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七零年代二婚妻

第9节

    董佳慧刚摘了半盆菱角上岸,正愁怎么把菱角和木盆一起运回家时,赵东林的自行车就停在了面前。
    “赵书记?”
    上次在镇上遇到过一次,董佳慧对赵东林的印象还挺深的,一个长相坚毅身形挺拔穿着绿军装的村支书。
    “您来咱们村有事啊。”
    董佳慧今天穿着件蓝色的短袖衬衫,下半身是简简单单的黑裤子,这种打扮是农村里常见的,不过董佳慧穿的衣服款式是自己做的,结合了自己的审美在,穿在身上说不上哪里不同,反正就是有种独特的气质。
    在家闷了几个月,不用去地里上工,董佳慧坚持每天用淘米水洗脸,晚上睡前切半根黄瓜敷脸,原主的之前晒的发黑发粗的皮肤转了大半,虽然还称不上白皙透亮,但在农村已经算挺白的了。
    蓝色的衣服衬的她清爽干净,赵东林看着她,心里的感觉仿佛流淌而过的山间清泉,叮铃隆咚的雀跃了起来。
    “我今天去了趟镇上,带了份材料给董书记。”
    其实这份材料他并不是非带不可,不过是钟书记随口提到大宇村时,赵东林主动请缨说要顺路送过来。
    赵东林拿着文件离开时钟书记也才反应过来,大宇村跟上河村一个在东一个在南,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好像不存在顺路一说。
    这个想法在钟书记脑里闪了一下,只是那么短短一下而已,因不是什么大事,钟书记很快就丢下了。
    “这样啊,浩田哥家住河对面。”
    董佳慧笑着指了河对面的一户人家,掩映在一片竹林后。
    赵东林顺着董佳慧的手看了眼,很快又转过头,将眼神投在董佳慧身上。
    “这个太沉了你肯定搬不动,我帮你吧。”
    刚刚她抬手赵东林已经注意到,她手臂纤细,手腕还没有甘蔗粗,这么一大盆菱角,自己搬回去还是要费些力气的。
    今天自己过来原本就想着能不能凑巧碰上她,没想到运气这么好,刚到村口就遇上了。
    如果赵东林问的是“需不需要帮忙”,董佳慧或许还要客气一下,可人家省略了这句,直接上手,董佳慧也不会那么矫情的说不要。
    赵东林把自行车给了董佳慧,自己捧着木盆跟着董佳慧进了董家。
    “赵书记,真是谢谢你,你坐下喝杯水吧。”
    这时候董家其他人都去上工了,夏季炎热,队里改了上工的时间,以前是早八点到中午十二点,现在则是早六点到九点,下午出工的时间也推迟了,避开了太阳最热的那阵子。
    赵东林打量着董家的院子,农村普遍的土坯房,收拾的干净利落,墙角的鸡圈和菜地,摞成堆的茅草和干树枝,果树上绑着一个简易的秋千架,一块木板用尼龙绳挂着,应该是给家里的孩子耍的。
    农村的院子几乎都是如此,但董家的院子看上去还是要整齐些。
    “姑,我们作业都写完了,能出去玩了吗?”
    听到院子里的动静,被董佳慧拘在家里写作业的几个侄子掀开门帘出来了。
    看到院子里有个没见过的陌生人,三人的目光好奇的打量着赵东林。
    “小孩子要懂礼貌,看到长辈要主动打招呼,叫叔叔。”
    “叔叔。”
    三人异口同声的喊了,赵东林摸了摸自己的口袋,空空如也,连个糖块也没有。
    “叔叔今天没带糖,下次见了再补上。”
    “赵书记,没事的,哪能见谁都吃糖啊。”
    董佳慧以为赵东林说的是客气话,确实有种行事比较考究的人,见到小辈不拿点东西出来就不好意思。
    “姑,我没见过这个叔叔。”
    锤子本就不怕生,赵东林虽然长的英武,但他脸上带笑,看上去颇为亲切。
    董佳慧伸手拍了拍锤子的头,“你没见过不正常吗,难不成全世界的人都要你认识才行啊。”
    董佳慧摊开手掌,示意侄子把作业拿给她看了再说。
    “我跟你们说,作业过关才算完成,如果不过关你们就得重写。”
    “哎呀姑,我们写了就行了,你看咱们村谁在家写作业啊,就你天天逼着我们写作业。”
    别人没说话,就锤子话多,董佳慧也不睬他,低头认真查看起了他们的作业。
    虎子上四年级,锤子上二年级,亮子刚上一年级,检查下来虎子作业勉强通过,亮子作业最简单,算数算错了两个,董佳慧给他圈出来让他去修改,最后就剩锤子。
    “不用我说你自己心里也是有数的吧?你作业做成这样应付谁呢?”
