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道士种田记

第6节

    莫三孚跟着人牙子后面,看到了那两兄妹,那两兄妹正在干活,手脚麻利,神情认真,哥哥大约十四岁,妹妹十二岁左右。且那二人有些像他认识的一个人。
    “就他俩吧!”
    “好嘞。”人牙子闻言应了声,立即去招呼那两兄妹,“嘿,小子,带着你妹妹过来,有人愿意买你俩了。”
    那哥哥闻言,微微皱眉,警惕地看着莫三孚。莫三孚看着那眼神,心里很是欣赏,那个眼神真不错,够狠,好好培养,将来可以是小侄子的一个不小的助力。
    “小子干嘛,有人愿意将你俩一起买走,你想干嘛?”
    “谁知道他有没有什么歹心。”那男孩瞪了人牙子一眼,不屑地说道。
    “买你妹妹是为了照顾我娘,买你是为了给我侄子作伴。”莫三孚看着那小狼崽子似的冷酷眼神,面无表情说道:“也不是非你们不可。”
    人牙子一巴掌拍在那小子头上,“臭小子,别嚣张,过几天再没人买你们就要被强行发卖了,到时候别说让你俩一起了,就连你妹妹会不会去什么不清白的地方也没人说得清,你跟不跟这位公子?”
    那小子被人牙子说得脸色苍白,咬牙道:“跟!”
    莫三孚没说话,只应了声让人牙子给他找两个青壮年,因为小姑娘太小,莫三孚又买了一个婆子。这回比较顺利,很简单就买下来了,毕竟时间到了没被买走的人都会被强行发卖,到时候去了什么乱七八糟的地方也没人知道。
    莫三孚付了银子,拿了那些人的卖身契就将他们带回了铺子。
    作者有话要说:  双更如何?
    ☆、第十二章、姑姑
    “厢房很好,以后你们就住在厢房里,男的一间屋,女的一间屋。”莫三孚指着院子里的厢房道:“时间还早,你们将厢房打扫一下就可以住了,然后将这铺子里里外外打扫一下吧。”
    “是。”众人应是,各自去院子里找工具开始打扫屋子,连那小丫头也不例外。莫三孚看着众人去干活了,就牵着点心出门去了木行,和木行的人定了一辆马车和一个牌匾、还有装米粮的大小木桶和名称牌子,牌匾的名字用小侄子的名字合一下,就叫“九宝粮店”。顺带买了木行的一些废木料,店里没木柴,现在也没法买,先买这些应应急。其它的家具是附带的,能将就用着,莫三孚不懂这些,只想着等许春林来了后慢慢添上。
    不过,再怎么讲究,那厢房里是空的,莫三孚还是买了四张床,四张五尺宽八尺长的床,分别放在厢房里。床是木行打好了卖的,一般的庄户人家也就能买这样的床。木行的人只需带着拆开的床去店里,然后组装到一起就行了。
    莫三孚给了木行伙计一个地址,没有和他们一起回店里,出了木行就去了成衣店,给那几个人一人买了一身衣服,又扯了几匹布,够那行人一人一身好衣衫和两身粗布衣,还有些针线,让那婆子给那几个人做衣服。
    莫三孚买了店里人的衣服,又买了些上好的布料,这是给他娘和小侄子的。
    莫三孚带着衣服布匹回到店里,厢房已经被打扫出来了,木行的人早就装好了床回去了,现在那几人正在打扫主屋和仓库。眼看就快午时了,莫三孚又出门去,直接去酒楼要了一桌饭菜回来。
    “行了,都过来吃饭。”莫三孚和小二哥说了让他半个时辰后来取碗筷,将饭菜摆好,让那几个人来吃饭。
    这些人很久没吃好了,莫三孚也不敢叫油腻的饭菜,桌上的菜只有一道鸡肉汤是荤的,其他的都只是加了点肉的小菜。
    那五个人看着莫三孚和那桌子菜,有点拘谨,但还是忍不住盯着那些菜流口水。
    “行了,坐下来吃吧,顺便说说你们的名字,祖籍何处。”
    莫三孚话落,几个互相看了看,那哥哥就拉着他妹妹坐到了桌子上,其他人见此纷纷坐上去。
    “我叫尹黙,我妹妹叫尹音染,祖籍是三水县,因为打了叔叔婶婶家的小儿子被卖的。”
    莫三孚点点头,示意那兄妹俩吃饭,然后将视线放到那两个青年中留着络腮胡子的人脸上。
    “我叫郑大壮,祖籍雍州辉县,为了给我老娘治病卖身入大户人家,后来那家人家败了,被抄家了,家里无关的奴仆就被卖了,现在我家就我一个人。”莫三孚让郑大壮吃饭,看向下一个青年,这个青年气度不凡,应该是落败的大户人家的人。
    “我叫云枫,京都人士,被发卖作为奴仆的。”莫三孚点点头,云枫就自动开始吃饭,那吃相可比其他三个人优雅多了。
    “老婆子我姓于,祖籍就在这忠县,是前朝的宫女,出宫后被家人卖了,老了又被主家卖了。”
