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齐欢

第469节

    成王从大殿中走出来,心事重重地回到住处,一夜没有睡,他感觉到无比的疲惫,想要躺下来睡一觉,闭上眼睛耳边却是皇帝威严的声音,然后他就想起魏王案时被斩杀的人,一颗颗人头落地,血流成河。
    目光一转,他发现自己也跪在地上,头顶是高高扬起的刀刃。
    成王立即从梦中惊醒,汗水透了衣衫,他正要缓一缓神,眼前就飘来张大脸,成王一颗心差点从胸膛跳出来,当看清楚那张脸上的大嘴之后,他才喘过一口气,不至于被吓晕厥。
    “你这是怎么了?”顺阳郡王低声道,“连我都不认识了。”
    成王目光炯炯地盯着顺阳郡王,顺阳郡王竟然还敢出现在这里,这都什么情势了,还是一副满不在意的神情。
    “快滚,”成王怒道,“你不想活了,不要连累老子。”顺阳郡王府与徐家联姻时已经让皇上不满,齐德芳成亲之后,这一家子大部分时间都在东南,已经被认定是魏王党,现在战事当前,如果朝廷发现了顺阳郡王的行踪,会立即将顺阳郡王下狱。
    顺阳郡王颇为不满:“许久不见,王爷就这样咒我。”
    “你到底想做什么?”成王从床上起身,然后狠狠地瞪了一眼门口的管事。
    管事就让顺阳郡王这样闯进来,这条泥鳅将他家中当成洞府,可他不想就此变成泥潭。
    “成王爷能否脱身啊?”顺阳郡王道,“皇上有没有将怒气发放在王爷身上?毕竟简王陷害王爷时,是宋成暄救了王爷。”
    成王的面色难看。
    看着成王受气小媳妇的样子,顺阳郡王道:“忍不住为宋成暄说话了?结果皇上不肯收兵,还质疑你也是魏王党。”
    成王别过头,顺阳郡王转身凑过去:“你是不是做了噩梦?梦见……”他向脖子上比了比。
    成王恨不得将耳边的苍蝇捏死。
    “这可怎么办?当年你们给了我名帖,说是宋大人若有用处,必然全力以赴地帮衬,不知还作不作数。”
    成王身上的汗毛都竖立起来,他瞪圆了眼睛看着顺阳郡王:“原来你们那时候就开始谋划,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你故意四处游走说服我们,就是等的今***着我们为宋成暄做事?”
    “谋划什么?”顺阳郡王道,“我可从来不曾向宋成暄求证过他的身份,我也只是猜测而已,向你们要名帖也不是宋成暄的主意,是我自己想到的。
    宋成暄为了揭穿简王,很有可能暴露身份,到时候皇上必然想方设法针对他,那些他救过的人,为此也会远远避开,生怕被他牵连。”
    顺阳郡王说到这里看向成王,成王脸顿时涨得通红。
    “当然这都是本分也不该挑剔,谁不想好好活着对不对?宋成暄救人时也没想过回报,就像当年魏王临危受命稳住大周政局是一样的,”顺阳郡王伸手指了指自己的鼻子,“但我小心眼,我害怕有人会落井下石,捏着点东西,就多几分踏实。”
    成王被说的哑口无言。
    顺阳郡王从怀中掏出一张名帖:“为了让你更安心一些,这名帖也还给你,算是为你做的最后一件事,从今往后形同陌路,大家各自珍重吧!”
    顺阳郡王丢下名帖转身就走,成王没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只觉得心中一空,仿佛一下子被拿走了好些东西。
    “你将话说清楚,什么叫形同陌路,各自珍重,还为我做的最后一件事,你以为你是谁。”
    顺阳郡王挥挥衣袖:“丧家之犬不配提名,将来到了那边也无颜面见齐氏列祖列宗,到了这一步还人人自危,陷大周于水火之中。
    齐氏早就不配手握天下。”
    “鞑靼真的会趁机来犯?”成王拦住了顺阳郡王,“你不是骗我的?”
