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一朝恶妇

第46节

    正在那一桌上茶水点心的茶肆小二闻言,抬头看了那年轻姑娘一眼,随后立马放了东西,躲回了那案后,只遥遥的冒个头不时关注着这边的情形。
    被称为“长相一般”还“是妾室”的女子浑身都冒着怒气,狠狠的一巴掌拍在桌上,怒目骂道:“你个没教养的臭小子,你说谁是妾?”
    哪怕早前是妾,如今她也是月淮家三媒六聘定下的正妻!
    “谁应谁不就是了,”月小弟嘴皮一翻,巴巴的说了起来,期间还抬眼看了看余氏和月余煦,见他们没反对,一颗心放了回去,念着:“长得丑就算了,也只剩下几个满是铜臭的银钱了,家里连个有出息的都没有,可不得扒着一个读书郎吗?要我说,这选媳妇还是得选个有助力的,这种空有银钱的人家,往后哪个官夫人要与之交往,真真是眼瞎脑子没长好。”
    他这嘴毒得,不仅仅骂了那姑娘,连着淮婶等长辈也一块儿骂了。
    余氏当下就不赞同的看着他:“小华,慎言。”
    这淮婶再不是,他总是淮哥的生母,便是看在淮哥的份上,对上淮婶,便只需不理会便是,他一个小辈如此出言不逊倒是会被人诟病的。
    虽说,余氏也实在无法苟同淮婶的眼光就是。
    “小桥娘!”淮婶也沉了脸,一双阴沉的脸在几人身上划过,道:“你家的孩子还是得管好些了,这小小年纪就目无长辈,长大了还了得,依老婆子所言,还是得学学你家老二,去多读读书,免得说话冲撞了,大家面儿上都难看。”
    余氏自觉有两分理亏,也没应。
    那姑娘也跟着接了口:“可不是,伯母说得对,这还是读书好些,才有出头之日,免得整日为了那几个银钱操劳奔波,你家那女儿原本是有这个福的,可惜啊,非得故作清高,呵。”
    要不怎么打小就有婆子们说她有福呢,原本她还听闻那月家姑娘如花美眷,怕自觉过来争不过,谁料,她压根就还未出手,那前头的挡路石就自己卷铺盖走人了。
    可见是个没福的。
    余氏等人顿时就沉了脸,余氏在那姑娘脸上打量了下,道:“黄员外的闺女这一张嘴也是不错,与淮婶儿子倒是如出一辙,不过姑娘也太未免高看自己了,在这月家村乃至镇上,姑娘家确实财力雄厚,但,出了这镇上,甚至是这渭水府,姑娘可还有何等优势?”
    第72章 愚妇人
    读书确实是好,让那穷苦人家的弟子们得以出人头地,若非如此也不会有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的美誉不是?
    想她月家虽不如那黄员外金银万贯,但也是吃穿不愁,月淮是个读书人,莫非她儿子便不是了?若是月桥还未出嫁,等老二高中,他的亲妹子,这身价比这黄员外的闺女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这些,黄姑娘又如何不知,若不然也不会巴巴的上门做妾了,因为黄家心知肚明,月余煦同月淮都是难得的青年才俊,月家女儿自然不愁嫁,但黄家要找个对他们有帮衬的人家可就难了,对比了这两户人家后,黄家最终定下了月淮家。
    因为这月余煦家,做生意本就有一手,就算没有他们帮衬假以时日也得起来,弱点太少;而淮家那头,稍稍一打听,就能把他家的人给打听得一清二楚。
    家有愚妇,最是好拿捏。
    黄姑娘脸色不自然的转过身:“至少比你女儿有优势,我好歹订亲了,而她一个退了亲的人……”
    哪怕月家真出了个举人又如何,退了亲的女人,时人总会有所顾忌,若不然她也不会公然的嘲讽起那位让她心里嫉妒的女子。
    “你!”余氏本见她一个年轻姑娘,不想同她在计较,谁料这姑娘竟然不依不饶了。
    只不等她开口,在月余煦的示意下,早就憋不住的月小弟脸一唬,冷哼出声:“我姐姐就算退了亲又如何,我姐姐貌美如花,世上少有,便是退了亲也多得是人来提亲,就你这刻薄的面相,尖酸的嘴还议论起我姐姐来了,谁给你的脸?”
