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重生盛世宠后

第22节

    沈浥素来警觉,一有点动静,他就会惊醒。甜珠只是稍稍动了下身子,沈浥就惊得睁开眼睛。他也是没有休息好,面带几分倦容的样子,倒是显得不那么严肃威严,倒像是一个被吵了好觉的孩子。
    “您怎么睡在这里?”甜珠轻轻爬坐起来,靠在床头,拍了拍床说,“你可以上来睡。”
    沈浥望着甜珠,轻轻皱了下眉,而后问:“身上还疼吗?”
    甜珠没想到他会这么问,脸红了下,而后摇摇头:“已经好很多了。”
    沈浥轻轻握住她手,放在唇边亲了亲道:“不会再有下次。”
    甜珠一愣,随即问:“您这样说是什么意思?”
    沈浥表情十分严肃:“甜珠,我是说,昨天晚上那样的事情,再不会发生。除非……”沈浥是想说,除非等他有确定的把握,实力足够强大到可以与京城中太后匹敌。
    等他父子兄弟几人再无需受牵制于任何人,到那时候,他想做什么就都可以。
    但是这些话说出来,未免就沉重了些。再说,前程险阻,他自己都不敢保证,那条路将会是成是败。
    “说些开心的事情吧。”沈浥自己转了话头,想起昨天夜里做的那个梦来,他面色好了些,伸手揽过甜珠让她靠进自己怀里,他则说,“说来也是奇怪,昨天梦到了你身披凤冠霞帔,一个男人背着你从一座府邸出来。他把你交给我,我又背你上花轿。只是可惜,梦里那个男人的脸,我现在怎么都想不起来了。”
    甜珠没把他的话当真,只以为他是为了哄自己开心说的玩笑话。
    但是沈浥说的这些,却是字字都是真的。他现在做梦,已经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和甜珠两个人,他会梦到别人,梦到别的场景,只是醒了后能够记住的,依旧只有甜珠一个。
    ……
    离过年越来越近,这两天,也是天天下大雪。沈浥除了忙城防的事情,另外一件事情,他也有一直放在心里。
    他思来想去,便只有一个法子。这日从城防营回来,路过徐府,沈浥翻身下马,上前去敲徐家的门。守门门丁认识沈浥,见到人,连忙请了安,而后主动请着人往里去。
    徐夫人听说沈浥来了,以为是他带着平安过来呢,忙亲自迎出来。可当看到只有他一个人的时候,徐夫人脸色稍稍变了一变。正因为桃芝母女那件事情闹的,她如今是见了沈浥就有些怵,总怕不经意间,又有谁惹了什么祸事。
    第31章
    沈浥依旧候在徐府前厅等徐夫人,徐夫人进来的时候,沈浥正负手立在窗下。他是刚刚从城防营那边过来,身上铠甲还没来得及脱下,此刻一身戎装,腰间还挂着一柄剑,英姿挺拔立在窗下,气势凛然,徐夫人乍一看到这种穿戴的沈浥,心不自觉又拎了下。沈浥警觉性高,徐夫人脚才踏进门来,他便转过身子来。
    与往日不同,这回沈浥亲自大步朝徐夫人迎过去,行了个礼。
    徐夫人有些受宠若惊,觉得自己担不起,忙微弯腰虚扶了一把说:“二王子这是折煞我了,这么大的礼,实在担不起。”见人直起腰来后,徐夫人道,“有什么话,坐下来再说吧。”
    沈浥与徐夫人两个,谁都没有坐在上位,东西两边各自坐下后,沈浥直接说:“今天贸然过来找夫人,实在是有个不情之请。”
    不情之请?那就是说,是王府有求于徐家?见不是又出了事情,徐夫人心下稍稍松了口气,面上气色也好了些。
    “二王子言重了,有什么吩咐只管说。只要我能够做得到的,一定做。”徐夫人是一直记着沈浥对她姮姐儿的恩情,所以,此刻不管是什么不情之请,只要她办得到,一定会办。
    沈浥也不拐弯抹角,知道此刻候在徐夫人身边的丫鬟婆子都是亲信,便也没让打发人离开,直接说:“说出来,也是不怕夫人您笑话。小王看上了一个女人,有心想与之厮守,只是那女子出身有些低,便是小王续弦,她的身份,也是有些不够。今天说的不情之请,就是想请夫人您收那女子做义女,给她一个高点的身份。”
    沈浥没有拐弯抹角,直接说明了来意。徐夫人倒是吃了一惊,她心中猜测了许多的可能,万万没有猜到是这个。
    沉默了许久,徐夫人才缓缓开口问:“那个姑娘……是谁?”徐夫人第一反应就是甜珠,因为她那日在王府看到甜珠了,身后跟着两个一等大丫鬟,她不管穿戴还是打扮,都是贵妇人的模样。
    看那样子,也是日子过得很好的。
    徐夫人的确有些私心,她怕沈浥续弦后,填房夫人会亏待平安。虽然说相信沈浥的人品,他说了会善待平安就一定会,但是他平时鲜少留在府内,一年有大半时间都是呆在遥城御敌的。他的后院,到底还是女人跟孩子相处的机会多。续了弦后,新夫人万一待平安不好怎么办?
