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十国帝王

第497节

    不日,他只留了两个指挥坐守盛唐,带领主力南下,去找王会的晦气。
    从盛唐到庐州,地势大致一马平川,周边都没甚么险要,紫蓬山与大别山之间,有近百里广阔之地,足够李彦超任意纵横。
    这一日,也就是李彦卿在英山设伏的当日,李彦超到了舒城附近,他那些乔装后到舒城附近打探敌情的心腹,接连回来向他复命。
    “贼军有一部兵马,驻扎在舒城西北四十里之外的施桥镇,应该是王会的先锋。”百姓打扮的心腹指着地图向史彦超汇报,“此地是个三岔口,算是要地。”
    四万兵马不可能窝成一团挤在一起,从兵法上讲,这样不利于调度,也不利于应变,一旦有甚么意外,比如说敌军夜袭,一乱就全乱了,兵马分开扎营,彼此有距离但又不至于距离太远,既能避免一营乱全军乱,也能在一营有变时相互支援。
    “有多少兵马?”史彦超问。
    “大抵三千。”心腹回道。
    想了想,心腹又补充:“贼军主营在舒城,距离此地最近的营垒,不过二三十里,若遣马军支援,不需要太久。”
    李彦超沉吟半晌,忽然道:“就打施桥!”
    当夜,李彦超率领部曲,抹黑潜向施桥吴军营地。
    如斥候所探,此营中的吴军兵马,数量的确在三千上下,主将是个在楚地颇有战功、以骁勇著称的壮年汉子,今日他听闻王会往庐州调发了五千援军,帮助庐州守城,私下很是发了一顿牢骚,因为这意味着他们要在这里多耽搁些时日,一心想要直捣寿春杀败唐军,好建功立业的主将,自然打心里有一百个不乐意。
    夜里吃了些饭食,本想饮酒,考虑到大战在即,还是耐住了性子,在抢来的一个小家碧玉身上耕耘半晌之后,摆了个大字沉沉睡去。
    到了深夜,正做春秋大梦的主将,在幻境中纵马驰骋大杀四方,身前唐军败退如蝗虫,身后吴军进击如虎狼,那传闻中不可一世的李从璟,一面惊慌逃窜一面丢盔弃甲,让他放声大笑好不畅快。
    直到亲兵在帐外大声疾呼,主将才从梦中惊醒,他坐起身怒道:“何事吵闹,惊扰某家美梦?!”
    话音刚落,主将就察觉到不对,果然,亲兵在帐外嚷道:“贼军夜袭!将军,贼军杀进营来了!”
    喧嚣声如海潮,排山倒海,在帐外来回炸响,主将顾不上穿衣,更别说披甲,赤脚奔到帐外,一看营中的情况,立即惊得目瞪口呆。眼前的营垒中人潮汹涌,吴军将士惊慌大呼,四散奔走,如同见了阎王,不知多少唐军四面杀向营中,势不可挡,砍瓜切菜一般将眼前的吴军将士杀倒,无数营帐燃起火光,更加衬托得吴军惊慌尤甚,唐军勇猛无敌。
    这般溃营的景象,让主将遍体生寒,心头连道:“完了,完了……”
    唐军没杀进营中他还能反击,唐军刚杀进营中他还能抵挡,如今唐军几乎都要将整个营地掀翻,他已是无力回天。
    “多少唐军?”
    “这般声势浩大,怕是不下万人!”
    “快,快向王将军求援!”
    “将军,还是快走吧,唐军杀过来了!”
