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喜上眉头

第395节

    昨夜下了场雨,今日秋风瑟瑟,她恐张秋池再加重了病情。
    但这些话,她只放在心底,而永远无法明说。
    张秋池却察觉到,心中不禁涌现阵阵暖意。
    “对对,快上车。”张峦也连忙催促着,让范九将张秋池扶上马车。
    张秋池刚在马车里坐稳,就见刘大人忽然塞了只汤婆子进来:“拿着,快暖暖身子!”
    张秋池有些愕然。
    这才只是秋日,刘大人竟就将汤婆子都备上了,未免过分体贴。
    张秋池笑了笑,道:“多谢伯父。”
    “谢什么,你身子如今正虚着,万不能受了寒。将那毯子,也快些盖上。”
    刘大人再三嘱咐着,张秋池皆一一应下来。
    马车驶动,张秋池下意识地垂眸看向手中的汤婆子,只见其外是宝蓝色棉套,扎口处拿红绳儿打着如意结,其上还绣有一丛玉竹。
    不远处,贡院外的老柳树后,田氏的目光随着远去的马车移动着。
    待马车消失,她才将视线收回。
    亲眼得见池儿平安,她也就放心了。
    她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贡院那两扇朱红色的大门。
    实则,她一直以来的心愿都是希望池儿能平庸些……
    她原本狭隘地想,她带给池儿的影响摆在这里,想必池儿也注定没有办法向那些官家子弟一般前途光明——
    可是,自她“死”后,老爷和太太待池儿却是这般用心。
    他先是考进了城中最好的书院,紧接着考中了秀才,又得了许多学识渊博的大人和先生们青睐。
    这些,哪怕姑娘几乎从不与她提及,可她也总能从一些生人口中听到。
    孩子有天分且这般争气,她本该欣慰,可相比于喜,她更多的却是忧虑。
    田氏正想得入神之际,忽然听得人群中有人说道:“……大国师来了!”
    “确是大国师的车辇,恰巧路经此处……”
    几乎是一瞬间,田氏的脸色就变得煞白一片。
    她向来深居简出,谨慎异常,这几乎是她入京这十数年来,第一次正面遇到继晓!
    她抓紧衣袖,看着人群涌去的方向,下意识地想朝着一旁的胡同中避去。
    可只是一瞬间,她便打消了这个想法。
    不成,继晓的感知能力异于常人,她若表现得太过异样紧张,说不定反而会被他察觉!
    至于跑,更是来不及了。
    田氏看着那出现在视野中的车辇,和那些身着白色僧衣的僧人及带刀护卫,暗暗握紧了十指,任由自己被淹没在人群中,尽量降低着存在感。
    耳边人声鼎沸,大多是百姓们对大国师的仰慕与尊崇。
    偶有些考生嗤之以鼻,却将声音压得极低,并不敢过分表露。
    车辇缓缓经过,田氏微微闭上眼睛,眼前闪过的却皆是噩梦般的过往。
    她所遭受的,和南家所遭受的……
    那场大火,无数条性命——
    可她懦弱至此,此时竟连抬起头来看仇人一眼的胆量都没有……!
    说不清是畏惧还是愧责,田氏不可遏止地颤抖起来。
    而此时,忽然有一只不知从何处伸来的手,一把抓住了她的左手手臂。
    田氏蓦地一惊,浑身冷汗化作了凉意。
    她惊惧戒备地抬头看去。
    第499章 多事的人
    对方是一名身形高大、发髻散乱花白,半旧衣袍上有着脏污的男人。
    “囡囡?你是囡囡!”
    男人神情激动地紧盯着她的脸庞片刻,又要去察看她的左手小臂。
    田氏惊异地将他推开。
    这是何人?
    男人还要再往前,却被一名匆匆追过来的中年男子拉住。
    中年男子面相憨厚,他朝着田氏满含歉意地看了一眼,便将头发花白的男人带离了此处。
    田氏余惊未了地站在原处,此时继晓的车辇已经走远。
    她皱眉看着方才那二人离去的方向,心底虽是困惑,却也未敢在此处多做停留。
