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温香艳玉

第4节

    刚走出住舍,就有侍童过来,低声提醒他,说是林司业要见他。
    温瀛知道逃不掉,本也打算主动去与林司业说明情况,这便跟着去了。
    林司业是位六十多岁、精神矍铄的老人,在国子监任职数十年,是位十分爱才、惜才之人,与那举荐温瀛来国子监念书的冀州学政是密友。
    温瀛年纪小、长得好、学识高,虽傲气了些,但在学业造诣、尊师重道上从未有过半分错,前途肉眼可见,以林司业为首的一众学官都十分看重他,万万没想到,他会突然退了国子监的住舍,要搬出去住,且现下在国子监外虎视眈眈等着的,赫然是毓王府的人。
    林司业痛心疾首:“你真糊涂啊,小小年纪不学好,竟跟着他人走这样的旁门左道,你当真太叫老夫失望了……”
    温瀛垂眸:“学生只是去毓王府借住,做毓王殿下的门客,并非做那些荒淫之事。”
    这样的话委实没什么说服力,毓王殿下花名在外,谁不知道他是个不学无术、风流浪荡的,这样的人,会需要什么正儿八经的门客?
    林司业自然也不信:“谁教的你去投靠权贵?你这样的学识,规规矩矩地下场考试,登科及第就在眼前,何必去与那些贵人纠缠不清?就算真去做门客,又为何要做毓王府的门客?毓王殿下身份地位尴尬,你怎能只图眼前一时利益,不顾以后?”
    林司业一时着急,想要劝温瀛迷途知返,说了他在别人面前轻易不会说的话。
    其实不用他提,所有人都知道,凌祈宴这个不是太子的皇嫡长子,身份有多尴尬,他与太子不睦,亦是人尽皆知,一旦日后太子登极,怎能容得下他。
    那些个不中用的世家纨绔子弟,跟着凌祈宴吃吃喝喝还好说,毕竟他们都不是家中承袭爵位的那个,太子不会因为此就拿他们府上如何,其他人,谁不是离凌祈宴越远越好,只有温瀛这个反其道为之的,非要往上凑。
    这些道理,温瀛不是不懂,但他已拿定主意。
    “学生有分寸,老师,学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林司业长吁短叹:“你当真是何苦,先前那卫国公府的小子纠缠于你,你不愿意,老夫还帮你提点了那小子,你若是因着担心这事,老夫自会想法子护着你,何必又非要自个往毓王殿下眼前凑。”
    温瀛不肯解释,只深深一揖,与林司业道歉:“老师对学生的好,学生俱都铭记在心,学生辜负了老师的期望,还请老师不要因学生动气,气伤了身子。”
    申时三刻,温瀛坐着毓王府的马车,从毓王府的侧门入府,王府里已打扫出西边靠水的一处院子给他。
    院中种着高大的梧桐,点缀满夏花和一架蔷薇,绿树阴浓、繁花似锦,又有锦鲤在浅池中摆尾,风吹帘动,满院幽香。
    正房中一应家具摆设更显精致,处处精雕细琢,墙角的香几上,有香炉正袅袅升着香雾,细碎阳光经雕花镂空的窗桕雕琢,在地上留下斑驳的光影,给房中更添了些鲜活气息。
    温瀛目不斜视,并未多看,进房放下自己的包裹。
    领他来的太监笑吟吟地告诉他:“殿下拨了这四个人伺候你,你若还有什么缺的,可直接说出来。”
    温瀛抬眸看了一眼,两个婢女,两个小厮,年岁看着都不大,嫩生生地低着头,不敢多言。
    “不用了,殿下有心,已经很好了。”
    想了想,他又问:“殿下在府中吗?我想去与他谢恩。”
    若是换了别人这么问,这太监必不会回答,但眼下这人在殿下跟前正得宠,于是与他卖好道:“殿下今日进宫去了,要等端阳节之后才会回来。”
    温瀛点点头,不再多问。
    那太监又挤眉弄眼地递了本册子给他,提点他:“这是殿下让你有空看看的,好好学着,日后才好伺候殿下。”
    待到屋中人都退下,温瀛才翻开那册子,是本龙阳春宫图,淫靡画面不堪入目。
    温瀛有些无言,这位毓王殿下,脑子里除了这些东西,就没别的了么?
    第5章 宫中赐酒
    凌祈宴进宫已有数日,他十二岁就出宫开府,宫里的寝殿早没了,逢年过节回宫,都留宿在太后的宁寿宫里。
    端阳节当日一大早,皇后沈氏带着一众宫妃来宁寿宫请安,太后不喜人吵,每个月只让她们旬日过来一趟,今日是端阳节正日,众宫妃们带着皇子皇女,俱都到齐了。
    除了凌祈宴这个长子,其他皇子皇女都在这宫里住着,年岁也都还小。
    太子不在,他和皇帝还在前朝召见官员。
    凌祈宴懒洋洋地睡到辰时过才起,打着哈欠出现在宁寿宫正殿,心不在焉地与他母后沈氏,和其他几个位份高的宫妃问安。
    沈氏对他这副懒散模样十分不喜,当即蹙眉教训起他:“你看你像什么样,这都什么时辰了你竟才起?你二弟他早一个时辰,就跟着你父皇去上朝了,你能不能学学他?稍微长进一些?”