    “走……走……”
    主将也顾不上回帐穿衣了,跨上亲兵牵来的战马,慌慌张张奔走。
    他经历过朗州之战,亲眼看到过殿前军将周本杀得全军溃逃,眼前景象无疑让他如回噩梦。
    李彦超没想到战事会这样顺利,他原本以为吴军防备严密,他们要夜袭得手少不得要费上一些功夫,为此他甚至考虑到吴军援军会赶来,还派遣将领绕后设伏专门应对,如今看来却是多虑了。
    唐军成功杀进营中,势如破竹杀穿吴军营地,遇到的抵抗微乎其微,这里面固然有他大张旗鼓的原因,也跟本部侍卫亲军连日来憋下的恶气不无关系,友军都是连战连捷,唯独他们在寿春久攻无功,是以此战人人奋勇争先,杀败三千防备不严的吴军就不足为奇。
    李彦超当即下令,不要俘虏,所有吴军就地砍杀,然后烧毁营地,在天亮前及时撤走。见好就收,李彦超没有贪得无厌的意思。
    却说那员吴军主将拔马回逃,在路上遇到闻声前来支援的同袍,对方见他这般衣衫不整的模样,既惊讶又鄙夷,当即询问战况。
    “唐军过万,趁我不备,大举杀来,如狼似虎,非是本将不战,实在是不能战啊!”吴军主将几乎是痛哭流涕。
    得知营地全失,眼见吴军将士丢盔弃甲回逃,那些本想趁唐军立足未稳,去击对方一阵的吴军将领,都停下了脚步,派人向王会回报情况,方才气势汹汹的诸将,此时竟然全无继续进击的意思。
    他们都不是傻子,施桥营垒都破了,全军溃败,他们此时顶上去,就不是支援,而是完全用自己的部曲与唐军作战,听说唐军逾万,他们就更是没了去较量的心思,对方一战而胜正是杀红眼的时候,此时撞上去那是自讨苦吃,功劳没有平白折损自家部曲,哪个主将会这样做?
    耽搁半晌,王会的军令传来,也是让他们收兵回营,看好自家营地,防止唐军扩大战果。
    天亮之后,斥候探明,唐军已然撤走。
    军帐中,王会恼火的踢翻了案桌,大发雷霆。
    “本将征战楚地时,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曾半旬连克十二城,楚军见本将则出降,未敢有片刻迟疑,何也?迟疑则性命不保!如今,本将携百战之精兵,受陛下与丞相之厚望,东进庐州,本意直取寿春,将唐贼赶回淮水以北,保我大吴江山社稷,本将一片辛劳之心,但实际情况却是如何?!”
    王会来帐中来回踱步,怒火冲天,“先是庐州乞援,彼者坐拥坚城,将士四千,竟不能抵挡五千唐贼!而后本将发兵救援,彼者竟无甲士接应,使得我五千精锐,一战而损失殆尽!奇耻大辱,未有胜此者,本将戎马一生,从未有过如此耻辱!”
    幕僚温声相劝,“将军息怒,英山失利,罪不在将军,而在庐州刺史,彼者消息有误,才让五千精锐中了埋伏……”
    “此者最为可恨!”王会咬牙切齿,“堂堂一州刺史,大战之际,竟然连敌军虚实都摸不清楚,竟还误导本将举止不当,徒使将士折损,令我声名平白受污,实在是无用至极!”
    王会对庐州刺史破口大骂,将对方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圈。
    “今日,今夜!又逢惨败!”王会冲出几步,狠狠一脚将跪倒在帐中请罪的那员主将踹翻,“三千人守不住一座营垒,一个时辰不到,竟然叫贼军一击而溃,真是猪狗不如的东西!”
    “将军……唐军人多势众……非是末将不敌啊!”那主将哭诉。
    “住口!混账东西!”王会上前对其饱以老拳,打得对方脸上血肉模糊、惨叫连连,“唐军人何在何处?你给本将找出来看看!他们哪里来的万人!若彼真有万人,片刻冲毁尔营,岂会不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岂会一击得手,即刻远遁?!狗屎一样的东西,到了这步田地竟还如此无知!”
    “来人!”王会打累了,“拖出去,军杖三十!”
