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侯门继室养儿经

第99节

    “王爷或许不想听这些,可是何大人已将王爷谋反的密报送到了京城,如今整个大雍都知道摄政王周熠已反。王爷,你已经没有退路了!”老和尚缓缓的开口, 见周熠的神色平静了下来, 只跪下道:“王爷为大雍立下汗马功劳, 继承大统,本是众望所归,我等愿追随王爷鞍前马后!”
    一旁静静伫立的何大江听了这话, 只跟着跪下来道:“我等愿追随王爷鞍前马后,共建伟业,死而后已!”
    紧闭的木门忽然间打开,从四周围堵过来的侍卫举着手中的长矛, 振臂高呼:“王爷万岁!万岁!万万岁!”
    周熠撩袍,阔步走到门口,放眼望去,连绵起伏的山坡上站满了穿着甲胄的士兵, 浑厚雄壮的口号声似是激起了他心中的早已掩埋的英雄气概。他握住了腰间的长剑,哐当一声,剑指乾坤,怒吼道:“杀!”
    ******
    紫禁城的长夜比别处更冷,赵菁服侍小皇帝睡下之后,便往自己以前居住过的下处去休息。离中秋已过了几日,一轮下弦月挂在西边,冷清中透着几分淡淡的萧瑟。
    赵菁披着外袍从御书房出来,宫道冗长,她看见有人站在抄手游廊的尽头等着自己。
    “给国舅爷请安。”赵菁朝着魏明箴福了福身子,视线淡淡的扫过他和自己有几分相似的脸颊,缓缓道:“皇上已经睡了,国舅爷有什么事情,明日再说吧。”
    赵菁垂下眸子,拢了拢身上的衣袍,与魏明箴擦肩而过的时候,那人却淡淡开口道:“姐姐如今有了身孕,也要保重身子。”
    赵菁顿了顿,转过头去看了他一眼,那人的容貌有七八层像珠泪夫人,唯独一双桃花眼,蕴着几分晶莹黑亮,沉静而肃然的看着远方,已没有了当初那种孟浪轻浮之色。
    “我知道。”赵菁轻叹了一声,嘴角勾起淡淡的笑,又问他道:“你从哪里来?”
    魏明箴便道:“我从太后宫里来,阿音正在凤仪宫陪着她。”
    赵菁听见魏明箴喊了柳清嫣的小名,他们两人原就是门当户对的亲事,若各自退一步,未必就不能琴瑟和谐的过一辈子。
    “太后娘娘还好吗?”赵菁又忍不住问了一句,魏太后的脾性她也知道一点,虽然是绵里藏针的厉害人,可遇上了这样的事情,多少也是淡定不下来的。
    “太后娘娘忧思过甚,喊着心口疼呢。”魏明箴说着,只继续道:“既然皇上睡了,那我先出宫去,等明日一早再进来。”宫里是不能留男客的,除非是有皇上的口谕,魏太后没有留下魏明箴来,他便只能先出宫去。
    赵菁点了点头,转身目送他离去,魏明箴身姿如松,笔直俊朗,赵菁见他走的远了,只忍不住开口道:“有空去静慈庵看看居士,”她顿了顿,继续道:“别告诉她王爷的事情。”
    赵菁依稀看见魏明箴似乎点了点头,她才转过身去,替她掌灯的小宫女已经在远处等了许久。见赵菁过来,踏着小碎步走上去道:“姑姑,外头风大,我们早些回去吧。”
    “走吧。”赵菁确实也有些累了,脑子里混混沌沌的,有太多想不明白的地方。周熠为什么要反?江南到底有什么天罗地网?王妃临死的时候究竟担心些什么?
    她有些漫无目的的走在冗长的宫道上,夜风将她的鬓发吹得有些散乱,灯火所及之处,一个小太监急匆匆的跑了过来道:“太后娘娘请武安侯夫人去一趟凤仪宫。”
    ******
    魏太后是晌午的时候知道摄政王反了的消息的,那时候她正正在喂廊下的雀儿,闻言只气的将那雀儿连着黄金的鸟笼子一起砸了,那金鸟笼被磕破了一个口子,金丝雀便从逢里钻了出去,头也不回的飞了。
    魏太后扯着嗓子大怒:“养不熟的混账!”
    可那鸟儿压根就听不懂,站在凤仪殿的斗拱上叽叽喳喳的朝着她叫了几声,又往开阔的天空中飞去了。
    “我防了他这么多年,没想到他还是反了。”魏太后支着太阳穴,靠在贵妃榻上,平日里一双凌厉的眸子多了几分颓然,冷冷道。
    “摄政王也是奇怪,十年前宫变的时候他已经退让了,如今皇上都大了,他也说了要让皇上亲政了,这时候还反什么呢?”柳清嫣淡淡的开口,抬起头往门外看了一眼,凤仪宫灯火通明,四周侍立着的宫女都低眉顺耳,却透着几分压抑来。
    魏太后冷哼了一声,阖眸淡淡道:“赵菁来了没有?”