    “我学他做什么,他是太子我又不是,我也不需要上朝。”凌祈宴撇嘴,小声嘟哝。
    “就你这样的,你父皇敢带你上朝?你还想丢脸丢到满朝文武面前去?”
    “……反正我做什么,你都觉着丢脸。”
    沈氏闻言动了气,还想教训他,被太后制止:“宴儿,来祖母这里。”
    凌祈宴换了副笑脸,倚去太后身侧撒娇卖好,哄得她老人家眉开眼笑。
    沈氏一肚子教训人的话到嘴边,生生咽回去,绞了绞手中帕子,敛去眼里晦暗,低眸不再言语。
    其他人眼观鼻、鼻观心,只当没看到。
    谁都知道,皇后娘娘与毓王殿下母子失合,皇后生了三子,凌祈宴是她还在潜邸时有的,不过生凌祈宴时遭了些罪,凌祈宴刚满百日,就被太后要去抚养,在太后身边长大,因为一些事情,沈氏觉得凌祈宴克她,又与凌祈宴似天生没有母子缘,分外不喜他。
    再后面她有了二皇子和六皇子,心思就彻底偏了,对两个小儿子爱如珠宝,尤其二皇子凌祈寓,只比凌祈宴小了两岁不到,不像凌祈宴自小不学无术念不进书,这位二皇子天资聪颖、机灵听话,不但沈氏喜欢,皇帝都更偏宠他,故一直拖着没立太子。
    凌祈宴十二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差点没救回来,在他病得最重之时,沈氏没来看他一眼,皇帝更是直接立了二皇子做太子,凌祈宴被太后叫人抱来宁寿宫,亲自盯着一众太医给他施针喂药,才将他从鬼门关抢回来。
    再之后,他就被封了亲王搬出宫去,若非太后舍不得,只怕皇帝皇后会直接给他一块封地,将他撵出京。
    沈氏不喜欢凌祈宴,凌祈宴自然也不喜她,对这位从未给过他半分关爱的母后,他只将她当陌生人。
    在太后身侧坐下,凌祈宴动手给她剥松子花生,太后喜得不得了,连连夸他孝顺。
    皇帝和太子进来时,凌祈宴正撒着娇,与太后讨漠北那边刚进贡来的一张完整的银狐皮,皇帝一听皱眉训斥他道:“你才几岁,在哪里学的这么骄奢?什么好东西都想往自己那里揽?”
    凌祈宴不以为然:“母后那张不是给了太子么,太子能有,我为什么不能有?”
    那银狐皮十分罕有,不但形状完整,皮毛更是色泽鲜亮光滑,是上佳之品,一共就两张,皇帝将之给了太后和皇后沈氏,沈氏那张又转送给了凌祈寓。
    沈氏先前就憋着火,这会儿听闻凌祈宴这么说,更不高兴:“怎么,你难不成还要事事都跟太子比吗?你不看看你有哪里比得上他的。”
    凌祈宴转开眼,压根不理她,只将她的话当耳旁风,眼见着沈氏就要动怒了,凌祈寓赶忙笑着打圆场:“不过一张皮子而已,大哥若是喜欢,我那张送给大哥就是了。”
    他说着就要吩咐人去东宫取,又被太后打断,太后也冷了脸:“行了,宴儿不就是想要张皮子,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他喜欢给他就是了,翠柳,你去库房,将我那张取出来,收拾好,待宴儿回府时给他带上。”
    被点名的大宫女应声,这就去取东西了,皇帝不赞成地提醒太后:“母后,您别太娇惯着他了,他这见了什么都想要的毛病,是得改改,哪有他这样的。”
    “哪有你们这样的父皇母后,你们一个个都的不疼宴儿,我这个老婆子还不能疼疼我孙子么?”
    太后这话已经说得十分不客气,沈氏的面色十足难看,当着一众宫妃的面,皇帝的脸上也有些挂不住:“母后您这说的哪的话呢,我们怎么可能不疼宴儿……”
    “疼不疼你自个心里有数,”太后没好气,“宴儿都十六了,总不能一直这样,镇日里无所事事,你这个做父皇的也别太偏心,好歹给他安排个差事吧。”
    凌祈宴有一点讪然,他压根不想办差……
    “他什么都不会,能做什么差事?”皇帝为难道。
    “你不教他,不给他机会,他当然不会,难不成你要他一辈子都这样?”
