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十娘画骨香

第449节

    南王妃走进门来,径自来到叶芷蔚面前。
    叶芷蔚连忙起身施礼,“见过王妃。”
    众人也齐齐起身行礼,南王妃优雅的与众人回礼,然后仪态万方的在叶芷蔚让出的位子上落了坐。
    “本妃想替三小姐做个证人,各位觉得如何?”南王妃笑着询问身边的人。
    “王妃心善。”
    “能得王妃的照拂,是这丫头的福气。”
    “这孩子不容易,今儿我们也来凑个热闹,给她做个见证……”
    对于南王妃的突然出现,李氏傻了眼。
    虽然每次府里宴请都会给南王府下帖子,不过南王府却从来都没有来过人,今天这是怎么回事……南王妃不但来了,而且居然进门就要给那小贱人做主……夹冬刚巴。
    李氏的嘴角抽动着,眼前一阵阵发黑。
    ☆、第119章 南王妃,你来做个见证!
    南王妃的突然出现,前厅里的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南王世子名声在外,而且早已到了娶妻的年纪,但他的府里却连位妾室都没有。各府的女眷全都削尖了脑袋,拼命想找机会往里钻。
    眼下南王妃出现在这里,就是她们最好的机会。
    所以南王妃的话立时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
    “可惜三小姐无依无靠,我们便来给她做个见证吧。”
    “反正叶大小姐手里也不会缺银子,就把那些东西还回去吧……”
    叶芷蔚站在南王妃的身边,心里却是连连打鼓。
    南王妃之前对她的态度她再清楚不过,怎么今天她竟帮着她说话,这太阳是不是打西边出来了?
    她心里想着,眼睛不由自主的瞅向了窗外。
    南王妃心里其实也有她的打算。
    之前她背着风暮寒将叶芷蔚请到了王府,本是想告诫这丫头。让她不要心存妄想。结果险些闹出了人命,从那之后风暮寒一连数天都没有回府,只把她急的天天派人出去打听。
    好不容易等儿子回了府,却见他冷着脸色,到她这里问过安之后便又走了。
    南王妃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去了清月居,掉着眼泪,又提起了他的婚事,别人家的儿子像他这么大,早就抱上孩子了,可是他这院里却冷冷清清。连个通房也没有。
    她又想张罗着为他添人,结果风暮寒竟怒了,甩了袖子要走人。
    南王妃这才慌了,死死拉住儿子的手,哭着说儿子这般不孝顺,不肯听她的话娶妻。她不能活了。
    没想到风暮寒却突然道:“若是失去了母妃,儿臣终其一生都会伤心,但若失去了她,儿臣此生已尽。”
    只吓得南王妃再也不敢提半句给他屋里添人的事。
    前日她见了镇国公府下的帖子,心思不由得又活起来。既然她的儿子这么喜欢她,那她便要好好的看一看,这女孩子的身上究竟有什么好,能够让她的儿子如此死心塌地想着她,还能说出那种决绝的话来。
    结果从一进门开始,南王妃便听见女眷待的前厅里热闹非凡,竟是那丫头公然向她的堂姐追讨她生母的首饰。
    南王妃的心里不由得一动,若是现在帮了这丫头,她的儿子定也会想着她的好,说不定就会不再生她的气……
    这时候,叶瑶琴感觉自己就像被人架在火上烤一样。
    刚才她还能回口与叶芷蔚胡搅蛮缠,可是没想到南王妃竟然到了府上,而且张口便要替叶芷蔚做主。
    她就算再傻,也知道绝对不能得罪南王妃这种人物。
    李氏见场面已然无法收拾,眼珠不由得一转,身子轻轻晃了晃。
    叶芷蔚立时就瞥见了她的小动作,朗声道:“大伯母还是快些坐下的好,莫要在这时候昏过去了。”言外之意,你想装昏倒把这事躲过去?门都没有!
    南王妃道:“既然事情都闹到这个份上了,叶大小姐还是快些将东西还了,别耽误了一会开席。”
    南王妃开了口,叶瑶琴再也不好搪塞,只能老实道:“这么多东西一时半会也清点不出来。”
    南王妃微微一笑,“不急,本妃正好在这里与夫人们说说话,你尽管带人去清点,就算入席晚些,镇国公应该也不会怪罪。”
    叶瑶琴只得吩咐了身边的丫鬟,拿着库房的钥匙走了。
    叶芷蔚转头对米嬷嬷道:“堂姐那边人手不足,你多带些人去,再寻了府上的管事过去盯着,当心别错拿了堂姐的东西。”
    这话表面上听着好像是她怕多拿了叶瑶琴的东西,可是叶瑶琴自己心里清楚,她是怕自己偷藏了东西,不肯交出来。
    米嬷嬷笑眯眯的应了,自从闵氏去世后,她还从没见过大房有如此狼狈之时,她的心里也是痛快非常,她拿着清单山上子,跟着叶瑶琴身边的丫鬟一同出了门。
    李氏这时候已经将叶芷蔚在心里骂了不下几百遍。
    小贱人!你当初为什么没死在南边,为什么要回府来!
    她心里恨得要死,不过脸上还要带着笑,招待着众位宾客。
    南王妃只需坐在那儿,很快便成了众人谈话的焦点,南王妃拉着叶芷蔚的手让她在自己身边坐下,问长问短。
    叶芷蔚回答的滴水不漏,但每句话却又说得实实在在,南王妃心里不禁暗暗一惊。
    没想到这三小姐竟长着一颗七巧玲珑心,也难怪,若不是如此,她在这府里哪还有活路,早就被大房吃的连骨头渣子都不剩了。
