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宋家表姑娘(重生)

第7节

    “正因如此,我才必须趁早与他说清楚。”宋绵知晓感情一事,必须当断则断,若是不及时与殷诏说清她对他无意,那也只会害了他。
    “姑娘,您不觉得可惜吗?大公子那样好的人,您就这样拒绝了?”墨画替宋绵惋惜。
    宋绵面色平静道 :“没什么可惜,表哥虽好,但终究不是我的良人。”
    人非草木,殷诏待她的心意,宋绵又如何不知?可不管是上辈子亦或者是这辈子,连氏都是他们俩之间最大的阻碍。
    .
    那天宋绵本是要到寒露寺去的,后来连氏派人过来请她用饭便耽搁了,于是又拖了好几日,宋绵才记起了这事。
    寒露寺的香火是全京城里最旺盛的。只因前朝有位太后长年病榻缠身,眼看着大限将至,就连太医都束手无策。当时的皇上是个至孝之人,听说寒露寺的香火最为灵验,遂亲自到寒露寺一趟,并向庙中的佛像祈愿,愿意用自己二十年的寿命换的太后长寿安康。前朝皇帝回宫以后,果真见太后病情大好,忙令太医前来诊断。太医一看,病竟然全好了。
    这事更是成为天下奇谈,百姓都道是圣上的孝心感动了佛祖才换的太后娘娘凤体安康。之后越来越多人到寒露寺,门槛更是被成百上千之人踏遍,可谓是香火鼎盛。
    宋绵早就让墨画备好了香火,并向住持捐了几十两的香油钱。
    待墨画将抄好的经书给了住持,宋绵便跟着庙里的小沙弥到后院的厢房歇息。
    小沙弥在前头领路。
    宋绵走过抄手回廊,细心地发现走廊的红柱子上是用行书刻的经文,瞧着不仅潇洒飘逸且磅礴有气势,也足以看出出家人的敬佛之心。回廊旁池塘花草建的样样不差,现下又是初春时节,花香鸟语萦绕耳畔,也是令人心旷神怡。
    寒露寺这些年香火正旺,不知多少达官显贵往这砸香油钱,庙中也早已翻修了好几回,木漆也全是新刷的,瞧着亮澄澄的。
    宋绵抬脚跨过月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僻静清幽的院子。院子虽不大,却种了许多繁花绿草。
    宋绵一进院子,便瞧见香樟树下的程予。
    程予自然也瞧见她了。不过他正悠闲坐在香樟树下的石凳上喝茶,就瞧见一鸦青色衣裳的女子朝他走过来。
    “程五叔。”
    宋绵想着程予怎么说也是她的长辈,她过来同他打声招呼也是应该的。
    程予搁下茶碗,气定神闲地道 :“宋姑娘。”
    宋绵好奇问 :“五叔也是来寺里上香?”
