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男主他不让我混吃等死

第6节

    “围巾太长了,火太大了,我没看到。”陶然哭丧着脸。
    陶醉一看,心脏都快停跳了:“陶然!你把围巾烧了?!”她一个箭步冲上去,夺过妹妹手上的围巾,发现围巾已经被烧了一个角,她快气疯了,大声斥责:“谁叫你戴的?”
    陶然吓得缩着脖子:“我不知道它那么容易着火,一下子就烧了那么多。”
    “你烧了我的围巾,你赔给我!”陶醉说。
    陶然瘪着嘴,一脸委屈:“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陶长明不以为意:“烧了就烧了,赔什么赔,你妹妹不小心弄坏你点东西还要赔钱?还不是花我的钱买的?”
    陶醉眼泪都出来了:“这不是我的,是别人的。”
    “谁的呀?多少钱?”陶长明问。
    陶醉顿了一下,她不敢说是常醒的围巾,如果被爸爸知道她戴了男生的围巾,那绝对要被打死的:“孙兰心的,她借我戴的。”
    “那就买一条赔给她。这不是你自找的?好端端的借她的围巾干什么,你自己没围巾吗?没有不戴会死吗?”陶长明劈头盖脸把陶醉骂了一顿,他以为小女孩的围巾应该也不值几块钱。
    刘巧凤听见外面的动静从厨房里出来,问明是怎么回事,便说:“烧坏了那就赔她一条吧,或者你问问她多少钱,原价赔给她。”
    陶醉拿着围巾回到自己房间,无声地抹起了眼泪,这也怪她自己,那么长时间都忘记还,还顺手放在了沙发上,结果就被烧了,都不知道怎么常醒说。
    父母去上班之后,陶醉回房间学习,却心烦意乱地静不下心来。房门被敲响了,陶然的声音响起来:“姐,我可以进来吗?”
    陶醉说:“进来吧。”
    陶然将她的小猪扑满放在陶醉的书桌上:“兰心姐姐的围巾要多少钱?我这里有一点零钱,都给她吧。”
    陶醉叹了口气:“等我问问吧。”
    “对不起,姐,我烧坏了你的围巾。”陶然难得这么主动服软道歉。
    陶醉气也消了不少:“烧都烧了,还能怎么样,回头我问问多少钱吧。”
    陶醉一直鸵鸟地不敢去找常醒。第二天傍晚,她下楼扔垃圾,在楼道里碰到正上楼来的常醒,她尴尬地站住了,常醒抬头看着她:“扔垃圾?”
    陶醉点点头,常醒见她不说话,也没多说,跟她错身而过,陶醉犹豫半晌,还是开口了:“那个——”
    “怎么了?”常醒回头问。
    陶醉看他一眼,垂下头:“我昨天不小心把你的围巾烧坏了。你的围巾多少钱,我赔你吧。”
    常醒才想起来围巾的事:“哦,烧了就算了吧,不用赔了。”
    “那怎么行!一定要赔的。”陶醉不愿意占这个便宜。
    常醒看着陶醉:“一百八。”
    “这么贵!”陶醉吓了一大跳,她以为最多也就二三十块钱,自己省省零花钱和过年时的压岁钱,应该能还上,这价格却大大超出了她的预算,要是给她爸知道了,不得打死她,这相当于她妈大半个月的工资。
    常醒说:“羊绒围巾是有点贵。没关系,不用赔了。”
    “对不起。”陶醉低下头,心里无比懊恼。
    常醒无所谓地说:“没事,不用放在心上。”
    隔天,陶醉去找孙兰心,提起了围巾的事,满心愧疚。孙兰心好奇地说:“他的围巾怎么那么贵,他家很有钱吗?”
    陶醉摇头:“我不清楚,我就知道他爸妈以前都在深圳做生意,家境应该还可以吧。”
    “他真像电视和小说里说的那种有钱人家的孩子,穷得只剩下钱了。”孙兰心啧啧感叹。
    陶醉托着腮:“他的围巾我肯定赔不起,我也不敢跟我爸妈说,他们知道了会打死我的。但不赔人家的不好吧,兰心,你说我该怎么办?”
