在宫门外等候。谁料宫外马车已不见了,小黄门说卢夫人身体不适先行回去了。他又急急往家赶,应生与吴非正焦急地等在门口,见他回来,立刻向他说了原委。
    他二人本在车旁等候,突然有内侍带了一名与阿宝体态相仿的女子出来,说是皇上赏给卢缙的,让他们先带回去。二人自是不愿,内侍又道此乃陛下恩典,若不遵从便是抗旨,卢缙夫妇宫中会派车相送。二人无法只得带着那女子先回来。
    卢缙勃然变色,府门也未进,骑了小红去了谢府,并未见到崔氏与阿宝,他还未松口气,便见崔氏孤身回来了,他至此已明白了苏煦的企图,当下往宫中赶去。谢谦怕他出事,令谢远谢遥紧紧跟随。
    阿宝听她说完,问卢缙道:“他送个女人给你了?”卢缙看她一眼,将她脖子包扎好才道:“我没见到。”阿宝自顾道:“送个女人给你是什么意思?”卢缙心中明白,他夫妇二人一同进宫,只有他一人出来,阿宝被留下,苏煦难免会落下个强占臣妻的名声,这个女人便是用来顶替阿宝的。耳边听阿宝道:“难道是想离间我们感情?”
    卢缙摇头道:“我不知道,你不喜欢将她送走就是。”阿宝看了他一眼道:“难道你还想留着?我看到不舒服!”谢谦在旁问道:“阿宝,你遇到了何事?”阿宝想了想,将宫中的事原原本本地说了。众人俱是沉默,卢缙一下一下,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良久后谢谦道:“他既然能放阿宝回来,便是没事了。敬之,阿宝,此事你们都忘了吧,尽快离开京城!”
    卢缙点点头,看着阿宝道:“明日我就进宫,告假回乡。”谢谦道:“让三郎与你们一同去,路上也有个照应。”二人又略坐了坐,便告辞离开。
    回到家中,应生自然不会让阿宝见到那个女人,阿宝也无心此事,在卢缙的照料下早早歇息。阿宝靠在床头,卢缙坐在床边,伸手拔下她的发簪,一头青丝披上肩头,平添了几分妩媚。卢缙拿着发簪问道:“何时磨的?”阿宝看着他小心地道:“听说要进宫便偷偷磨了。”见他正色望过来,忙又道:“你放心,他若是逼急了,我真会刺下去!我不怕,死也不会让他……” 卢缙倾身吻住她,也止住了她后面的话。
    片刻后,卢缙放开她,轻声道:“我知道!”摸摸她的伤处道:“阿宝,你记住,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境,不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要伤害自己,要努力活下来,只有活着,才能等到我去救你的那一天。”阿宝怔怔地看着他,他亲亲她的脸道:“你曾叫我不要抛下你,今天我也要你答应我,永远不要先离开我!”
    阿宝已红了眼眶,片刻后轻声道:“对不起。”卢缙摇摇头,扶着她的肩道:“你我此心相同,你害怕的事,我一样也会害怕。阿宝,再不要做那样的事,我受不了!”阿宝用力地点点头,扑进他怀中。
    第二日,卢缙谢遥一同进宫告假,苏煦十分爽快地应允,又颁旨封阿宝为二品义勇夫人,邑三百户,赏千金,以彰其擒拿贤王之功。本朝从未有过女子单独受封的先例,朝臣颇为侧目,均认为皇帝对卢缙极为器重,爱屋及乌所致,唯有方安暗自叹息。
    卢缙恭敬谢恩,苏煦又道:“敬之前次所奏买马之事,朕准奏了,已令丞相去办,待敬之、三郎回去,便将所需款项尽数划拨。”二人对视一眼,又跪下谢恩。
    因阿宝一天也不愿在京城停留,次日,夫妻二人便与谢遥辞别谢谦崔氏,起程奔赴庐江。阿宝原本重伤才愈,又在宫中受了惊,自那日后便一直精神不振,请了几个大夫,也只说疲劳所致。卢缙与谢遥商量,放缓行程,每天只赶半天的路,免得她受累。
    这日到了寿春,又要过淮河,阿宝站在岸边,遥望河中心,吴非在旁道:“姑娘若是害怕,咱们就换个地方过河。”阿宝摇摇头。那边谢遥已准备好船只,众人陆续上船,船工起锚划桨,船儿稳稳地向对岸驶去。
    阿宝在舱中坐了一会,便觉气闷,胸中翻腾,卢缙忙带着她去了甲板,此时已是四月天,水面风虽大,却并不寒冷,吹得人心旷神怡。卢缙见阿宝仍是紧皱着眉头,面色隐隐发白,不由问道:“还是难受吗?”阿宝看看他,刚要开口说话,却“哇”的一声吐了起来。
    卢缙吓了一跳,手忙脚乱地拍着她的背道:“怎么了?怎么了?”阿宝只弯着腰作呕,一句话也说不得。谢遥闻讯前来,皱眉道:“你从来也没有晕过船,这是怎么了?”阿宝哪里知道,靠在卢缙身上直喘气,谢遥摇摇头,令船工再划稳些。
    作者有话要说:  阿宝还是有些急智的,先以死相逼,再抬出父亲,虽然是赌,但也是唯一的办法,因为苏二在乎她,换个人在苏二面前来这招,一点用也木有。在皇权面前,小卢这样的人也是束手无策,生或死,全凭皇帝一句话。


上一章
返回

丝萝赋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