    “还没有,我已经派人去请了,大概就快来了。”柳清嫣低眉看了魏太后一眼,想起平时她也并不是那么喜欢赵菁,如今这样紧要的时刻反而派了人去请她,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武安侯夫人和皇上的感情当真是不一般,身怀六甲的,听了这样的事情便头一个就进宫了……”
    她的话还没说完,魏太后就冷笑了一声,一直闭着的眸子陡然睁开,眼神中透出几分狠厉道:“她和摄政王的感情只怕更好!我喊她过来,就是想问问她,摄政王到底为什么要反!”
    柳清嫣听了这话确实一震,这些事情她原来并不清楚,之后后来在知道赵菁身世之后,才开始慢慢了解了几分。按她得到的消息,当年应该是摄政王妃把赵菁从赵家接了出来,再送进宫来的。只是她一直想不明白,王妃把她的亲妹妹送到宫里来,到底是为了什么。
    “太后娘娘可曾知道,当年赵菁为什么会进宫来?”柳清嫣拧了拧眉,转过头看了一眼魏太后道:“若当真是偶然被卖进宫的,那也的确太过巧合了些……”
    魏太后此时却幡然醒悟过来,虚软躺在软榻上的身子陡然僵硬了几分,弹起身子来问柳清嫣道:“你知道些什么?”
    柳清嫣被魏太后的动作吓得心口突突的跳,小心翼翼问道:“太后娘娘难道没有派人去查过赵菁的家世?”
    此时魏太后的后背渐渐发冷,因为她确实没有查过赵菁的家世。宫里采买的宫女,在进宫前就已经查明家世清白,才会有入宫的机会,她也不会故意多此一问。况且赵菁刚进宫的时候,不过就是凤仪宫最下等的宫女,还是她瞧见了她模样好,这才放到了自己的跟前。
    至于后来,宫变那日赵菁受了重伤,好些事情都记不得,唯独人越来越冷静沉稳,她才看上了她,让她去服侍小皇帝去了。
    “你是什么意思?”魏太后扯着掌中的丝帕,问柳清嫣道:“难道赵菁是摄政王故意安插在哀家和皇帝身边的吗?”
    柳清嫣见太后这般反应,料定了她是不知道的,只低眉道:“不是摄政王,是摄政王妃。”
    “你……你说什么……”魏太后脚步一滞,堪堪就跌坐在了身后的软榻上,脸色瞬间苍白:“那死了的女人,要让她在皇帝身边做什么!”
    魏太后撕心裂肺的怒吼着,伴随着吱呀的开门声,来回话的小太监都被吓得缩起了脖子。
    站在凤仪宫门外等着觐见的赵菁陡然被这一声尖叫吓了一跳。
    她拢了拢身上的长袍,生怕风吹进了被冷汗湿透的后背。
    “叫她进来。”
    魏太后从软榻上站起来,让宫女将她身上的绛红色凤袍理了理,转身对柳清嫣道:“你在这儿等着,哀家去见她。”
    赵菁被领着进了凤仪宫,此时灯火通明的宫殿一片肃然,没有人敢说话,连脚步声都轻到听不见,她垂眸跟在方才的那个小太监后面,听他小声回话:“回太后娘娘,武安侯夫人来了。”
    赵菁听了这话便挽起裙子下跪,她的小腹已微微凸起,行动远不像从前那般方便自如。魏太后只看着她跪下,身边的人都退了下去,过了良久,她才跟疯了一样扑过来,扯着赵菁的衣领问道:“哀家问你,你当初进宫到底是为了什么!”
    赵菁的身子差点儿被撞得倒在地上,下颌的衣领越来越紧,她抬起头看着魏太后逐渐放大的脸,她从没有发现,魏太后眼角的皱纹已那么深。
    “我……我……”赵菁眼神一闪,闭上了眼睛道:“我是摄政王妃安□□宫行刺皇上的。”她已经无力再去隐瞒,这一切终究会像她的身世一样,被大白于天下。
    魏太后的手指陡然失去了力气,她突然抬起头来,脸上露出一丝自嘲的笑来:“皇儿,你听见了,这就是你心心念念的姑姑。”
    赵菁身子一晃,她转过头去,看见小皇帝周旭就站在门口,那看似平静的脸上,冷若寒冰。
    ☆、第208章
    永寿宫静得连一根头发丝落地的声音都能听见。
    小皇帝就站在高高的门槛外面,赵菁伸出手想要去喊他, 去被他冷冷的拂开了。少年阴沉的嗓音在耳畔响起:“武安侯夫人有孕在身, 送她回府吧。”
    “皇帝!”魏太后厉声喝道, 从地上站起来道:“她要杀了你!你如何能放了她, 你是一国之君,怎能妇人之仁!”
