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故园的呼唤

第十八章 村姑北大毕业

    (十八)
    第二天,周飞扬一大早就起来了,失恋了也要装作没事人一样,振作精神开展工作。他先在村委会转了一圈,很快在厨房兼会议室的地方找到了话筒。
    他把上面的灰用抹布擦干净,然后找到开关,对着话筒“喂喂”两声,立马,整个村如同回声似的响起了“喂喂”,把周飞扬吓了一大跳,不过意识到话筒和喇叭能用,周飞扬挺高兴的,他清了清嗓子,便对着话筒说道:“乡亲们,同志们,我是白云村的新xx,周飞扬,你们叫我小周就行,以后,我要住到这个村里,带着大家脱贫致富。现在,我要开展进村的第一个工作,那就是推广普通话,乡亲们,沟通是第一重要的,如果你们不能讲普通话,试问,如何与我沟通,又如何与外面的世界沟通,做不到沟通,又如何能脱贫致富,走出大山——”
    听到广播的瞎二狗凝了神,当他听到“以后,我要住到这个村里。”便愤怒得眼珠子都快鼓了出来,看上去特别吓人。
    周飞扬的话语如同竹筒倒豆子似的滔滔不绝,语重心长,苦口婆心,他发现到了白云村,压力逼着他开发了一个新技能,他一直以为自己不爱说话,沉默是金,没想到在挑战下,发现自己口才不错,演讲还搞得蛮有煸动性的。
    总之,十多分钟后,周飞扬讲完了,末了,他说道:“大家听好了,今天上午九点,没事的都到村里小学集合,我会对所有来的人进行筛选,普通话好的当老师,普通话不好的当学生,咱们互帮互学,一定要学好普通话,学好的有奖励,学不好的不要怪我不客气,到时学不好,我就撵出村!”
    最后结束时,为了让村民听话,他的语气变得严厉。他却不知道,田间地头,屋前屋后,忙着自家农活家务活的村民,听到他最后一句,一片骂声。
    结束发言后,他关掉话筒开关,走出了村委会的厨房和会议室,来到自己的宿舍,接下来,他也要到村小学去看看有多少村民会听他的话,到小学来学习普通话了。
    刚到宿舍推门开,就看到六七个金光灿灿的糖油粑粑盛在一个大碗里,热气腾腾,香喷喷的,很明显,这是那个好心的田螺姑娘给他送来的早餐。
    周飞扬心中一暖,立马转过身,去寻找那个好心人,空空的村委会院子,只有清晨的阳光,如同金丝似的,普照大地,他只好回身进宿舍,对着那个早餐发起呆来。
    一股香甜沁人心脾,仍旧是那个白底蓝花的大碗,大概在他对着话筒广播发言的时候,有人进来给他送早餐,并且贴心地给他把碗洗好了,省了他还碗的麻烦,不过这种早餐他没吃过,但在网上看到过,好像湖南这边的特色美食,用糯米粉做的,叫做糖油粑粑。
    周飞扬用手机拍了照片,发到网上搜索,果然是糖油粑粑,他吃了一块,甜甜的,软软的,q弹q弹的,味道还挺好,他心里高兴,想着到底是谁?每天给他送饭,早中晚三餐不落下,而且餐餐不重样,真是有心了,这份情意,分外让人感动。
    心情愉快,再想起昨晚联系马娜才知道她已经把他拉入了黑名单,失恋了越发要证明自己过得好,有人疼有人爱,所以周飞扬拍了早餐照片,发到朋友圈,并写上文字“村民给我送的早餐,真是感人!”
    他希望着马娜能够看到,她会心痛会后悔会担心他,然而,等了几分钟,只收到三个赞,两个父母的,一个xx的,特别是父亲,还在他的评论区滔滔不绝,:儿砸,这叫糖油粑粑,爸爸小时候,你奶奶总做给我吃,唉呀,爸爸想家了,什么时候要回老家看看,这糖油粑粑啊,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早餐——”
    周飞扬只好回了父亲一个笑脸,好让老人放心。
    走在去村小学的路上,周飞扬碰到老村长,想起昨天上级发的生活补助,也想明白了之前二狗给他送礼以及与他吵架的原因,周飞扬想了想,内心升起问号,二狗看上去三十多岁的样子,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为什么他家里还是那样穷?说是瞎了眼睛丧失了劳动力,但一个人只要有心找事干,说句不好听的,就算瞎了两只眼睛也能找到活干,因此,飞扬思着想着对老村长问道:“这赵二狗是什么样的人?”