    莫三孚让于氏吃饭,等他们吃完,莫三孚将买来的衣服交给他们,接着就带着于氏和两个小兄妹去买被褥、碗筷之类的物品。莫三孚和五个人将店里打扫完毕后,天已经晚了,吃了晚饭后,莫三孚让几个人自己去烧水洗澡,莫三孚只草草洗漱了一下就在新屋子里睡了一宿。
    莫三孚买的这几个人背景都不清楚,他们自己也说得模模糊糊的,不过莫三孚不在乎,他选人,看的是天理和因果,这几个人即使是不怀好意也不是会伤害他娘和小侄子的人。
    第二天,莫三孚起床后将钥匙交给云枫,又给了他十两银子,“这是你们这几天的用度,是买菜回来做饭还是去酒楼吃随你们,三天后木行的人会来送牌匾和木桶、架子,桶十个,架子两个,我不在的话你就先收下,告诉老板我回来去付钱。”
    云枫点点头应下了,莫三孚没再说什么,让他们继续干活就牵着点心离开了,今天新房重新开工,他的回去看看,顺便将许春林和宝柱接来。
    莫三孚回到家,家里建房的人已经来了,有人在砌墙,有人在背青砖。因为新房的外墙面和地面都是青砖,几根主要的柱子也是青砖,所以青砖尤为多,连着砌墙的糯米、粘土和砂石用得也多。
    莫三孚和莫三水以及其他人打了个招呼,将点心安顿好就去帮忙,尽管整个房子全部包给了莫三水组建起来的修建队,但怎么说都是自家屋子,帮把手也没什么,而且有主人帮把手,这些人干活也要快些好些。人就是比较贱骨头,除了那种特别的老实人,谁不会想着偷懒?只有主人家看着,那心里才会有注意力集中点,做得好点。如果是老实人,主人家都轻松很多,只是那种老实人毕竟只是少数。
    狠狠地干了一天活,晚间的时候莫三孚很快就入睡了。第二天天没亮,莫三孚就起床将家里的水缸挑满,接着就带着点心去了属于自己的那座后山上,借着初生的太阳开始修行,莫三孚休息的是净明堂纯正的道家灵法,专克阴邪之物,也能破除阴邪,回归正统。
    莫三孚修炼入境,醒来时就听到了不小的吵闹声,临近家门就听到了有个妇人大声讽刺道:“哈,你许春林是什么好东西?谁不知道县城里那个林老板,啧啧,没想到啊,你老牛吃嫩草!呸!也不嫌害臊。”
    “莫云娘,不要以为谁都是你这个婊子。”许春林的声音狠狠道:“自己当了婊子就以为别人都是婊子了!”
    “许春林,别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这村里谁不知道县里的林老板对你好啊,他不是看上你这老太婆了是什么?别说什么报恩、报恩,恶心。”
    “哼,不知道是谁是狗!自己没心没肺,不要爹娘公婆,就以为全天下人和你一样黑心眼啊!你以为你忘恩负义,人家林老板也和你一样?少往自己脸上贴金!”
    “哼,我家的事关你屁事,总比你老牛吃嫩草,不要脸来的好!呸!”
    莫三孚牵着点心走进院子,向吵架声音那处走去,点心有了点灵智,听得懂人说话,被莫三孚牵着还不耐烦地打响鼻,拿它那大眼睛瞪那个和许春林吵架的妇人。
    作者有话要说:  吵架神马的,还真是困难,┭┮﹏┭┮
    ☆、第十二章、上行下效
    点心的一声响鼻让现场静了下来,都向莫三孚看来,莫三孚这才看向那个和他娘吵架的妇人,莫云娘,莫三孚血缘上的姑姑。当年执意去京城找情郎,被关着也想法逃了,这一去就没了十年的音信,后来和她情郎回来了,二话不说就和莫三孚的爷爷奶奶断了关系。
    她原来的情郎并没有娶她,只将她抬成了妾,没多久就失宠了。后来她情郎家败了,她身为下等妾室就没被牵连,回来嫁给了个鳏夫,哪知道没多久就被传出来她逼死公婆的消息,她的丈夫一气之下瘫了,说什么都要把这女人休了。后来不知道她又走了什么路子,嫁给了村里一个老光棍,一直到今天,那老光棍早死了,她就带着两个孩子住在村子的另一头。
    今天不知道为什么跑来这儿了!莫三孚面无表情,那眼里却可以看到满满的寒冰。
    莫三孚生气时没什么表情,但那一身的煞气就回毫无遮掩地释放出来,莫三孚知道自己煞气浓重,他师父画明真人也知道,因乱世那几年,他用清沉道人、神算子的身份游荡在战场,直接的死在他手上的人就不少,更别说间接间接死在他手上的人了。
    好在净明堂属道家正统,道家功夫即使不能将那一身煞气化了也能掩藏、压制一下。
    莫三孚放开因为自己身上的煞气有点颤抖的点心,一步步走到莫云娘面前,看着面前这个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女人,勾起唇角:“滚!”