    孙兰心眼珠一转,忽然一拍巴掌:“这样好了,你去买几团毛线,拣好的买,也花不了多少钱,给他织一条围巾。虽然不值那么多钱,但重要的是心意啊。走,我陪你去买毛线。”她说着就要拉陶醉出门。
    陶醉犹豫了一下:“这样不好吧。”一般来说,给男生送围巾不都是男女朋友才干的事,这好尴尬啊。
    “有什么不好的?”孙兰心笑着说,“你现在赔不起人家的围巾,你心里就舒服啦?”
    陶醉想了想,的确如此啊:“那就去买吧。”
    于是孙兰心拖着陶醉去买了四团羊毛线,回来就开始教陶醉织围巾,陶醉只会织最简单的针脚,要赔礼的,当然要织得漂亮一点,否则根本送不出手。
    作者有话要说:  文名还是改回来啦,不管咋样,就这么写吧,本文没有太大的金手指,最大的金手指就是男主,所以不是什么大爽文,主要还是成长奋斗故事,谢谢大家愿意支持我。
    第8章 过年
    过年之前,陶醉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织围巾了。毛线颜色是灰色的,是陶醉坚持要买的,因为常醒的围巾是蓝灰色的。孙兰心试图说服她买白色的,说电视剧里的男主角都系白色的围巾,既浪漫又潇洒。陶醉觉得白色不耐脏,没听她的。她的动作不快,一直到过年,围巾还差了一点没织完。
    按照惯例,每年陶醉全家都会回乡下爷爷家过年。爷爷奶奶很传统,每年都要求几个儿子回家团圆,家里要热热闹闹的。真实原因是陶家是本村的外来户,有点势单力薄,早年没少受过左邻右舍的排挤欺负,如今陶家算得上是人丁兴旺,所以要叫齐所有的儿孙回来彰显一下陶家的实力。
    过年那天一早,陶醉一家四口就回了老家。陶家人重男轻女思想一脉相承,而且对人丁兴旺有着非同一般的执念,大伯和小叔家都是两男一女,哪怕是头胎生了儿子,后面还要追生,陶醉家的人口是最少的,尽管他们家也超生了。陶醉家条件是最好的,父母都是工人,但由于她家只有两个女儿,重男轻女的爷爷奶奶并不怎么看得起他们,这一点陶长明夫妇始终都有怨气。
    中国人过年,亲朋好友见了面,聊得最多的还是房子、票子和孩子,陶家人也一样。中午吃饭的时候,大人们开始显摆孩子的成绩,小叔说了一句:“陶醉上初三了,明年上半年要毕业了吧。打算考几中啊?”
    陶醉还没开口,陶长明就说了:“她不读高中,明年考体校,三年后就毕业了,我负担就轻了。”
    陶醉一听就急了:“爸,我不考体校!”她以为父亲已经默许她考高中了,没想到还是不行。
    陶长明瞪着她:“小孩家懂什么!不考体校考什么?你还想读高中考大学?你就算考上高中,你这成绩能考得上大学吗?我告诉你,没考上大学,高中生还不如中专生呢!中专还能分配工作,高中生就只能出去打工。”
    其实他说的也有一定道理,从投资风险角度分析,考体校风险低收益稳定。然而陶醉已经打定主意要考高中了,并且一直在为此努力,她不想听从家里的安排,这是她第一次为自己争取人生重大抉择:“我不读体校,我就要考高中。”
    陶长明没想到陶醉会当着这么多亲戚的面违抗自己,恼羞成怒地说:“你考上高中我也不送你读!”