    王会恨极了这帮无能的饭桶,昨日白天一战夜里一战,皆毫无预兆遭遇惨败,八千将士折损大半,这让踌躇满志的王会,恨不得将这些人脑袋都扒开当夜壶。
    “将军,事已至此,多思无益,眼下,还是筹谋往下的战事为好……”有幕僚劝说道。
    王会回到案桌后,牙关紧咬。
    接连两败,一片大好的形势已经天翻地覆,战事再没有先前那般乐观,他也不再游刃有余。
    第796章 西路军接连数战,李从璟大定江淮(三)
    李从璟在接到李彦卿与李彦超先后递来的两份军报后,着实感到一阵心怀畅快,第五等人付出许多代价拿回来的军报,终究是发挥了它该有的作用,虽然眼前还只是两场“小胜”,情报的价值还未被完全挖掘,但李从璟相信在不日之后,江淮形势就会水落石出。
    与众幕僚商议过后,又看过参谋处的战局分析,李从璟给李彦超等四将下达了一分军令,这份军令实际上也是四将的请求,李从璟算是准了四将所请:合兵攻舒城,与王会决战。
    为了支援舒城战事,李从璟下令史彦超,带领五个指挥君子都前往相助,他在滁州只留下一个指挥充作近卫,若非众人极力劝说,以李从璟的性子,半个君子都将士都不会留在滁州。
    滁州经过先前的抚民之策与后续朱长志的治理,各项政事已经步入正轨,眼下的滁州虽然毗邻正在激战的扬州与庐州,却是一片稳定祥和之像,滁州的百姓已经自觉不自觉的接受了大唐统治,为江淮各州县开了一个好头。
    李从璟去探望第五伤情的时候,她提到了锦绣阁葛三娘,经过军情处打探,葛三娘还未被处死,第五等人从金陵走脱之后,留在金陵的许多军情处锐士陆续被捕,如今处境不用想都不太好。
    既然诸人都还活着,李从璟当然不会坐视不管,他派遣使者给徐知诰送去一封信,要用林安心换回葛三娘等军情处锐士。
    林安心听到这个风声后,忍了半日终究还是没忍住,找到李从璟面前,“你真打算放我回去?”
    “不是放,是交换。”正在院中与第五玩投壶游戏的李从璟,一面往二十步之外的壶里投矢,一面回答既忐忑狐疑又万分期待的林安心,“你留在这里也没用,平白消耗我的粮食,如今有机会让你换回我大唐功臣,我何乐不为?”
    林安心神色复杂,“你不怕放虎归山?”
    李从璟哂然,看了林安心一眼,“你是虎?”
    林安心知道李从璟这是瞧不上她的意思,当即气得咬牙切齿,胸脯不停起伏。
    第五姑娘在一旁呵呵笑道:“母老虎!”
    李从璟十投十中,便让人将那箭壶挪远了些,“即便是放虎归山,也没甚么不妥,此一时彼一时,如今那山上已经有了另一只老虎,你告诉我,我再放回去一只老虎,结果会如何?”
    林安心冷笑道:“两虎相争的戏码怕是不会上演。”
    “上演也好,不上演也罢,有戏看就看,没戏看就不看,于我而言殊无多大区别。”李从璟笑容随意,“青衣衙门并非一群酒囊饭袋,我可以不在意你,却不能不在意它,你在我这里吃得好睡得好,我把你养得白白胖胖的,你说你回去后,徐知诰是让你继续做青衣衙门司首,还不是不让你做?”