    锤子显然不大服气,当然这也不能全怪锤子,如今农村里大多数家长都觉得孩子学习好不好没什么关系,反正学多学少以后都是回家种地,能识几个字不至于当文盲就行了。
    可董佳慧作为穿越者,知道过不了几年国家就要开放高考,农村的孩子只有通过学习通过高考这个途径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改变原有的社会阶级。
    学历是成功的敲门砖,学习好,多学点东西永远不会有错。
    锤子是个聪明的孩子,机灵有余,沉稳不足,这样的孩子好好引导以后绝对能成大器。
    “我管你的学习是为了你好,是你父母授权给我,你想想看,如果你每次考试都是班里第一甚至年级第一,即便你贪玩些,老师还会经常来咱家家访吗?”
    就董佳慧来的这几个月,锤子的老师已经家访过三次了,有考试成绩差,有跟男同学打架,还有一次是抓了只癞□□吓唬班里的女同学,把班里几个女生给吓哭了。
    “不是不让你玩,只是让你把三分之一玩的心思花在学习上,‘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你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吗,就是说小时候不好好学习的孩子长大都后悔了,别人吃肉你只能吃野菜饽饽。”
    董佳慧也没指望一下子就能说通锤子好好学习,不过锤子这次倒没有顶嘴,拿回自己的作业本乖乖回屋重写了。
    “好了,你们两今天表现不错,可以出去玩,不过不许下河也不许去山上,想去得有大人陪同才行。虎子你是哥哥,多看着些弟弟。”
    虎子忙不迭的点头,带着亮子一溜烟就跑出了院子。
    赵东林坐在一边看着董佳慧给侄子们看作业,侄子们做错的地方给他们细心讲解,特别是她对锤子说的那番话,简直让他眼前一亮。
    第十五章
    赵东林的惊喜之处在于,董佳慧所表现出来的气质和思维,完全不像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乡村姑娘。
    她跟侄子们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嘱咐他们注意安全,不要去河边及深山,让哥哥照顾弟弟等,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关心。
    看得出她尊重知识,明白知识的重要性,说话有理有据,行事也不卑不亢,让他想起了跟自己一起共事了很多年的指导员。
    赵东林喝了口水掩饰住嘴角的笑意,庆幸自己临时起意来了一趟才会有这样的收获,如果说之前对董佳慧的好感来源于自己那说不清道不明的看的顺眼,今天则对董佳慧的性格和内心世界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且暗自下定了决心。
    他是名军人,即便现在离开了部队他也认为自己是名军人。
    军人习惯谋定而后动,习惯了弹无虚发,有了目标就朝着目标往前冲,没有一丝含糊,这才是一位军人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
    “赵主任,不好意思,让你看笑话了。”
    解决完侄子的作业问题,董佳慧回头不好意思的笑笑。
    “不会,你说的很对。”
    赵东林放下手中的水杯起身告辞离开,董佳慧把他送到门外,给他指了去董浩田家的路。
    *******
    赵东林骑着自行车把报告送到了董浩田家,临近饭店,董浩田热情好客,非留着赵东林一起吃饭不可。
    巧的是,董浩田的媳妇赵菊花也是上河村的,跟赵东林虽说不是一个生产队,但打小也是认识打过不少照面的。
    “东林,别看我比你大几岁,咱们以前还一起上过学呢。”