    “我与寺里的住持旧时相熟。”程予道。
    “原来五叔是来会友,那我便不打扰五叔了。”宋绵说完正准备走,脑子里又忽然记起那天程予说的话来。
    “五叔可还记得那日我外祖母的寿宴,你说我不记得你了是何意?”宋绵犹豫良久,终是问出了心中疑虑。
    程予悠悠掀开茶盖,没有着急答她。
    “难道我和五叔初次见面的地方,不是那日在画舫之上?”宋绵想了想,若是她没记错,上辈子她和程予第一次见,是她嫁入程家之后。这辈子却是意外地提早了,可除了上回在画舫,宋绵实在想不起他们在更早之前见过。
    “宋姑娘可还记得你五岁那年,你随你母亲进京,正逢上元佳节,家中仆人待你出来逛花灯,却不小心走丢了?”程予放下茶盏,眼底凝了几分认真。
    宋绵愣了愣,似乎是忘记了这回事。
    程予看了她良久,见她这副模样显然是忘了一干二净 :“罢了,记不起也属正常。”毕竟当时年纪也小。
    宋绵实在想不起这事。她七岁那好父母相继离世,她也因此大病了一场,许多孩童时的记忆早已变得模糊,长大后再去想也记得不太清了。
    从寒露寺回去以后,宋绵心里一直记挂着这回事,可想来想去,都只有一丁点模糊的印象。
    入了后半夜,墨画进来催宋绵睡下。
    宋绵也乏得很。墨画熄了灯,她便睡下了。
    因着白日里走了许多路,宋绵有些累着,睡得也比往日快。昏昏沉沉之中,宋绵做了个很长的梦。梦里出现了一个穿着粉色衣裳的小姑娘,手里提着一盏彩色莲花灯,笑的格外灿烂。小姑娘的小手被一双宽厚的大手牵着,可这双手主人的脸,却像是蒙了一层朦胧的雾,宋绵怎么也看不真切。
    ☆、012
    宋绵辰时醒来,人还有些恍惚。这场梦似真似假,又真假难辨。可她却怎么也看不清这梦中之人的真面目。
    墨画端着盥洗用具进来,见自家姑娘一身藕粉色寝衣披散着头发坐着,像极了那仕女图上画着的美人,果真这人生的美,就连刚睡醒的模样都是极好看的。
    “姑娘今日怎么起的这样早?”墨画拧了热毛巾替给宋绵。
    宋绵接过,擦了脸 。
    墨画边伺候着她洗漱,边道 :“姑娘,我方才在花园里瞧见银珠。我瞧她眼圈红红的,显然是哭过,所以就过去问了她,才知道今个原是怜姑娘的生辰,温姨娘吩咐银珠去厨房做些怜姑娘爱吃的桃花糕,谁知才做好,就被茗姑娘身边的倩雯给抢去了。”
    宋绵闻言,看了墨画一眼。殷茗玉的性子,她又岂会不知?这种事的确像是殷茗玉会干出来的。
    “你去小厨房做些桃花糕,待会我亲自去趟霜雪阁。”宋绵吩咐墨画。
    霜雪阁是温姨娘的住处。这些年,殷怜玉都是和温姨娘住在一块。府上的几个姑娘,哪个不是有自个的院子,唯独殷怜玉是没有的。二夫人年氏不待见温姨娘和殷怜玉这是府上皆知的,二老爷殷元又不理这些后宅之事,自是不知这些年来温姨娘和殷怜玉受得苦。
    宣平候府里,并不是人人都能开小厨房的。殷老夫人自是不用说的,连氏因嫁妆丰厚,自己出银两开了小灶,连带着也给殷亭玉弄了一个。朗月居的小厨房则是连氏为了讨好殷老夫人,吩咐下人们建的。然而府上的其他人却没有这样好的待遇。
    这也是年氏眼红大房的缘故。丈夫不如人,就连嫁妆也比不得人家丰厚,年氏心里能不怨愤。
    .
