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鹌鹑

第17节

    等串儿的时候,他咬开一瓶冰镇北冰洋,递给李白,这样解释道:“校园戏剧节,我是道具组的,需要采买一点服装饰品。”
    “你不当演员吗?男主角?”李白看着他的脸,心中深感可惜。
    “没时间排练。”杨剪夹起一块糖拌西红柿。
    “服饰经费有多少?”
    “三百。”
    “……那可以去动物园批发市场呀,”李白拿自备的纸巾擦了擦两人的桌面,“化妆品和道具饰品就去北新桥,我以前在文工团帮忙的时候认识人,还能便宜点。”
    “多便宜?”
    “打八折吧。”
    “还有更便宜的,基本都是一二三折价钱,”杨剪指指身后,“就在旁边,十二点开始营业。”
    李白往他所指处眯起眼望,只有烧烤摊灯泡照明范围外黑茫茫的夜色。他一脸的狐疑:“哪有市场半夜开张还一点光亮都没有。”
    “黑才对啊,”杨剪展眉,“不然怎么叫‘鬼市’。”
    李白瞪大双眼,立刻安静下来,吃上一口刚上的烤鸡胗,又被辣得猛灌北冰洋,他显然是有些害怕的,至于为什么没有再多问,可能是因为觉得杨剪既然带他来了,就不会让他两腿打颤地回去。
    而杨剪瞧着这人喝个汽水还要咬瓶口的笨拙样子,好笑地想,有这一口鲨鱼牙,还有谁敢惹你。
    所谓“鬼市”,位于东五环某不起眼角落,其实就是一个只在每周三凌晨开业的二手交易集市,以地摊为主,鱼龙混杂什么都卖,并且摊主以外地人居多,都是四处收来的旧货,一股脑全摆出来抛售。至于一周里的其他时候,它叫“大柳树市场”,也是做旧货生意的,不过有专门的铺面和监管,价格也比较高,总之完全不存在什么玄虚,更没有鬼神摆摊,纸钱付款。
    然而李白仍然被“鬼市”这个名头所震慑,从烧烤摊出来就紧紧跟在杨剪身后。进了那个老旧牌楼似的入口,他又不太舒服地察觉,这四围人声鼎沸,黑影幢幢,而照明仅靠路边几盏破落街灯,以及少数摊主自备的小电灯泡。
    李白靠得更近了,几乎要挽住杨剪的手,把自己贴上去。其实以前在南京,他经常不可避免地往这种黑咕隆咚的犄角旮旯里钻,尤其最后打工的那家理发店跟自己宿舍之间隔的那条暗巷,约有一千米长,抢劫杀人闹鬼,隔着传说层出不穷,还常有人趁暗直接扶着墙开搞,叫声就跟春天野猫打架似的,李白亲眼见过,但就算跟他们擦肩而过也从不犯怵。他总在心里跟自己说:我不怕坐牢,也不怕枪毙,谁敢招我我就杀谁。
    可以这么说,那会儿他有种光脚不怕穿鞋的豪情。现在倒是犯了软,杨剪在身边,他总觉得像拖家带口,路过的人一个个的又看不清脸,越看越像是混进了暴徒和小偷,要是真出了什么岔子,那就是杨剪跟他一块倒霉。
    “哥,”他去抓杨剪的手,“咱们车停在外面不会被偷了吧!”
    “上了两道锁。”杨剪悠闲得宛如散步。
    “万一有人撬开呢?”
    “旁边还停了辆哈雷呢,人家都不怕,”杨剪拍拍他的手背,“放松点。”
    好吧,李白想,他乖乖照做,长长地呼气吸气,却效果不佳,仍然像把绷紧的弓弦。这市场怎么漫无边际的,好在杨剪只是表面上漫不经心,实则很快锁定了目标,把自带的手电交给他帮忙端着,在一处卷帘门前的小摊停步。
    隔着几排挂满衣裳的货架,他抬高声量:“老板这怎么卖?”
    “散客十块钱一斤咯!”传回一个女声,稍微带点广东口音,应该不年轻了。
    李白踮起脚,才看见她弯腰整理货物时翘在背后的一束卷发。
    “我量比较大。”杨剪拎起一件长裙,就着手电光正反打量,又贴近李白耳边,“故事发生在加勒比海,要有点异域风情,你帮我挑几件?”