    “我上学晚,八岁才上一年级,那时候条件艰苦,咱们学校只有一位任课老师,所有的学生在一间大教室里混着上课,教完了一年级教二年级,教完了二年级教三年级,我记得东林刚进校的时候才豆丁那么大一点,但他聪明,学什么都比同年级的孩子快,老师可喜欢他了,让他跳了两次级,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东林已经上四年级了。”
    农村女娃不兴读什么书,赵菊花小学毕业就辍学,帮着家里料理家务,洗衣做饭打猪食拣牛粪带着下面的弟弟妹妹,十五岁就下地劳动拿半个工分。
    说起从前的事赵菊花已经没了当初的怅然和痛苦,缺衣少食的年代,人人都是这么过来的,比她过的好的人有,比她过的差的也大有人在。
    “我前几天回娘家还听人提到你,说你是咱们村最出息的后生,这才多大啊,已经当上村支书了。”
    赵东林谦虚的摇头,“没有,谈不上什么出息不出息的。”
    “怎么不出息啊,你现在是吃皇粮的干部啦,你浩田哥在你这么大的时候还在村里打杂呢。”
    董浩田真是躺着也中枪,他苦笑着举起酒杯,跟赵东林碰了碰两人一起喝下。
    赵菊花吃了口菜,隐秘的打量了赵东林一眼,带着试探的口吻说道,“我听说巧婶子正在跟你找媳妇,你喜欢什么样的跟我说说,我这个做大姐做嫂子的也帮你物色物色。”
    其实大家说的是赵东林太挑剔,连李旺财家的闺女都没看上,大家都说赵东林当书记了,整个人心态飘上了天,他一个离过婚还带着两个拖油瓶的男人竟然还挑剔人家黄花大闺女。
    赵东林垂下眼眸笑了笑,赵菊花既然提了这话,他就知道了事情的大概,那些背后的冷言冷语他不是不知道,只是懒于跟人解释罢了。
    “既然嫂子开口问,我这刚好有件事要麻烦嫂子。”
    赵东林抬头对着赵菊花笑了笑,既然他心里已经打定主意,速战速决才是硬道理,他正愁找谁做媒合适,赵菊花倒是撞上门的现成人选。
    首先她是董浩田的媳妇,跟董佳慧家沾亲带故,其次,她是上河村嫁出来的,对自己总有那么一两分的同村之谊。
    “啥事啊?你放心,只要嫂子我能帮的上忙的咱一定帮。”
    “我想请嫂子帮我做个媒。”
    赵菊花瞪大了眼睛,跟丈夫董浩田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无法掩饰的震惊。
    她刚刚只是那么顺嘴一说,怎么突然就扯到做媒上了?
    赵东林这是看上谁了,想让自己当个现成的媒人?
    那么短短几秒钟时间内,赵菊花的脑子里已经转了几圈。
    “做媒?行啊,你跟我说看上哪家的姑娘了,嫂子帮你上门说去。”
    赵东林端着酒杯笑了,抓着酒杯的手虚虚往董浩田的方向指了指,“嫂子肯定认识,就是上次跟董书记一起在镇上遇见的那位。”
    董浩田闻言惊讶的抬起了眼,他当然知道赵东林说的是谁,就是知道才惊奇呢,董家妹子可是离过婚的。
    不过他再转念一想,赵东林也是离过婚的,那董家小妹模样性子都不差,人也年轻,才二十出头,要不是早早过了卢家的门,那怕这个年纪找人家也不怕找不到好的。
    男人更能理解男人的想法,赵东林结过婚,前妻留下两个孩子,即便那董家小妹真的不能生也没啥。
    这么一想的话,这两人倒是真的挺合衬。
    “东林说的谁啊?”
    赵菊花一脸好奇的看向自家男人。
    “是董家妹子佳慧。”
    赵菊花跟自家男人一样瞪大了眼,转头看赵东林不是开玩笑的样子,显然是动了真格,赵菊花惊讶的同时又为董佳慧感到高兴了。
    董佳慧被卢家休回来那会赵菊花可没少在家里为佳慧鸣不平,觉得她年纪轻轻被婆家这样对待很是可惜。
    </div>
    </div>


上一章
返回

七零年代二婚妻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