    周旭陡然间转过身来, 眸色森然的看着魏太后道:“母后既然知道朕是一国之君,就该知道君无戏言!”他冷冷的回头, 向殿外的小太监吩咐道:“送武安侯夫人回府!”
    有宫女走进来扶着赵菁起身,她觉得浑身无力, 连迈开腿的力气都没有了。赵菁转过头来看了一眼周旭,终是垂下了眸子, 任凭众人扶着出了宫门。
    殿外传来了更鼓声, 夹杂着门外的风声, 吹得整个大殿里的帘子哗啦啦作响。魏太后起身指着周旭道:“你……你……”她气得身子都在发抖:“你可知道她究竟是谁?她要杀了你!”
    “那又如何,朕不是还好好的站在这里吗?”周旭转头, 稍稍有些红肿的眸子透着一股寒光:“怪不得皇叔说母后不喜欢菁姑姑, 原来是因为这个。”
    “王爷他谋反了!你还跟哀家提起他做什么!”魏太后气得咆哮了起来, “你为什么要把赵菁放了, 拿着她去威胁你的好皇叔, 说不定他还能放你一马!”
    魏太后竭斯底里的撕扯着周旭的衣衫,无助的看着他,痛哭道:“你知不知道为了你这个皇位,我牺牲了多少!”她放声大哭了起来, 声音穿透了巍峨的房顶。
    “那母后能不能也告诉朕,当年皇叔逼宫,功败垂成,是什么让他放弃了戳手可得的皇位,来拥立朕这个乳臭未干的小皇帝的?”周旭低下头,看着几近疯狂的魏太后,她已没了平日端庄高贵的模样,就像一个泼妇一样。
    魏太后陡然后退,身子撞到了身后的茶几,将满桌的茶盏扫了一地,愣了半日才垂眸道:“哀家无话可说。”
    ******
    夜色深重,神武门的正门早已经落了锁。
    福满多送了赵菁到门口,守门的侍卫看过了腰牌,将城门开了一条缝。赵菁往外走了两步,回过头去问福满多道:“皇上不是睡下了吗?怎么又去了永寿宫?”
    “皇上是怕姑姑担心,所以才装睡的,后来听说姑姑被太后传去了永寿宫,就起来了。”赵菁听了这话心下感动,周旭如今是她的亲侄儿了,她又如何能放心得下他。只可惜他不知道而已。
    赵菁点了点头,又往外走了两步,福满多跟在她后面,看她精神恍惚的样子,只忍不住扶着她道:“姑姑早些回去休息吧,侯爷今夜怕是不能回府了。”
    三位辅政大臣正在兵部商议南征的事情,周熠不在,徐思安便是整个京城兵力的统帅,自然是不能离席的。她倒也不担心他,只是觉得他们两人原是莫逆之交,如今却要兵戎相见,想想也让人感叹几分。
    马车已经在门外候了多时了,丫鬟们见赵菁出来,都慌忙迎了上去。
    “太太。”
    绿芜见赵菁脸色不好,急忙将她扶住了。赵菁便僵着身子往前挪了两步,只听见不远处传来一阵喧哗的马蹄声,几个将士策马而来。到了门口这才翻身下马,对那守门的侍卫道:“快开门,王府的一位侧妃自缢了!”
    赵菁听了这话却是僵住了脚步,忍不住转身问道:“你说,王府的哪位侧妃自缢了?”
    那人看了赵菁一眼,依稀觉得有些眼熟,才开口道:“是府上一位姓龚的侧妃。”
    赵菁终究是被扶着上了马车,绿芜是同她去过一次摄政王府的,也远远的见过龚侧妃两回。她见赵菁这般难过,便开口劝道:“太太别难过了,王爷谋反,侧妃若是被抓了,多半也是逃不过去的。”
    赵菁心里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况且这些侧妃哪个身后没有母族,若是和摄政王牵扯到了一起,多半也是要被株连的。像龚侧妃这样自缢的兴许还能从轻发落,免了牵连之罪。她依稀还记得当日春秀进摄政王府的时候,龚氏还拉着她的手向她介绍,说那亭亭玉立的少女是她娘家的侄女。
    如今到了这一步,她还没忘了要保住娘家的势力。
    回到武安侯府的时候夜已经很深了,徐老太太让人替他们留着门,赵菁一天都没吃什么东西,饿得有些发慌,丫鬟便吩咐厨房送了一碗紫米粥过来。赵菁吃了两口,忽然想起小皇帝以前虽然挑食,却唯独喜欢这紫米粥,半夜若是要用宵夜,必定是要吃上一碗的。她想到这里便一口也吃不下去,只趴在了桌案上哭了起来。
    丫鬟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不敢去劝她,等她们见里头声音小了的时候,赵菁已经伏案睡着了。
    赵菁醒过来的时候,人已经躺在了床上。东边的窗口透出一丝白光来,她睁开眼睛,看见徐思安已经穿上了官服,在窗前走动。
    “你昨儿回来了?”赵菁的困意一下子没了。
    “昨日商议到寅时,几位大人年事已高,都撑不住了睡下了,我听说你回府了,所以回来看看。”
    赵菁瞧见徐思安的下颌上起了青黑色的胡渣,眼睛带着几分抠漏,她看了一眼房里的滴漏,蹙眉道:“那你岂不是一夜都没合眼?”
