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妻福星高照

第16节

    冯氏先前不计较,是因为她觉得这些人背着她干了什么都不重要,宋文朔这样对她,她为何还要辛苦管家。
    这一回却不一样。他们最不该犯的错误,就是与她最恨的人勾结上了。
    她跟大伯子借用人手,用重刑审讯,从郝嬷嬷嘴里审出了不少消息。
    想着郝嬷嬷还记恨过她把那套虫草花簪送给宋师竹,冯氏就觉得十分可笑。
    她让丫鬟上着茶和点心。袅袅茶烟中,她看着对面捧着茶杯亭亭玉立的侄女,突然叹了一声,要是她的闺女能顺利生下来,许也会是这样可爱体贴的姑娘。
    说实在话,冯氏并不讨厌大侄女对宋祯祯的关照。心存良善的人,对弱者总是会有本能的同情。她这些年恨不得能把婆婆那边养着的眼中钉除之而后快,但若是大侄女跟着落井下石,她许就不会这般喜欢她了。
    宋师竹总觉得冯氏看着她的目光透着股回忆的伤感,半响,她突然道:“竹姐儿这样就很好,宋家统共就你一个姑娘,家里这么多兄弟,以后要是被欺负了,不会没有人帮你做主。”
    宋师竹囧了一下,本来想说句调皮话,可看着冯氏的眼神如此认真,她也忍不住坐正了身子,严肃道:“我也不会站着让人欺负的。谁想欺负我,我都会欺负回来。”
    冯氏笑了一下:“姑娘家就该有这样的心性。”冯氏让宋师竹过来,其实并没有什么事,就是想要看看她。
    前头三个儿子,她一怀上都是孕吐不止,整个人憔悴得不行,就跟遭了大罪一样瘦骨嶙峋。而最后一胎,她刚被诊出来时一点感觉都没有。可那一胎却是几次怀孕中最早显怀的,才两个多月肚子就微微凸起来,身边有经验的嬷嬷都说这会是个闺女。
    冯氏也一直这么相信,那段日子,就连大儿子都说她变得越发温柔可亲。
    只是想到当年那种血液与生机从身体里流走的锥心之痛,冯氏的心情又阴郁起来。
    宋师竹晕蒙蒙地又回去了,她觉得二婶有些奇怪,把她叫过来看了一下,然后又让她走了,虽然送了她不少姑娘家可以用的物件,可她也不是贪这些东西的人啊。
    第21章 告状(改错字)
    腊八素来有祭祖的习惯。
    不过腊八祭比不得除夕大祭,宋文胜一早便带着族中男丁烧香拜祭,祭祀不过辰时二刻就结束了。仪式之后,宋师柏与三个侄子都跑得不见人影,宋文胜也没特地关注家里众人都去哪里了,他收拾收拾也上班去了。
    直到午后见着差役汇报浴佛会上有人通奸,他才一口茶水喷了出来。李氏早就跟他说过小侄女亲娘到县里的事,也说过弟媳想要亲自处理,宋文胜想想便没让人动手。
    有道是小鬼难缠,宋文胜作为本县县丞,真要与一个人不对付,手下人随便寻个借口,都能把那一行人弄得苦不堪言。他就不信那人背后的人还能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不过当他见着衙里羁押的妇人时,还是忍不住啧啧两声。他那弟媳还真是以毒攻毒。当年他们一家怎么摔倒的,现在也要别人试试同样姿势摔倒在地的憋屈。
    宋文胜手上还有许多卷宗,他也是加塞才把小冯氏的案子提上来,就想看看是什么没脸没皮的贱人害了他弟弟这么多年。
    就没有人进了县衙后还能保持冷静的。堂下的女人也是如此。
    仔细一看之下,确实有几分姿色,样貌和家里的小侄女十分想像。
    男人看女人的目光,和女人看女人总是不一样的。宋文胜素来知道李氏不喜欢小侄女那样楚楚可怜的长相,总觉得福气太薄,一阵大风便能吹倒。
    可他看宋祯祯,却一眼就能明白为何冯家想要把她送进宫。有些官场消息,有些太过污秽,宋文胜也不是什么都和李氏说的。
