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十国帝王

第205节

    即便是刘细细,也将少女天性展露无遗,和第五姑娘一路猎奇,真将此行变作了游山玩水。
    大漠风光别有风味,大风起时风沙走石,百里内都是滚滚烟尘,少了中原的温婉如水,多了许多豪迈苍劲。若说江南是温柔乡,这里便是英雄地,是热血男儿征战沙场,建功立业的地方。
    自古以来,北境多战事,在戈壁、草原与荒漠边,多少中原男儿远离故乡,在这里战斗、生活,又在这里死去、埋葬,这一片广阔无边的土地,也包含了无边的豪情壮志与思乡离愁。
    边关,边关,这两个字,念叨起来是多么厚重。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
    李绍城对照舆图,在马背上眺望前方良久,指着西北方向,问李从璟:“大哥,再往西北百里,就是居延海了。鞑靼部西迁,必定要经过此地,数万人的大规模迁徙,留下的痕迹必定极其明显,只要我等到了居延海,就能锁定鞑靼部的行踪。”
    李从璟点点头,抬头远望。
    不远处,数骑奔驰而来,却是放出去的游骑回来复命。因孤军深入,游骑的作用愈发重要,这回出去探路的,是林英本人。他回到李从璟身前,抱拳行礼,然后开口道:“军帅,前方发现了一队骑兵,人数在两千到三千之间。”
    “是鞑靼部?”李绍城皱眉问。
    林英摇头,“不像。看对方模样,倒是契丹军的装束。他们应该才经历过一场战斗,队伍中还有俘虏、伤员。至于其他的,因为不方便靠得太近,却是看不真切了。”
    “契丹军?”咀嚼着这三个字,李从璟脸上浮现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他看向李绍城、郭威等人,“这倒是巧了。”
    “这有什么巧的!这草原上,除却鞑靼大军,就是契丹大军!”第五姑娘哼了哼。
    李从璟不跟他计较,郭威寻思道:“既然是契丹军队,又方与人交战,想必是追击鞑靼的人马,但为何只有两三千人,这军力却是少了些。”
    “不少,不少。”李从璟呵呵笑道,“到了此地,契丹已经差几将鞑靼逐出了原领地,这时候之所以还有契丹军队鞑靼咬着不放,却应该不是想要将他们追杀歼灭,而是驱赶着他们西行。”
    李绍城双眸明亮,“的确如此。将鞑靼部驱逐出原领地,契丹军的战略目的也就达到,此时只要保证他们继续西行、不回头便可,这两三千人的契丹军,应该就是驱赶、监视之意。至于鞑靼西迁后去到何处,那却不是契丹眼下关心的了。”
    郭威也想通了此中关节,顺着向下说道:“鞑靼部西迁,必定要找地方生聚,需要侵夺草场,如此,便不可避免与西边其他部族产生冲突、战争,而契丹本就在西征,此举无异于让鞑靼为其先头部队,为他们扰乱西部部族,消耗军力。这样一来,当契丹军西征时,遇到的抵抗就要小上很多,就可坐收渔翁之利了!”
    “不错,的确如此!”李从璟笑出声来,“这幅算盘倒是打得叮当响,看来耶律阿保机和耶律敌烈到底是老谋深算,深谙用兵之道。”
    林英道:“只不过,他们这幅盘算马上就要落空了!”
    见林英一语戳破关键,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笑罢,李从璟摆摆手,“好了,既然要跟鞑靼部接头,共襄大举,这初次相见,见面礼总是必不可少的。”
    “这支契丹军,以及契丹军中的鞑靼俘虏,正好用于此处!”
    ……
    第326章 鞑靼公主勇披甲,戈壁风情异江南(下)
    阿狸很悲愤。
    身为鞑靼部的公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身份尊贵,固有尊严,此时却沦为俘虏,被契丹贼子这些仇敌围在中间打趣、调笑,她如何能不悲愤?
    被绑着放在马背上坐着,她不无可惜的想,早知如此,昨日杀契丹蛮子时,就该每个人都多补几刀,最好将他们的尸体都砍碎,如此才能泄心头之恨!