    “刚洗了一个澡,倒是算不得很困,我这就又要进宫去了。”徐思安走到赵菁的床前,伸出大掌轻抚着她的后脑勺,低头在她的额际上轻轻的吻了一口道,“我让长庚留在府上,你若是想出门,让他跟着便好。”摄政王府出了这样的事情,赵菁必定是想去看一眼的。
    赵菁一下子就明白了徐思安的意思,抬眸看着他,心底竟生出了无数的依恋,只一把搂住了他紧实的腰线,贴在他的胸腹出,轻蹭着他的衣襟道:“侯爷,我不信王爷会谋反,不管将来如何,你若是见到他,一定要帮我问问他,为什么要谋反,为什么!”
    她哭得整个身子都颤了起来,泪眼婆娑的,将他的衣襟弄的脏乱不堪。徐思安便一直将她搂在怀中,大掌一遍遍的安抚着她的脊背,过了良久,只等她的哭声轻了下来,才缓缓道:“放心,我一定亲自去问。”
    徐老太太是昨儿他们都走之后,才知道摄政王谋反的事情的。她一听这事情便拧着眉心,心道好不容易才回了京城的儿子这次只怕又要打仗去了。
    赵菁一早就去了松鹤堂请安,老太太打着哈欠从房里出来,只看见赵菁一个人,便问道:“侯爷人呢?已经走了?”赵菁红着眼眶点了点头,徐老太太看见她这样子,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好,只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道:“摄政王想当皇帝,早干什么去了!何苦还要折腾几回呢!”
    赵菁原本是满心难受的,听了这话却又觉得有些哭笑不得,一时脸上透着几分尴尬,终究对徐老太太道:“王爷反了,昨儿五城兵马司的人把摄政王府围了起来吗,龚侧妃自缢了。”
    “啊……”徐老太太惊呼了一声,随后却又淡定了几分,只叹息道:“谋反是株连九族的大罪,摄政王这一反,她们可不就是没了活路。”老太太虽然懂得不多,但对当年的事情却是记忆犹新的,当年老侯爷手刃亲子,其实也是为了保住武安侯府其他人的性命。
    赵菁见徐老太太这样,便没再说下去,只淡淡道:“我今儿想去摄政王府看一眼,皇上只下令将王府围起来,里面的人应该都没事,事情终究还没有查清楚,朝廷也不会贸然定罪的。”
    徐老太太虽然和那龚氏算不得很熟,但是听了这消息心里还是免不了觉得难过,只点点头道:“你去吧,能帮一些就帮一些。”
    摄政王府平日里有许多门客幕僚,但这次周熠南下,已带了不少人走。留在府中的不过就是内宅的一些妻妾,听了这样天大的消息,自然是惶惶不安的。
    龚氏的灵堂已经布置好了,她原先是在王府处理庶务的,如今她去了,王府里竟连一个掌事的人也没有,还只她原先手下用习惯的管事们替她张罗。
    因为外头有重兵把守,这时候更是无人敢来吊唁,若是传到了皇上的耳朵了,与逆贼有了牵连,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不过好在领头的侍卫认识长庚,才放了赵菁进去。
    几个龚氏身边的小丫鬟正跪在灵堂里嘤嘤的哭泣,院子里也没有丝竹管乐的,只是将白幡挂了起来,看着又冷清又阴森。
    “昨儿刚用过了午膳,龚家有人来过,也不知道和侧妃说了些什么,不过一柱香的时辰,刑部和五城兵马司的人都来了,说是王爷谋反了。”春秀呆呆的看着灵堂上龚氏的棺椁,缓缓道:“丫鬟们去房里喊龚侧妃,便瞧见她已经自缢了。”
    ☆、第209章


上一章
返回

侯门继室养儿经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