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故园的呼唤

第十五章 心中的温暖

    (十五)
    周飞扬到了村委会,发现中午烧的水虽然没有烧开,不能煮面,但是温的,可以用来洗澡,也算是倒霉中的一大幸事,他把那锅温水全部舀进大铁桶里,拎去水房冲了一个澡,然后把一身沾着水草的脏衣服扔在角落,角落里那堆脏衣服和鞋不见了,他还想着是不是自己记忆出错,之前那堆脏衣服可能没有放在这里。
    他把衣服放在角落时赫然发现裤子上居然还有两只活的蝌蚪,黑黑的,就像两个小逗号,尾巴还在那里一扭一扭的,大概是刚才失足掉农田时,它们沾到他的裤子上,就一直没掉下来。水房里有一只空的玻璃瓶,不知道谁留下来的,周飞扬便打来干净的水,将两只奄奄一息的蝌蚪放进来,两只小可爱原地复活,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也算是他四处碰壁的生活中的一线欣喜。
    周飞扬有他孩子气和诗意的一面。生活已经这样了,还能怎么着,苦中作乐呗。
    他心想,在白云村,他也算有宠物了。脸上浮现一丝温暖的笑,他将玻璃瓶放在有阳光的窗台处,看了看,才回宿舍休息。
    中午吃得太饱,现在也没心情研究怎样烧柴火,所以他决定不吃晚饭了。
    手机铃声这个时候响起来,周飞扬拿起来一看,是妈妈打来的,心中一酸,他立马接起电话,叫了一声:“妈——”
    本想多说两句的,结果声音哽咽,看着远处的大山,已经眼泪模糊,他果然是一个没出息的妈宝男,呜呜呜。
    周飞扬识趣地沉默了,努力让自己的哽咽不让妈妈听到。
    陈映岚毕竟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自从儿子离开家,她就焦心如焚,一直在挂念着,如果不是老伴严令禁止她过早打电话,在周飞扬还在来白云村的路上时,她就打了无数电话了。
    “儿子,怎么样,到了那个村没有?”
    母亲的声音已经开始哽咽。
    周飞扬看到妈妈明显要哭开了,只好控制自己,深呼吸,用手擦了一把泪,努力笑着说道:“到了。”
    “怎么样,还习惯吗,吃得好,睡得好吗?”陈映岚的声音已经明显有哭腔,每一句话都充满了牵挂。
    周飞扬心中酸楚异常,但只好努力笑着,装作过得很好的样子,对电话里尽量用欢快的语调说道:“妈,你放心,我过得很好,吃住都在村长家里,村民也很喜欢我,他们对我可好了,我第一天来,他们全村都来迎接我,他们都说我懂礼貌,能干,有本事 ,喜欢我,喜欢得不得了!”