    当年的那个秘密,是不能说的,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份危险。万一新夫人吹了枕边风,他一个没留神,就说了呢?
    尤其是在方氏被赶回来后,徐夫人这些日子,天天吃不好睡不着,满满都是对平安的担心。现在沈浥又来说,要她帮这个忙,徐夫人一时间有些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才好。
    “那个女子,夫人您也认识。”沈浥开了头,后面的话,也就没什么不好意思说的了,他严肃道,“说起来跟夫人您也挺有些缘分,之前在府上呆过,还救过贵府四小姐一命。”
    沈浥话里话外,都是帮着甜珠说好话。但是这好话也说得恰到好处,捡着些重要的说,并没有阿谀奉承的意思。
    甜珠救过四小姐,就是于徐府有恩情。既然有这样的恩情在,那么,徐夫人认下做义女,也不为过。
    徐夫人平时行事小心谨慎,为人也是十分通透的。为人处事,自有一套自己的做法,也是今天沈浥造访得突然,叫她有些措手不及。这事情若是能够容她思虑个两日,她定能给出个答复来,但是现在就需要答案的话,徐夫人有些决定不了。
    沈浥也不勉强,只起身说:“既然夫人有难言之隐,那今天是小王冒昧了。”
    “二王子且等等。”见沈浥抬腿就要走,徐夫人喊住了他,她到底是不愿得罪沈浥,“这事情来的突然,是否容我考虑两日?认下一个义女,这其实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二王子要我认下她做义女的原因,不得不让我害怕。”徐夫人想说,本来四年前燕王府跟徐家突然的联姻,就已经让太后心生忌惮了,现在若是再娶一个从徐家二房出去的女儿,怕是太后会更加忌惮他们二房。
    徐夫人承认自己有私心,但是这件事情不是儿戏,她不得不多考虑几分。
    “夫人多考虑两日,也是应该的。只不过,事关紧急,怕是小王也等不了太久。两日之后,若是不能得到夫人的答复,那么小王便另寻办法,也不再来打搅。”沈浥告手,“今天冒昧打搅,晚辈在这里跟夫人致歉。家里还有事情,先走一步。”
    沈浥拔腿而去,这回,徐夫人没再挽留。
    等人走了后,徐夫人身子晃了晃,歪着身子跌坐在圈椅里。这回燕王府,的确是给她出了一个大难题,老爷又不在身边,她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奶娘,你说我该怎么办?”半饷,徐夫人朝自己奶娘冯嬷嬷求助。
    冯嬷嬷说:“夫人觉得,二王子此举这般急匆匆的,目的是什么?咱们家二小姐,去世也有近三年功夫了。前两年太后要给二王子指婚,二王子且还可以说要替亡妻守孝,但是这一天天过去,这个借口,再也撑不住。今年过年,燕王殿下去京城,说不定太后老人家,已经琢磨好了将哪个侄孙女嫁来,二王子之所以这般着急再定一门亲事,不是没有原因。”
    “这些我都明白,可这也正是我担心的地方。老爷来这燕州做知府,已经六年了,依着他的年纪跟资历,早三年前就该调任回京师去的。咱们徐家,礼部那边又不是没人,如果不是太后她老人家背后做了什么手脚的话,怎么可能老爷一直外放在此。如今又一个三年过去了,这正是关键时刻,你叫我怎么能不提心吊胆的。”
    “小姐,您别着急。这种事情,急也没用的。”冯嬷嬷到底担心徐夫人身子,见她着急,便轻轻拍着她背安慰着说,“有些话,我一个妇人或许不该多嘴,但是见夫人着急,我也不得不说了。夫人觉得,眼下天下局势如何?太后她老人家,又还能掌权多久?这些年来,曹家一门做尽惨绝之事,民间不是没有怨言。所谓盛极必衰,曹家风头太过,得意就容易忘形。不说别的藩王,就说咱们燕州的王爷,未必没有那样的心思。”
    “早在四年前,二小姐嫁给王子,咱们徐家二房就已经跟燕王府是一道上的了。如今就算夫人不肯答应这件事情,其实也不能改变太后老人家的看法。与其最后把人都得罪光了,不如一条道走到底,赌上一把。”
    徐夫人听后,心中细细揣摩这番话,久久没有出声。
    冯嬷嬷觉得自己多言了,忙说:“老奴该死,怎么敢妄自议论这些事情。”
    “不!你说得对,你给我提了醒儿。”徐夫人想起之前老爷在的时候跟她说过的一些话,说是有些地方因为不满朝廷、不满曹家,民间已经有起义军,只是现在还只是一些小打小闹,成不得气候。
    但是徐夫人是念过书的大家闺秀,她到底知道一些历史。那些不成气候的农民起义军,将来或许就会成为哪些贵胄名门夺得天下的垫脚石。
    古往今来,农民起义成事的很少,但是哪次的改朝换代不是先由农民发出起义的?
