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比邻

第18节

    众人登上石道,往前行进,来到龙窑窑头前,只见四周开阔,早聚集数百人,人声嘈杂。
    这数百人中,有官员,有商人,有仆役,还有许多村民。
    赵启谟跟随刘通判,听刘通判讲解龙窑分为窑头,窑床及窑尾。
    “烧造时,从窑门中投柴,这便是窑门。”
    刘通判指着龙窑两侧的窑门,此时已出窑,但是窑身仍在往外窜热烟。
    “我们所见的,这是窑头,窑尾可在那云深不知处里。”
    刘通判仰望着往高处绵延的窑身,止步于此,似乎没打算上去。
    赵启谟心里十分好奇,独自往前行走,见前方众多窑工在忙碌,不时有烧好的瓷器抬出来。
    窑工浑身上下都是漆黑的,只有一双眼睛,一口牙齿还能辨认。他们用运输用具,从闷热的窑洞里拖出烧制好的瓷器,手脚并用在火窑内攀爬,又累又脏,没得停歇。看得赵启谟十分愕然,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怎知人世还有这样艰苦的事。
    “可是哪位大宅的小公子,别来这里,脏得很。”
    一位仆役打扮的男子,请走赵启谟,怕一身奢华的赵启谟沾染到碳灰。
    “这些人,可都是此地村民?”
    赵启谟用土话询问,他的土话不地道,不过见这位官家少爷会说土话,仆役露出惊诧之情。
    “都是呢,世世代代爬火窑,爹爬不动了,儿子继续,要吃饭呢,小公子。”
    仆役的样貌,不过三十岁左右的样貌,说话十足老态。
    赵启谟听后兴趣索然,想着这人言语多有不敬,他是贵家子弟,可他也懂得人世的疾苦啊。不想再上前,赵启谟往后走,在半坡上,他和李果迎面对上。
    赵启谟停下脚步,李果也停下来,李果身边的黑瘦少年问李果怎么了,李果说:“七哥,没事。”
    李果和那黑瘦少年离去,两人有说有笑,轻松惬意,看样子,像似这男子带李果过来看龙窑出窑。
    七哥?那人可就是合桥阿七?
    赵启谟没做多想,回到头窑所在的空地,见父亲和杨提举坐在一个竹棚子下喝茶。
    “小公子,回来啦,知寄刚去寻你。看来,他倒是丢了。”
    杨提举悠然喝茶,笑语。知寄,就是刘通判。
    赵启谟致歉,入座,一碗茶递到他面前。
    不愧是市舶提举,携带来的茶碗是兔毫盏。
    双手捧起茶碗,吹去茶沫,赵启谟缓缓饮用。
    “小公子真是龙章凤姿,越看越喜欢。可惜我无女儿,可惜可惜。”
    杨提举平素总和海商打交道,沾染了许多俗气,匪气,也是胡言乱语,这分明是说笑。他一个农家子后代,官一代,怎么攀得起赵家这样的皇胄。
    害老赵差点喷茶,可也被茶水呛到,一阵咳嗽。
    不会,刘通判过来,袖子脸上都是煤炭黑,明显钻过窑洞。
    众人看到他,狠狠取笑一番,刘通判也不介意,自顾自说着:“我就是好奇它的内部构造。”
    赵启谟喝下第二碗茶,思绪飘远。
    沿着“龙躯”往下行走的仆役们,吃力抬着瓷器,一队又一队,踏上通往山脚的石道。就在这无数仆役间,夹杂几个散人,李果在其间,那位叫阿七的少年也在。
    “七哥,哪担是你的?”
    “七哥,那我们搭船回去吗?”
    “七哥……”
    李果和那位少年,逐渐在眼前走远。
    曾经李果也总跟随在赵启谟身后喊着:启谟,启谟。
    那是在海港,在衙外街,赵启谟总是装作不认识他,最多回头颔首。
    第23章 它没得罪你,你吃它做什么
    夏日,李果上屋顶更换遮挡的木板,他一眼就发现赵启谟寝室那扇紧闭的窗户大开着。很久没上屋顶,也久没有过逾墙行径,和赵启谟也很久不往来。
    想着他傲慢不理人的样子——在起坡龙窑遇到,也是不理不睬,李果不免生气。
    过去这么久,还是有些气恼,自己明明没得罪过他,突然就不当朋友了。
    不当就不当,谁稀罕呢。