    他曾经听一个在京中为官的同年说起过,说是京中这些年能靠着裙带关系飞黄腾达的人家,家里姑娘都是按着小鸟依人的性情模样培养起来的。老皇帝年纪大了,就喜欢这般我见犹怜的妃子。
    他看着手上的路引,打量着跪在地上的小冯氏,路引上头可没有诰命的记录。没有朝廷赐下的封号,一般民女进了衙门都得屈膝下跪。
    不过被抓进来才一个多时辰,小冯氏被提审的时候,身上已经换了一身女囚服,鬓发散乱,形容不堪。
    这等被人捉奸在床的犯人,女狱卒大抵都不会有好对待。牢房可不是什么好待的地方,宋文胜在县里负责诉讼赋税这一块,对女牢的环境如何,心里也有些底。屋顶低矮,空间狭窄,污秽幽暗,恶气杂出,老鼠蟑螂白日夜里都会出没。
    像小冯氏这等养尊处优的贵妇人一旦进去了,不亚于脱一层皮。二十年前他还在科举念书时,还听过有富家公子买通女狱卒进去骚扰女犯的。宋文胜整顿了许些年,好歹把那些他最看不惯的从眼皮子底下处理掉。
    不过就算如此,进了女牢也是勉强保住清白罢了。
    小冯氏被压着跪在地上时还不断挣扎喊冤。她的脸上纵横交错着两道冒着血珠的伤痕,其中有一道从眉间到鼻翼,就跟被利器划过一般,能露出来的肌肤都是一片青紫。
    宋文胜可没有心情听她喊冤,她冤不冤的,他心里自有一把秤。既然提审了,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
    小冯氏的思绪十分杂乱,回答问题时也是颠三倒四,她根本说不明白那个情夫是怎么一回事。
    小冯氏就记得……她的桢姐儿递给她一杯茶,她喝完之后迷迷糊糊就晕了。醒来之后,面对的就是众人指指点点的目光,她身上的衣服被人扒了大半,身边的男人倒是身手敏捷,在她愣怔的当口已经溜走了 。
    宋文胜听完后摇了摇头,哪怕今日不是他来审,这样的答案也不是堂官想要听到的。
    小冯氏听着耳边的差役一口一个“宋大人”,心中只觉得一片绝望。
    这是宋家的人。
    她不至于不知道宋家的人有多恨她。
    她本来只是想要偷偷过来跟桢姐儿见个面。她知道大哥已经给宋文朔写信,说是想把宋祯祯送进宫当秀女了。
    可是她舍不得,以前虽然山长水远,可她还能偷偷去衡州府见她。
    要是宋祯祯真的进了宫,他们母女两个就很难见着了。小冯氏跟大哥求了那么久,大哥才松口答应让她过来丰华县。她一个人带着管事仆千里迢迢过来了,可没想到她的女儿却给了她这样一份大礼。
    小冯氏是真没想到那个孩子会这么害她。
    想着这些年郝嬷嬷的汇报,她心绪纷杂,一时觉得郝嬷嬷骗了她,一时觉得郝嬷嬷收钱后还是办了事的。
    冯氏恨不得她去死,怎么可能会对宋祯祯好;
    一个时刻想要自己命的人,宋祯祯怎么会去帮她。
    郝嬷嬷应是不敢阳奉阴违的,她收了她那么多银子,跟她保证过许多次不会让冯氏有拉拢她孩子的机会,她就不怕她收钱不干事,她把这些事都捅到冯氏面前吗。
    三年前那回见面,那个孩子也说过,冯氏对她十分冷淡,想到当时宋祯祯可怜兮兮看着她的目光,小冯氏的心就忍不住揪成一团。
    她以为她知道真相后会理解她的苦衷。
    宋祯祯养在她身边,那就是一个没有名分任何人都能欺负的私生女,哪怕是充作哥哥的女儿,可他们两兄妹的身世这么不堪,对她也是不利的。
    可在宋家就不一样。就算受些欺负,可她还是冯氏正经的女儿。
    她了解她那姐姐,从小被她母亲养得心高气傲,父亲过来时看他们时好几回唉声叹气,说是冯氏性格像她娘,太要强了。
    那一胎没了之后,以冯玉容的性格,跟丈夫肯定是死敌,家里不会再有任何孩子,宋祯祯就是宋家二房唯一的姑娘。虽然只是六品官之女,身份也够了。
    按照他们为她的谋划,只要她家世清白,以后就大有可为。她为她筹谋了那么多,日日忍受思念的痛苦 ,她没想到那个孩子会那么待她!