    在猪肉摊上收钱管账的月小弟这会把平日里妇人们吵架的架势都拿出来了,耳濡目染下,说话给溜一样,噼里啪啦不带停顿的。
    黄姑娘气得一个劲的指着他说不出话,脸蛋涨得通红,那随着她的小丫头忙给她揉着胸,轻声在耳安慰着,好半晌,那黄姑娘才梗着脖子道:“小小年纪牙尖嘴利的,嘴这般毒损,我倒是要好生瞧一瞧,你那位貌美如花的姐姐最后能挑到怎样一位好夫婿?”
    竟敢骂她尖酸刻薄,这臭小子他记住了,等她有朝一日成了人上人,再来好生教训教训这些人,到那时,她看他们还如何嘴皮子硬。
    话都说到了这份上,月小弟见余氏和月余煦都没反对,便把月桥已经嫁人成亲的消息说了出来:“真可惜,你以后是瞧不见了,不过若是等你某日成了那人人艳羡的大官夫人后,许是能见上我姐姐一面,到时候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我也得请我姐姐好生和你说说话才是。”
    “噗呲”一声,黄姑娘突然笑出了声儿,乐不可枝的:“还往日的情分,你以为你姐姐是嫁给了皇亲国戚吗?”
    淮婶也不着痕迹的白了他们一眼,叹道:“小桥娘啊,我知道你们家一向要强,不过这就算再是要强,也不能大白日的做这样的梦吧?”
    人家那是那起子人,往前修了数代,不知做了多少好事才能投得这一个好胎,生来吃喝不愁,奴仆成群,手握重权,哪里是他们能肖想的,便是她淮婶这个村头的妇人也知晓何为门不当户不对,这中间差的那可不是一星半点,至少也是此生都难以逾越的了。
    “我看你们家才在做梦呢?”余氏没好气的呛了声儿:“咋了,你家儿子没告诉你吗,我家小桥已经嫁人了,在那金陵城里头,夫家是宁国公府,如今那宫里头还有一个皇贵妃,你说是不是皇亲国戚?”
    淮婶是知道余氏为人的,若说那小的嘴上没把门乱说话她还信,但余氏是个再正经不过的人,又不屑说句谎,难不成……是真的不成?
    离了他们月淮家,这月桥当真找了个皇亲国戚的亲事?
    宁家皇贵妃,整个大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便是三岁小儿都知道这都朝的陛下后宫里有一美人,姓宁,姿色倾国,封皇贵妃,荣宠至今。
    这份滔天富贵谁人不想,是以无数人消尖了脑袋也想求神拜佛的让自家也生出那么个美人出来,可惜的是,宁皇贵妃把陛下牢牢把持着,任谁也进不去分毫。
    不提淮婶心里涌起的波涛骇浪,便是那黄姑娘此刻也白了脸,两眼无神的凸自找着借口:“这肯定是假的,假的,若,若是真的,也定然不过是嫁了个庶子罢了。”
    对,就是庶子!喃喃念叨后,黄姑娘双眼有神起来。庶子,尤其是大家族的庶子,培养得好也是一个助力,若是当家夫人容不下,把人给养废了,还能有多大的出息?便是其他世家贵女也不愿下嫁,而那月家的,空有一副貌美的脸却没有家世,不是正好配那虽出身富贵,但不得主母欢喜,空有一个名头的庶子罢了!
