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国医

第24节

    李医生全程全神贯注地看着陆则操作,在陆则完成清创后没说什么,立即接手伤者对断肢进行灌注处理。观察到断肢处的小血管完成了扩张,李医生对旁边的刘倩说:“肝素血。”
    刘倩迅速递上。
    李医生把肝素血注入断肢,观察断肢上的手指,看到指腹的凹陷处很快变得饱满,静脉端也有回流液体,说明断肢血管正常。
    李医生对再植成功更有信心。
    由于皮肤、血管、肌腱都有一定程度的缺失,肱骨和尺桡骨得进行对应的截骨处理,李医生冷静地计算出截骨长度,转头说:“骨膜剥离器。”
    骨膜迅速被剥离至截骨水平。
    “电动锯。”
    多余的骨段迅速被截除。
    李医生干脆利落地完成截骨处理,又第一时间把它们固定好。
    接下来的就是争分夺秒的肌腱缝合、神经和血管的修复。
    整个过程要求医生精神高度集中。
    李医生专注地完成每一步操作,额头不知不觉渗出密密的细汗。
    手术讲究手不过肩、下不过腰,且不能过背。肩膀以上、腰部以下以及整个背部都属于污染区,医生不能抬手给自己擦汗,还是旁边的沈丽丽发现后赶紧帮他把汗擦了。
    李医生没有理会这些,认认真真地对肌肉和血管进行缝合,尽可能地给伤者争取时间。
    手术一直持续到中午一点多,终于彻底完成。看着接合的断肢慢慢恢复血色,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刘倩和沈丽丽等人更是笑了起来。
    有时候干医护这一行觉得又苦又累,可有的时候又觉得这份工作非常有意义,至少她们经常能亲眼见证奇迹的发生。
    李医生让刘倩她们把伤者转到病房去,自己带着陆则出去对家属说明手术情况。李医生对家属说:“手保住了,但具体能不能活还得再观察观察。”
    家属如释重负地和李医生道谢。
    这是工伤,医药费有罐头厂老板出,倒是不用掏空他们一家人。只是家里少了一份工资收入,还得照料伤患,压力还是有点大,这对五十岁左右的中年夫妇满面愁容地去给儿子买吃的。
    参与这场手术的医护人员也没有吃午饭,换下手术服之后一起去楼下的食堂拿饭。
    虽然过了饭点,但食堂还是给他们留了饭,食堂大姐边把热腾腾的排骨勺给陆则,边热情地追问:“小陆医生,听说今天你们做断肢再植,手术成功了吗?”
    陆则说:“目前算是成功了,后续还要再看看。”
    食堂大姐又给他多勺了一勺子排骨:“多吃点,补回体力。”
    刘倩跟在陆则后面,笑着打趣:“张姐,我也要多吃点。”
    食堂大姐也跟着笑:“你这丫头片子。”笑骂归笑骂,她还是给刘倩多分了一份排骨,犒劳她们医院的英雄们。
    国庆节的开端还算不错,虽然陆陆续续有不少急症患者送过来,但都没有真正危及生命。
    入夜之后病人渐渐少了,陆则和李医生等人可以坐在各自的位置上自己的事。
    叶老头今天观摩了断肢再植手术,又了解了不少新工具,非常满足地回味着白天的学习内容。
    他年轻时周游各地,和陆则差不多,看见谁厉害就跟谁学,诚诚恳恳从不懈怠,如此学习多年,才练就一身医术。
    在他们那个时代,他也在书上看过不少类似现代手术的记载,但是病人不可能照着医生想研究的病例来生病,他所处的时代又正值盛世,并没有太多机会遇上这类病人。是以他跟了那么多老师,也不曾有机会学习到这类“开膛破肚”之术,顶多只是动刀切除一些体表明显可见的病灶。
    现在有机会近距离观摩现代手术技巧,叶老头还是学得很乐在其中的。
    对他而言,医术没有东西之分、没有内外之别,只要能学到手的都是他用来治病救人的秒法。
    在当年他这样的做法显得有些离经叛道,毕竟医家讲究传承,一般是父子或师徒之间代代相传,像他这种谁厉害就跟谁学的做法不太符合很多人的观念。
    好在医家不是儒家,没那么多条框限制,不至于有人对他口诛笔伐!
    叶老头消化完白天学来的东西,忍不住和陆则感慨:“你这小子很像年轻时的我。”
    陆则看了叶老头一眼,没有说话。
    叶老头也没再多说什么,看着陆则在电脑上还原白天的手术过程。
    陆则这份把自己已经完全掌握的东西整理出来的耐心,叶老头自认是没有的,这大概是像他当初的徒弟、陆家的先祖。
    到十二点后,急诊室又涌入一拨人,大部分都喝得半醉,其中一个醉得尤其厉害,高声叫喊着什么。
    中国旅游小镇的夜晚基本都与宵夜和啤酒结缘,鹿鸣镇也一样,这批人就是出去聚众喝啤酒吃烧烤的。
    没想到不知谁把啤酒瓶摔碎了,受伤的那人还哐当一倒,正好摔在碎玻璃上,血跟拧开了的水龙头似的哗啦啦往外流。
    这下好了,很多人的酒都醒了大半,赶紧把醉汉往医院带。
