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生随死殉

第149节

    衣飞石才愣了一下,谢茂就知道自己想错了,不禁自嘲,小衣那是妆扮成女子出门遮街都毫不当回事的人,他呀,他和朕想象中的,根本不一样,他不在乎名声。
    他低头含住衣飞石的嘴唇,轻声道:“那你告诉朕吧,为什么难过?你想到什么了?”
    一件事阁到现在这个地步,漫长的追问,被耽误的燕好,分明该是甜蜜的重逢却成了这样,伏在衣飞石身上的谢茂语带疲惫,感觉到皇帝的倦意,衣飞石也觉得有些累了。
    他本就有心劝谏,皇帝又一反常态步步紧逼,“臣不是嫉妒。”
    衣飞石先申明立场。
    衣飞石低着眼睑不与他对视,谢茂就轻轻抚摸衣飞石的肩膀,安抚他,鼓励他。
    饶是如此,衣飞石也还是斟酌了许久,才说:“臣是有些担心。陛下爱人之心一片赤诚,臣是想……十年后,臣无力再事陛下,若陛下新……”
    他说不出口。他实在不能和皇帝讨论“新宠”的话題。
    他觉得自己不是嫉妒,他就是谨守本分,不该有资格去讨论后人。这是试图左右皇帝的一次谈话,哪怕他打着为了皇帝看想的旗号,本质上他的谏言仍是僭越。
    衣飞石的心思太远了,远得谢茂哪怕再了解他都想不明白。
    现在他说了几个词,嫉妒,十年后,无力再侍陛下,不该太宠臣下,哪怕连个太完整的句子都没有,谢茂仍是在火石电光之间就明白了衣飞石所担心的一切——小衣不想离开朕!
    他在担心十年后的分别!
    他嘴里说不嫉妒,可是,他就真是在嫉妒那个根本不存在的人!
    谢茂忍住心中的狂喜,小心翼翼地捧起衣飞石的脸,都不敢去强要衣飞石与自己对视,深怕自己又惊跑了一个念想多年的答案,他问:“十年后,小衣不与朕好了,就不许朕太恩宠旁人?”
    这话问得刁钻,衣飞石下意识地就反驳:“臣不敢,臣不是……”
    反正都被皇帝听出了话里的恶意,衣飞石也躲不过去了,干脆抬头认认真真地谏言,“臣只是以为,不管是谁,陛下都不要太宠才好。——若陛下以为臣说得不对,愿请责罚。”
    “朕不宠旁人,只宠你呢?”谢茂问。
    衣飞石磕巴了一下,愣愣地看着他。
    谢茂终于露出了今日最由衷的笑容,揉揉衣飞石的脑袋,道:“没有十年后,小衣。”
    “朕许你不止十年,乃是百年之后。一直都是你,不会有旁人,也不会有嫉妒。”
    “朕不会给你嫉妒任何人的机会。”
    “你会拥有全部。”
    作者有话要说:
    1出自诸葛亮答法正书
    第119章 振衣飞石(119)
    被皇帝揉着脑袋许诺百年时,衣飞石心中就像是有什么东西啪地碎掉了,流淌出潺潺涓流。
    就像他可以分辩出皇帝情绪上的真伪,他此时也能听出皇帝言辞间的真实。曾经的信王,如今的陛下,是真的很认真地在告诉他,想和他就这样好好地过完一辈子。他不信这世上有不变的东西,但他相信皇帝此时说的话都是出于真心。
    ——他甚至能感觉到皇帝心尖那一种带了点战战兢兢、颤栗激动的情绪。
    这是他从前从未察觉过的“紧张”。
    就好像陛下也不总是那么胸有成竹,陛下也会担心失去。
    理智告诉衣飞石,他此时就应该恭敬感动地回应皇帝,说臣谢陛下,臣感恩不尽,只要陛下不厌弃臣,臣愿一辈子恭顺勤谨服侍陛下。
    感情却让他开不了口。
    他无法一边面对着皇帝许诺一世的真情,一边继续谨慎自保和皇帝作官样文章。
    他也想说一些让皇帝感动安心的话,想了许久,竟不知道该说什么。
