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齐欢

第340节

    简王妃听得心惊,她怎么没想到这一点,这世上不是哪个案子都能去查的,就算查清楚了也不见得会有什么好结果。
    就像魏王谋反案,当时也不是没有宗室发现端倪,魏王如果真的谋反,为何不将家中老小送出京城,不等先皇去陪都之后再动手,贸然带着几个京卫的将士进宫谋害先皇,根本就是以卵击石。
    虽然朝廷说,是因为安义侯告密,先皇才能压制住那些准备起兵的将领,但是后来安义侯的表现更像是逼不得已才会承认魏王谋反的事实。
    魏王一家被杀,京城多少官员甚至商贾因此被卷入丢了性命,真的要将这桩案子翻过来,当年那些打着魏王案的幌子排除异己,稳固自身利益的人怎么办?
    简王妃喃喃地道:“照王爷这样说,无论是太后还是皇上都……都不会想要徐大小姐查下去。”
    简王再一次叹息:“徐大小姐还是年纪太小,没有想得这样长远,我还以为安义侯会提醒她。”
    简王妃手脚冰凉,她是很喜欢徐大小姐的,当然不愿意看着这小姑娘受苦:“很快她就要成亲了。”她还准备了不少的贺仪。
    简王妃道:“现在只能求着皇后娘娘能帮忙,大不了我们劝说徐大小姐不要再查了,就算查明白又能如何,死去的人也不能复活,因此丢了性命那可就真的得不偿失……”
    “去吧,”简王眉头紧锁,“我想宗室和几位大人也能为安义侯求情,皇上总不能谁的话也不听。”
    简王妃点点头。
    简王低声道:“你再去徐家看看,安慰安慰徐太夫人。”
    简王妃走出了书房。
    简王走到窗边又长长地叹了口气。
    ……
    坤宁宫内。
    皇后坐在软塌上听着嘉善长公主说话,半晌她轻轻地咳嗽几声,整个人显得十分虚弱。
    “娘娘,”简王妃关切地道,“您的身子怎么样了?可有了好转?”
    现在太医院的御医都忙碌着给皇后娘娘调养身子,前两日听说皇后的病已经大好了,今日一见仿佛与之前没有什么两样,看样子就算能熬过今年冬天,明年也恐怕艰难。
    女官上前轻轻拍抚皇后娘娘的胸口,皇后的脸色慢慢好了些。
    皇后喘息平复下来才道:“比起之前已经好多了。”
    她说的是实话,不用怕被人说装病,太医院的药也慢慢对症,就算不能治好她的病,至少不会让她觉得太难受,就这样走完最后的日子也很好。
    只是,走之前她还想再做些事。
    皇后看向简王妃、嘉善长公主和顺阳郡王妃:“本宫让人去问了,徐大小姐虽然在行宫中衣食都有人侍奉,听说是为了查案方便,过些日子就会将徐大小姐送回去。”
    嘉善长公主和顺阳郡王妃面面相觑,这是朝廷找的借口吧。
    “恐怕不太好,”顺阳郡王妃道,“徐大小姐毕竟还没有出阁,留在行宫太久会惹人非议。”
    皇后点了点头:“说起来本宫也许久没有见到徐大小姐了,如果徐大小姐能从行宫出来,本宫也想让她来跟前说说话。”
    也就是说,皇后娘娘会替徐大小姐求情。
    简王妃等人都面露喜色。
    “不过,本宫不知晓外面的情形如何,”皇后道,“眼下就要过年了,宫里宫外都忙碌得很,希望不要再闹出什么动静。”
    皇后娘娘的意思嘉善长公主明白,这案子无论如何是不能在查下去。
    嘉善长公主立即笑着道:“徐大小姐眼见就要嫁人了,这时候应该在家中筹备嫁妆,哪里还能东奔西跑。”
    皇后娘娘颔首:“本宫会尽力而为。”
    话已经说到这里,简王妃等人起身告退。
    大殿中重新安静下来,皇后看向女官:“我让御厨房准备些皇上爱吃的菜式,你去请皇上来坤宁宫。”
    女官应了一声。
    ……
    皇帝坐在御座上,听冯顺将皇后的话说了一遍。
    “她们还真是着急,”皇帝淡淡地道,“不过将徐氏关在行宫中,这些人就已经坐不住,四处为她走动,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她是大周朝举足轻重的人物,其实就是个女眷而已。”
    皇帝说着目光深谙,徐氏果然善于笼络人心,如今许多皇室宗亲都站在了她那边。
    “皇上,”冯顺道,“要怎么回皇后娘娘?”
    皇后被下毒的事查清之后,他也去探望了皇后几次,只不过皇后都神情恹恹不愿意与他说话,现在却为了徐清欢来请他去坤宁宫。
    皇帝淡淡地道:“朕这些日子政务繁忙,无暇去后宫。”
    冯顺有些迟疑。
    “怎么?”皇帝看过去。
    冯顺这才道:“奴婢这就去回话。”
    皇后求情。
    皇帝面容更加阴沉,接下来还会有谁上奏折请他放了徐氏。
    冯顺还没有离开,皇帝道:“让人盯着东南来的人,朕就是要看看他们能翻出多大的风浪。”
    “万一……”冯顺有些担忧。
    皇帝厉眼看去:“那不是正好,朕就是要引出那些人,看看他们到底要做些什么。”
    ……