    事实上他被全村嫌弃,到处碰壁,被大白鹅撵,被大黄牛吓唬,掉粪池,掉水稻田的事,一个字也不敢说,如果他说了,他妈肯定会哭着坐飞机过来,然后死活要把他带回去。
    可是就算他编织美好的谎言,陈映岚还是止不住在电话里哭开了,她哭着说道:“你从小到大,没有离开妈妈的身边,读大学都是在上海读的,我真担心你,真想你,呜呜呜——”
    周飞扬眼圈也红了,千里之遥,隔着电话,他不知道如何安慰母亲。对于他的离家,他还是理智的知道,是个男子汉,就要离家长大,学会独自面对人生的一切机遇与挑战,他无论如何,不能再在母亲的庇护下活着了,否则的话,一辈子都是一个没出息的妈宝男。
    这就是他最后决定来白云村的原因。
    现在虽然在白云村过得不好,但他知道自己没做错,一个人有勇气克服自己的缺点,正是一个人成长的起始。
    他一定要报喜不报忧。如果无喜可报,那就编织喜事,撒谎也要让电话那头的老人安心。
    可是这个道理,妈妈好像没有他懂,她仿佛宁愿一辈子照顾他似的,因此,陈映岚仍旧在电话那头,哭得不能自抑。
    “儿子,爸爸相信你!你一定会做得很好的!”周援朝的声音突然打雷似的在电话响起,把周飞扬吓了一大跳,他定了定神,对手机说道:“谢谢爸!爸,我现在已经听你话,在全村推行普通话,明天就号召全体村民上课。”
    “好样的!哈哈哈,果然是我儿子!哈哈哈——”周援朝得意地大笑起来,儿子听他的话,作为村官施行他的主张,那感觉,就好像自己也当了官一般,那种强烈地被需要被信任的感觉,对于退休的老江来说,太需要了。
    这个时候,已经快下午五点半了,周飞扬的手机不停地发出“嘀嘀”的声音,是有信息进来,他才猛然想到,快到工作汇报时间了。
    周飞扬只好匆匆地和父亲解释要汇报工作,周援朝是个退休的科长,很有觉悟,立马吭都没吭一声,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挂了电话。
    上海这边,陈映岚流着眼泪问道:“你怎么突然挂断了,我还跟儿子聊完,就算不说了,也要和儿子说声再见。嘱咐他吃好穿好,现在是春天,气温过山车似的,别感冒了。”
    周援朝得意又神秘地瞅老伴一眼,压低声音说道:“说什么再见!儿子向上级汇报工作呢,咱们不能打搅他,这个觉悟必须有!”
    白云村这边,周飞扬立马打开手机微信,果然,微信群里已经有各个村的扶贫干部在做工作汇报,负责人一一艾特,对周飞扬在群里命令道:“白云村的周xx,白云村的周xx,你在哪里,请回答!请回答!”
    周飞扬一看,这条信息发的时间是五点,也就是说,他将近有半个小时没搭理负责人,已经吓得面色都白了几分,他哆嗦着手指,在微信群里回答道:“刚才在忙工作,现在才空闲下来。”
    信息发出去,群里一片死寂,负责人踪影全无,周飞扬瞪着那没有回信的微信群,心想,他不会得罪了这个负责人,然后将他告到上面,开除他的公职身份吧?!
    在白云村两天一夜,他受了那么多苦,到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金饭碗没保住,回上海,不知如何向爸爸妈妈交代?!
    在他提心吊胆的时候,负责人终于在群里回话了“周xx,好样的!刚到村两天就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大家要向他学习!”然后发来几个鼓掌的表情图片。
    没想到居然受了夸奖!周飞扬对着手机屏幕笑了,想着这唱的是哪一出?假如监督他工作的负责人知道他只是被大黄牛撵到了水稻田里一直在忙着洗澡换衣服,估计会骂他骗人加没出息没本事。
    唉,在白云村,连群鹅,连头牛都干不过,试问怎么能说服这群村民共同致富?扶贫工作不好开展,难啊,难如上青天。
    因为来了这么久,他连牲口的关都没过!
    周飞扬想到这里,觉得压力山大。
    不过他不敢说实话,定了定神,在群里礼貌地回道:“不用了,是我要向大家学习,刚刚驻村,不懂的地方多着呢。”
    负责人又对他发来一个竖起大拇指的点赞表情,搞得周飞扬心里暖洋洋的,居然有几分感动,觉得白白辜负了组织的信任,接下来,一定要撸起袖子好好干——没办法,活到三十出头,他还是这样孩子气。
    他含着笑,在微信群问道“请问,工作汇报要怎么汇报啊?”