    “走吧。”余氏懒得看那两人变来变去的神色,往桌上搁了银两,便招呼着月余煦和月小弟上了牛车。
    二人起身钻进车厢,临走之际,只见月小弟探出个小脑袋瓜,一手掀着帘子,扬着声儿:“对了,我姐夫行五,乃是大房嫡出嫡孙,也是那贵妃娘娘的胞弟,人称小侯爷。”
    说完,顾不上看那淮婶和黄姑娘瞪圆惊诧的眼,他放下帘子,撇了撇嘴,脸上写满了不高兴。
    没成想,那姐夫的名头还挺好用的。
    月余煦摸了摸他的头,安慰道,同时也像是安慰自己一般:“小弟放心,二哥定然会出人头地,有一日你直接报上哥哥的名头,就能让这些心有恶意的人退避三舍,再也不用借着别人的名头了。”
    月小弟气鼓鼓的点点头。
    等牛车行了一半,只见他突然抬了头,小脸上满是坚定:“二哥,我也要出人头地,往后把咱们猪肉摊开到大江南北去,到时候你也可以直接报我的名字,便能让心怀不轨的人退避三舍。”
    月余煦蓦然发笑。
    在一旁看着他们的余氏突然问了句:“你便是开了猪肉摊到大江南北,又凭着什么让心怀不轨的人退避三舍呢?”
    “哼!”月小弟挺了挺胸,十分骄傲:“我用银子砸!”
    小小的车厢里顿时哄堂大笑起来。
    相比月家母子三人的惬意和悠闲,还在茶肆的淮婶和黄姑娘却如同被惊着了般,只见她们呆立在原地,好半晌,淮婶才用浑浊的双眼盯着黄姑娘问道:“她们方才说的,你可听清了?”
    黄姑娘面色惨然的点点头。
    她的脑子里此刻嗡嗡作响,仿佛什么也听不进,又仿佛把什么都给听进了。方才那臭小子说什么来着?国公府?
    说不清心里什么滋味,黄姑娘只觉嘴里都带着苦涩。
    这一个被退了亲的姑娘都能嫁入这种泼天富贵之家。而她,有家财万贯又如何,有父辈们谋划又如何,终究是比不过那一张貌美又天真的脸。
    此刻,嫉妒像蚂蚁一般啃噬着她的心。
    突然,“嘭”的一声响,一下把黄姑娘给惊醒了。她扭头一看,只见淮婶满脸怒火,平日里无论装得再像,总是会心疼她的绸缎衣衫,还轻易不让人碰,就怕被人勾坏了,这会子却见她一巴掌拍在桌上,袖子顿时皱成一片。
    “好你个月家人,好你个月小桥,我呸!”淮婶顿时骂了起来:“平日里装得跟圣女似的,我还当真以为不食这人间烟火了呢,还不是巴巴的跑去攀着那权贵人家,我说在村里待的好好的,怎会突然跑去那皇都,感情这是拿我家儿子当垫脚石呢?”
    越想越气,淮婶一把站了起来,吼道:“走,去那月屠户家问个清楚!要是不给我个说法,看我不……”
    远在金陵城的月桥突然鼻子里有些发痒,皱着脸嘟囔了句:“莫非谁在念叨我不成?”
    “咯吱”一声,门应声而开,从外头进来的绿芽端着盘子走了进来,在她旁边的案上把里头的饭菜给端了出来,道:“姑娘,晌午了,快些来用饭了。”
    “知道了。”月桥应了一声,搁了手中的笔,又揉了揉发疼的手臂。
    绿芽走了过来,轻轻捧着她的手胳膊揉了揉,见月桥眉眼都挤成了一团,道:“阁老这罚的也未免太重了,整整三本佛经一字不漏的抄下来,姑娘得熬多久?”