    “我找到我女儿了……!”
    男人神情激动,挣脱中年男子的手,要折返回去。
    中年男子连忙将他抓住,无奈道:“伯父,你不是曾说你家女儿今年只三十岁出头……可方才那妇人,少说也有四十五六了。你莫要再闹了,且随我回去吧。”
    如今每隔几日,对方便会发一回疯,出门到处找人。
    父亲要他好生照看,他今日却没能看住,叫人又跑了出来。
    好在及时找回了,若是将人看丢了,父亲还不知要怎么骂他呢。
    “对……她不是囡囡……那囡囡在哪儿?”
    男人忽然提高了声音,神色着急不安。
    中年男人只有叹气。
    他做不到像父亲那样,张口闭口就是一定能帮人家找到女儿的话。
    这夏伯父,也是个可怜之人。
    ……
    张秋池回到家中时,才知有许多贵客在等着。
    王华、柳一清及苍斌,都正坐在花厅中,由张敬陪着说话。
    刘大人特地瞅了瞅,见殿下难得不在,适才轻咳一声,笑着说道:“几位大人都有心了,只是池儿一连考了九日,实在过分劳累,又因身体本就虚弱,眼下正需歇息休养……要我来说,不如先让池儿回去歇着,咱们在此处坐一坐、说说话便是。”
    王华几人交换了一记古怪的眼神。
    怎么觉得刘大人是嫌他们今日急着上门,打扰了张秋池歇息似得……
    可,都追到贡院去了的刘大人自己怎么不照照镜子?
    张秋池此时确实虚弱疲累得厉害,只陪着几人说了会儿话,便歉然道:“那晚辈就先失陪了。”
    恰巧此时傅大夫到了,张峦便命小厮将张秋池扶了回去。
    当夜,张秋池便起了高热。
    宋氏吩咐了小厮好生照料着,自己则在海棠居里同丈夫叹气。
    “要我说,当初倒不如不让他去考……万一落下什么病根儿,往后可有后悔的日子。”
    且她估摸着,依着这情况来瞧,考的应当也不甚理想——池儿没提,丈夫和刘大人几个似乎也连问都没问。
    “这是池儿的选择……且傅大夫说了,好生调养着,必不会有大碍。”
    张峦说罢,恐妻子多想,移开了话题问道:“今日官府的判决,你可听闻了?”
    宋氏点了点头。
    “两个主犯,听说皆是秋后行斩刑。”
    她指得自然是张眉妍及青梅。
    张眉妍起初还想强辩张秋池“伤而未死”,澜鸢之死非是她的授意,是以她不应被处以斩首之刑——然有程然在,岂会让她钻这等空子。
    大靖律中有制,但凡以毒、蛊术害人者,皆要在原罪之上罪加一等。
    而其后张眉妍又有使人顶罪之举,此乃第二个罪加一等。
    至于柳荀与文竹,除图谋顶罪之外,更犯下了包庇之罪,因此各被杖责一百,流放三千里。
    “听说邓誉的罪名还未有定论?”宋氏向丈夫问道。
    张峦“嗯”了一声,道:“程大人办案缜密,想来还在细查他可有同谋之嫌。”
    如今邓誉仍被羁押于牢中。
    “那……邓常恩呢?”宋氏微微皱眉:“只听闻有御史在弹劾——”
    官府那边似乎并无什么动静。
    “程大人也有不得已之处。”张峦并未细说。
    宋氏也只皱着眉。
    程大人若要定邓常恩之过,想必要经皇上点头。而邓常恩身后乃是大国师。
    今日他们前脚离开贡院,后脚就听闻大国师进宫面圣的消息,说不定就是与邓常恩之事有关。
    张峦的思绪有些飘远。
    在这件案子中,邓常恩确实并非同谋,且多半是被那蠢儿子给硬生生拖下水的——按理来说,邓常恩同这件案子并无太多直接的关连。
    可不知情的情况下,便贸然作保,恰也说明了此人的狂妄自大之处。
    为官者,一举一动皆牵扯甚大,理应慎之又慎,可邓常恩似乎从来不懂、也不屑遵循这个道理。
    这些年来,他仗着背后有大国师撑腰,明里张扬,暗下见不得人的勾当没少做。
    </div>
    </div>


上一章
返回

喜上眉头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