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王妃他富可敌国

王妃他富可敌国 第298节

    孔子的确是喜欢以理服人,只不过这个理,不是道理的理,而是物理的理。
    根据后世的各方面资料显示,孔子身高九尺有余,换算成后世的长度单位,差不多两米上下。
    除此之外,孔武有力,力托千斤,同时还精通各种格斗技巧。
    从史料中也能看出,在孔子周游各国游学的时候,甚至还有过七天七夜不吃饭的经历,其身体素质可见一斑。
    用顾砚书常用的话来说,便是一拳能够打死好几个小朋友。
    在春秋末期那般混乱的年代,孔子还能够将自己的儒家思想发扬光大,皆是因为孔子其人,是先兵后礼的典型代表人物。
    顾砚书作为一个流着华夏血液,从小接受着儒家思想长大的社会主义**人,自然是要继承孔子这样优良的品质的。
    就在顾砚书在心中如此作想的时候,便听到了皇帝的声音:
    “你这个提议不错,朕记得,朕见你寻常计划书也写的不错,这开通往来贸易之事,你也同这摊丁入亩一般,写一份计划书给朕吧。”
    “什么?”
    顾砚书看着皇帝愣了愣,这个人刚刚明明不是这样说的,刚刚皇帝不是说只是想问一下他的意见吗?
    现在怎么就变成要写计划书了?
    对此,皇帝只给了顾砚书一个淡然的眼神:
    “怎么?有问题?”
    “……没问题。”
    顾砚书有些无言,你都这样问了,我还能有什么问题?
    同时,顾砚书也对皇帝的厚颜无耻,有了一个新的认知。
    结果让顾砚书没有想到的是,皇帝能比他所认知的,还要不要脸一些。
    因为在得到顾砚书的答案之后,皇帝想也不想边冲着顾砚书扬了扬下巴:
    “既然没问题,那便动笔吧。”
    “现在?”顾砚书反问。
    “怎么?写不出来?朕看你刚刚说的头头是道,心里应该是已经有了注意吧?”
    皇帝又看了顾砚书一眼,眼神中满是理所当然。
    顾砚书心里自然是有了主意。
    这往来经商之事,华夏自古便有,譬如极为出名的丝绸之路。
    更别说经商还是顾砚书的老本行,想要写出一份完整的计划书,对于顾砚书来说,便像是吃饭喝水一般简单,完全可以信手拈来。
    道理顾砚书都明白,但他今日来皇宫,难道不是来参加琼林宴的吗?
    怎么突然就变成要加班了?
    但在抬眼看到皇帝催促的眼神后,顾砚书便知道,今日的加班应该是势在必行,最后也只能压下心中的不高兴,走到了一旁的书桌前,开始奋笔疾书起来。
    刚刚在与皇帝提及可以开通往来贸易之时,顾砚书的心中便已经有了章程。
    现如今写起具体的计划书,也是下笔如有神,除了偶尔思索合适的用词,中间几乎没有任何停顿。
    虽然满心不高兴,但在进入工作状态之后,顾砚书却没有丝毫分神。
    全副精神都放在计划书之上的顾砚书并没有看到,在他执笔之时,皇帝看着他那略微带着一丝复杂的眼神。
    不过这样的眼神,也只在皇帝的脸上出现了片刻。
    随后,皇帝便收回了自己的视线,将目光放在了手中的奏折之上。
    只不过从那久久也没有翻动的奏折便能看出,此刻的皇帝,是在思索另外的事。
    莫约大半个小时之后,顾砚书缓缓放下了手中的毛笔。
    将那一份刚刚新鲜出炉的计划书拿在手中通读了一遍,检查了没有纰漏以及错字之后,缓缓舒了一口气,抬眼看向了皇帝:
    “父皇,儿臣写好了。”
    被顾砚书的声音打断思绪的皇帝也很快回过了神,低声吩咐道:
    “呈上来给朕看看。”
    顾砚书上前一步,将手中的计划书放在了皇帝的面前。
    这份计划书,一如既往地带着顾砚书独特的风格。
    不仅注明了开通往来贸易经商的优缺点,同时也写了可能会遇到的麻烦与阻碍。
    不仅如此,对于可能会遇到的麻烦以及阻碍,顾砚书甚至还写上了解决方法。
    其内容的详尽程度,丝毫不亚于那一份摊丁入亩的计划书,并没有因为临时赶工而打任何折扣。
    认真说起来,或许是自己熟悉的领域,这份计划书,甚至比摊丁入亩更加详尽。
    饶是皇帝,在看到自己面前这份简单明了的计划书后,眼中也有一丝惊艳,一闪而过:
    “不错,回头朕便让王公公将赏赐送至你府上。”
    “谢父皇,这些都是儿臣应该做的。”