    该给皇帝的,他都给了。该许诺给皇帝的,他都许诺了。皇帝只说朕爱你,朕相信你,他的回应不仅仅是“臣不要妇人,只要陛下”,他还把西北、兵权、性命、乃至衣家满门安危,全都交给了皇帝。
    皇帝说得比他多,他做得比皇帝多。
    他是个实际的人。嘴上的效忠没有意义,嘴上的恩宠也没有意义。他习惯给更实际的东西。
    可是,如今哪怕皇帝没有给他更实际的保证,只说了一句朕给你全部,他还是感动了。
    他想,就算日久天长,天心易变,至少,现在说给我一辈子的陛下,是真心的。
    我要做的事,就是让陛下一直像今天这么真心的喜欢我。
    那么,他今天给我一辈子,明天也会给我一辈子。到我死去的那一日,就是真的一辈子了。
    想到这里,衣飞石搂着谢茂的脖子,轻轻吻了上去。
    ——说好了,一辈子都是我,再没有旁人。
    ※
    谢茂在天从镇停留了十八日,是他在所有粮庄中盘桓最长久的一次。
    他惯会装样子,每天在黄沙滩上行走巡视,上下都以为他特别重视沙地稻谷的种植。毕竟是在黄沙上种稻,皇帝怕出事多关心几次,多停留几日,不也是很正常的吗?
    除了近身服侍的宫人,没人知道皇帝这么拖泥带水恋栈不去,全是因为舍不得离开定襄侯。
    谢茂出行能带着黎王与卫戍军,总不能也一直带着西北督军事吧?衣飞石一头扎在天从镇不动弹,已经很反常了——你去找皇帝缴旨,至于十天半个月都不回来吗?衙门的活儿还干不干了?
    磨磨蹭蹭拖了大半个月,眼看天气都暖和了,厚衣裳都穿不住了,必须得起程了。
    晨起慵懒。
    衣飞石坐在谢茂怀里不肯起身,两手挂着谢茂的脖子:“陛下……”
    他很舍不得。
    他想跟皇帝说好,我收拾好西北督军事行辕的武备军械,清点好各地固土军户,一应事体完毕之后,陛下你就召我回京好不好?
    想是这么想的,话他不能说。
    他只能窝在皇帝怀里乞怜,眼巴巴地看着,满脸纯良渴慕。
    ——陛下,别忘了我还在西北喝风呀。
    谢茂被他这小狗样子逗得想笑,心里发软,差点想说,要不你陪朕去西河吧?
    所幸他脑子还没有彻底抽过去,一样依依不舍地说:“朕还要在各处粮庄安置一番。朕已经下旨枢机处推举下一任西北督军事的人选,小衣,待朕回京,你回来替朕掌管羽林卫可好?”
    衣飞石几次放话说要回京给皇帝守宫门,底下人多半都不相信。
    开玩笑,你在西北就很可怕了,还想在皇帝卧榻之旁酣睡?还想攥着皇帝全家命门?
    衣飞石向来是个谨慎的人,不确定的事从来不肯轻易放话。这一回却一反常态,几次向外界提及他要替皇帝“守宫门”的事,一是在底下人跟前表示,他和皇帝君臣信重没有任何猜忌,二则是他在提前一步替皇帝扛事。
    皇帝跟羽林卫将军张姿不大对付,张姿又是太后心腹。
    衣飞石总有几分摸到了皇帝的性子。
    皇帝看上去简单粗暴,刚愎自用,其实,他很多事情上都选择了妥协。
    治大国若烹小鲜,若没有绝对的把握,皇帝不会轻易出手。
    但是,衣飞石也很清楚,皇帝的妥协都是暂时的。力量不足以泰山压顶时,皇帝会搁置争议笑脸迎人,粉饰得天下太平。一旦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但凡前衅犹在,泰山瞬间就会掉下来。
    换句话说,张姿就是皇帝迟早要搬开的一块石头。要搬这块石头,皇帝与太后必然要起冲突。
    理智告诉衣飞石,他不该掺合这件事。
    他的身份太敏感,他如果能从西北安安稳稳地退下来,最好就是不再掌兵,领个闲差,诸事不管,太太平平地混过下半辈子。
    可是,他不甘心。
    皇帝描绘的盛世画卷之中,若没有他浓墨重彩的一笔,活着还有何用?!