    然而此时才有这个念头,却是已经晚了。
    阿狸没有回头,虽然她很想回头看一眼,但她也知道,回头也是看不见鞑靼部族人的,既然如此,倒不如不去表现自己的依恋、软弱。看着同样被俘的鞑靼部族人,阿狸心痛的想到,过些日子,等到了契丹领地,他们就要一起沦为奴隶,被当作牲口一样对待了。
    想到这,饶是心性坚定,阿狸也不禁悲从中来。
    她很想一死了之,免得受罪,免得尊严被践踏,但她被五花大绑,嘴里也塞了布团,却是连自杀都做不到。
    心中重重叹息,阿狸很绝望。她想,待得来日摆脱束缚,第一件事便是要自尽,万不可丝毫犹豫。她可是清楚她自身魅力的,那是没有男人能够抵抗的诱惑,她甚至可以预见自己悲惨的命运,她可不想经历这样的命运。
    耳畔都是契丹贼子夸张而放肆的笑声,阿狸索性闭上眼睛,眼不见心不烦。
    不知过了多久,阿狸敏锐的察觉到,有大批骑兵正在急速奔进。
    她没有睁开眼,在她的想象中,能出现在此地的,不过是契丹贼子罢了。
    但是随即她就听到,身边的契丹贼子们一阵杂乱,她听到他们惊慌的叫喊,马刀出鞘的声音,并且马速也提了起来。
    “唐军,唐军!”
    “是唐军,迎敌,迎敌!”
    唐军?
    唐军怎么会凭空出现在这里?
    阿狸觉得这些契丹贼子真是无聊透顶,难道他们觉得,开这样的玩笑,这样戏弄自己,骗自己睁开眼,然后面对他们的调笑很有意思?
    对面奔来的人,根本一点人音都没有,哪有骑兵在冲阵时,不大声叫喊的?
    然而,随即,两军交战的声音响起,金戈铁马的声音充斥在耳际,将阿狸震得一愣。什么都可以作假,但两军交战的动静,却是做不了假的!
    阿狸猛然睁开眼,然后,她就看到了她这辈子永远都无法忘记的一幕。
    黑袍黑甲,长槊横刀,迎面冲来的那支军队,阵型严整得超乎她想象。他们犹如天神下凡,杀入契丹军阵中,犹如飓风过岗,面前不可一世的契丹贼子,此时都如百草低伏,毫无还手之力,转眼间被他们杀得七倒八歪,乱成一片!
    黑袍黑甲,长槊横刀……那是,只有唐军才会有的装束!
    然后阿狸的目光就紧紧落在为首那员唐将身上,他的战马是那样神骏,他的身姿是那样坚不可摧,他手中的长槊是那样如风似电,他的面容是那样沉静,而他的面前,没有一个契丹蛮子能挡住他一个回合!他带领唐军冲入契丹军阵中,就像巨舰扬帆,一路乘风波浪!
    阿狸呆呆的望着对方,一时间空白的脑海中只剩下两个大大的问号——他为何能如此骁勇善战?而他,又是谁?
    就连身旁的契丹军士一哄而散,阿狸都没有察觉。
    ……
    此番西行,百战军出动了三千君子都,外加两千精骑,共计五千敢战之士,如此军力,冲击三千不到、仓促应战的契丹军队,自然是不费吹灰之力。
    面前的契丹蛮子很快溃败,开始四处逃窜,李从璟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水,意犹未尽的收起长槊,随即下令百战军包围聚歼这批契丹蛮子,务必不能让他们有逃脱此地,将他的行踪告知耶律敌烈的机会。
    下达完军令,在精骑护卫下,李从璟策马缓缓走向那些聚集在一处,迷茫而又敬畏望着他们的百余鞑靼俘虏。
    百余鞑靼俘虏中,竟然有一人坐在马上,这样的场景让李从璟稍稍有些意外。俘虏都能骑马,这个俘虏是什么身份?随即,李从璟的目光就落在对方身上,那被绳索绑着,而显得格外挺翘的两座山峰上。
    身材不错!李从璟想到。
    李从璟又看了围在那女子身旁的鞑靼俘虏们一眼,见他们一个个僵立不动,心中顿时有些了然,怪不得鞑靼部会被耶律敌烈击溃,这些人智商不怎么够用啊,这个时候竟然还不给人家松绑?