    老村长叹口气,对他皱眉回道:“这瞎二狗啊,是村里出了名的流子(流氓混混的意思),三十几岁了,不正干(不干正经活)!一天到晚,在村里打流!(游荡),堂客(老婆)也跑了,屋里(家里)穷得好像个鬼(太穷),没得药救(无药可救)!”
    原来如此,周飞扬听到这样的情况,心里犯愁,扶贫扶贫,可你要扶得起才行,如果贫困户个个像赵二狗这样,没用的本事样样精,有用的本事一窍不通,专门只想走歪门邪道,不脚踏实地的走正路,试问怎么扶得起来?
    但愿其它的贫困户不是赵二狗这样的吧,周飞扬在心里默默地祈祷。
    “槐庆叔,那二狗说,眼睛是出车祸瞎的,到底怎么回事?”
    周飞扬想起二狗睁眼瞎的样子,心里也有点可怜他,只能说是怒其不争怜其不幸吧。
    老村长看周飞扬一眼,重重叹口气,张了张嘴,最后又低下头,对周飞扬说道:“这话说来可长咧,以后再对你说吧。”
    他原本不打算到村小学集合学习普通话的,这小孩xx来了,第一天当着全村人的面嫌弃他不会讲普通话,第二天就决定推行普通话,第三天就开始召集村民学习普通话,村里人肯定在想他是不给他老村长面子,所以他一开始无论如何不肯去。
    但是第二天,他在村委会门口,听到周飞扬拒绝赵二狗住到他家去的事情,感觉这城里小伙在大事上还是拎得清的,昨天,又拿着笔记本和笔,跑到他家,向他请教村里的详细情况,所以对他渐渐改观,老村长跟着周飞扬往村小学慢慢地走着。总是给年轻人成长的机会,今天推行普通话,他这个老村长不去,这小孩xx,估计镇不住场子。
    周飞扬也很快发现了一这一点,心中温暖,他感激地看了老村长一眼,对他笑道:“槐庆叔,你肯去学普通话,我真是太高兴了!”脸上的笑容就像春天的阳光一般。
    老村长有几分不好意思,只好胡乱说道:“哦年纪大咧,只怕学不会咯。”
    周飞扬笑道:“没事没事,只要您肯去就好了。”
    两个人默默地朝前走了一会。
    老村长思量着前几天赵二狗来找周飞扬,就是冲着驻村干部那三万的生活补助去的,二狗想把这笔钱吞到自己腰包里去,这瞎二狗真是丢白云村的脸,活得比狐狸还精,比泥鳅还狡猾,因此,老村长对周飞扬说道:“村委会那条件太削得(差)了,以前的驻村干部咯,就毛有人住在那里,毛有自来水,毛有电,毛办法做饭恰,哦平时也只有开会的时候才去那屋里转转,你要住到哪?”
    周飞扬一愣,看向老村长。村长和二狗一样,也问他同样的问题。
    老村长立马解释道:“你不要听二狗胡乱说哩,什么村里空房都是我家的,我只是替那些去外面打工的人看着的,二狗既然这样港哩,我也会坚决不同意你住到我屋里的。”说着使劲地摇着手,坚决要证明自己的清白。
    周飞扬心中感动,胸中掠过一阵暖流,想着他没看错人,老村长果然高风亮节,他笑了笑,温和地说道:“村长,我想好了,我就住在村委吧,至于那生活补助,我第一天来时,是空着手去看那些贫困户的,当时也觉得不好意思,所以我打算把那笔钱用来看望贫困户,逢年过节,平时去走访的时候,给他们提袋米,提桶油,你看这样安排好不好?”