    被太后怼得哑口无言,皇帝只得无奈应下,说回去会考虑。
    之后的家宴上,沈氏一直板着脸,凌祈宴倒是高兴得很,自顾自地吃菜喝酒,期间八岁的六皇子凌祈宁蹦蹦跳跳来他身边,塞了一串五彩粽子到他手中,笑嘻嘻地眨眼:“我自己扎的,送给大哥。”
    这位六皇子也是凌祈宴的嫡亲弟弟,沈氏生的第三子,这小屁孩与凌祈宴关系倒是不错,小孩也爱玩,从小就喜欢黏着凌祈宴,哪怕被沈氏教育过许多次,还是愿意跟凌祈宴玩。
    凌祈宴将东西捏在手中晃了晃,五彩粽子是端阳节里小孩们喜欢佩戴的一种饰品,用硬纸叠成的小粽子,由五彩丝绒线捆成一串,佩在腰间,晃晃悠悠十分好看。
    凌祈宴自然瞧不上这种小玩意,随手接下,不以为意。
    傻乎乎的凌祈宁丝毫没察觉出凌祈宴的嫌弃,送了东西又回去自己座位。
    申时之前,一顿家宴才结束,皇帝带着太子离开,他们傍晚还要设国宴招待群臣。
    太后身子有些不适,让众人各自散了。
    回寝宫的路上,沈氏没好气地数落凌祈宁:“跟你说了多少遍,离你大哥远些,你看他理你吗?”
    凌祈宁不服气地嘟哝:“大哥是我大哥,为什么不可以跟他玩。”
    沈氏气不打一处来,身侧的嬷嬷柳氏劝她:“娘娘,大殿下怎么说也是您嫡亲的儿子,您就算不喜他,也别表现得太明显了,不然叫人看了笑话,太后娘娘那里也讨不到好。”
    提到太后,沈氏愈发气怒:“要不是她当初将那小子抢走,我们母子何至于变成如今这样?亏得本宫当初九死一生才生下他,你看那小子可有半分将本宫这个母后放进眼里?进宫这么多日,他一次都未来过本宫这里请安!”
    柳氏一时不知道当说什么好,只能一再重复劝她。
    凌祈宴又在宫里多待了两日,到底坐不住,跟太后招呼了一声,拿着一堆从宁寿宫里讨来的好东西,出宫去了。
    离宫时路过东宫,有东宫里的宫人出来,拦住他的车辇,客气道:“大殿下,太子殿下请您进东宫一叙。”
    “不去,”凌祈宴丝毫不给面子,“有话让他出来跟本王说,本王不想进去。”
    敢这么跟皇太子说话的,除了皇帝皇后太后几位,只有凌祈宴了。
    东宫人去而复返,捧上沈氏赐给凌祈寓的那张银狐皮:“太子殿下说,既然殿下您喜欢,这张银狐皮便一并送给殿下,还请殿下笑纳。”
    凌祈宴懒得多想他这二弟又是起了什么心思,直接叫人收下东西,这么好的皮子,不要白不要。
    那宫人又道:“太子殿下还说,请殿下您不要这么倔,进了宫,好歹也去看看皇后娘娘。”
    凌祈宴哂笑:“皇后娘娘有他这位孝子就够了,需要本王去看她做什么,你去告诉太子,他的‘好意’本王心领了,让路吧。”
    马车赶在宫钥落下前出了宫门,回到毓王府,天色已经擦黑。
    府门大开,一众下人出来恭迎凌祈宴回府,凌祈宴直接吩咐人传膳,刚坐下,想起被他故意晾了好些日子的温瀛,叫了那日去迎人进府的太监来问话。
    “那位温郎君每日除了早出晚归去国子监念书,就都躲在房中不出门,一直在看书,连膳食都没怎么用,废寝忘食。”
    想来是秋闱的日子快到了,那小子正在头悬梁、锥刺股,凌祈宴想了想,吩咐道:“去将他叫来,不用膳怎行,他还想做神仙不成?”
    待传话的人去了,凌祈宴又示意江林:“将宫里赐下的酒拿出来。”
    每年端阳节,宫里除了赐下粽子,还会有菖蒲酒和雄黄酒,这菖蒲酒据说有壮阳之效,虽然凌祈宴喝来从来没什么感觉,就不知道温瀛那小子喝了会如何。
    只要想一想那小子醉眼迷蒙、面泛桃花的模样,凌祈宴就心痒难耐、意动不已,比喝一大坛菖蒲酒都有效,……他今日非得把那小子灌醉不可。
    第6章 登徒浪子
    凌祈宴没等多久,温瀛被人带来,凌祈宴抬眼看着他走进门,这人还是那副冷冷淡淡的模样,进了这王府里头,对着他这位毓王殿下,态度依旧没好多少。
    温瀛换了身常服,是王府里赐下的衣裳,若非被传唤来凌祈宴跟前,他也不会穿。
    不过这一身华服锦衣穿在他身上,倒当真有些人模狗样,凌祈宴心想着,可惜这小子命不好,这要是个世家子弟出身,只怕全京城的娘子们,都要争着抢着嫁给他。
    啧,也幸好他不是。
    温瀛规规矩矩地见礼,立到一旁,凌祈宴抬了抬下巴,示意他:“坐吧,陪本王用膳。”


上一章
返回

温香艳玉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