    用绳子将新木板沿屋檐吊上来,李果用力拽着,搬到屋顶。他一个人,也没有帮手,自己能搞定。
    把新木板盖住屋顶入口,李果想顺着桓墙滑下落地。
    他从屋顶跳上桓墙,不禁朝赵启谟的窗户张望,知道寝室里确实无人。
    他不在呢?
    有点失落。
    随即,窗上的一簇青葱引起李果的注意,那是一盆芦荟,长势良好,正在舒坦晒着太阳。
    这是李果当初送赵启谟的芦荟,长大许多,芦荟叶抽长,肥胖,饱满。
    哼,这是我送的芦荟,他还养着干么。
    行动快于思考,等李果回过神,他已经攀爬上静公宅屋檐,站在西厢窗前。
    不加思索,拿起窗上那盆芦荟,转身即走。
    李果拿人东西,并没打算藏起来,他大大方方搁放在自家屋顶上,离那西厢窗户远远的。
    本地居民,芦荟大多养在屋顶,不用浇水,有雨水,也不怕旱死。
    拿来这盆芦荟后,李果没做多想,沿着桓墙滑落。
    两天后,李果去海边找阿聪,顺便抓小螃蟹,用破网捞小虾。回到家,李果爬上屋顶,掀开木板,将小螃蟹晾晒。
    小螃蟹晾在竹匾里,大大的竹匾,十来只小螃蟹,看着实在穷酸。
    晾上小螃蟹,李果朝芦荟走去,网到十几尾小虾,自然不会浪费,随便和芦荟一起炒着吃,能吃就行。
    此地沿海,鱼虾价廉,这么一捧小虾也换不了什么钱,当然是将它吃掉。
    芦荟养这么大也没用,当然也是将它吃掉。
    就掰两根最大的芦荟叶子吧,削皮,切块,和小虾炒一炒,再加把盐,便是美味。
    李果馋着,听到身后有人喊叫,他回头,才察觉赵启谟站在西厢窗户里看他。
    “果贼儿,芦荟还来。”
    赵启谟字句很简单,他趴在窗上,手里捏着书卷,仍是以往熟悉的模样。
    “我不送你了,现儿是我的芦荟。”
    李果一个市侩小儿,才不讲什么礼仪。
    “不仅不还你,我还要把它吃掉。”
    李果说着,就蹲下身去掰芦荟叶子。芦荟叶子边沿遍布小刺,李果小心翼翼行动。他屏住呼吸掰下一叶,又去掰第二叶,赵启谟的声音已在身侧大声响起:“它何曾得罪你,你吃它做什么?”
    李果哇的一声,拇指扎在芦荟勾刺上,拔出,一滴血液在拇指指腹上晕开。
    他这是被赵启谟吓得,才不慎把手指扎伤。将拇指含口中吮吸,同时不忘怒瞪赵启谟。
    “我看看。”
    赵启谟拉出李果手指,拉到跟前,仔细察看,只是一个细小如针眼的小口子,他擦去渗出的血液,低头朝拇指喝气。
    看赵启谟模样专注,李果反倒不好意思,急忙缩回手,不肯再让赵启谟察看。
    “涂下口水就好啦。”
    李果把拇指放在唇边,用舌头舔了舔。
    “你翻墙过来,不怕被你娘发现吗?”
    歪着头看赵启谟,发觉赵启谟似乎长高不少,眉宇间也多出几分英气。
    “我娘去紫竹寺。”
    赵启谟瞥眼地上的一盆芦荟,还有一支被摘下的芦荟叶,他回头看李果,认真问:“可以食用?”
    “把皮削去,切成一块块的,下锅翻炒下就可以吃。”
    李果也不是经常吃炒芦荟,偶尔才吃上一回,这东西毕竟不是菜。
    “好吃吗?”
    “还行吧。”
    “有毒吗?”
    “没有毒。”
    李果狐疑瞅着赵启谟,这家伙该不是也想尝一尝?
    “你不能吃,你吃了要腹泻。”
    这话真是一针见血,从未幸免的赵启谟显得无所谓。
    “那你吃就一叶吧,余下的我抱回去照顾。”
    虽然说芦荟不开花不结果,可是葱绿可爱,赵启谟又喜欢花花草草,怎么舍得它被吃掉。
    “哼。”
    李果气鼓鼓的抱胸,脸撇向一旁。
    “喏,你用它去买别的吃。”
    赵启谟摸索身上的钱袋,倒出一块小碎银,放到李果手心。
    “启谟。”
    李果喊住赵启谟,又将碎银塞回去。


上一章
返回

比邻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