    这样的女子,若是能嫁过来,倒是能帮衬着她的儿子许多,只是她与英王的婚约仍在,就算是解除了婚约,对她的名声也会有损……
    不如,就让她当个侧妃吧,寒儿知道了,定会高兴的。
    南王妃一边说着话,一边偷偷打量着叶芷蔚,心里却在不断思忖着机会,想要试探叶芷蔚。
    众位夫人全都捧着南王妃说话,带连着,将叶芷蔚也给捧了。
    不过叶芷蔚脸上却一直挂着淡淡的微笑,宠辱不惊,不会因为这些夫人对她高看一眼而自傲。夹冬池号。
    叶瑶琴坐在对面,看着叶芷蔚脸上风轻云淡的模样,愤愤不已。
    今天原本是她大显身手的机会,没想到她还没来得及展示她最完美的一面,就在这被叶芷蔚先摆了一道。
    忍!一定要忍,只要先把这关糊弄过去,只要开了席,当着男宾的面,量她也再没胆子跟自己过不去。
    叶瑶琴想起今天来的那些男宾,当时,她偷偷站在屏风后看了一眼,那些年轻的公子一个个风流倜傥,无论是衣着还是气度,都像是高门府邸出身,她单是偷看了一眼便羞红了脸,也不知那些人里,谁能做她的夫君……
    她正沉浸在绯色的幻想中,突然一个声音响了起来,瞬间将她拖回到残酷的现实中来。
    “大小姐,东西都清点完毕了,三百四十二件玉器只找到了一半,二百零六匹布料只剩下了九十几匹,还有十来匹布被裁废了,只能当成布头来用……”
    此言一出,众人无不露出惊讶之色。
    这大小姐是要吃布料么,那么多料子做成衣裳,就是在屋子里装也装不下啊!
    ☆、第120章 东西不够银钱来凑,正式开席
    米嬷嬷走进门来,将一份清单交到叶芷蔚手上。
    叶芷蔚光是看着那份清单就险些被气乐了。
    这些年,叶瑶琴占去的东西不在少数,可是这货根本就不会打理财物。可惜了那些个好物件,全让她糟蹋了。
    南王妃从叶芷蔚手上接过清单,身旁众人全都凑了过去。
    “不是吧……少了这么多?”不知谁惊讶的叫了一声。
    “还有不少折损的,只怕是凑不齐了。”有人叹息着。
    “叶大小姐的新衣裳看样是做了不少……”人群中,发出低低的嗤笑声,听着甚是刺耳。
    叶瑶琴却是满不在乎,“反正现在清点出来的东西只有这些,三妹不会是想强人所难吧?”
    还没待叶芷蔚开口,不知谁说了句:“既然少了补上便是,也不算麻烦。”
    “也是。少了多少就用银子补上。”这话立即引来众人的附和。
    “清算下折损的玉器和作废的料子都值多少钱,直接还上就得了。”
    众人七嘴八舌。只把叶瑶琴和李氏听得心肝疼。
    这得多少银子啊!
    叶芷蔚将清单给还给米嬷嬷,道,“你去将缺损的物件清单下。让人去估价,还有那些损坏的金银首饰,修补时花了多少银子,到时全算在堂姐帐上便是。”
    叶瑶琴再也忍不住了,脱口而出,“叶芷蔚,你什么意思,修补首饰的钱也要我出!”
    叶芷蔚一脸的无辜。“这些东西当初堂姐拿去时都还是好好的。你总不能让我自己出钱去修补吧?再说我现在手里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银钱。”
    “你胡说,你上次回庄上时,祖父还给过你银票!”
    叶芷蔚苦笑道:“堂姐,原本我是不想提及此事,现在你既然问到,我便正好说一说,当时祖父是给过我银票,可是庄上又要买米,又要修房,所有的银子都要从我这里出,那些钱早就花尽了,难不成你让我去把皇上的赏赐典当了么?”
    李氏脸色越发暗淡,要真出了这种事,到时丢脸的可不只是叶芷蔚一人,镇国公的嫡孙女竟穷得要典当皇上赏的东西,这要传出去只怕就连皇上也是不容的。
    南王妃将手里的茶盏往桌上一放,“既然如此,就按大伙的意见办吧,虽说我们都是外人,这又是你们府里的私事,但是本妃既然答应帮衬着三小姐,便要将事做到底。”说着,她转头向米嬷嬷道:“将这清单多抄出一份来,本妃日后也好有个对照,省得出了错又要招人埋怨。”
    李氏尴尬道,“怎么可能,大伙都在这看着呢……”
    南王妃点了点头,“那便让出十日之限,让叶大小姐将差的银钱补上也就是了。”
    李氏硬着头皮应着,心里却在盘算着她的心里究竟还剩下多少银子。
    除去上次帮她娘家李府的银子,她还动用了一部分镇国公府的公银,直到现在也没还上,而且她将手里积压的米粮卖出去,只收了定金,其他的款项仍没有结清。
    要在十日之内将叶瑶琴差的银子补上……这怎么可能!
    李氏正在肉疼,忽听门来有小厮道:“园子里已经开席了,国公爷催着让大夫人快些带客人过去……”
    李氏只得强打精神,带着众人出了前厅,往后面园中去了。
    园中,男宾席间。
    各府的年轻公子,或三五结伴,或几人成群,行着酒令,时而爆发出爽朗的笑声,侍女们捧着酒壶,来往穿梭于席间,中央的空地上,几名琴师正拨弄琴弦……
    李氏带着各府的女眷入了席。
    因着今日是为了庆祝叶芷蔚承了爵位,所以女眷的席面并没有与男宾席相隔太远,只在园子中用数道屏风隔开,又在席面四周围着挡风的纱帐,不过如此一来,人影绰绰,反而更显朦胧。
    镇国公见李氏带着众女眷入了席,蹙眉不展,“为何来的这般迟?”


上一章
返回

十娘画骨香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