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待君携

第7节

    “您放心吧,已经很少幸他了,不会意外怀妊……”
    “傻孩子,女人怀孕,就那么一下子就成。”姜贵妃说得露骨,赵熙抿唇。
    “他身子太弱,留的种也不会好养活的。你是皇女,留嗣是大事,你可千万不能在这上面马虎。”姜贵妃想到这宫里的女人,多少人盼着能怀个好胎,可有人盼了一辈子,也不得。更惨的是,好容易得了圣眷怀上了,却因为种种原因留不下。她长长叹息,女人于生子一事上,总是最辛苦的,她虽看重赵熙,却也感叹她为何不是个儿子,也省却了她这么多的操心。
    “嗯。孩子一定要健康的。”赵熙安抚姜贵妃。
    姜贵妃缓了缓,继续谋划,“娘瞧着你在侍君中待林泽很是不错。”
    “啊,不过是多宠了些,不会耽误正事。”越熙轻描淡写。
    “娘还是那句话,对林氏父子,可以笼络,但不可让林泽留嗣。”姜贵妃神色郑重,“他父林傲天,是北江三郡的郡守,手里可握着兵权呢。”如果有朝一日,赵熙面南背北,林泽之子便可能是太子了,一个掌了兵权的太子外家,对皇帝可是莫大的威胁。前朝也有过女皇被皇夫架空甚至软禁的前车之鉴,皆是因让皇夫一党掌兵权,招惹的祸。
    赵熙默然无声。
    姜贵妃瞧她那样子,颇心疼。拉过她手,道,“女人从怀孕到生子,步步是坎,何况是我儿如今的地位?我儿宠谁幸谁,娘都不干涉,只要你自己心里把得稳。我儿是干大事的人,须要做得到繁花过眼心中却不留下半朵,方才不会受情之所累,一心一意达成我们多年的心愿呀。”
    “只要你得偿了心愿,整个华国以天下供养一人,什么好的你得不到呢?”
    赵熙看着母亲殷切的目光,长长吸了口了气,“母亲,这些我都明白,您放心,不会犯糊涂的。”
    姜贵妃拍拍她手背,两人一时默然。
    有女官在外报,“嘉和侯到了。”
    “铭则进宫了?”赵熙有些惊讶,转目看姜贵妃,“是母妃要召见他?”
    “自然是要他来接你回府的。”姜贵妃拿眼睛瞪了瞪她,啧啧道。
    “哎,我且用不着人来接。”赵熙摆手,她来去骑着大马,可不耐烦乘马车晃一路。
    “嘉和侯是个清淡的,你怎么也能这样由着他?”姜贵妃道,“人说小别胜新婚,你们一别两个月了,也该做出点如胶似漆的模样。这回你进宫请安,就该携着你正夫,这样才不会让人挑出毛病。”
    赵熙笑着起身,“嗯,嗯,以后注意。”
    姜贵妃怅然笑了。赵熙难得回来,她与女儿说了一会儿话,心里甚是不舍。一路拉着殷殷送到宫门,才站下。
    两人站在门前回廊下,向院子里看,一个修长身影,站在一片迎春花丛前。怒放的花丛肆意释放着对春的赞颂,顾铭则负手站着,淡雅安静,竟与春色和谐辉映。
    “哎,可惜了。”姜贵妃远远打量了一下她的女婿,长长叹出口气。
    赵熙垂目,母亲这句可惜,不仅仅指他病弱的身子。七年前,他入公主府,身子便一天不如一天。在那年冬天,他大病一场后,任谁都看得出此生寿数不长了。一开春,太子在殿上请旨,要娶顾相家的千金,顾铭则的妹妹为侧妃。
    这顾相,是在她这边和太子那边,都下了注的。
    “虽说小心得行万年船,可脚踏着两只,可不好。”姜贵妃轻轻冷哼。
    赵熙轻轻握了握母亲的手。
    姜氏明白她的意思,掩住话不提。她不耐烦见两面派顾相的儿子,转头自进了屋子。
    顾铭则正微微仰头,看向一处树枝。连赵熙走到他身后,都未察觉。
    赵熙也望向那里,发现竟是个五彩斑斓的大蜘蛛在结网。想是结了好一会儿了。大蜘蛛努力吐着丝,在网上运着八条长着毛的长腿,飞快地爬。
    “咦?”赵熙皱眉道,“这可不是是本地的品种。”
    顾铭则被惊了下,回头见礼,“殿下出来了。”
    “嗯。”赵熙笑看着他,“等很久了?”
