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喜上眉头

第143节

    什么,七八岁的孩子哪儿有这么多弯弯道道的想法?
    别的孩子兴许真不会有,可他家三妹必然就真的会有……
    这就让人很为难了。
    忠义难两全,说得不就是这个吗?
    “换作我去,又有何不可?”少年只能这样劝道。
    张眉寿摇了摇头。
    不一样。
    没人比她清楚接下来湖州会发生什么事情。
    前世的那些记忆,无用且罢,可若到时真用得上,她便能帮得上忙。
    她要找到父亲,无论生死。
    更要弄清楚事情的原委——父亲虽心善,却非不懂自顾之人,且又性情谨慎,若说他为了救人而丧命,她实在没办法相信。
    且她私下问了阿祥许多,阿祥说,当时情形混乱,他并未能亲眼看到事情的经过,这些话他是从与父亲共事的同僚差役们口中听来的。
    单凭此一条,便让她不禁心存疑窦与侥幸。
    但这些猜测,她暂时不会与其他人说。
    没有依据的猜测同样会给身处绝望的人带来莫大希望,而这种希望一旦落了空,会令人更加难以承受。
    而若父亲当真遭遇了不幸,那她便是真正的推动者——说到底,她虽是女儿家,却才是最该替父亲扶棺归乡的那一个。
    张秋池还在低声劝说。
    “大哥真不想让我去,那我不去了便是。”张眉寿垂着眼睛说道。
    “当真?”张秋池脱口而出之后,甚至觉得自己不该问。
    这不是废话么?依他对三妹的了解,说不去当然是假的了!
    这么敷衍,不是明摆着欺负老实人好忽悠吗?
    果然,就听张眉寿说道:“若事后母亲问起,大哥便可以说,曾是劝了我的,我明面上答应了不会再去。”
    至于她最终还是偷偷地去了,谁又能猜得到呢?
    真·猜得到的张秋池一时无言。
    三妹这么贴心,连不让他背责任的说辞都设想好了,他还能说什么?
    且除了信任和托付,三妹肯与他明言的原因应当还有一点——待母亲发现她不见了之后,能有他出面将实情说出,稳住母亲,不至于让母亲过于担忧惊慌。
    在被三叔拒绝的短短时间内,三妹已将所有的事情都盘算过了。
    或者说,三妹早已想好了一切——三叔肯带她,自然省事。若不肯带,她也早有主意。
    张秋池心中说不出的复杂。
    这种不想让妹妹冒险,却又不舍得出卖她,且偏偏拼智谋还拼不过的感觉还真是让人无力啊……
    “倘若三妹肯听我一句劝,便安心留在家中。”
    张秋池转过身,离去之际,却又道:“而三妹如果真的非去不可……便将棉花带上吧。”
    “多谢大哥。”
    张眉寿看着他的背影,眼眶微微有些发涩。
    张秋池又忽然折了回来。
    第196章 去追
    “出门在外,不比在家中太平,三妹除了要遮掩容貌钱财之外,更要当心提防周围之人。一路上,必要跟紧了三叔一行人,待出城走远些,定要与三叔同行。”
    到时三叔就是想甩也甩不掉了。
    张眉寿点着头。
    这些她已然想到了。
    “还有这个,三妹还是带上为好。”
    张秋池将怀中贴身放着的荷包取出来,递向张眉寿。
    张眉寿一接过,便知道是什么了。
    还是那枚辟毒珠,前两日她费了好大劲才还给张秋池的。
    “那我再厚颜借来用一用。”既然有可能用得上,她也不多推拒,只又与张秋池道谢。
    心思缜密周全的少年人看着她,一个劲儿地叹气。
    三妹此举,他本是半点不支持的,可谁让是自己的亲妹妹呢。
    只能由着她,再尽力替她打算考虑了。
    听着张秋池又来交待她要妥善照顾好姑娘,阿荔也在心中叹气。
    大公子瞧着分明俊逸非常,本该是一幅如谪仙般高远洒脱的性子,方能配得起这张脸——可怎么此时偏偏如老妈子一般啰嗦琐碎呢?
    ……
    次日一早,张敬便动了身。
