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佬穿成炮灰(快穿)

第113节

    喝着学生倒的茶,牛先生突然问:“小子,你在红云大队的事情做完了吧,什么时候离开?”
    江河摊手,“也差不多结束了,还有最后一件事。”
    “什么事?”牛先生奇怪地问。
    “还要给大队弄个水电站吧。”江河笑了笑,“发电机的电有限,而且这油也贵,长年算下来不划算。恰巧红云大队有河,让那河水白白浪费掉多可惜。”
    “小子你有心了。”牛先生的面色柔和下来。
    家家户户都过上有鸡有蛋有肉的日子,晚上还有电视看,不用上山砍柴就能煮饭洗澡……
    他怎么觉得红云大队的人日子比京城的人过得还好呢。
    “我们应该没什么活要干。”牛先生说,他思考江河弄出来的循环经济链。
    家畜家禽还有鱼的饲料,以及疫病的药他们都研究了,地里的肥料他们也发明出来,也就是说已经没他们什么事。
    “谁说没有?”江河反驳,“村里准备种树,你们得研究土壤,看看它们适合种哪些果树,最好改良一下果树,看能不能结出更甜的果子……”
    “死小子!你就看不得我们闲下来是吧?”牛先生终于忍不住将他臭骂一顿,“还不去给我们找些书来?我们可从来没种过树。”
    这就是口嫌体正直吧!
    江河暗自腹诽,嘴上却麻溜地应着,并且厚脸皮地提议:“牛老师,你们要不要再研究一下果树防虫害,还有水稻病……”
    “滚!”牛先生再也忍不住。
    这死小子,好不容易闲下来,马上就给他们安排任务,究竟谁才是学生?!!!
    第82章 七十年代科技兴国22
    红云大队陷入忙碌的大生产中。
    家家户户都忙得团团转,好些重男轻女的家庭又打起让女娃们退学帮忙的主意。
    特别是饲料厂开工后,割猪草、找蚯蚓这些活小孩子都会,一担猪草变成五分钱呢。而且现在村民们都没空上山,这山上的山货没人采摘不是更多了吗?采山货这种活儿,小孩也可以干,又多一笔收入。
    姑娘家的读啥书啊?看村里的知青,读书这么多还不一样得下地干活?小姑娘帮家里干活又不是白干,赚的钱给哥哥一半当彩礼,再存一小部分给她们当嫁妆,长年累月下来,这嫁妆也不是小数,嫁人也有底气!
    夏大志发现村里的女娃们在上学期间打猪草时,差点没气死。
    呵呵,读书这么不好,你倒让男娃出来干活啊!与其说读书不好,不如说他们认为女孩子读书不好……
    夏大志和女儿这么说时,夏青禾顿时愣住。
    她生气得不行,“爸,你不说,我还真以为陶小红几个生病了。她们和我说身体不好要休息几天,我正打算去家访呢。”陶小红她们的家人不让她们读书是一回事,她们自己乐意撒谎、回家干活又是另一回事。
    夏大志烦闷地拿出烟斗,闷闷地抽上一口,“我先前和大河说这事,大河看样子也很生气。村委一致决定,这些重男轻女的家庭的沼气池修建之事,一律放到最后。”
    很快周围开始烟薰火燎的,夏青禾忍不住劝道:“爸,你少抽点烟。”
    见女儿皱着眉,一脸不赞同地看着自己,夏大志磕掉烟斗里的烟丝,突然站起来,恶狠狠地说:“我准备开大会,好好批d这些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
    “最好票选几个最不积极的家庭。”江河从外面走进来,给岳父出主意,“麻烦岳父去说一下,以后我发明的东西,最不积极的家庭排在最后。”
    夏青禾考虑了一下,说道:“一味的处罚也不行,还得建个奖励机制。爸,村里人对女孩子读书有偏见,可咱们班里的前十名大多数是女孩子,可见女人的智商并不比男人低。”
    对于女儿的话,夏大志深以为然。
    他的一生,要是没有李红梅这老妻在后面撑着,自己根本成不了大事,“都说女人能顶半边天,这可是至理名言。”
    和女儿女婿商量过后,夏大志马上就行动起来。
    这次他发了狠,一定要刹住这种歪风邪气!
    大会上的气氛很严肃,夏大志拿着大喇叭,脸色阴沉地看着下面的村民。
    村民们大气都不敢喘,不知发生什么事,为什么大队长的脸色那么难看?明明最近村里都是好消息啊。
    夏青禾和宋平西两个老师站在台上。
    宋平西的脸有些火辣,要不是夏青禾和他说,他还不知道学校里居然几个女娃旷课。
    果然上课得多花点心思才行……宋平西反省会儿,最近不用到地里干活,他又萌发诗性,茶不思、饭不想地推敲优美的诗句。
    江河上过报纸算什么?如果报纸上采纳他的诗,他也是上过报纸的人了!
    大会上,几个被选为“最不积极”的家庭的成员脸臊得通红,村民们也对他们指指点点。
    夏大志冷着脸说:“真觉得读书没用,你家的男娃也别上了,可偏偏都是女娃,这不是给人把柄吗。”
    几个原本也打算让女娃退学的家庭暗暗松口气,好在他们还没来得及做,不然今天被人指点的就是他们。
    最不积极的那几个家庭也焉得不行。
    当初大河亲自上门劝说过他们不要重男轻女,现在简直是打他的脸,大河格外生气,他们家的沼气池被放到最后修建。
    夏大队长明白的放话,说如果他们再屡教不改,以后村里有什么好事他们几家都是排最后。
    这次的处罚,就是他们几家的沼气池排队无效,全留在最后修建。
