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在古代行商这些年

在古代行商这些年_132

    “莫非严先生私下教的?先生住在宋家,也不是不可能。”
    “绝不可能,宋阿南讨厌严先生谁不知道?上次在作坊的食堂吃饭,他们恰巧同桌,还是面对面的位置,那一条长桌上都在聊天,他俩愣是一个眼神也没对上。”
    “对呀,有一次……”
    说话的人都故意压低了声音,宋阿南也假装没听见,
    他的字也是那种一眼看去就知练过的,但相比严卓,他的笔锋更加锐利,那一撇撇出的力度,像是战场上出鞘的刀剑。
    宋阿南写完搁下笔,拿了一小罐浆糊来。
    人群见他出来,纷纷让出位置。宋阿南找了一处略平整些的篱笆,把纸往上一贴,又回去了。
    那些人也不再小声说话,都去看那张墨迹未干的纸。
    “什么意思?看不懂。”
    “宋阿南竟然真会写字,这字看起来跟严先生的一样好啊!”
    “有没有认字的来读读?”
    “工?我就认得一个工。”
    “下面那字读安,安什么?安……青?”
    “那字读静,安静!”
    “嘘!别吵别吵,宋阿南叫咱们安静呢!”一瞬间,嗡嗡声骤然停下。
    “那上面那些是什么?”又有人说话,只不过这一次用的是气音,如耳语一般。
    “我来瞧瞧。”一个在学堂,“招工,恒州,建作坊,下午登记,安静!”
    “你好好读,这都连不成句子!”有人抱怨。
    “这就是上面写的,你不满意自己个儿读!”小郎君回怼。
    “嘘嘘!安静!宋四郎睡觉呢,宋阿南叫咱安静!”又有人用气声低吼,那两个吵架的也瞬间安静了。
    “其实这话还真有南管事的风格。这应是一张招工启事了。”馒头工坊那人道。
    “不错,地点在恒州城,内容是建作坊,下午登记应是叫有意者下午来登记。”读过书的那小郎君接口,按自己的理解又说了一遍纸上的内容。
    原本只听几个词,在场不认字的都还未反应过来,他这么一解释,大家懂了。
    宋家这是真的要去恒州城了,而且还要像在村里一样建作坊,这张招工启示便是要招建作坊的工人的!
    宋家又要招工人了!
    这消息在相河村内外飞速传了开来。不论是作坊的长工,还是挖地窖建作坊的短工,宋家对工人总是很好的,不仅包一日三餐,做工时受个伤还会帮忙请大夫、付诊金,故而宋家每每招工,总是有许多人蜂拥而至。
    这一次却有些不同。
    以前那都是在相河村,干完活转个身就能回家,除了多赚钱帛对生活也没什么影响。就算是那些外村来的,本也就是想好来相河村做工的,心理上没什么需要调整的。
    可忽然说去恒州,大家伙儿却都没有想过,一时之间都不知该作何反应。
    这里的大部分人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到恒州城去看一眼。
    恒州城啊那可是,那是节度使住的地方,许多世家大族在那儿也有府第,还有好些官员、富商、读书人,那样的地方,怎么可能是他们这种小农户小商贩该去的。
    再者说了,从这里到恒州城路途遥远,听说要走上整整一天。这么远的距离,那肯定是要住在城里的,恒州城可不比他们这种小村,要住在那儿定是要花许多钱帛,也不知道宋家这活包不包住。
    “肯定包,宋四郎这些作坊,但凡家比较远的他哪个不包住。”磨坊的草亭下几个来磨面的人谈论起此事,有人说道。
    “恒州城能跟这里比吗?你以为恒州城住几个人很容易?听说那儿一间屋子的赁金得是咱们这儿的十倍!”
    “胡说八道,也就贵个两三倍的样子,恒州城又不是帝都,哪儿那么金贵。”
    “说得像是你去过一样。”
    “我当然去过!”那人说,说得理所当然。
    磨面的那人才终于打量了他一眼,发现眼前的人是那个卖蚕丝被的庞六郎。


上一章
返回

在古代行商这些年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