    醉汉很不配合,护士们根本近不了他的身,还是李医生上前把他制服了才勉强把人控制住。只是醉汉拼命挣扎,根本没法查看他的伤处,更别提给他止血。
    叶老头突然开口给陆则提示:“按他伤口上三寸。”
    陆则一顿,大脑还没来得及思考叶老头的话,身体已经抢先行动起来,麻利地上前按住叶老头所说的位置。
    陆则出手又快又准,其他人没来得及注意到他的动作,他已经准确无误地按压上去。
    这方法陆则上课学过,叫指压止血法,只是现在止血带用起来非常方便,临床上已经很少用这种比较偏重个人经验的止血方法。
    陆则同样没什么机会实践,要不是叶老头提示出位置,他也不敢贸然上手,把给伤患带来二次伤害。
    叶老头把按压位置把握得很精准,在别人眼里陆则只是上前帮忙扶着醉汉,可伤处血流不止的情况却迅速得到了缓解。
    李医生看了眼陆则按压的位置,和陆则合力把醉汉制住抬上病床。
    血短暂地止住了,后续还是要对伤口进行处理。
    李医生又带着陆则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
    叶老头则在一边感叹:“可惜没有我的金针,要不然血止得更快。”
    到醉汉办好住院转去病房,已经是凌晨一点。李医生对陆则说:“上半夜应该没什么事了,你可以先眯一会。”
    陆则点头,但还是先把刚才的急救过程先记完才靠在椅子上小睡。
    到下半夜,陆则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吵醒。他猛地睁开眼,发现其他位置上都空了。
    陆则戴上口罩往外走,只见护士们快步把一个病人推入抢救室。
    急救室的门关上了。
    陆则走上去问停在急救室前的刘倩:“怎么了?”
    刘倩说:“有位住院的老人心脏病突然发作,李医生现在正在给他急救。”
    陆则没离开,站在急救室前看着门上亮着的提示灯。
    负责陪床的病人家属也焦急地等候在长廊上。
    陆则守了一会,回去值班室继续代李医生值班。
    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李医生终于回来了。
    李医生神色有些憔悴,神色也带着几分黯然。
    陆则顿了顿,还是问:“病人怎么样了?”
    李医生叹了口气,说:“没救回来。”
    病人家属很理解医院,没有大吵大闹,更没有指责他们没尽力抢救,只是当场伤心地嚎啕大哭。
    有些事即使看过再多次,也没法做到无动于衷。
    陆则没再说话。
    温柔的晨曦从窗外照进值班室,照得桌上那盆万年青的叶子熠熠生辉。
    万年青这种植物,只要放在那里它就会野生野长,不需要太费心去照料,很适合忙碌带连自己的三餐可能都不定时的医生。
    窗外的阳光和煦温暖,树木披黄带赤、落叶纷纷。
    世界仍是这样美好,有些人却再也不可能看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陆:突然正经.jpg
    明天就休假了~
    *
    更新!
    今天更新了足足七千三,难道不值得浇灌一点营养液!(哪怕木有希望,依然倔强求票
    注:
    断肢再植手术参考:论文《机器绞伤性上肢复杂离断再植成功3例剖析》,《创伤外科手术技术图谱》,《骨科学》,以及自己瞎掰
    2上不过肩,下不过腰、指压止血法:参考网上的《外科学》课程
    再p.s:甜甜春生活经验有限,也不是学医的,有bug大家可以温柔地指出,甜甜春会暗中学习!但是一般般的bug甜甜春会假装这是架空,并不改正(不)
    待在夹子上的最后四小时,疯狂安利春溪笛晓的《闲唐》和《玩宋》,我觉得这个作者写得非常好,不看可惜,真的,不骗你,不信你们去看!!!!!
    第十九章 谋财又害命
    早上八点交班之后, 陆则和李医生吃了个早饭, 回去宿舍休息, 一觉睡到中午。
    陆则睡眠质量都挺好, 短短地睡了一觉就恢复了精神。
    陆则刚洗漱完毕,李医生也醒来洗漱。
    两个人正要吃个午饭, 李医生妈妈的电话掐着点打到了李医生手机上。
    “儿子啊,今天休息了吗?”李医生妈妈热情地问。
    “休息了。”李医生言简意赅。
    “那和小陆一起出来玩吧,我们已经在你们医院侧门等着了。”
    “……”
    李医生挂了电话,问陆则:“我妈叫我们下午出去玩,你下午有安排吗?你要是有别的安排, 我帮你推了。”
    他陪家里人是他的责任,陆则不一样, 陆则没有义务陪他们耗掉难得的休息时间。
    陆则想了想, 说:“一起去吧。”
    陆则挺喜欢李医生一家人。
    </div>
    </div>


上一章
返回

大国医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