    他要向皇帝证明,他有价值,他仍旧堪用。无论什么时候,他都愿意为陛下冲锋陷阵,充作马前之卒!只要陛下愿意用臣,臣不恤声名,不惜此身。
    ——羽林卫是我向皇帝讨的,不痛快就冲着我来。
    他用骄兵蛮横的姿态,提前一步消弭了皇帝与太后的冲突。太后再有多少不痛快,天下也只会议论挟功自傲的衣飞石,不会议论是皇帝忘恩负义轻怠了负有扶立之功的太后。
    这也是他在灭陈改制之后,第一次对皇帝进行的试探:回京之后,我仍掌军,可否放心我?
    谢茂一开始也是打哈哈,开玩笑,好啊,卿来替朕守宫门吧,朕天天给卿炖大骨汤,若是拿着了耗子,朕另外有赏。逗得衣飞石嗷嗷张嘴就咬。
    今天是皇帝第一次明确地答应,你回来,羽林卫就是你的了。
    你回来,京城仍有你的位置,朝廷仍有你的位置,朕的身边,仍有你堂堂正正的一个位置。
    衣飞石可怜巴巴的眼神瞬间绽出一缕惊喜的光华,搂着皇帝脖子的双手不住晃悠:“好,好!臣谢陛下,臣跪候陛下宣召!”
    太平五年三月末,谢茂车驾离开天从镇,衣飞石领兵送行八百里,于口子山拜别。
    第120章 振衣飞石(120)
    谢茂将几个粮庄试点一一走遍,真正回京时,已经是太平五年秋天。
    作为一个皇帝,在非战时,他离开了京城整整一年,彻底撂开了朝政。太后临朝代行朱批,内阁与枢机处运转良好,除了西河之事,京城拿不定主意奏至皇帝御前,其余诸事样样妥帖。
    固然是因为谢茂挑选的阁臣、枢臣不爱闹幺蛾子,也是因为太后能控制住大局。
    像谢茂这样没有子嗣的皇帝,有个聪明睿智的亲妈能帮着守住京城,简直是史上罕见。
    回京时,百官郊迎。
    为抚慰群臣,谢茂是日于华池宫赐宴。
    文武两班列在最前头的就是陈琦与衣尚予。衣尚予一向懒散,大小朝会经常告假不至,但是像皇帝回京这样的大场面,他是肯定要来的——再不来就太狂妄了。
    他的到来让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皇帝和定襄侯在西北放了大招,先是定襄侯平调基层军官,自己打破了由上至下的铁军序列,随后皇帝准许西北军在陈地转军户,赐田固土。短短一年时间,西北军就从十万铁骑变成了扎根在故陈大地的七万军户。西北督军事行辕仅剩下三万人。
    依着北地旧例,就算西北督军事的裁撤,这三万西北骑兵也不会被转籍军户。
    按皇帝新规定的边军治军条例,枢机处已经推举出新一任西北督军事人选——东夷公夏侯朗。
    只等皇帝回京亲自下旨任命交付勘合,夏侯朗就会走马上任,去三江城把衣飞石换回来。
    朝廷对衣飞石这样的功臣也不会亏待,赐爵封公是应有之义,问题是,回来了搁哪个衙门?朝臣商议是供奉在枢机处嘛,反正那都是武将,一帮子老头儿天天告假假装身体不行,正需要小衣督帅这么精力充沛的年轻人!
    皇帝的安排却让所有人瞠目结舌。
    </div>
    </div>


上一章
返回

生随死殉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