    摆了摆手,李从璟意兴阑珊,“退下吧。”
    林安心知道李从璟这是给徐知诰上眼药,但她无可奈何,能有机会回金陵她自然不想错过,至于其它的就不是眼下能考虑的,听到李从璟那句“退下吧”如此自然,林安心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无力感。
    苏红袖听说李从璟愿意拿林安心换回葛三娘,激动的泪眼模糊,跪下来可劲儿给李从璟下拜,泣不成声的感谢。
    李从璟对这位锦绣阁花魁没有好感也没有恶感,不过见她把额头都磕破了,还是让人将她扶起来,认真道:“你不用感谢我,他们为大唐流血流汗,大唐不会忘记他们,我更不会。莫说是一个林安心,便是十个,我也会毫不犹豫的送回去。”
    战士之心不可伤,战士之魂也不可辜负。
    伤了,辜负了,就很难再有。
    李从璟将最后一支羽矢投进壶中,负手看向院外,呢喃道:“一个帝国真正强大的脚步,应该从尊重、保护他的每个子民开始。”
    ……
    舒城。
    王会在城墙上望着城前数里外密密麻麻的唐军将士,脸色铁青到极点,“区区两万人马,就敢来舒城跟本将正面叫板,真是胆大包天,狂妄到了极致!难道他们以为侥幸小胜了本将两场,就能不将本将放在眼里?”
    他身旁的幕僚躬身大声道:“卑职贺喜将军!”
    王会转头怒目,“你说甚么?”
    幕僚声音清亮,“唐贼自寻死路,此正我等可乘之机,只要击溃眼前这些唐贼,将军就能趁胜夺回庐州,日后进军寿州也将畅通无阻!此战我军必胜,将军将势必再立大功,是以卑职先为将军贺!”
    闻言,王会转怒为喜,哈哈大笑,“此言甚为有理!”
    手指城外唐军,如同指向待宰羔羊,王会大气磅礴道:“谁愿为本将击溃来犯之贼,与我共立大功,扬名天下?!”
    诸将纷纷上前请战,“我等愿为将军击贼!”
    “好!”王会胸中豪气顿生,“今日,就与唐贼决战,击鼓!”
    唐军军阵中,李彦超、李彦卿、史彦超、丁茂、史丛达等诸将,也都在看着吴军军阵,与唐军一样,吴军也都在城外列阵,两军军阵排开,绵延十数里,放眼望去,入目尽是铁甲将士,那舒城就显得格外渺小了。
    “听这鼓声,王会是要与我等正面决战了。”丁茂嗤笑一声,脸上尽是不屑之意。
    “这老匹夫自视甚高,前日又才吃了亏,正憋着气,见我军挑衅,岂有不战之理。”李彦超冷笑一声,“诸位,胜负就在今日,还请戮力同心,不负殿下,不负朝廷!”
    “请将军下令!”诸将齐声道,先前攻打庐州时,丁茂是主将,如今攻打舒城,李彦超来了,自然就是李彦超主事。
    “击鼓,迎战!”史彦超抽出横刀,高举大喝。
    是日,两军皆倾巢而出,决战于舒城。
    今日之侍卫亲军,与当初定远之役时已经不同,因战火历练,本就是经过精编精练,且装备精良的骁勇,战力早已今非昔比,说是突飞猛进,有了质的变化都不为过。
    至此战,侍卫亲军潜力尽显,才算是发挥出了他该有的战力。
    ……
    滁州。
    李从璟在书房里听朱长志汇报政事,末了,李从璟免不得真心称赞一番,朱长志下去之后,恰在房中的冯道捻须笑道:“朱刺史行事日益周全,既能心有全局,亦能精耕细作,难得的是性情愈发稳重,已然初具大臣之风!”
    “和泥刺史总不能一辈子都是和泥刺史。”李从璟笑道。
    冯道点点头,感慨道:“都是因为受殿下耳濡目染,和泥刺史才能既稳如泰山,又能不失锐气,若是天下官吏都能随殿下左右,何愁十年后不能名臣遍地?”
    冯道言辞诚恳,李从璟却不至于托大,笑道:“冯公是在奉承孤王?”
    两人相视大笑,都觉得极为畅快,那秦王畅快,是因为良臣正得其用,此乃国家大兴之兆,那宰相畅快,却是因为看秦王顺眼,与这样的殿下共事,不仅名利双收而且心情愉悦,如何不乐?
    冯道心头不禁想到:若是这储君的名分能早日定下来,就再好不过了。


上一章
返回

十国帝王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