    想着今日母女相认的场面,小冯氏呆呆地环视着四周的刑具,突然有种茫然的惊慌失措。
    这不是她想要的母女情。
    在小冯氏的想象中,她的女儿哪怕怨她恨她,毕竟有血肉亲情连着,她好好解释一番,两母女一定会化干戈为玉帛的。
    她的桢姐儿,她的桢姐儿肯定是被冯玉容那个贱人骗了!
    残害亲母,天理不容。冯玉容怎么敢教唆她做出这种事。小冯氏恨得整幅五官都扭曲了。
    宋文胜见小冯氏一脸恨相,就知道她拐不过来这个弯了。不过她还算有点良心,没把宋桢桢供出来。他有些诧异,又一想,恐怕弟媳就是算准了这一点。
    审案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审清楚的事,何况宋文胜也不是那么想要立刻弄明白,他又问了几个问题,见小冯氏还是说不明白,就让人又把她押回牢里了。
    家里发生的这些事,无人去通知宋文朔。今年是宋氏十年大祭,他大哥公事繁忙,他作为族长弟弟,也要帮着扛起责任。
    一早在家庙烧香时,宋文朔就发现屋顶角落有几片屋瓦被压塌了,许是范围太小,管事没有发现,宋文朔也没张罗着请匠人。
    年少时族里修家庙他也是过来干过活的,索性把修葺屋顶的任务接了过来。
    宋氏家庙地方不大,因着族内至今没有出过三品以上官员,家庙只得有三间,一堂二夹,明阔两窄。宋文朔自己带着下人就上屋铺瓦去了。他回家的时辰跟宋文胜差不了多少,两人正好在大门口碰上了。
    宋文胜一见他弟一身青衣棉袄,衣角上点点污渍,就不禁拈了拈胡须。
    府里管家早就汇报过他宋文朔今日的行程。他自己家庭幸福,看着弟弟这样也是真糟心。三个孩子,没有一个想起来要去通知他的。宋文胜想了一想,要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他非得大发雷霆不可。
    索性两人都是提早回来的,也还没到晚膳的点,宋文胜就把弟弟请去了书房,待到小厮上茶后,他就把事情今日发生的事都说了一遍,说完还点评道:“三个侄子,个个都该拉过来揍屁股!”