    月桥轻哼出声儿,笑道:“不过三本佛经而已,抄抄也就过了。”
    若是她不识字,恐怕当真是很有难度,但她却偏偏会识字读书,还写得一手秀气的小楷,抄几本书而言对她算不得什么惩罚。
    况且,也不是只惩罚她一个。
    二夫人、三夫人、四夫人也被关了,每人除了抄佛经外,还被剥夺了一些官家的权利,连老夫人也被阁老当众斥责了一番,听说已经好几日没出门了。
    第73章 一语点
    如今这宁家,大大小小的主子们都在被关、被罚,上到几位当家主母、少夫人,下到姨娘、挑事儿的奴婢,往日还有几分热闹气儿的宁家彻底安静了下来,各房都安静得很,小姐们也不出门子玩耍了,整日待在房里绣花,做主子的如此,那些下人更是放轻了动作,不敢发出大点的响动。
    “近日那外头传扬得如何了,可是很热闹?”酸软的手好了些,月桥便在案后坐下,刚挑了菜,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问道。
    绿芽知道她指的是什么,遂点点头,轻声说了起来:“听说整个金陵都传遍了,阁老和几位老爷每日上朝时,百官们也以此事为乐,很是发了顿脾性,阁老还发了话,让府中的人近日少在外头走动,以免听到不该听的。”
    什么是不该听的,其实就是不想让宁家人出门被耻笑罢了。
    当日宁阁老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在府中大发了一顿脾气,无论宁衡怎么求情都没用,上到老夫人,下到奴仆,只要和此事沾了边的,都被罚了。
    月桥被罚关屋里半月,抄三本佛经,且不得假手于人,其实若非她也算得上是个受害者,早在把宁家面儿给踩地上时便要被狠狠惩罚的,如今也不过是得了个教训,对其他几位被罚的夫人来说,对这月氏的惩罚当真是太过轻了。
    只,如今各房都在扫自家门前雪,顾不得再惹老爷子生气,只得把那些不满给压了下去。
    这一回下了朝,宁阁老直接便让人把轿子给抬到了安家。
    宁大老爷蹙眉,满脸的不情不愿:“爹。”
    宁阁老目光有些沉。他本也不愿在这个时候来安家自讨没趣,可谁让家里那几个媳妇都是眼皮子浅的呢,外加还有个老婆子在边上不安分,宁阁老也是没了办法,只得强行带着大老爷上门来把安氏带回去。
    有安氏在,至少大房那边便有了主心骨,也闹不出这般大的动静。
    “闭嘴,你瞧瞧你什么模样,跟家里那几个目光短浅的妇人又有何差别,你大房若是没有主母压着,你还想再来几回这起子丢脸的事儿?”
    宁阁老训斥着。
    他活了一把年纪,被人明里暗里的这般耻笑还是生平头一回,若不是靠着平日里的威严,只怕早就奏请朝廷要请辞了。
    一把年纪还得丢这么大个脸,若是再来两回,他都无言去面见列祖列宗!
    被宁阁老这般一说,宁大老爷这才住了嘴。
    着人前去通报了不久,便有安家的大爷带着人匆匆出来迎接。宁阁老这回是带着儿子来接人的,倒不像平日里那般端着长辈的面儿,等人一迎也走了过去,给了笑脸:“这回子上门叨扰了,侄儿莫怪我们冒昧来访才是。”
    安大老爷是个儒雅的人,如今在翰林院任职,一身气度柔和,是个极为容易相处之人,他抬手行礼,引了二人进门,回道:“阁老说笑了,你能亲自拜访,我安家上上下下也是十分高兴的。”
    入了拱门,又过了廊桥,待过了一片绿意葱葱后,便到了前厅,安大老爷刚带着人进去,便有丫头们奉了茶上来,又鱼贯退下。
    安大老爷恭请宁阁老入了座,这才带着两分歉意同他们说道:“家父这会在书房醉心书法,恐得让阁老和妹夫稍等片刻了。”
    安老爷子醉心于书法一道不假,只是醉心到姻亲人家来了还在醉心,这便有些耐人寻味了。
    宁阁老父子心如明镜似的,只到底是有求于人,平日里再是高高在上,如今也只得把心里那些不舒服给忽略了。
    “不碍事,不碍事,你爹的这点子爱好咱们谁不清楚,让他写了来便是。”
    宁阁老道。
    安大爷笑笑,又陪着宁阁老父子说了会话,宁衡突然大步走了进来,喊道:“祖父,爹,我听下人们说你们过来了。”
    宁阁老嗯了声,点点头。
    他这回来除了带儿媳回家,还得带孙子回家,打从安氏回了安家后,宁衡就跟着整日的往安家跑,连自己的院子也顾不得管,这不,俗话说老虎不在家,猴子称霸王,若非大房一个长辈都没有,那孙媳也闹不出这般大的动静出来。
    宁衡也知道他们过来的目的,他在安家盘旋了数日,还让两位舅母帮着劝安氏,就是为了把人带回去,这会便在尾后坐下,同他们道:“我方才过来时,见外祖那边还在练书法。”
    </div>
    </div>


上一章
返回

一朝恶妇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