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木兰无长兄

木兰无长兄_192

    就是脾气太坏。
    嗯,皱着眉头擦泪的样子也很美。
    好吧,她收回刚才的话。
    怕是古代的小姐们,遇见这样一个男人,恐怕只会自惭形秽吧。
    太子拓跋晃没有来,只是托狄叶飞带了一封书信。
    也许是因为被“花木兰”以那样的方式打了屁股,又被强烈的嫌恶过,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平静的再面对这样的“花姨”。
    信里的内容很简短,大概的意思是他如今才十五岁,若侥幸没有中途夭折,日后的时日会很长。他希望能找到一个可以告诉他错在哪里的人,并希望可以改正它。若是花木兰改变了想法,他会一直等她。
    这几乎就是道歉信加求贤令了。贺穆兰想了想,将这封信仔细的放入怀中,却没有什么回应。
    “信我收下了,和太子殿下说,我会好好考虑的。”
    若是几日前,贺穆兰大概会让狄叶飞回去谢绝太子的好意,可是经过了陈节和她的那番谈话,说没有受到触动,那一定是假的。
    也许是因为她是一个外来者,所以她对这个世界完全找不到归属感,就和现代也有许多人批评着“社会不公政府黑暗”一样,批评归批评,弊端归弊端,即使看到了还是不够,完全无从下手,也没有那个胆量和魄力下手。
    所以从古到今,这个国家的变革都是自上而下开始的,每个人都迫切的希望出现一位旷古烁今的仁君,以大刀阔斧、雷霆万钧的气势顶住压力,进行改革。
    贺穆兰的眼界决定她看见了这一切,悲哀与这一切,却不知道该如何改变。
    正因为她看的太多,想的太多,反倒不知道如何做了。
    但陈节不同,他是一个从眼前做起的真正英雄。
    无论是对花木兰也好,还是对卢水胡也好,他的眼界不开阔,只能看到很小的那一部分,那他就先从自己看到的一部分做起,然后再做其他他能做的到的事。
    这几天贺穆兰也在思考,她想,历史之所以会进步,可能并非因为出现了几个“旷古烁今”的大人物,而是有许许多多的“陈节”在一起推动,才会一直往前发展。
    陈节是魏国人,希望魏国永远强大和平,所以他去做他觉得该做的事。
    她能做什么呢?如果说她在努力维持着一切不变,用以保持“花木兰”的存在,那她自己的存在,究竟要靠什么来维系?
    所以她把信揣回了怀里。
    她要再想一想。
    狄叶飞见贺穆兰居然把信珍而重之的塞进了怀里,面色也是一喜。
    只是送别之人不少,他也没有再说什么。
    陈节要和贺穆兰一起回花家,取些财物添置粮食和御寒的衣物,然后再继续北上,阿单卓自然也跟随。
    来时热热闹闹,分别时,竟这般寂寥吗?
    狄叶飞久久地凝视着飞扬起尘土的道路,看着那三人三骑跨马抖缰,随着越影“咦嘻嘻嘻嘻”的嘶鸣声,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从营郭乡到项县时,总觉得时间不够,恨不得快一点,再快一点。但事实上两地相隔并不远,哪怕再慢再慢,也要不了两天。
    可归程的时候,却觉得这条路长的出奇,虽然半天就到了那座有着神神叨叨光脚和尚的寺庙,可总觉得已经走了很久很久。
    大约是没有了阿鹿桓等白鹭的咋呼,赶路的时光也变得漫长起来。
    大概是路上谁也没有先说话的缘故,所有人只埋头骑马,气氛一直沉闷的很。阿单卓还牢记着提醒贺穆兰避开那条捷径,因为破庙另一边的木桥还未修好。
    但到了破庙外那个被石头堵起来的山谷时,贺穆兰突然来了兴致:
    “走,我们去找那位枯叶小和尚讨杯苦水喝喝,休息休息。”
    山寺里空无一人,阿单卓进去大开嗓门吆喝了半天,竟是一声回答都没有。


上一章
返回

木兰无长兄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