    宋绵换好衣裳,去了霜雪阁。
    温姨娘正和殷怜玉坐着吃饭,见宋绵来了,忙笑着相迎 : “宋姑娘怎么来了。”
    温姨娘今年三十出头的年纪,瞧着却像才二十几岁。眉目含春,柳叶弯眉,和殷怜玉有颇有几分相像。
    “宋姐姐。”殷怜玉原是坐着吃长寿面,瞧见宋绵来了,也忙着起身。许是因为今日是寿星,她也难得穿了件鲜艳的衣裳。
    “我想着今个是怜玉妹妹的十二岁生辰,便过来瞧瞧,看来是我过来叨扰你们了。”宋绵笑道。
    殷怜玉听得,笑着道 :“哪里会是叨扰。我这儿也只有我和我姨娘两个人,着实是冷清了些。宋姐姐过来了我们也能热闹些。”
    温姨娘和殷怜玉欢欢喜喜地邀着宋绵入席,又是替她夹菜又是给她倒酒,显然很是欢迎。
    “我特意让墨画做了些饭菜过来给你们尝尝。”宋绵吩咐墨画将食盒里的菜一碟碟地摆在桌上。
    当那道精致小巧的桃花糕摆出来时,温姨娘的眼眶瞬间红了 : “好孩子,你的心意,我们领了。”怜玉向来喜欢吃桃花糕,她今日特意让银珠去厨房里做些过来,就是希望怜玉吃着开心。却不想却被那殷茗玉抢了去。她们母女二人平时就被年氏欺压的够呛了,结果就连一个普通的桃花糕也要被他们抢去。
    殷怜玉见了,心中感动不已,拿着帕子小声抽泣 : “宋姐姐,多谢你。”在这偌大侯府里,她殷怜玉人微言轻,人人都想欺负她。就连府里凡是有点体面的大丫鬟,都不将她放在眼里。如今却有人真心待她,她心里自然是既感动又欢喜的。
    “不过一点心意而已。”宋绵喜欢真诚之人,也乐得与殷怜玉交好。
    这个午膳,显然因为多了一个宋绵而热闹许多。
    宋绵吃的也舒坦。特别是每当温姨娘笑着给殷怜玉夹菜,宋绵便想到了她的母亲。
    若是她娘还在,她也能窝在她娘的怀里撒娇嬉闹。若是她娘还在,她上辈子便不会嫁入程家受那等委屈。若是她娘还在……
    可惜,她娘终究是不在了。
    从霜雪阁里出来,宋绵神色淡淡,心神恍惚。
    墨画走在身侧,关切问 : “姑娘怎么了?”
    “我无事。”宋绵敛眸道。
    她只是,有些思念她娘亲了。
    .
    宋绵住的朗月居与殷老夫人住的沁香斋离的很近。每日辰时,宋绵都会过去向她问安。
    殷老夫人虽然年纪大了,但身子尚还健壮,胃口也好,所以也常叫宋绵过来陪她用饭。
    “我特意让厨房做了几道扬州菜,你尝尝看合不合胃口。”殷老夫人忙吩咐身边的大丫鬟云芽给宋绵布菜。
    宋绵夹了一筷子的蟹粉狮子头,尝了一口。虽香滑可口,味道鲜美,可却失了那股正宗的味道。
    殷老夫人道 : “我知你心里想的什么。这蟹粉狮子头,即便味道和你在扬州吃的一样,也是远远不及你在扬州吃的。告诉外祖母,可是想家了?”
    “外祖母。”宋绵的确是想家了。她七岁便被宣平候府的仆人接来京城,再也没能回扬州一趟。就连上辈子即将咽气的那一瞬,她心里想着的,也是扬州的柳絮。她爹娘尚在时,每年春季都会带着宋绵出门踏春。若是她还在扬州的话,定能瞧见那漫天风飞的飘絮。
    可惜她却是在离扬州千里之远的京城。
    殷老夫人叹气道 : “前些日子,扬州来信,说是你宋家二叔吞了你爹的宅子,就连宋家的地契房契,也被他拿去了大半。我原是想管的,可那终究是你们老宋家的事,我一个外亲不好插手。虽说只是几亩田地,不值几个钱,可那毕竟是你爹给你留下的。”对于宣平候府这样的侯爵世家来说,自然是瞧不上那两亩三分地。可对于平常百姓来说,却是省吃俭用大半辈子都攒不到的。
    宋绵却不知还有这种事。在她的记忆中,她那个二叔宋武,生的肥头大耳,平日又好吃懒做,游手好闲,若不是有她那个二婶苗氏替他操持管家,他只怕也只能坐吃山空了。但她那个二婶,却也是个不好对付的,凡事都得精打细算,也爱贪小.便宜。这次她二叔能把主意打到她家的田产上,估计她二婶在背后也出了不少主意。