    她不懂这些,但是她想,燕王府里的人,不可能不懂。这或许,也就是二王子为何急着要定下一门亲事的原因,他不想在关键时刻,让太后在他身边安插一颗棋子,从而坏了他好事。
    徐夫人一旦想得通后,心下就已经做了决定。
    “今天晚了,等明天一早,我去王府见侧妃娘娘。这件事情,还是我去找侧妃说的好。”
    ……
    第二日一早,徐夫人前脚才踏进王府大门,后脚便有人将此事告诉了沈浥。而此刻的沈浥,正陪着甜珠一起坐在书房里看书。
    书房里烧着火盆,暖和得很。还如往常一样,沈浥捧着册书看,甜珠则陪在他身边,认认真真练习写大字。时不时的,沈浥会瞄上两眼,觉得写得好了就夸几句,觉得写得不好,他会夺过她攥在手里的毛笔,皱着眉再一笔一划写给她看。
    沈浥绝对不算是一个有耐心的老师,但是甜珠,的确是个最认真的学生。
    甜珠从小吃过很多苦,小时候家里穷,哥哥们都没钱上学堂,更别说她了。其实甜珠挺想学写字的,现在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而且又有人肯手把手教她,她肯定得认真学。
    甜珠专注做事的样子,很可爱。沈浥看书看得有些分心,甜珠察觉到他三五不时的在偷偷看自己,脸一点点红了起来。
    沈浥搁下书卷说:“差不多也歇会儿吧,书是看不完的,回头别再看坏了眼睛。”
    甜珠笔被夺下,她也的确觉得手酸,于是就转了转手腕,沈浥给她倒了杯水递过去。
    甜珠喝完后说:“我渐渐识了些字后,现在觉得书里的很多东西都很有趣。难怪你没事的时候,总喜欢捧着本书看。还有许致也是……”甜珠是想说,许致也是一样的,总爱看书。但是话才说出口,甜珠就后悔了。
    沈浥冷着脸,语气却是有些满不在乎的样子:“以后在我跟前,就别提你那个前夫了。小王再不济,也不愿与他相提并论。”
    甜珠忙点头说:“我知道了。”
    要说吃味儿,心中的确是有那么些在乎,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女人生命中,还存在过另外一个男人。但是沈浥孤傲得很,在他眼中,他觉得许致那种品行的人,根本都不配他去吃味儿。
    甜珠喝了水又吃了几块点心后,想着趁吃午饭前,再多写几张大字。
    外面,黄杉敲门说:“爷,侧妃那边派人来请夫人去蘅芳院。”
    甜珠立即看向沈浥,神色明显有些紧张,但沈浥却淡定从容得很,只对外面说了声:“知道了。”
    “侧妃娘娘喊我过去?”甜珠此刻脑子里也闪过很多种可能,但是没有一种可能是好的,她心里还是挺有些害怕的。虽说侧妃娘娘人很好,但是这里毕竟是王府,规矩森严,大家都守着本分做自己的事情,只有她一个人是例外。
    现在王爷和王妃不在家,等他们回来了,还不知道会怎么处理她。
    第32章
    甜珠心里紧张,沈浥朝她招招手,示意她到跟前去。甜珠走过去后,沈浥抬手替她将衣裳整了整,而后抬眸看着人说:“你什么事情都没有做错,不必紧张。侧妃也不是那种会刁难人的人,她喊你过去,就是有话想跟你说。到时候,她老人家问你什么你好好回答就是。实在回答不上来的,或者不想说的,你就不说,也没人会怪你。”
    “遇到事情别慌,凡事还有我在。”
    有他这样一番话,甜珠心稍稍安了下。其实甜珠挺想沈浥也跟着一道去的,有他在身边,就算她回答不上来什么,也没有关系,反正他应该会帮自己圆场。只是听他这样说,好像并没有要一起去的意思?