    “爱信不信,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顺阳郡王仿佛一下子变成了闹别扭的小孩子。
    “好了,”成王道,“既然你能来找我,就对我有些信任,你说说北疆的情势,我们该怎么办?”
    顺阳郡王道:“朝廷攻打东南,东南将士只会守城不出,因为要将兵力留着对付鞑靼,王爷也认识几名将领,希望他们也不要向同袍下手。”
    成王点头:“我会尽力去劝说,只怕皇上求胜心切,拖不了太长时间。”
    “不用太久,”顺阳郡王道:“鞑靼不会等那么长时间,很快就会动手,除此之外,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王爷要配合我们做件事。”
    “什么?”成王胸口一阵慌跳。
    顺阳郡王道:“擒贼先擒王,为了对付鞑靼,早些解决内乱。”
    第七百八十八章 找死
    擒贼先擒王。
    这话听起来就不是什么好事,弄不好就会变成他的催命符。
    成王看着顺阳郡王,忽然抬起手在顺阳郡王胸口捶了一拳。
    力气不大不小,不会伤到人,却也能以此泄愤。
    成王总觉得顺阳郡王那条绳子站在他面前,他也会鬼使神差地将绳子拴在房梁上,然后把自己脖子套进去。
    这个人太可恨。
    顺阳郡王揉了揉心窝子:“有没有饭,我饿了。”
    “没有,”成王甩一甩袖子,“趁着没人要你的狗命,快点走。”
    “再来点银子。”顺阳郡王追着成王屁股后跟进了屋。
    成王恨道:“无赖。”
    顺阳郡王点点头:“家中传下来的不能丢。”
    ……
    皇帝看着送上来的战报,顿时心潮澎湃,大周几乎所有的兵马都被调动了,他的亲军日夜不停奔赴东南,宋成暄却龟缩不出,显然是不敢一战。
    皇帝道:“告诉刘将军,不能再等下去了,三日之内必须破城,虽然城中有不少大周的百姓,但为了整个大周不得不如此,拖得时间越长对大周越是不利。”
    只要破了第一个城,跟随宋成暄的那些人就会树倒猢狲散,说到底没有人敢与王师争锋。
    皇帝又看向山东都指挥使魏将军:“水师那边怎么样了?”
    魏将军面有难色:“迎战的是泉州水师,一时半刻恐怕很难攻克。”
    皇帝皱起眉头:“朕不是已经将大周最好的战船派给了你,为何迟迟没有结果?”
    魏将军道:“宋成暄和薛沉早有算计,他们不知从哪里弄来了火炮,威力堪比我们的大将军炮,而且……”
    而且泉州多年与倭寇对战,薛沉用兵老道,他们卫所的水师虽然厉害,到底懒散多年,适应了没有战事的日子,对战时被泉州压一头也是意料之事,他手下的将军写了密信给他,说泉州水师无意与他们死战,只用火炮让他们不得近身,若泉州用全力,他们定要吃败仗。
    “都是一群废物,”皇帝道,“以你们五倍的兵力还拿不下泉州水师,朕要你这个镇国将军何用?”
    魏将军立即道:“老臣愿意亲自前往常州。”他曾与薛沉论过战法,也许能够一战。
    “好,”皇帝兴奋起来,“镇国将军能拿下此战,朕赏你丹书铁券传家。”
    魏将军忙跪下谢恩。
    皇帝挥挥手让所有人退下,屋子里没有了旁人,他立即走到旁边去看舆图,魏将军的本事他是知道的,应该可以拿下薛沉。
    人人都说宋成暄的水师厉害,他就是要在水师上赢宋成暄,等魏将军前面打了胜仗,他就登上宝船,亲自领兵前往东南。
    “皇上,”冯顺快步走进大殿,“静贵妃娘娘让宫人送了密信。”
    皇帝抬起眉毛,难不成宫中出了事?他看向冯顺,冯顺脸上也有异色。
    皇帝正色道:“将人带上来。”
    宫人快步上前跪在皇帝脚下:“皇上,静贵妃命奴婢无论如何都要将消息送到,奴婢一路出宫日夜兼程不敢停歇……”
    皇帝早已不耐烦:“宫中到底怎么了?”