    陶醉的手攥成了拳头,大声说:“凭什么!你说话不算话,你之前说了,只要我考得上,不管是什么你都送我读的。现在凭什么不让我读!”因为要生儿子了,所以改主意了吗?陶醉越想越生气。
    “小畜生!你还长脾气了!你一个丫头,老子愿意花钱送你上学已经够仁至义尽了,让你读什么就读什么,你还挑三拣四的,不想读就给我滚!”陶长明将筷子在桌上一拍,开始拿出家长权威压她。
    陶醉的眼泪唰地流了出来,她站了起来,往后退了一步,伯娘婶婶连忙起身拦住安慰她。
    刘巧凤连忙劝阻丈夫:“长明,今天能不说这个吗?大过年的!”
    父母的话戳痛了陶醉的神经,她想起他们过完年就要抛下自己和妹妹走,抬起手背擦了一把眼泪,冲着陶长明嚷:“因为你要生儿子了,我是女儿就得靠边站了是不是?那你为什么要生我?嫌我是多余你当初怎么不把我掐死?”
    陶醉平时从不顶嘴,陶长明听见这话一下子暴怒起来:“我今天就打死你!”他猛地起身,抬手就给了陶醉一记耳刮子。这记响亮的耳光打得陶醉眼冒金星,她耳朵都嗡嗡作响,并且有片刻的失聪,过了好一会儿才恢复正常。小叔和堂哥已经将陶长明抱住了,大家劝的劝,安慰陶醉的安慰陶醉。陶醉只觉得左脸如着了火,她没像大家预料之中的嚎啕大哭,而是异常冷静地瞪着陶长明,然后退了一步,推开扶着自己的手,转身就往外跑。
    陶长明在后面大声说:“畜生,你今天敢出这个门,就永远不要回来了!”
    刘巧凤急忙叫:“醉醉!”
    陶醉没有回头,一路往外跑去,堂哥堂弟和陶然都追了出来:“陶醉(姐姐)!”
    陶醉没有停留,她的长跑优势此刻发挥了出来,一直跑一直跑,直到后面再也没有呼唤她的声音,她才停下来,大口大口喘息着。一个老奶奶提着一篮萝卜白菜从地里回来,看见她,打招呼说:“小妹儿回来过年呀?”
    原本还没失控的陶醉听见这句话,眼泪如决堤的洪水一般汹涌而出,别人都在过年团圆,她呢,大过年的还挨她爸的耳刮子。陶醉没有回答老奶奶的话,转身朝村外走去。
    走走跑跑了一段,堂哥陶勇和堂姐陶林骑着车追上来了,陶勇气喘吁吁地说:“陶醉,你怎么跑这么快?我都追不上。”
    陶林说:“陶醉,你别生气了,跟我回去吧,你爸就是在气头上,等他气消了就好了。大过年的,你要去哪儿啊?”
    陶醉擦掉了脸上的泪水,头也不回地说:“我回家。”
    “回哪儿去?你自己家?你爸妈都在这里过年,你一个人回家怎么办?”陶林伸手去拉她,“别闹,跟姐姐回去吧。”
    陶醉抽回自己的胳膊,吸吸鼻子:“我不回去。你们回去吧,我知道怎么办。”
    陶勇说:“别闹了。你家那么远,今天过年,这个点也没车了,你怎么回去?总不能走路回去吧。”
    陶醉倔强地说:“没车我就跑回去。”
    陶林劝她:“女孩子一个人在外面不安全的,听姐姐的话,跟我回去,今天就在我家住,不跟你爸见面,好不好?”
    陶醉红着眼对陶林说:“姐,你的车借我吧,回头让大伯来我家骑车。我现在就想一个人待会儿,不想见到他们。求你了,姐姐。”她此刻特别想逃离父母,不想见到他们,尤其是陶长明。
    陶林看着陶醉左脸上五个清晰的指印,半边脸都肿了,二叔下手真够狠的,大过年的还这么打孩子,陶醉都这么大了:“你真的不想回去?那家里有吃的吗?”