    村长都听得呆了,心中涌起浓浓的感动,他抬起头来,看着周飞扬,这城里孩子对他略带羞涩地笑着,就像清晨的阳光,如同一根挺拔的小白杨,让他鼻酸,让他感动,这孩子,虽然年纪太小,但有一颗金子般善良的心,来了那么多批驻村干部,第一次看到有这么实诚的孩子。
    也许他不会是一个合格的xx,但他是一个人品极佳的好孩子。
    老村长点着头,鼻子有些酸,长时间说不出话。
    周飞扬笑了笑,说道:“其实二狗说得也没错,既然来扶贫了,主要的力量都要放在关注贫困户身上。”
    “那是国家给你的补助咧,是你自己的钱,你不能自掏腰包咯,如果这样的话,我们还没富,你倒贫了跌。”老村长提醒他。
    周飞扬只是笑笑,不接腔,他心意己决,他相信真心换真心,总有一天,白云村的老少村民会接受他的。
    老村长看着他脸上的表情,明白了他的意思,想着这孩子真是像白纸一般单纯啊,他不知道这村里的破事,因此,老人看着远方,感叹着说道:“唉,你这城里娃,你根本不懂塞,农村人眼皮子浅,复杂得很哪,每年抢贫困户的名额都能抢得头破血流。”
    周飞扬眨了眨眼睛,表示听不懂,他的心中升起一个大大的问号,不过直到七月份,上级要重新调整贫困户的资格,有人脱贫,有人申请,打得不可开交,他才完全明白村长的话。
    “你今天广播里港要住到村里,瞎二狗肯定听到了,你小心他报复哩。”老村长不忘叮嘱周飞扬。
    周飞扬笑笑,表示自己不害怕。
    两个人一路说着走着,不知不觉已经到了白云村的小学,空地上站着三十多个村民,如同麻雀似的叽叽喳喳,看到老村长就点点头,有个别看到周飞扬,因为别有所图,惦记着七月份的贫困户调整名额,也立马奉承着热情如火的打招呼。
    周飞扬有些不好意思,爱红脸的他又微微红了脸,他大概点了点人数,知道白云村的村民大概有九十三户三百多口人,还没有来十分之一,不过能来多少教多少。
    因此,他站在前面,清了清嗓子,提高音量对他们喊道:“好啦好啦,大家集合啦,不要说话,下面进行刷选——”
    村民开始慢慢地集合起来,但却没有安静,仍旧苍蝇似的嗡嗡嗡,男女在那里打情骂俏,“老李屋里人(老婆),你今天戴的帽子蛮好看,城里流行的哩,圆圆的,扁扁的,好像一个锅盖,要是个绿色的就更好看呢。”那戴着一顶红色帽子的女人飞了一个媚眼,对搭话的那村民说道,“死鬼!老李不在家,今晚上给你留门,你敢来么?”
    她泼辣大胆的话,引得村里人一片哄堂大笑声。
    “有得个好事(这样好事),哦得会不来呢?(怎么会不来)”
    “老李堂客(老婆),莫要人家来得,你就脸朝下睡着,把个b藏起来呢。”
    “嗯怕是个省子(傻子),随便困,都可以开干塞。”
    又是一阵哄堂大笑,场面上还有很多小孩子,听不懂,却跟在那里傻笑。
    周飞扬作为一枚单身狗,都听得脸上烧红。
    这个时候,初夏从教室里走出来,白云村村委会的三巨头:xx,村长,妇女主任,总算全部到齐了。
    但是初夏板着脸,对于推广普通话这事,她从昨天就反对,没想到这小周xx根本不在乎她的意见,居然一意孤行,独裁霸道,把村民召集到她的小学来,今天上午,闹哄哄的,外面仿佛有几十只知了,吵得她脑仁疼,害得她一上午都没有好好教学。
    她沉脸对周飞扬说道:“恩要推广普通话,到你的村委会去推,我这里要给学生上课!”语气如冰。
    当众不给周飞扬面子,周飞扬心里刺得慌,面子搁不住,又看到初夏仍然穿得土土的,今天花色换了,变成了紫色上衣黑色裤子,仍然是上衣的花色和裤子的花色不统一,这紫色,简直是妖异之色!这世上基本上没有女人能穿好看,她居然在大面积的紫色上衣上还绣着各色花,所以那样的穿着打扮,真是让周飞扬看不上眼。
    看多了就脑袋疼,辣眼睛。
    他心想,一个年轻轻的姑娘,还是小学老师,怎么就这么不会打扮自己呢,村长女儿都会比她时尚!