    宫人不敢怠慢立即道:“静贵妃娘娘在宫中发现了皇子。”
    “什么?”显然这件事出乎皇帝的意料,皇帝面色微变,“你再说一遍?什么皇子?”
    “皇上临幸过一名宫人,皇上可还记得?”
    皇帝皱起眉头,一时半刻想不起来,正觉得焦躁。
    冯顺立即看向那宫人:“这时候还打什么哑谜,直接说了。”
    宫人这才道:“那宫人叫赵丽姝,曾在淑庆宫侍奉,皇上临幸过她一次,却不曾晋封她,谁知她珠胎暗结,这件事被太后娘娘发现,养在了废弃的太妃所,赵宫人顺利诞下一名皇子,如今大概一岁多了。
    皇上离开宫中之后,后宫松懈了许多,静贵妃娘娘在打理后宫时发现了端倪,立即暗地里仔细查问此事,然后命奴婢前来禀告皇上。”
    皇帝的手微微颤抖,整个人已经被突如其来的喜悦笼罩,他那时没有听错,宫中的确有婴孩。
    皇帝看向冯顺。
    冯顺立即道:“皇上让奴婢去查后宫,奴婢仔仔细细的看了,确实没有查出蹊跷,那荒废的太妃院奴婢也曾过去,可是没有发现有孩子。
    不过,那个叫赵丽姝的宫人奴婢知晓,这宫人莫名其妙就不见了,奴婢也让人去问过,却没人知晓此人踪迹,宫中年年都有人丢失,久而久之奴婢也就将她忘记了。”
    冯顺的忠心皇帝是知道的,他冷笑道:“太后娘娘要在宫中藏人,就算是朕也未必能找得到,现在朕离开宫中,静贵妃又是张家人,太后娘娘放松了警惕才会露出端倪。”事关皇子,张静姝不敢骗她。
    冯顺道:“皇上,那现在怎么办?太后娘娘这样做……”
    皇帝眼睛发红,其中满是戾气:“如果有一日朕不肯顺着她的意思,她就除掉朕再另立新帝。”现在他怀疑,他之所以没有皇子出生,都是太后背后搞鬼。
    皇帝挥挥手先让宫人退下,冯顺将殿门关好,这才又走到皇帝身边:“皇上,要不然奴婢带人回去,先将小皇子救出来。”
    皇帝目光不停地变幻,他与太后斗了这么多年,很了解太后的脾性,这件事东窗事发,太后不惜除掉赵丽姝母子。
    那奴婢死也就死了,皇子却不能出半点差错,他登基这么多年宫中始终没有皇子出生,朝内朝外都议论纷纷,他要用这孩子稳住局势。
    除了他之外没有人能斗过太后。
    皇帝吩咐冯顺:“将羽林卫、金吾卫、府军卫唤来,朕要立即回京一趟。”
    冯顺不禁惊讶:“皇上万万不可啊,您这样匆匆忙忙返京,恐怕路上不安全。”
    “朕带着亲军怕什么,”皇帝道,“而且,没有人知晓朕离开,朕到了宫中处置好了太后,立即就会回到这里,现在战事已经平稳,朕离开几日不妨事。”
    冯顺还想劝说。
    皇帝伸出手阻止:“朕意已决,快去安排。”太后想不到他会突然回京,来不及藏匿那孩子,到时候孩子在他手中,太后也就无可奈何。
    要不是因为要对付宋成暄,必须要让北疆安稳,他就会趁机解决了太后。
    第七百八十九章 遇刺
    亲军护着皇帝一路回京城。
    几十轻骑在前面开路,走得十分顺畅。
    皇帝英姿飒爽地驱马前行,就像是秋天围猎时一样,最大的猎物就在面前,他就要一展身手。
    </div>
    </div>


上一章
返回

齐欢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