    “您不去吗?”甜珠期待地看着他。
    沈浥笑:“侧妃喊你过去,又没喊我过去,我何必巴巴往她老人家跟前凑?再说,你不是也知道吗,今天徐夫人过来找她老人家说话,你们一处说话热闹好了,我就不去了。”
    沈浥不去也是有原因的,既然徐夫人亲自去找了侧妃,说明这件事情她是想跟侧妃谈。而昨天他的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徐夫人既然答应了这件事情,那么他必须表示信任。此番跟着去,好像不放心她老人家似的。
    “去吧,别让侧妃跟徐夫人久等了。”沈浥说罢,微微扬声拔高些音量,冲外面说,“替夫人拿件斗篷披着。”
    “是。”黄杉应着声,随后就让绿萝去拿衣裳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甜珠不好再矫情地缠着他一起去,只能朝着人福了下身子,而后自己出门。沈浥目光一直追随着人而去,直到门打开又再次合上,他这才收回目光来。
    心情好了不少,继续翻着书看。
    这个决定虽然有那么些荒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沈浥觉得他不会后悔。而且现在当务之急需要做的,就是在自己父亲回来前,赶紧将这门亲事定下。
    等他有了未婚妻,看那老妖婆还想说些什么。想塞一个他厌恶的曹氏女在身边,她做梦!
    他就不信,老妖婆还敢逼他也贬妻为妾不成。沈浥已经隐忍蛰伏了多年,这些年来他眼睁睁看着妖婆掌权当政,而他们这些沈家的皇室子孙,只能忍气吞声养精蓄锐蓄势而发。现在曹氏一门自毁前程早已引起天下百姓的愤怒,中原各地,不少地方已经有农民因为吃不饱饭而悄悄举起造反的大旗。
    燕州顺应局势,不过就是时间的问题。等到时机成熟了,他自当会劝父亲起义,到时候打进京师,夺了他那个烂怂皇叔的天下。
    沈浥越想越觉得这盘棋一定要好好下,万不能走错一步。一步错,步步错,到时候,可就是满盘皆输。这样的一盘棋输了,那么他们燕州的父子兄弟,估计谁都活不了。
    沈浥将手中书册丢在一边,起身走到沙盘前。目前阻碍他们父子脚步的有两个难关,第一是督军府陈家,陈督军是曹太后派人监视他们父子的,若是想起事,必须快而准地拿下陈督军的人头夺下他的兵马。第二个,就是北边的突厥人,打仗最忌讳的就是腹背受敌,若是他们领兵攻京师,而突厥人紧随其后穷追不舍,他们也没有精力去与之周旋。
    如今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两大敌军一一击破。但是想攻破这两大难关,不是容易的事情,沈浥越发觉得头疼起来。
    ……
    徐夫人陪着冯侧妃一起在暖阁里说话,冯侧妃这蘅芳院,难得有这么热闹的时候。冯侧妃今天还挺高兴的,她与徐夫人算是旧识了,以前都还待嫁闺中的时候,一起做过诗词。
    只是冯侧妃平时深居简出的,而徐夫人也因为身子不太好不常出门来,所以,两人平时就算同在燕州,也很少见面说话。
    今天为着甜珠的事情,倒是凑在了一块,说起很多年轻时候的事情。徐夫人跟冯侧妃两个,年轻的时候都是京师里有名的才女,论长相,在众多贵女中,她们也是个中翘楚。当年十几岁的时候年轻气盛,曾经私下暗暗较量过,谁都不愿输给谁。后来各自定下亲事后,就不怎么出门了,安安心心呆在闺房中待嫁。
    现在回想起以前那些往事来,冯侧妃脸上都是笑容。
    “其实论起来,徐夫人要比我好很多。当年我就是自命清高,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所以闹出不少笑话来。”冯侧妃笑笑,为当年的稚嫩感到羞愧,当然,对于过去的那些时光,她也是万分怀念的。
    因为在她最美好的年纪,在她十五六岁人生最是美丽多彩的时候,她遇到了王爷。那段时光,她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她冯家当初在京师,算不得什么高门大户,冯家是从她祖父那辈开始入仕的,她祖父她伯父和她父亲,都是清廉之人,冯家可谓是两袖清风。偏她自命不凡,觉得自己读了些书,就瞧不上许多人,穿着半旧的衣裳去参加那些贵小姐举办的诗社,她也是下巴昂得高高的,眼高于顶。
    </div>
    </div>


上一章
返回

重生盛世宠后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