    周飞扬当作没听见,继续对着如同蜜蜂嗡嗡的村民喊话:“下面请每个村民上台来讲几句话,可以诗朗诵,可以演讲,也可以表演相声,总之,一定要用普通话,我会在一旁进行筛选,普通话好的当老师,普通话不好的当学生。”
    接下来,在周飞扬的安排下,表演开始。村民不情不愿的上台,有的老人仍旧是方言,有的胆小的,干脆上台一声不吭,只会傻笑,正要冷场时,有个年轻小伙大胆地走上来,对他们说道:“乡亲们咧,我出去打工几年,看到这城里和我们乡下过得完全不一样,有一天,我逮到一个城里人,就问他,哦里哦们(怎么我们)刚吃上肉,你们又吃菜了?哦们刚娶上媳妇,你们又独身了?哦们刚用白纸擦屁股,你们又用它擦嘴了?哦们刚存上点钱,你们又开始不停买买买了?哦们打工春节才能回趟家,你们过节又开始出门旅游?哦们刚能歇会不用擦汗了,你们又去健身房、桑拿房流汗了?”
    他的话惹得村民轰堂大笑,有几个女人甚至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眼泪都笑出来了,末了,那小伙说:“所以我回家来想想,怪不得国家要扶贫啊,不然的话,我们农村人永远跟不上这城里人的趟,你们说是不是?”
    村民们如同看相声小品,有滋有味,纷纷鼓掌叫好。
    接下来上来一个更胆大的,摇头晃脑,流里流气,就干脆在上面讲起了农村带色的玩笑话“村长出差回来干自己老婆,一边干一这对他老婆说,外面的女人都会叫,你也叫几声给我听听塞。然后他老婆就直起嗓子喊村长日人啦,村长日人啦。”
    下面快笑疯了,有个别中年女人更是笑得滚到了地上,几个人歪成一团。
    周飞扬和初夏涨红了脸,想着这群村民真难带!
    老村长站在一旁,紫涨了面皮,后来实在受不了,一个人回家了。
    周飞扬从来没有想到这些村民那么难管,他几次拍桌子,才镇下场子,对他们道:“现在开始普通话培训,我看刚才那个大眼睛的小伙普通话讲得不错,还有村长女儿也讲得不错。”
    他发现,村里年轻人可能出去打过工,说普通话完全没问题,倒是老年人,就是一个大难题。
    “你出来——”周飞扬指了指,刚才说村里人永远赶不上城里趟的周明站了起来,但是他谦虚道:“我哪能当老师啊,小周xx,你叫初夏教我们啊,也别整这什么筛选了,就一个大课堂,哪天谁有空来就来,大家坐一起,都是学生,让初夏给我们上课,初夏可是我们村里的高材生,北大毕业的呢。”说这话时,周明看着初夏,眼睛亮得像天上的星星,脸上写满欣赏和崇拜,在周飞扬的眼里,简直像小粉丝看到明星。
    什么?初夏这个村姑是北大毕业的?周飞扬十分讶异,简直大跌眼镜,他飞快地看了初夏一眼,初夏的脸红得像冬日的晚霞。
    对于初夏,因为知道她是名校毕业,周飞扬倒是震惊之余,开始刮目相看,没想到,这姑娘学历这么高,北大啊!那可是全国最高的学府,人人向往的名校,比他读的大学好多了,真是的,好奇怪,北大毕业,为什么不留在北京上海那样的大城市发展,反倒回到了白云村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教着几个流鼻涕的小孩呢?
    周飞扬看着初夏,心中升起迷雾,对于这个打扮得像地里长出来的村姑,他真是越来越迷惑不解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在他的心中升起,然后久久地在脑海里盘旋,因为知道她是北大毕业的之后,他更加怀疑她穿衣的品味了,不会是书呆子吧?只会读书的那种?难道北大的选修课没有服装美学吗,一个北大毕业的高才生,居然穿得这样花里胡哨,让人脑壳疼。真是搞不明白。


上一章
返回

故园的呼唤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