    莫云娘吞吞口水,下意识退了好几步,本想就这么走了,余光看向许春林时又看到了那一桌子的酒肉,顿时壮起了胆子,嫣然笑道:“哎哟,三孚啊,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都不来看看姑姑,姑姑可是很想你啊!”
    “呵。你是谁?”莫三孚冷笑一声,那俊脸上闪过的刹那的光辉,就像那在修行界的天之骄子清沉道人,战场上的军师神算子所展现的那样,高贵不可侵。
    不知是被吓到的,还是……被迷倒了,莫云娘竟然就这么呆愣地看着莫三孚,不说一句话。
    莫三孚微微皱眉,将全身煞气收起来,但是那脸上高傲的神情未来得及收,就在这时,村长来了。
    李永和来的时候正好看到莫三孚冷冰冰地看着莫云娘,就像看着一块垃圾,嫌弃、不屑、厌恶,那高傲的眼神真真是高贵无比。
    那一瞬间,李永和就恨不得自家有个适龄的闺女可以嫁给莫三孚,这么一个人,一看就不是池中物,便宜了外家人了。尽管这么想,李永和坚定了要帮自己外家和莫三孚说媒的心思。
    村长来后,三言两语将莫云娘哄回家去,莫三孚才在一边从张小花嘴里听了今儿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原来今儿莫三孚前脚刚离开家,莫云娘就揣了几个鸡蛋上门了,说是她听说莫三孚这个侄子回来了,就来看一下。许春林和莫云娘早便是不合的,这回看她上门,虽然心里不喜,但也没甩脸子。
    莫云娘却不放过许春林,拉着许春林不停地问莫三孚什么时候回来,说着说着就说到了莫三孚的婚事,这回许春林时听明白了,那话里话外就是想将她家那个女儿嫁过来。
    这回许春林不干了,别说和莫云娘亲上加亲许春林不会同意,就算那个女孩和莫云娘没半点关系,许春林也不会让她进她莫家门,她那女儿想进自家门,下辈子都不可能。这周边谁不知道莫云娘的女儿就是个假善良的恶毒女人。
    莫云娘的夫家姓瞿,女儿名叫瞿凤,比莫三孚小两岁,今年二十,还是个老姑娘。尽管瞿凤是个老姑娘,但她是整个莫家村最漂亮的女人这点不会有人质疑。漂亮的女人总会有那么点自傲,瞿凤在十六岁时也曾许过人家,是县里的一个富户,据说媒人已经换了婚贴,就差正正规规行个定礼了。
    在忠县这一带,定礼又叫八字酒,就是男女双方两家合了八字,定下了两家孩子的婚事后的一种酒席,这酒席是女方家办的,请的也是和新嫁娘关系好的人家,男方会带上聘礼上门,并带上一些吃食,招呼女方家的客人。男女双方都会在定礼上见对方一面,也就算不上完完全全的盲婚哑嫁了,不得不说,这个礼还是能体现一下前朝对婚姻和男女之防的宽容了。
    话转回来,瞿凤和县里富户人家合了八字,按理,这莫云娘怎么都得给女儿办个定礼的,但是瞿凤订婚时天下已经开始乱了,表面的安静不过是粉饰太平,在那个世道,谁拿得出银子办酒席?莫云娘本想上男方家提前讨了聘礼办酒席,还说把他们没钱办定礼,让男方家看着办。但这男方家不是那么好相与的,当下就说了那就不办定礼了,这世道还办什么酒席?于是瞿凤的定礼就这么推了,这瞿凤以为她的婚事就这么定下来了,走在村里腰杆都直了不少,那看人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不过被捧得高了,瞿凤也看不清了自己,突然听到了县里富户的男人已经有了几门妾,有一个还怀孕了,气得瞿凤就找上了门,看见那个妾,张嘴就骂,骂的话语极为难听,张小花也没给莫三孚复述。
    后来瞿凤和那个富家少爷推搡之间让那妾室落了红,好不容易才保下孩子。回过神的富家少爷当下就给了瞿凤一个巴掌,那个富家少爷受过伤,大夫说他很难有子嗣,在县城里都传开了的,所以那些稍微体面点的人家都不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过去守活寡,这才给了瞿凤嫁入县城的机会。