    “都说量大,你要来几斤嘛。”老板站了起来,李白琢磨着加勒比海在哪儿,又会有什么风情,瞧见货架后她发黄的刘海和一双眼袋疲惫的眼睛。
    “十好几件二十件,怎么也得有十斤,”杨剪托着李白的手腕让他把电筒抬高一点,刻意让那老板看见似的,“我学校戏剧节服装,我看您这儿裙子都挺好看,想让姑娘们上台穿呢,就是学院比较抠门,预算也没给多少钱。”
    他说着就露出十分真诚纯良的笑。
    老板看他这样,也笑了笑,接着注意到他t恤胸前白色印刷的字样,“北京大学的呀!”
    “我真不好意思说。”杨剪的笑容又透出些无奈。
    “行行行,你跟你同学挑吧,”老板摆了摆手,又弯腰继续整理起来了,“挑够十斤我就给你们按六折算。”
    杨剪立刻大声说了“谢谢”,紧着印花鲜艳明丽的连衣裙挑,尤其偏爱黄色系。李白从刚才开始就看得一愣一愣,现在赶紧回过神,照他的标准同样挑选起来,两人的手臂很快就搭上了厚厚的裙子,有的后领商标上印着古驰,也有的裙摆有明显污渍,但杨剪全不在意,他接过李白的战果,跟自己的一块掂量了一把,然后又挂回去两件,把剩下的打成个卷儿,走到货架后找老板称重。
    李白赶紧跟上去,那老板和他想象中一样,个子矮,微胖,衣着朴素,行为精明。
    她把那卷衣裳放上地秤,有些衣角散开,拖曳在地上也不管。这应该正和她意,称得轻一点才好。
    却见杨剪并不着急,只是继续微笑着看她称完一遍再来一遍,李白觉得无聊,又忍不住四处张望,这回又瞧见一撮穿背心汗衫盘佛珠的花臂男,都有四十来岁的样子,叼着老烟斗从他们侧边路对面经过,其中一位还跟他撞了目光,居然冲他玩味地勾勾下巴,笑了一笑。
    李白已经收了电筒,手却放在包里没拿出来,他盯着那人,嘴唇碰上杨剪的耳朵,“哥,我其实带了把刀。”
    杨剪一时没理他,因为老板称了三次都是十斤多上一点,不得不按六折给他报了价,付好了钱见老板开始拿塑料绳打包,他才看见李白揣在包里的手,道:“剪刀?”
    “是剔骨刀,尖头,肉铺里用的那种,”李白的声音仍然静悄悄的,目光也不曾挪移,“我以前一直随身带着,从十二岁开始,来北京过安检被扣了,我就换了一把。”
    杨剪能够理解李白从小养成的警惕,尽管此时此地确实没必要,一把剔骨刀也有点夸张。同时他循着李白的目光望过去,也瞧见那位花臂大哥,那人的同伴在一个古玩摊前驻足围看,只有他背对着摊子,正看向自己这边,嘴角还挂着少许古怪的笑意,看的应该是李白。
    “哦,你准备去捅他一刀?”杨剪搂住李白的肩膀,忽然低头拱了拱他的下巴,好让人把耳朵完全朝向自己。远看他们应该就像在耳鬓厮磨,目光一轻一重,都是直勾勾的,仍旧投向同样的方向。
    李白却猛地激动起来,“烦死了!”他的声音快要低不下去了,肩膀也在杨剪手下神经质地跳了跳,“知不知道这么盯着别人很讨厌?”
    “你不是也在盯着他吗?”杨剪却笑了,松开李白,这笑意不知冷下去没有,只见他径直朝那人走去,李白不再看得到他脸上的表情。老板在身后招呼,李白却没听见似的抬步去跟,步子还没迈上几步呢,那花臂男居然转开了身子,扎回朋友堆儿里开始嚷嚷着讨价还价,拿烟斗的手背在身后,头都没有再回一下。
    杨剪也转回身,正和李白面对面,他的笑容还在。
    “你看,人家也没什么恶意。”他又把李白的肩膀揽了回来。
    “哥你真好。”李白往他颈子上蹭,同时还要嗅一嗅,就跟小狗撒娇似的。他的手还放在包里,紧握的刀把却释开了。觉得杨剪方才的举动无异于替他出头,见他不痛快,杨剪也不痛快,并且杨剪什么都不怕,什么都敢正面去碰,也不觉得他的刀子是个笑话,这是让他最开心的了。
    最后结账结了六十二块钱,杨剪的三百元经费还剩下大头,还剩下男角的服装跟耳饰头饰要买。这些零碎都得走到更深处去找,两人拎着两大兜子,前脚刚离开女装摊几步,就听见身后有人在朝这边叫:“小王?是你吗?”