    负责人立马在群里发来n张表格,对他说道:“填写扶贫日志,然后发到公共服务平台。”
    原来如此,周飞扬答应一声,打开表格填好,在当天具体工作内容那一栏,他不好意思如实汇报,只是说去走访了贫困户,然后因为当地方言太难懂,暂时的打算是全村推行普通话,然后点了发送。
    完成了工作汇报之后,负责人在群里对大家说:“同志们,驻村期间,每个人一年有两万的生活补助,还有一个月一千的伙食费,是给你们在村里租房吃饭用的。我们也知道下乡扶贫工作辛苦,但百姓比我们更苦,所以要求大家驻村,和村民同吃同住,你们才会知道他们在想啥,需要啥。你们可以拿着这笔钱,在村里选一户人家租,然后按月付他们房租以及伙食费,现在这补助已经打在你们的银行帐户上,相信你们很快会收到信息,加油,奥利给!”
    负责人发完言,做了一个振臂加油的表情,然后就没消息了。
    居然有生活补助?
    周飞扬有些意外,脑海里瞬间浮现出瞎二狗提着礼物来村委会找他的情景。原来,瞎二狗说的是真的。
    征忡间,周飞扬很快收到银行的到账消息,看着这凭空多出来的三万多块,他笑了起来,来的时候,压根没想到,当村官,政府会给生活补助,三万块不算大数字,但也相当于他一个普通公务员半年的工资呢,他笑了笑,内心不再那么难受,果然,金钱最能温暖人心哪,政府也很懂这个道理哦。
    数钱的时候,内心的痛苦也会消减许多呢。
    周飞扬立马把银行到款的的信息用手机截图发给他父亲,周援朝立马发过来一个中老年表情包“哈哈大笑。”然后自己又给儿子转账发过一个六百大红包,对他鼓励道:“好好干,xx和政府看着呢!”
    周飞扬高兴地笑了,到白云村好几天,这一刻才算精神愉悦,不过他万万没想到,这政府给的生活补助却给他惹了事。这是后话。
    人与人之间结下梁子,哪是那么容易化解的。
    刚忙完汇报工作的事,周飞扬就听到外面响起一个女孩子的声音“恰饭啦。”有一丝丝耳熟,好像在哪听过,周飞扬立马放下手机跑出去,想去找那个田螺姑娘。然而,走到村委会的门口,已经不见了人影,不过一大碗饭菜摆在地上,还热气腾腾的,洁白如玉的白米饭,金灿灿的香煎腊鱼块,红艳艳的剁辣椒,还有绿油油的空心菜,如同一幅静物油画,让人食欲大开。
    仍旧是那个白底蓝花的大碗,有一个小小的口子,像是人的牙齿掉了一颗,碗的上面体贴地搁着一双木头筷子。
    周飞扬四处看了看,没看到人,他蹲下身,捧起那个大碗,坐在村委会的门槛上吃起来。
    说实话,在上海城里长大,邻里关系客气却冷漠,相敬如宾,也相敬如冰,后来工作,同事之间也为了利益勾心斗角,他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前途提防着,也就是说,从小到大,他从来没有被人这样温暖真诚的对待过。
    周飞扬吃着香喷喷的饭菜,心中掠过一阵阵暖流,江xx离开时的话在他的耳边回响“白云村是穷,真的穷啊,但是这里的百姓是真好,真好啊!”
    莫名的,周飞扬的眼圈红了。
    吃了人家两次饭,可他到现在,仍然不知道是谁在关心他。
    这个送饭的人,肯定知道他一个城里人初来乍到,不知道自己生火做饭,所以才按着饭点准时给他来送饭的吧,哪天知道是谁给他送的饭,他一定要好好感谢人家。
    说实话,湖南菜虽然有点辣,但是吃得让他胃口太开,比起上海菜的清淡养生,别有一番风味。每次,周飞扬都把一大碗饭菜吃得干干净净,他想着白云村的村民估计是把他当猪养了,他的到来,让他们集体实现了养猪的愿望,这一年,非洲猪瘟那么厉害,老百姓很久没养猪了,现在他来了,这样的投喂,不知道他们高不高兴,总之,他还是很满意的。


上一章
返回

故园的呼唤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