    这富家少爷妾室、通房众多,好不容易有了子嗣,差点给瞿凤害了去,怎么不生气?哪曾想,那富家少爷还就在当天失去了一个孩子,那是瞿凤的孩子。
    瞿凤失去了孩子,大夫说她很难再有孩子,那富人家这时候那肯再要这么一个不会有孕还心思恶毒、不检点的女人,反正定礼没办,那男方家里就直接悔婚了。
    瞿凤被退婚后也不是没人愿意娶她,毕竟前朝对女子真的很宽容,且瞿凤是真的漂亮。但是还没等瞿凤修养好议婚,战乱就爆发了。
    作者有话要说:  父母是儿女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怎样,有时儿女就会怎样,尽管不是所有人都这样。
    所以这章叫上(父母)行下(儿女)效
    ☆、第十四章、去县里
    “哼哼,不守妇道,还心思恶毒的女人,这好人家的男人哪个会娶?”张小花最后不屑道:“而且,这乱了的这几年为了活下来都不知道被多少人睡过了。”
    旁边的人听着张小花这么直白的话语都有些尴尬,杨罗更是直接瞪了她一眼,莫三孚倒是无所谓地笑笑,然后去安抚他娘。
    他从未想过娶妻,就算有一天顺了许春林的意去娶妻,那必定是娶一个省心安静的女人,绝不会像瞿凤那样无德、闹腾的女人。
    莫云娘走后,大家伙都闭口不提她,都各干各的去了,莫三孚找到莫三水让他帮着看着一下,他要送许春林去县里。
    “怎么突然想着去县里了?”
    “我出去这几年也得到了些银钱,不想我娘再去种田就想着在县里开个铺子,让她不那么累。”
    “嘿你小子,有出息。”莫三水听了没什么情绪,大大咧咧地一巴掌拍到他肩上,笑道。
    莫三孚笑笑,和莫三水说了几句话,让他娘收拾一下要带上的东西,莫三孚直接就给他们送到县里去。
    “这么快。”许春林愣了一下,不可置信地看着莫三孚。
    “嗯。”莫三孚点点头道:“房子都买好了,家具都是现成的,被子、褥子也换了新的,您就带上两身欢喜衣服就行了。今天咱们先去给宝柱请夫子,您也去县里逛逛,看看有没有什么缺的。”
    “这事儿办得……也忒快了吧!”许春林笑眯眯地咕哝着去收拾东西,莫三孚就牵着点心去莫三水家里借牛车。
    其实莫三孚原本不想这么快就让许春林他们去县里的,毕竟那里一切都还没有成形,不过自他回来后,想要给他说亲事的人不少,早点送走家里人也见点上门的媒人。
    许春林没带多少东西,就真的只有两身换洗衣物。
    莫三孚接过他娘手里的包袱,将宝柱抱到车上,然后扶着许春林上车。莫三孚坐在车上,仍由点心拉着向前走,刚走到村口就看到几个妇人向他们招手。
    “春林这是去哪儿呢?”
    “县里呢。”许春林道,“他婶子这是要去哪儿?”
    “哎,县里?”那妇人一脸惊喜,“我和明华儿也是要去县里,可以一起吗?”
    “那是顺路,就上来吧。”许春林明显有点不自在,但还是点点头,“三孚,让点心停一下吧。”
    莫三孚没说话,只是听话地停了下来。
    这一呼啦的,不怎么舒服的车板上就上来了五个妇人。
    “春林,你们这是一家子去赶集。”说话的是那个叫住他们车的人,莫三孚知道这个人,说确切点,这个村子里和他家相近的人莫三孚认识得差不多了,他本就是聪明之人,加上修道,明脑清目,想要迅速记住几百个人没什么难的。
    这人叫张燕,是村长李永和家的二弟李永山的媳妇,和李永山有五个儿子。李永山在乱世前就是一个账房先生,现在是在一个油铺里做掌柜,家里的田地早早就分给了五个儿子,连吃喝都分开了,算是变相分家。这家里没什么吵闹的事儿,家和万事兴,不仅这李永山在县里做掌柜,生活殷实,连他的几个儿子那生活水平在村里也是上等水平的。为此,这张燕在村里的话语权总是高点。


上一章
返回

道士种田记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