    顾砚书微微俯身,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皇帝的赏赐。
    看着皇帝认真研究计划书的模样,顾砚书第一次对自己的判断有了怀疑:
    难道皇帝今儿个又是让人去厉王府上传旨,又是让王公公亲自去接他,说要单独见面,如此大张旗鼓的动作,就真的只是为了西境之事?
    然而就在顾砚书如此作想的时候,皇帝却缓缓放下了手中的那一份往来贸易的计划书,抬头看向了顾砚书:
    “前些日子老三与朕闹了一些矛盾,想来你也应该清楚?”
    在皇帝的这番话后,顾砚书丝毫也不觉得意外,低声回道:
    “是,儿臣都知道。”
    无论是顾砚书的语气,还是现在的表情,都透着一股子坦然自若。
    “那你也应该知道,老三与朕,是因为什么闹矛盾吧?”
    “知道。”
    顾砚书微微垂眸,眼睑覆盖住了眼球,纤长又浓密的睫毛,微微颤动了些许。
    随后,皇帝又问:
    “那你又是如何想的?”
    顾砚书想也不想便回道:
    “儿臣与王爷,心意相通,自然意见相同。”
    而在顾砚书说完这句话之后,却没有听到皇帝下一个问题。
    略带一丝疑惑地抬眸,谁知却对上了皇帝略微有些复杂的眼神:
    “朕以为,依照你的性子,是断然不会将话说得如此直白的。”
    这一次,愣住的人,换成了顾砚书。
    不得不说,虽然只见过了寥寥数面,但皇帝的确是有些了解顾砚书的行事风格的。
    若是放在往常,依照顾砚书的性子,在面对皇帝之时,绝不会将话说的如此直白。
    但现在却不同。
    秦戮刚刚才为了顾砚书,放弃了继承皇位的可能,甚至还为此不惜得罪皇帝,也没有给自己留下丝毫退路。
    若是此时,顾砚书还想着两面讨好,在皇帝面前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又如何对得起自家小鹿的一片赤诚之心。
    心中这般想着,顾砚书也没有隐瞒,直接将这番话,给说了出来。
    而在听到顾砚书的这一番话后,皇帝又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脸上再一次出现了顾砚书刚到御书房,其观察顾砚书之时的复杂申请。
    就在顾砚书以为皇帝会这般一直沉默下去的时候,便听到了皇帝略微带着一丝感慨的声音:
    “朕这一生,自从坐上这个位置之后,便一直谨言慎行,凡是三思再三思,鲜少做过让自己后悔之事。”
    听到皇帝的和这个声音,顾砚书原本戒备的心,略微软了软,对皇帝接下来的话,有了一丝猜测。
    果然,随后,顾砚书便又听到了皇帝的声音:
    “但是这些日子以来,朕一直在思索着,当初朕给你与老三赐婚的事儿,做的是否是有些冲动了。”
    顾砚书听闻此言,微微垂下了眼眸,睫毛再次颤动了一番。
    然而这一次,顾砚书却没有接话。
    皇帝似乎也并没有让顾砚书接话的打算,自顾自地向下说着:
    “自四年前,有朝臣提醒朕,应当立储之后,朕便一直在心中思索着合适的人选。”
    “朝臣们都说朕是不愿意让底下的皇子一家独大,所以才迟迟不愿立储,但其实,朕一直以来,心中便属意老三……”
    顾砚书在对人的情绪变化这方面,一直敏感,否则当初也不会一个照面的功夫,便听出了李明鹏是在说谎。
    同样是如此,顾砚书此刻也能够清晰地感知到,皇帝说的都是实话。
    也正是因为如此,顾砚书的眼中,有一丝诧异一闪而过:
    四年前便属意自家小鹿,为何这四年的时间里,却一点表露也没有?
    甚至还做出了无数次端水的举动?
    就在顾砚书心中这般疑惑的同时,便从皇帝接下来的话中,听到了答案:
    “但当时的老三,在朕心中,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储君人选,朕便想着,先观察磨砺一些时日,待到时机合适了,便下旨,谁知……”
    第196章
    后面的话皇帝没有说全, 但即便没有说全,顾砚书也知道皇帝想说的到底是什么。
    无非是谁知道秦戮会为了他,宁可不要皇位, 也不愿意再纳妾生子。


上一章
返回

王妃他富可敌国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