    宋文朔教训儿子,向来只会黑脸讲道理的那一套,可他这些年自己就没什么道理,儿子偏着娘也是一定的。不过宋文胜觉得,儿子尊敬老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宋文朔是一家之主,这些年三个侄子走出家门能被人另眼相看,还不是因着有一个当官的爹。
    宋文朔沉默了一下:“大哥能不能帮我一个忙。”冯氏昨日雷厉风行地处置了那几个嬷嬷,宋文朔看着心中也有几分回暖。他与妻子这些年的许多折腾,大半是因着当年的事,小半却是她身边人引起的。
    冯氏不会不知道他最是厌恶那些只会奉承主子的腐蠹蛀虫,可她却偏偏要与他对着干。
    妻子这口气憋了十几年,宋文朔也觉得十分疲惫。有时候他甚至觉得,当年拼着官帽不要辞官回家,好过一家子关系这样冷淡。
    宋文朔这些年自然是想过要如何回敬冯家的。可他是衡州府正六品同知,京城鞭长莫及,除非他愿意降职调进京。十多年来,宋文朔早就愿意这么干了,可是这些年他写给吏部的申请却总是被打回来,吏部拒绝他的理由五花八门,使了银子后也是不顺利。
    皇帝年老,吏部中人事复杂,几个皇子和权臣在这一块都有影响力,这其中谁伸一脚都有可能,宋文朔实在不知是谁在卡他。
    宋文胜一直知道弟弟的心结是什么,他道:“她在牢里不会太好过的,我后面会让人多用刑,看看能不能问出那孩子爹究竟是谁。”宋氏在整个大庆朝范围内,充其量不过是扎根于北地的一棵小树,能量有限。
    宋文胜这些年一直遗憾自己帮不了弟弟。
    不过如今人到了他手里就不一样了。
    宋文朔对大哥道了一声谢。宋文胜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咱们还在年富力强的年龄,以后不愁没机会翻身,许是明年就否极泰来了!”
    腊八的晚宴十分顺利。
    老太太养了几日,也有精神出席。
    人逢喜事精神爽,看着冯氏脸上的笑容,众人脸上的笑容也跟着多了。
    更别说老太太,一整个晚上看了二儿媳好几回,不知不觉眉眼也松快不少。
    家里熬的腊八粥是宋师竹昨夜亲自操刀的,用小火细细偎了一整夜,熬得香浓软糯,连甜度也是恰到好处。
    她娘先前跟她反馈过了,宋文胜对她粥里放的材料不太满意。为了配合家里人挑食的习惯。她特意做出了四种不一样的腊八粥。
    想着前几日和封恒的约定,还各送了一份到封家。腊八本来就有互相赠粥的习惯,宋师竹顶着亲娘的目光很是理直气壮,也不怕被说了。
    她觉得她的腊八粥应该是很成功的,其中有一款咸味的杂豆粥,特别受宋三郎的欢迎,喝完后,宋三郎连着对宋师竹比了个好几个大拇指。
    宋三郎是真开心。先前在衡州府过年时,家里总是没什么年味。冯氏过日子循规蹈矩,逢年过节只要父母心情不佳,节宴就吃得跟喝苦水一样。今日却不一样,宋三郎看着脸上带着笑意的母亲,又看着堂上神色放松的祖母,觉得这才是他想要的家宴。
    大家都心情好,宋师竹本来就不是什么喜欢纠结的人,更是胃口大开,不知不觉就吃撑了,宋师竹晚饭后还在院里散了一会儿步。
    她最喜欢角落里两排高大的梅树,开得金灿灿的,颜色浓烈,其上覆盖着点点白雪,看着就十分有意境 。
    宋师竹兴致勃勃的,甚至还让螺狮回去拿了一把剪子,想要剪几根花枝插花瓶。
    不过螺狮的剪子拿来后,她握在手里,却沉思了好一会儿,半响没动静。
    夜里风冷,一阵冷风扑面而来,宋师竹才反应了过来。她刚才突然间冒出了一股不好的预感,总觉得那些白雪特别像白花花的银两。
    提起银两,宋师竹就想到丰华县刚上任一年的大贪官张知县了,脑子里突然就跟电视屏幕被切换一样,不由自主地转悠着一个画面。
    那是本县张知县收了一大叠银票的场景,张知县那张老脸上笑容乐呵呵的,显得格外腻人。
    宋师竹拍了一下脑袋,不大确定是她自己太过担心,以至于出了幻觉,还是真的金手指又发作了,不过在心里那股危机感越来越重后,她就确定下来了。
    宋师竹:他们肯定去走张知县的门路了。
    宋师竹一想到小冯氏折磨了二叔一家那么多年就十分生气,想了想,干脆步也不散了,直接往李氏和宋文胜的屋里跑去。
    她要去告状!
    </div>
    </div>


上一章
返回

我妻福星高照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