    张秋池将扮作小厮的张眉寿和阿荔从后门处送了出去。
    租赁好了马车的棉花早已等在了外面。
    张秋池目送着马车离去,心情复杂地看着自己的双手。
    从何时起,这竟成了一双助纣为虐的手?
    ……
    天黑时,宋氏才迟迟地知道女儿失踪了。
    倒不是她一意沉浸在悲痛之中,对女儿不上心,只因晌午曾着人问过,据愉院里的丫鬟说“三姑娘往定国公府寻徐二小姐去了”——
    虽说丈夫出事的消息暂时不宜向外宣扬,但阿祥本就是定国公世子派去的人护送回来的,有此一条在,女儿若心中悲苦难过,去找定国公府二小姐说说话倒也不必顾及太多。
    直到天色擦黑时,宋氏再问,得知女儿仍不曾回来,才命阿枝去找人。
    闺阁好友之间,适当地诉一诉苦没什么,可若一个劲儿地赖在别人家哭诉个没完,却是不妥当的。
    女儿年幼,不懂规矩,她却是要制止的。
    看来自今日起,要适当地拘着蓁蓁一些了。
    宋氏心中有打算,只是这打算显然是没有机会实施了——
    在定国公府中还能佯装冷静的阿枝,一路疾行回到海棠居时,已是忍不住慌张起来:“二太太,定国公府上称,今日三姑娘并不曾登门找过徐二姑娘。徐二姑娘也亲口说了,今日从未见过姑娘!”
    “那蓁蓁去了何处!”
    几乎一整日没有进食的宋氏猛地从榻上站起身。
    “今日姑娘带着阿荔出门前,确实与奴婢说是要寻徐二姑娘去的!姑娘昨晚一夜未眠,也不哭不闹,奴婢忧心她憋坏了身子,又想着定国公府隔得不远,这才没有拦着……是奴婢大意了,奴婢该死!”
    阿枝说着便跪了下去。
    “阿荔那丫头呢!”
    “也一日未见回来,想必定是与姑娘一起的。”
    “快去找!”宋氏也慌了。
    赵姑姑安排好了人手之后,再回到内间,轻声宽慰宋氏:“既是为了出门而撒谎,可见姑娘分明是打算好的,许是出门办什么事去了,待事情办完了,应当也就回来了……且姑娘身边带着丫头呢,太太不必过于忧心。”
    宋氏只能点着头。
    但愿如此。
    若女儿也出了事,她只怕当真支撑不下去了。
    可至深夜,派出去的人也没有带回来一丝有用的消息。
    苍家和王家,甚至是隔壁秦家都让人去问过了,都说没见过。
    这几家均是信得过的,稍加提醒,便不会传出去不该说的话。可其余的人家,为了张眉寿的名声着想,只能旁敲侧击地去打听。
    如此一来,费时费力。
    宋氏正心力交瘁时,忽然听到丫鬟来禀报,说是大公子来了。
    宋氏眼下谁都不想见,可还是让赵姑姑去问了一句张秋池的来意。
    赵姑姑问罢,直接就将人领了进来。
    “太太,大公子说兴许知道姑娘去了哪里。”
    宋氏连忙看向赵姑姑身后正朝她行礼的张秋池。
    “可是知道你三妹的下落?”宋氏急切地问。
    “母亲,三妹兴许是被三叔一同带去湖州了。”
    相比于三妹之前的说法,他认为这样说会让母亲更安心些。
    咳,至于三叔的感受,就恕他无暇顾及了。
    大不了等三叔回来,他再亲自去赔罪。
    “这怎么可能!你三叔他向来不是那等不知轻重之人!”
    且今日她与纪氏去送张敬时,蓁蓁还乖乖地站在她旁边呢,怎会被她三叔带走呢?
    “昨晚三妹曾去找过三叔,我恰巧也在,三妹求着三叔带她同往,三叔起初不答应,我也劝了三妹几句,只当她是一时说说而已,便也未曾放在心上。”
    “直到方才听说三妹不见了,我才想起此事。想来应是三叔到底被三妹磨得答应了,又恐母亲不允,这才偷偷将人带走了。”
    说罢,又怕宋氏不信一般,特地补充道:“三叔向来疼爱晚辈。”
    可饶是练了好些遍,如今说起来,张秋池的脸色仍有些不自在。
    </div>
    </div>


上一章
返回

喜上眉头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