    几个得知自家能提前修建的家庭顿时欢呼起来,天天上山砍柴也很累人啊,能提前一天都是好事!
    几个不积极的家庭的小辈都快要哭了。
    沼气池多好的东西啊,听说大河哥弄的那个会喷热水的机器也造出来,真担心大河哥干脆忽略过他们家。
    “妈,都是您的错!”陶小红的父亲小声地埋怨一个颧骨突起、面相尖酸刻薄的老妇人,“小红的学习成绩明明挺好的,她都说想学习,您偏偏舍不得那点钱。”
    老妇人嘴硬道:“我这不是为她好吗?”早点赚钱就早点存嫁妆,女孩子家有嫁妆不比有知识好。
    夏大志板着脸,继续对着大喇叭说:“女娃在读书期间上山采的山货,以后我们也不收。”
    “不要因小钱失大钱,村里的饲料厂选的都是读过书的人,城里的工人也只要读过书的……读过书的姑娘更好嫁人,以后生下的孩子也更聪明,你们摸着自己的良心问,是不是你们也想娶一个能生下聪明的下一代的儿媳妇?”
    下面的村民自然是频频点头。
    陶小红奶奶不敢吭声,她当然也知道这个理,没看村子里读过书的姑娘彩礼都能要高点吗,可这不是穷吗?
    夏大志用力咳嗽一声,示意重点来了。
    “我和两个老师商量过,以后村里的小学每个月考试一次,前十名都有奖励……”
    还有奖励?村民们马上打起精神。
    “第一名十个鸡蛋,第二名九个鸡蛋……依次类推!你们想想,如果家里的娃们学得好,每回都能得第一,一个月就有十个鸡蛋,十个月就是一百个鸡蛋……”
    哎哟喂,村民们数着指头的手都在抖。
    这么多鸡蛋,家里好几个娃读书呢!要是一个拿第一、一个拿第二,家里一个月就有十九个鸡蛋了?
    “再来一个拿第三名,一个月就……”
    一个没读过书的村民数完手指又脱鞋数脚趾,“一共多少个鸡蛋来着?”
    旁边的村民看得嘴角直抽,就你这手指脚趾加起来都算不清多少个蛋,就知道你家几个娃都拿不了前三!他家的几个孩子就不一样,他聪明,生的娃肯定也聪明,前三肯定都是他家的!
    这样想的家长不止一个,他们都对自家的孩子有种谜之自信,觉得自家娃肯定能拿很多很多鸡蛋回家。
    不过,等亢奋过后,终于有冷静下来的村民提出疑问。
    “不对啊,村长,咱们村哪来这么多鸡蛋?”
    夏大志脸上露出笑容,“你们不知道养鸡场的鸡已经开始下蛋了吗?昨天就下了十几个蛋。”
    整个广场顿时沸腾起来,他们的养鸡场开始有收获了?
    “我没算错的话,还不到四个月吧?”一个精明的村民提出疑问。
    他的婆娘脸上都是激动,“那可是大学老师发明的饲料方子,这鸡下蛋当然比我们随便养的鸡下蛋早。”
    村民们深以为然,这文化人养的鸡都比没文化人养的下蛋早,看来这书还真得多读点才行。
    夏大队长的大会开得很成功,重男轻女的思想再一次受到批评。
    至此后,仓库改造的教室里,书声朗朗,夏大队长舒心地吐出烟圈,果然还是读书声最悦耳。
    ——
    沼气池的修建,在红云大队如火如荼地展开,家家户户都在翘首以待。
    最早建好的人家像炫耀似的,请关系好的人来家里洗澡,反正夏天沼气充足,根本用不完。
    洗过澡的人更是期盼自家的沼气池尽快建立,几个因重男轻女、公认的不积极家庭悔得肠子都青了。
    村民们也再三要求加快沼气池的建设进度,被江河选出来的几个青壮小伙只得又找几个人,让他们帮忙修建些不重要的重活。
    他们现在已经无比熟练,就算江河鸡蛋里挑骨头地找茬,都挑不出什么毛病。
    等红云大队只剩下三分之一的家庭还没建好沼气池时,江河的沼气热水器终于弄好。
    全村人再度跑到江河家看热闹。
    他们每个人都上去掰一回开关,亲自感受热水喷出来。
    “行了,悠着点,别整得沼气都耗没,让我们晚上没水洗澡。”江河将村民赶出去,“想要热水器的,找大队长报名,我已经将图纸发到省城的一家厂子里,让他们定制。”
    当然要报名!
    家庭主妇们不知有多积极,要知道厨房的活都是她们干的,大老爷们回家就翘着二郎腿,啥都不干,大河这沼气池不知为她们省了多少活。
    男人们暗暗地翻白眼,倒是没有制止她们,可见随时随地有热水洗澡的诱惑还是挺大的。
    那几家重男轻女、思想不积极的家庭再次后悔。
    夏大队长已经罚过他们,江河自然没有再追究,可之前的处罚是他们几家最后才修建沼气池,他们就算排队安装热水器也没有沼气可用啊。
    几家人暗自责备家中长辈,坚定以后一定要一视同仁,再也不重男轻女。
    不想浪费时间给村民安装热水器,江河再一次挑人学安装,学会他就可以撒手去研究水电站。
    有意向的村民们赶紧踊跃报名。
    听说修沼气池的几个青壮小伙赚了不少钱,家家户户的修建费是不多,可加起来让人羡慕得流口水。累是累点,一个月下来,已经顶得上人家城里工人三四个月的工资。
    一定要报名学会怎么装热水器!等他们学会,以后就是他们家的祖传手艺!
    江河头疼地看着挤到他家要学装热水器的村民们,真的用不上这么多人的。
    他应该将事情丢给村委!
    然而夏大队长刚好进城,他要去给县委书记报告农村循环经济的进展。
    </div>
    </div>


上一章
返回

大佬穿成炮灰(快穿)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