    顾铭则并未辩解他候传时的走神行为,目光又若有所思地调回蛛网上。
    “这可不是本地的品种,铭则可知它产自哪里?”赵熙问。顾铭则博文强识,赵熙不怀疑他知道这东西的出处。
    顾铭则沉思片刻,肯定地说,“该是产自西南。”
    “西南?”赵熙立刻反应出,太子妃的娘家卫国公府便是西南的,她皱眉道,“色彩很鲜艳的虫或植物,多半有毒。这个……”
    “剧毒。”顾铭则肯定了她的想法。
    赵熙脸色严肃起来。她招手唤来一位带刀侍卫,拔出他佩剑,抬手起落,便将毒蛛斩落下来。
    顾铭则看着树杈间零落的半个蛛网,微微皱眉。
    “加强广华宫的守卫。”赵熙吩咐广华宫总管福寿,“暗地里里里外外查一遍,看还有不干净的东西没?”
    大太监福寿凛然应是。
    顾铭则跟着她出了广华宫。
    一路上,两人谁也没再提蜘蛛的事。
    途径桃园,赵熙站下。满园的桃花,飘飘洒洒,煞是美艳。赵熙走了这一路,脸色已经缓和不少,她站在桃林边上望着满园春景,微微叹道,“初春倒也不全是嫩翠色。”
    “殿下一路上思虑犹甚,自然看不到风景。”顾铭则缓缓道。
    赵熙挑眉看他。顾铭则淡淡笑笑,抬高手臂,在她身后的一株桃树上,折了一枝怒放的桃花,递给赵熙。
    赵熙举着这一桃枝,清香的气息沁入心脾。一早上积蓄的烦燥慢慢被抚平,赵熙终于舒出口郁气。
    林子深处传来嘻笑声,一群珠环锦翠的宫装丽人簇拥着一个锦袍男子,走出来。
    赵熙眯了眯眼睛。
    “哟,这不是皇妹吗?”这男子正是太子赵珍。当年皇后为了比姜氏早生,私下里喝了催生的药,结果难产。生下来已经属不易。太子本人先天不足,总是生病,皇后也因为这次生产,而大伤了元气,太子十岁时,便撒手死去。陛下觉得这个男孩,是如珍宝一样的存在,不可轻忽。所以取名珍,并有了传位给他的想法。
    “太子殿下。”赵熙打量了下赵珍略显白滑的脸色,道,“听说太子病着,这是大好了?”
    “自然……还有些不爽快……”赵珍目光越过赵熙,看向顾铭则。顾铭则站在赵熙后半步,身材修长,腰背挺拔,俊美的容颜,无人可匹,他眸光沉了沉,笑道,“多亏嘉和侯给孤送了几回好药,有心了。”
    顾铭则微微点头致意,并未答话。
    赵熙皱皱眉,还未及说话,就听太子身侧一个娇滴滴的声音,“兄长安好。”
    正是顾铭则的妹妹顾采薇,太子的侧妃。她一身盛装,越众走出来,站在太子身侧。满面粉黛,顾盼生辉。越发衬着太子另一侧的太子正妃卫昭脸色发黑,满满的阴郁。
    “听闻兄长这段时间病了,公主又不在京,妹妹很是担心。无奈身子一日重似一日,也不得过府去看。如今看兄长似是已经大好了。太好了。”顾采薇小鸟依人般倚着太子的手臂,眼里含着泪光,娇态可人。
    太子爱惜地揽住她纤腰,“爱妃真是有心。”
    “太子殿下大病初愈,侧妃又有孕,就一起好好调养吧。我们先走了。”赵熙不耐烦看他们,拉着顾铭则,转身离开。
    身后,太子的声音遥遥响起,“咱们春猎场上见。”
    “好。”赵熙向后摆摆手,“猎场上见吧。”
    -------
    出了宫,坐上马车。
    马车帘子放下,隔绝外面的一切。
    顾铭则坐在她对面,皱着眉,缓缓道,“采薇怀孕是昨天诊出来的,今晨得的消息时,公主已经进宫了……”
    赵熙微微点头,“嗯,知道了。”
    一上到车上,顾铭则便选择第一时间解释方才的事情。看来,他确实因失算而始料未及。不过,其实她并不那么看重此事带来的影响,不过是怀了个孩子,相府早就踩着两只船,她并不想把相府当成自己的助力。
    顾铭则滞了下,颇艰难地继续这个话题,“相府并不比我早知道……”
    赵熙眉梢微挑,“你如何断言?”