    到底是她父亲给她留下的一点念想,宋绵也不想就这样被人占了去。
    思忖片刻,宋绵道 : “外祖母,我想回扬州一趟。”
    作者有话要说:  扬州副本即将开起,阿绵不可能独自上路的。大家记得点个收藏哦,笔芯
    ☆、013
    殷老夫人听得,却是皱眉 : “此去扬州路途遥远,外祖母怎的放心你一人前去?”如今殷府上下的男丁全都在朝为官,哪里走的开。况且宋绵还生的这般模样,若是让她独自一人上路遇到些抢匪流寇,那她姑娘家的清白名声可就全毁了。
    “外祖母多派些护卫人手给我就行。”宋绵心里想的却是如今天下乃太平盛世,当今圣上英明神武,治国有方,不仅国库充实,就连天下百姓也都是富裕的。至少在吃穿上是不愁的。这样一个太平朝代,道上会遇到土匪强盗的概率是极小的。
    可殷老夫人仍旧不放心 : “女儿家最要紧的便是名声,若是你路上出了点什么意外,你让我将来在九泉之下如何向你母亲交代?”自从殷璃离世之后,宋绵便是殷老夫人的心头肉。若是她的外孙女有什么三长两短,她这个老婆子也算是活不成了。
    无论宋绵如何劝说,殷老夫人都不肯松口 : “不如将此事延迟再议,等到什么时候有了适合的人选可以护送你回扬州,再开始商议启程一事。”
    宋绵却不同意。她深知殷老夫人都是为了她好,可她既然已经决定要回扬州,就不想再继续拖延下去。
    为此,殷老夫人等到宣平候殷祉、二老爷殷元和殷诏下朝归家时,特命他们三人来沁香斋一趟。
    殷老夫人见儿子孙子都到齐了,这才说出心中忧愁 : “绵儿来了京城这么些年,扬州宋家出了些状况,说是想回扬州一趟,可我到底是不放心她一人上路,你们好好想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同僚恰好要到扬州去的,正好能和绵儿一块上路,也求他帮忙照看。至于谢金,我老婆子自然是不会亏待他的。”
    三人听了,其中殷诏的反应最大 : “绵儿妹妹要回扬州?那定是不能让她独自一人上路的!”殷诏也知道女儿家独自一人远赴扬州路上多少会遇到些凶险,况且,那还是他心心念念的姑娘,他定是不能让宋绵独自启程的。
    “祖母,孙儿愿意送绵儿妹妹去扬州。”殷诏想也未想,一口应下。
    “万万不可。”殷祉忙阻拦道,“你刚从襄阳回京上任不过几日,若是此时无缘无故向皇上告假,定会遭到吏部弹劾。”
    “吏部的那些个文官,向来是最会弹劾人的。如今诏儿仕途未稳,若是被人借机参了一本,诏儿的官职,恐怕岌岌堪忧啊。”殷祉语重心长道。
    殷元听得,也是附和 : “大哥说的有理。如今诏儿得皇上重要,朝堂里不知多少人眼红,若是因此遭人弹劾,那可真是得不偿失。”殷元虽然官职俸禄样样不如他大哥,就连爵位也是他大哥袭承的,可他们兄弟二人之间相处的还算和睦,至少从未因为钱财世俗之事而伤了和气。
    “可我实在做不到让绵儿妹妹一人上路,这路上万一出了点凶险,我定会自责一辈子。”在殷诏看来,仕途前程在他心里远远比不上一个宋绵来的重要。
    三人争执许久也未论出个结果,殷老夫人叹气道 : “还是先等等几日瞧瞧,这事急不得。”
    殷祉也知自己母亲素来最疼爱他这个外甥女。忆起已故的幼妹,殷祉心中也多了几分伤感。
    殷诏却忽然记起一事,喜道 : “我记得前些日子程太傅被皇上派去扬州巡查扬州知府贪污贿赂一事,听说再过几日便要启程。我想着我们殷家和程家祖上也是有亲的,不如我亲自去程家一趟,恳求他顺带捎上绵儿妹妹一程。”
    “程家?”殷老夫人迟疑道,“可这程五爷毕竟还未成家,绵儿也还是个未出阁的姑娘家。若是这事传出去了,恐怕不太好听。”
    </div>
    </div>


上一章
返回

宋家表姑娘(重生)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