    声音有点粗,却刻意压得尖尖的,李白回头,隔了几步远,那果然是个男扮女装的人。他很瘦,也很年轻,戴着深色波浪卷假发,吊带小短裙下露出的腿又长又直,但他是男人这个事实逃不过李白的眼睛。或许是职业原因,李白在这方面眼神向来准得很,一个男人硬要拗出女性的感觉,一点破绽都不露,还是非常不现实的。
    却听杨剪应道:“小米?好久不见啊!”
    “是呀是呀,最近忙吧?这都得有一两年了,还以为你再也不来了呢,”小米踩着高跟鞋嗒嗒嗒走近,两手拿着贝壳状的珠光小挎包,十分淑女地摆在小腹前,他柔柔笑着,跟李白打招呼,“你好,是小王的朋友吧?我也是小王的朋友,每次开市都要来逛一逛的,有一次被流氓欺负是小王帮我解的围,这么说他还是我的恩人呢!”
    看得出来他极度紧张,说完,意识到自己这一大串话的突兀,他又讪讪笑了笑。
    “你好。”李白冷冷地说,然后也就没了下文。
    “那我先走了哈,我要挑点裙子,”小米小心地挥了挥手,指甲被昏灯照着,亮晶晶的,“你们忙,你们忙。”
    “拜拜!”杨剪倒是爽朗。
    “他怎么被人欺负了?”转过方向继续深入时,李白拿胳膊肘碰了碰杨剪的腰,如是问,“至少有一米八吧,也不比你矮,真把自己当小姑娘柔柔弱弱需要保护。”
    “记不清了,好像就是被人骚扰吧?”杨剪饶有兴致地观察李白的神情,“我大一的时候课少,没事喜欢过来逛逛,就像逛医院似的看看别人的活法,放松一下身心。他这种人在这一片儿有很多,他好像白天是公务员,只敢半夜出来穿穿裙子,再买点裙子,也挺可怜。”
    “哦——”李白拖长尾音,脑袋重重靠上他的肩膀,腿也跟踢正步似的抬得老高,“反正杨哥是乐于助人雷锋精神菩萨心肠普度众生了,做好事还不留名,人公务员大姐姐天天惦记着你,还叫你什么小王?”
    杨剪闻着这醋味越来越浓,一大堆饰品摊也近在眼前了,他扽过李白的挎包,准确地摸到其中攥在刀柄上的另一只手,“行了,”他把这手拎出来平摊,看它攥出红褶子的、汗津津的手心,“萍水相逢而已,您不用练握力,我也不用说我的真名。”
    第23章 第三颗钉
    为了防止自己再次做出动不动摸刀的怪异行为,李白左手拎裙子,右手拿手电,这样就能把两只手都占住了。他渐渐发觉,一路这些小摊小贩上,自带手电的不在少数,他们弯着腰拿着自己的小光点细细地照,而其中大多也都拎着东西,是从这铺了满地的杂物中搜罗出的成果,同时砍价也砍得熟门熟路。
    反倒是那些不带手电的只会四处闲逛,两手一直空空,很明显就是凑热闹的,说不定还都是头一次来。
    这么一说,手电还是种身份的象征?证明来人懂行,不能随便坑。
    李白侧目看看杨剪,心说你以前闲逛还真看出了不少门道。
    然而杨剪对此地的熟悉程度比他预想的还要深。当时李白拎着一袋刚买的缀满羽毛和亮片的头饰,路过一个卖老画片跟连环画的摊子,他觉得新鲜,忍不住蹲下来看。随便翻上一本题目就是《狼狈大艳星》,再来一本,又是《潘金莲巧遇牛魔王》。
    他不敢看了,放下书本跳起来就走,生怕杨剪觉得自己对此类读物有什么兴趣,而杨剪的注意力根本就没有放在这儿,他已经走到隔壁的小饰品摊子了,正在看一副耳坠,比鹌鹑蛋还大一圈的红色石珠,下方用玫瑰金丝勾出了一轮新月,月下还缀了密而长的金红流苏,若是戴上,应该能垂到肩膀。
    李白领悟——这也许就是杨剪先前所说的加勒比风情。而这对粗糙却华丽的耳坠,应该是要给女主角戴的。他走过去,听见摊主正在强调此乃上了好些年头的正统鸽血红,一对儿五十绝不讲价。杨剪却不应声,忽然拆下一只,搁在李白耳垂上比了比。
    “你觉得这像什么人戴的?”他问。
    “……加勒比公主?”李白捋了捋耳侧碎发,垂着眼睫,不敢与他对视。
    “像印度新娘。”杨剪把耳坠又挂回了原位,好像这并不适合他的戏剧。不远处的男装摊有人在招呼,叫着“小王”,他就直接过去了。李白看看他,又看看耳坠,一时没挪地方,脸色在白炽灯泡下悄悄晕红。
    “你这是玻璃染色做的吧?”他问。
    “嘿,”摊主不乐意了,“我这就是桩亏本买卖,您信咱就聊,明明白白和和气气地把生意做了,不信您就撤呗。”
    李白又往那男装摊瞧了一眼,左顾右盼的,他说得挺急:“随你便吧反正我要了!”