    “采薇年纪小,还不知道轻重……”顾铭则皱眉道,“太子妃家族势大,她的地位会很稳固,采薇的孩子生下来,也只能是个庶长子,地位尴尬。所以观此事,代价太大,收益却微乎其微。”
    赵熙点头。顾铭则的分析入丝入扣,她也认为相府并不会筹划这样的事情来稳固与太子的结盟,至少时机没到。顾采薇的孕事,于她来讲,其实都称不上是危机。因为这件事,有效地打破了顾相和卫国公两个太子最倚重的势力间微妙的平衡关系。此后两府必生嫌隙,太子估计要头疼了。
    “这段时间,凡涉及太子内府的事,我们均不要插手,只静观事诚发展即可。”赵熙言简易赅地道出了自己的决定。
    顾铭则点头,看来赵熙已经有了恰当的对策,他只需要配合和遵守。
    滞了一会儿,顾铭则皱眉道,“采薇……父亲的意思是要保住她。”
    赵熙点头表示理解,爱惜子女,这是人之常情,顾相也不能免俗。
    “我以为,保她的性命无虞,已经是不易了。”
    “你这么回顾相的?”赵熙微讶,他这样回信儿给父亲,恐怕要被垢病。
    “相府并未太子府中安插下得力眼线。”顾铭则抬目看着赵熙,“这是当初父亲表示诚意的一种姿态。”
    赵熙挑起一边唇角,顾相为了取信于太子,还真是以退为进。如今宝贝女儿闯下祸来,他必然束手束脚,估计是又要使唤自己的儿子了。
    “我不会动用公主府的人,能保住采薇的性命,是我给他们的底限。”顾铭则坦白认下自己在太子府的势力。
    赵熙抬目看他。
    顾铭则目光澄亮,未有躲避,“早年间,我在京中多有布置,公主必是知晓的。多年间,只是收罗消息,从未插手朝局。如今也是府中家母惦念采薇,忧思成疾,我为尽人子之孝,不得已出手……”
    赵熙摆摆手,“行了,不用解释。我知道铭则会守好分寸,余下的,许你便宜行事。我与太子之争,朝野皆知。但我怎样也不会对一个怀妊女子下手的。”赵熙郑重。
    “谢殿下重诺。”顾铭则有些涩,其实他这样的求恳,是有些为难赵熙了。
    赵熙抬手扶住他,“你我夫妻,何必言谢。我亦是女子,推已及人吧。”
    听出赵熙语气中的涩意。顾铭则却无法安慰。他皱着眉,坐回对面。
    赵熙看着顾铭则一直簇着的眉,微微感叹。若顾采薇能顺利诞下孩子,顾铭则便会被顾氏家族割离。在采薇入太子府那一刻起,他便洞悉了这样的结果,却仍选择完成顾氏长子的责任,同时以正君的身份,对她坦诚相待。
    赵熙不能不感叹,纵使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和自己,但她仍觉有正君若此,何其有幸。
    “此事一了,你在太子府里的眼线,必是全被暴露。此后,不可再试着往太子府里安插人了。”赵熙也道出了自己的底限,“京中其他处的,我知道你也有过布置。但以后若要动要这些力量,必要先经我同意。”
    顾铭则缓缓垂目,“是,臣侍明白自己的身份。”
    二人将话说透,心情都有些不平静。车内一时寂静。
    车行了一阵,顾铭则望向窗外。
    竟已经到了城门。守城门的并不是皇城守卫,还有些兵士。顾铭则不明所以,“京城戒严了?”
    赵熙正饮茶,闻言也往外看了眼,“嗯,一早上你便被召进宫,可能还不知道。皇上十日后要到京郊猎场狩猎,从今天起,京城方圆百里,都戒严了。”
    顾铭则沉吟了下,眉头皱起。
    “今日起,我到城外巡视,你陪我一同住别院吧。”赵熙道。
    顾铭则回目看赵熙,她已经放下茶,从手边的书架上抽出本书看起来。
    “怎么?”赵熙没听到回音,从书中抬起目光。
    “府中大小事宜还未安排……”顾铭则有些吞吐。
    赵熙挑唇一笑,“撇开手也就十几天,哪里能乱起来?府中人多事杂,还不够烦的,有个清静去处挺好。”
    “是。”顾铭则没有理由拒绝。不过想到府中的顾夕,他出府时,他还昏睡着呢。也不知小家伙醒来会怎样。还有,他也没来得及安排应对戒严令,顾夕如何出得了城呢?心头思绪有些凝滞,顾铭则微微叹气。
    </div>
    </div>


上一章
返回

待君携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