    “有。”陶醉点头,他们一家年三十和初一都在爷爷家过,初二会去外婆家拜年,然后再回自己家,也要在家里招待亲戚的,所以买了不少年货。
    陶林将手伸进口袋里,摸出一把钱来,拿出一张黄色的五十元钞票:“这钱你拿去买吃的,别饿着肚子了。”
    “我不要。”陶醉连忙拒绝。
    陶林说:“拿着,就当是姐姐给你的过年红包。”
    “那我更不能要了。”他们是平辈,就算堂姐结婚了,给还在上学的弟弟妹妹发红包,最多不过是五块十块钱。
    陶林将钱塞到陶醉手里,说:“拿着吧。你不愿意跟我们回去,大过年的,姐总不能让你饿肚子吧。”
    “那就算我借的,谢谢姐姐。”陶醉鼻子止不住发酸。
    陶林的心里也不是滋味,她说:“我们家的女孩都是这个命,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别跟姐姐一样老早就辍学。”她是读到初二家里就不再送她上学,理由是她成绩不算好,还不如省下钱给两个弟弟上学。
    陶醉点点头:“我知道。我走了,哥,姐,再见!”
    “路上小心。”陶林和陶勇叮嘱她。
    陶醉骑上车头也不回地走了,骑出好一段,脑子终于能够正常思维了,她有点惊讶自己的行为,居然这么冲动,说走就走了,以前她是不可能会有这种决心和勇气的,但她不后悔自己的决定。
    十几公里的路,陶醉骑了将近两个小时,到城里的时候,背上已经起了毛毛汗,实在是上坡路太多了点。她抓紧时间去市场买菜,一个人过年,也是要吃饭的,这是她在路上就计划好了的。市场已经没几家卖菜的了,摊贩们都赶着回家过年了,陶醉只好尽量买了些会做的。
    回到厂里,从挂着“欢度春节”大红灯笼的前门进去,厂区里静悄悄的,因为都放假停工了。到了宿舍区,才逐渐热闹起来,有很多小孩在小区的空地上放鞭炮,爆炸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炖肉炸肉的香味,勾得陶醉肚子咕咕作响,她觉得有点饿了。
    现在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夜饭,只有她形单影只的,想想也是够可怜的,如果她没回来,今晚上也能吃上一顿现成的美味佳肴,不过想起父亲那响亮的一耳刮子和不让她读高中的事,她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恐怕还巴不得自己死呢。她偏不死,还要活得好好的。
    想到这里,陶醉又充满了斗志,回家之后,开始准备一个人的年夜饭。小城没有禁鞭炮,吃年夜饭的时候,每家都在楼房前的空地上放鞭炮,这是一种仪式。天黑的时候,陶醉终于做好了饭菜,她也从家里翻出了一挂鞭炮,跑到楼下去放,但是她胆子小,点了三次都没点起来。
    “给我吧,我帮你点。”有人说话了。
    陶醉扭头一看,穿着蓝色棉衣的常醒站在花坛边,她惊讶地扭头看了一下楼上,夏叔叔家没亮灯:“你没去正轩外婆家过年吗?”夏叔叔父母均已不在,每年过年都是去岳父家过年的,今年也不例外。
    “去了,吃了饭就回来了。你不会跟你爸拿根烟啊,用火柴怎么点,不怕炸到手?”常醒从陶醉手里接过火柴盒,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烟点上。
    陶醉说:“他不在家。”
    常醒愣了一下,然后用熟练的动作吸了一口烟,拿着烟凑到鞭炮跟前:“退后一点。”说着就将鞭炮点燃了。
    陶醉掩着耳朵等鞭炮噼里啪啦响完。
    最后一声炸响落下,常醒问:“你爸过年怎么都不在家?”
    陶醉耷拉着脑袋:“他们回我爷爷奶奶家了,我一个人在家。”
    常醒惊讶地扭头看她的脸,灯光不太亮,但他还是看清了她脸上未消的红肿:“跟家里吵架了?”
    作者有话要说:  求收藏求留言。
    </div>
    </div>


上一章
返回

男主他不让我混吃等死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