    整个京城大街小巷都开始张灯结彩,虽然还有大半个月才到除夕,却处处都洋溢着过年的气氛。
    薛沉快步走在街上,无心欣赏这些景致,此时此刻他心乱如麻,自从徐大小姐被送进行宫,他就知道恐怕会出大事。
    薛沉快步走到安义侯府后门,门立即打开,有管事前来迎接。
    管事低声道:“侯爷和宋大人都在书房里等您。”
    薛沉点头,他唯恐有人跟随,转头向身后看去,就算有人发现,他也管不了那么多,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遮遮掩掩也不能解决眼前的困局。
    书房里气氛低沉。
    薛沉走进去之后,管事立即将门关好。
    安义侯面色苍白,眉头紧锁,见到薛沉立即起身道:“薛大人……”
    薛沉见了礼,立即看向宋成暄,宋成暄坐在那里,整张脸仿佛都沉在阴影之中。
    “公子准备要怎么做?”薛沉道,“顺阳郡王妃等人进了宫,却不见有任何动静,可能……皇后娘娘求情也没能让皇上改变主意。”
    宋成暄没有犹豫,淡淡地道:“京城附近可有能调动的兵马?”
    第五百八十八章 添把火
    薛沉闻言一惊,皇帝的心思已经很清楚,这是对安义侯府和宋家都起了疑心,如果公子就此示弱,韬光养晦,说不定还能缓和如今的局面。
    可他知晓公子的心性,公子绝对不会这样做,不要说安义侯府和宋家被威胁,光是徐大小姐被送去行宫这一件事,公子就不可能与朝廷妥协,将身边人的性命送给人掌控,公子从来就不是这样的人。
    从前他觉得这是公子的软肋,这些年愈发感觉到自己的思量是错的,上位者可以用手段笼络身边人效命,但也只能换来表面上的忠心,一旦触及利益,又有多少人能够舍命追随,公子却不同。
    也许这就是魏王和先皇的差别。
    “有,”薛沉道,“这几年京卫和周围的军营中都安插了我们的人马,平时就是传递些消息。”这些人是准备……在适当时候做内应的,如果真的在此时与京中兵马打起来,人手就远远不足了。
    毕竟他们的大军在东南。
    薛沉微微皱起眉头,现在不是夺权的时候,不要说之前完全没有准备,就算现在临时将东南的兵马集结起来一路北上,恐怕也很难打到京师中来,更何况只要他们一动,行宫中徐大小姐性命堪忧。
    “卫所的兵马都担任防卫、巡视之责,”宋成暄淡淡地道,“军师让他们四处搜捕各地占山为王的贼匪,在京师到凤阳沿途寻找那些人踪迹,过几日必然会有动静传出,他们只需要将消息送往京城。”
    薛沉心中一喜:“公子找到了那些人的藏身之处?”
    之前他就知道宋家长房遇见贼匪之事,后来徐大小姐查案发现杀宋家长房的并非贼匪,而是有人假扮贼匪屯粮养兵,那人很有可能就是他们一直在找的幕后真凶。
    “公子这是要帮朝廷一把,找到那些兵马。”
    宋成暄接着道:“那些贼匪有了动静之后,让他们想方设法带着朝廷的兵马与其交锋。”
    这样一来,就会让幕后之人坐如针毡,为了不让朝廷将他培养起来的兵马剿灭,他必然会想方设法还击。
    皇帝就会知道那人的厉害,朝廷想要动用卫所的兵马将这些人铲除不易。
    宋成暄继续道:“周围有不少的村庄和百姓,早些禀告府衙,让百姓离开,以免殃及无辜性命。”
    事情只有提前安排,才能达到想要的结果。
    现在还都来得及。
    当然这些事不能让朝廷知晓。
    宋成暄看向安义侯:“一会儿朝廷就会让人前来安抚侯爷,朝廷想要一举两得,必然要先稳住侯爷和宋家,惩办了幕后之人,皇上才会向徐、宋两家动手。”
    薛沉不禁冷哼一声,皇帝现在留着徐、宋两家目的是要对付幕后之人。
    皇帝既想要挖出幕后那人所有的兵马,又准备惩治了安义侯府和宋家,这样一来朝廷不但找到了藏在暗处的危险又能威慑众人,无论是谁都不敢再提及魏王案,更不敢与魏王有半点的关系。
    这算盘打的太好。
    身为大周的皇帝,完全承继了先皇的狡诈,只会暗地里筹谋一切。
    殊不知,既然幕后之人能够让王允那些人为他效命,而且至少筹备了十几年,想要将他连根拔起会有多难?皇帝这时候还要背地里算计这些。
    话说到这里,只听外面传来管事的声音:“侯爷,宫中来人了。”
    果然被宋成暄猜中。
    安义侯立即起身。
    宋成暄淡淡地道:“我与侯爷一起前去。”
    安义侯微微迟疑:“恐怕会让朝廷怀疑你……”
    宋成暄眼角浮起一丝冷意:“怀疑我心存不满,来与侯爷商议对策,就是要朝廷知晓这般,皇上才不会在这时候节外生枝。”
    朝廷现在最要紧的是抓住幕后之人,若徐、宋两家这时候闹起来,只怕局面会有变化。
    既然如此,薛沉道:“我也一同过去吧。”
    ……
    冯顺没想到会在堂屋中见到薛总兵和宋大人。
    </div>
    </div>


上一章
返回

齐欢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