    李从璟停马在对方马前,利落下马,走向那名女子。
    既然对方身份不俗,那可得以礼相待,说不得,要与鞑靼首领搭上线,还用得上对方。
    不过这名女子的脑子貌似也有些不太好使,看自己的眼神怎么这样呆滞?李从璟心想。
    来到对方马旁,鞑靼俘虏们自发让开一条道。李从璟自然伸出手,将对方从马背上抱下来,轻柔为她取出嘴中布团,松开绳索。
    做完这些,李从璟后退两步,抱拳行礼,“在下大唐卢龙节度使李从璟,敢问阁下可是鞑靼族人?”
    此时正视对方,李从璟才发现对方的倾城之貌,尤其那股自然流露出的妩媚、妖娆之意,让他颇有些心动。只不过他到底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身边美人可不少,桃夭夭、任婉如、李永宁、耶律敏等,都堪称一时绝色,就是第五姑娘,那也是美人胚子,是以李从璟表现得很淡然。
    “李从璟?”阿狸终于捡回先前不知跑到何处去的心神,她眨着妖娆的眼眸,盯着眼前这个让她感到意外、惊奇的男人,“你就是大唐的卢龙节度使李从璟?”说完才发现自己竟然重复了对方的话,于是立即补充问道:“那个为大唐收复平州,屡败契丹大军的李从璟?”
    李从璟不曾想自己的名声,竟然已经传到这么远的地方,连一个鞑靼小娘都听说过,有些意外,“正是在下。”
    阿狸展颜一笑,眸中爆闪的光彩让李从璟一时无法理解,“我是阿狸。以前我是鞑靼公主,以后我还是。”
    第327章 盛情相会说前路,建安已下望辽东(上)
    巴拉西很焦躁。
    他带领鞑靼部勇士追寻契丹留下的痕迹,一路向东追去,但是经过大半日后,他们仍旧没有发现契丹大军的踪迹,反倒是草原上的痕迹愈发稀疏,这让他的一颗心也在不停往下沉。
    追回阿狸,这不仅关系鞑靼部所剩不多的尊严,也是巴拉西个人强烈的意愿。他几乎不能想象,若是没有阿狸,生活将会变成怎样一种模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绝对跟美好扯不上半点儿关系。
    黄昏之际,草原上契丹大军的足迹再度变得明显起来,这让巴拉西心中重新燃起希望,稍稍振作起来,他下令鞑靼战士加快步伐。
    翻过一道矮丘,在天黑前,巴拉西眼帘中出现了一支大军的身影。在山那边的不远处,一支大军正在宿营,人马交错的营地,显得忙碌而且有序。看到这片营地,巴拉西眼前一亮,心中的狂喜再也控制不住,他一把拔出弯刀,下令鞑靼勇士准备发起冲击。
    “殿下,且慢动手,情况似乎有些不妥!”在巴拉西冲出去之前,一位壮年男子拦下他,那是鞑靼部现在的第一勇士,也是深受图巴克器重的大将莫西里,这回巴拉西意气用兵,率军追赶契丹军队,图巴克虽然事先有所犹豫,但在巴拉西出动之后,却还是派了莫西里跟上巴拉西,就是担心巴拉西行动不当。
    巴拉西焦急的看向莫西里,“有何不妥?契丹贼子就在眼前,阿姐必定也在其中,我们正该冲出去杀了这帮契丹贼子,将公主殿下救出来才是,为何迟疑?”
    莫西里没有如同巴拉西一样,关心则乱,他冷静的观察局势,指着不远处的营地对巴拉西道:“殿下且看,对面的营地连绵数里,规模之大,岂是两三千人的规模?依我估计,对方至少不下五千人!昨夜袭击我们的契丹贼子只有三千人左右,又经伤亡,此时怎会凭空多出几千人来?”
    被莫西里提醒,巴拉西也发现了这个蹊跷,不过他并不在意,“这有什么好顾虑的,或许是契丹的后续援军,汇合了昨夜那帮贼子!”看着莫西里,巴拉西道:“莫西里,难道见对方兵力倍增,你已经胆怯了吗?既然这样,你留在这里好了,我带部落勇士冲阵即可!”
    莫西里强忍激愤,沉声道:“殿下,难道至今你都没有发现,对方的衣甲装扮,与契丹贼子不一样吗?”