    摊主瞧着他递出的那张五十块,挑挑眉头,片刻诧异过后就是喜笑颜开,“得嘞!”他捏住绿钞一角。
    李白却又把钞票抽了回来,“给我包一下。”
    亲眼见着摊主拿出一个褐色纸盒,把那两条宝贝坠子好好地按进海绵,李白才松开自己的五十块钱,把盒子收进挎包里。他往杨剪那儿跑,发觉那人也在看着自己,蹲得低低的,手上摞了几顶刚挑的帽子,接着又把目光移开了。老板好像说了什么,杨剪点着头笑。
    “我把那个买了。”李白跑近了说。
    “耳朵挂得住吗?”杨剪又拎出一顶草帽。
    “你说女主角?”
    “我说你。”
    李白愣了一下,要说他买这对耳坠本就想要大公无私资助剧组,那无疑是违心的。但杨剪也完全没有把它们拿给别人的意思,杨剪知道他喜欢,想的也就是让他戴,只可惜他不是印度人……李白默默咬紧嘴唇,心知自己又开始异想天开了,他这辈子都跟新娘没什么关系——他希望杨剪也是。目光匆匆扫过堆在摊位一角的t恤衫、牛仔裤,落回杨剪手边,他蹲下,一块挑起了帽子。
    刚碰了个帽檐就听见有人咕哝:“只看不买,天打雷劈——”
    李白举高手电筒,这才注意到老板旁边还坐着一人,方脸,圆寸,胡子拉碴壮得像座大山,墩坐在小马扎上,倒是短裤跟海魂衫箍在身上显得有点俏皮,看那藏在一脸横肉中直愣愣的表情,也有与年龄不相符的稚气。
    那人被电筒照晃了眼,突然踢起腿,指着李白叫道:“你,去给我倒洗脚水!”
    老板拿烟斗嘴儿捅了捅他的肚子,咂咂嘴巴,蹙起的眉头也蓄了些无奈,“是我儿子,拉过来帮我看摊儿的,”他跟李白解释,“脑子有点毛病,不敢放他一个人待着。”
    大块头对此介绍似乎极不满意,火腿肠似的手指又对上杨剪脑门,“这人脑子才有毛病!这人姐姐是个小偷!”
    杨剪站了起来,把帽子交给老板,点了支烟抽。
    老板更发愁了,拧着儿子的大腿看着李白道,“我知道你是小王他弟弟吧,头一回见小王就是跟你们姐姐一块,我这儿子看上那姑娘了,人家不搭理,这心里过不去就喜欢瞎嚷嚷,也就是小王人品好气量大,你也别跟他见怪。”
    李白也站直身子,盯住手舞足蹈不断嘀咕的那位,若有所思。
    杨剪却忽然说:“他是现在世界上唯一懂鸟语的人。”
    “鸟语?”李白觉得更莫名其妙了。
    “哪有,也就你陪他叨叨……”老板摇着头说。
    “哎,彼得大帝,”杨剪眯起个笑,夹烟撑膝,耐心十足地对那大块头说,“你是不是听得懂鸟说话?”
    大块头很喜欢这个称呼,就像终于被叫对了真名似的,他乐滋滋地摆动双手:“对,对!喜鹊在叫**妈,渡渡鸟在叫救救我,鹅叫喜,鸡叫悲,水鸭叫饱鹌鹑叫饿,除了极个别不会叫的,我全都懂。”
    老板已经露出十分难堪的神情。
    李白的眼睛却突然变得雪亮:“全都懂?那我说一个。”
    “你说啊!你说!”彼得大帝猛拍大腿。
    “嘟——喂特,嘟——呼!”李白学得惟妙惟肖,“这什么鸟?”
    </div>
    </div>


上一章
返回

鹌鹑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