    临近日暮,视野差了些,但毕竟没有天黑,仔细看倒也看得清楚,巴拉西错愕的向那片营地望去,果然就见对方的衣甲装扮,的确与契丹不一样。岂止是与契丹不一样,细看之下,那根本就与所有的草原人装扮不一样。也就是说,对方极有可能根本就不是草原军队!
    莫西里继续道:“而且对方的扎营方式,也与契丹贼子不同,草原部族扎营,怎会掘土为墙、深沟宽壕?”
    巴拉西渐渐冷静下来,“你的意思是说,对方极有可能是唐人军队?可唐军怎会出现在此地?”
    “这便不知了。”莫西里摇头,只能猜测道:“不过耶律敌烈攻克了唐朝的丰胜之地,或许是唐朝皇帝出动大军,来攻打耶律敌烈也说不定。”说罢,总结道:“唐军出现的蹊跷,敌友不明,既然他们不是我们的目标,当下我们还是不要招惹他们的好,依我之见,我们不应该在此地逗留,应该绕行过去,继续追击契丹!”
    在得知对方是唐军的时候,巴拉西脑海中突然闪过一道闪电,他握住马缰绳的手,竟然微微颤抖起来,他神色激动盯着莫西里,“不,莫西里,我们不应该绕行!我们应该去唐军营中!”
    “什么?殿下,这可万万使不得!”莫西里大惊。
    “为什么不呢?”莫西里正色说道,“如今鞑靼部式微,仅凭我们本部落之力,已经无法与契丹对抗,在这个时候,若是能够得到唐军、得到唐朝的帮助,我们才有可能击败契丹,夺回原本属于我们草场,回到我们的故地!”
    莫西里被巴拉西大胆的想法震惊道,他下意识的还想阻拦:“这……”
    “而且,眼下若是能够得到唐军相助,我们追击契丹,救回公主的把握就大了很多!”巴拉西眼中闪过一抹狡黠,“唐军出现在这里,本就是为对付契丹而来,若是我们能够提供契丹‘大军’的行踪,想必他们很乐意去出击那些契丹贼子。这样一来,不仅我们不用惧怕契丹是否有援军,而且唐军也被我们拉到了同一战线上。往后,唐军便只能和我们鞑靼联手,共同对付契丹贼子!”
    年少的巴拉西,因为兴奋和激动,五官都有些扭曲,他眼中闪烁着狂热之色,那是一种莫西里暂时还不能理解的疯狂。这位在他看来,还远未长大,并且行事冲动、不稳重的殿下,此时流露出来的灵活思维和眼中的野心,让他第一次认识到了,巴拉西与他的不同——王族与平民的不同。
    这还是那个单纯、冲动的少年吗?
    巴拉西就像是沙漠中的远行客,在行将绝望的时候,抓到了生命中最后一株救命稻草,他策马奔出,“快,莫西里,天黑前务必赶到唐军营前,否则等到天黑,唐军的戒备就会大许多,可能你我就见不到唐军主帅了!”
    莫西里回过神来的时候,再也拦不住巴拉西,他只能硬着头皮跟上去。
    唐军主帅是谁,他会接见巴拉西,会同意帮助我们解救美丽而尊贵的公主殿下,一起出击契丹吗?这是莫西里脑中盘旋不去的疑问。他实在是没有把握,因为他对对面的唐军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况下,大概也只有巴拉西那样冲动冒失的少年,才会不顾一切迎过去吧?
    ……
    章法严密的营地中,李从璟在大帐外燃起一堆篝火,摆上了随军携带的肉食清水,来招待鞑靼部的公主阿狸,在他旁边,第五姑娘一边拨动着火堆,一边小声嘀咕道:“草原的天气真是奇怪,白日那般热,到了夜里却这般冷,过一天就如同过夏冬两季一样!”
    李从璟在火堆上支起一个架子,正在烧烤全羊,这只肥羊骨架并不大,看得出来应该还未成年,正是肉嫩多汁的时候,李从璟将随身携带的佐料摆在一旁,由第五姑娘端着,不时取出一些,均匀的撒在烤肉上,每当这个时候,香气怡人,格外诱人食欲。
    之所以会随身携带佐料,却是受剑子的影响。


上一章
返回

十国帝王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