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鱼不服

第127节

    “还有方才那些人都是赵观主的属下?气魄非常啊, 对了,他们的蒙面巾不要了吗?”
    神情阴沉,准备应对质问的青乌老祖赵藏风:“……”
    风一吹,弦月观前院地上的黑色蒙面巾就飘了起来, 有的甚至挂到了树枝上。
    这气氛确实不对,满地黑帕子乱飞算怎么回事?
    青乌老祖脸色更黑了, 戴面具的女弟子在心里暗骂那些人都是废物, 退出前院的时候捡个蒙面巾很难吗?
    “咕咕。”
    正殿里有鸽子在叫。
    这只可怜的鸽子,受了惊吓,又迷路飞了好大一圈,早就又饿又累。这会儿终于把信送到了, 回到熟悉的“家”中, 想要等着喝水吃东西。可是应该喂它的人没有来。
    孟戚忽然上门,鸽子被丢在了道观里供奉三清的正殿。
    它稀里糊涂地飞上横梁, 扭了扭脑袋,本能地想要飞出正殿去道观后面的鸽笼。
    停在观外的树上的老鹰猛地冲了过去——正对着青乌老祖。
    后者以为这只老鹰是孟戚豢养的宠物,出手自然毫不容情,拂尘横扫,劲风在树干上留下了数道细长沟壑。
    孟戚右袖一卷,直接将这股力道推了回去。
    袍袖因内力充盈而鼓起,恰好把那只差点丢命的老鹰当头罩住。
    “赵观主真是快人快语,快到话都不想多说几句,直接就动手了。”孟戚随口扯了一句他听来的江湖腔调,也不管应景不应景,先用上再说。
    青乌老祖倒没怎样,他两个弟子眼神透着深深的疑惑跟怪异。
    ——这就是传闻里武功高深莫测的前朝国师?
    生了一张好皮相,却是这般一言难尽。
    孟戚慢条斯理地从袖子里掏出了老鹰,同样拎着翅膀,姿势却比拎鸽子熟练多了,那鹰的羽毛都炸开了。
    孟戚一松手,老鹰头也不回地急飞而去。
    “你们是像这只鹰一样自己滚,还是我把你们撵出去?”
    孟戚神态傲慢,语气也很狂妄,实际上他已经在运转内息,随时准备动手。
    这一招,将是十二成的力。
    刚才他与青乌老祖短暂的交手两次,孟戚发现对方内力深厚,几乎不下于自己,可见江湖盛传青乌老祖赵藏风是天下第一高手的说辞,并非空穴来风,也不是胡乱吹嘘。
    孟戚恢复记忆之后,发现自己修炼内功将近六十年。
    这六十年里面的,最前面十五年基本没做什么。
    孟戚“年轻”的时候到处游荡,无意间得来的一本武功秘笈不仅粗浅,还残缺不全,完全是靠自己摸索。换了别人,绝对练不出什么明堂,可能还要走火入魔。
    跟随李元泽打了十来年的天下,楚朝平定,孟戚有机会接触陈朝留下的各种古籍,其中就有江湖早已失传的内功武学,因为后人不解其意,最后堆在皇家的藏书楼里生灰。而孟戚通过对那些方士的了解,逐渐发现了内家功法的许多门道,再对应自身所学,豁然开朗,随后沉迷藏书楼典籍,最终被他学成了这么一身武功。
    孟戚没有师承。
    连最简单的道理都是自己领悟的,期间也不知走了多少弯路。
    而墨鲤有位好老师,“年纪轻轻”就有了高绝的武功,孟戚用六十年磕磕绊绊走出的路,墨鲤二十年就快追上了,差的仅仅是内力的积累。
    大夫才是真正的得天之厚,常人不能比,也不能与之相比。
    孟戚虽然没有这样的好运,但他终归是山灵,这里更是上云山,他施展内力全无滞碍。那些苦练了六十年内功的江湖人,能有孟戚一半成就的,就可以算得上是江湖上的高手了。
    眼前这位青乌老祖,粗粗一看,年纪不超过六十岁,可是他的内力……
    按照江湖上的算法,怕不是有上百年的内功修为?
    难道这人也像宁长渊一样,天生绝脉,打通之后修炼内功事半功倍?
    不管如何,孟戚都意识到他小看了这位青乌老祖,原先准备不玩阴谋,直接上门把人揍一顿,以力破局的方法显然不好使了。
    他跟赵藏风打起来,谁输谁赢不知道。
    可是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孟戚想要杀了他,正常情况下是做不到的,反之亦然。
    青乌老祖也在蓄力,他的袍角无风自动,两个戴着面具的弟子已经觉察到不对,开始惶恐地往后退了。
    青乌老祖心中的惊讶一点都不比孟戚少。
    之前被震退的三步,就是他小觑了孟戚吃到的苦果。
    “久闻国师之名,今日一见,实在让老道吃惊。”青乌老祖脸上带笑,目中尽是冷意,他一字一句地问,“看来国师是对帝陵宝藏有兴趣?”
    “陈厉帝的陵寝里都是些搬都不好搬的玩意,没有神兵利器,也没有武功秘笈,墙上镶嵌的明珠历经数百年,早就黯淡无光了。金器银器虽然制作精巧,但是都打了陈朝皇室的印记,除非藏在家里自己把玩,否则连变卖出去都不方便。”
    孟戚说得头头是道,那女弟子开始疑心厉帝陵宝藏早就被楚朝发现了,甚至已经挖完重新填埋,她焦急地望了望青乌老祖,终究不敢出声。
    孟戚将青乌老祖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见他毫不慌乱,心里的猜测愈发明了。
    ——青乌老祖确实不是冲着帝陵宝藏来的,他一点都不关心能从厉帝陵里获得多少东西。哪怕陵寝被人搬空了也没事,只要江湖人知道厉帝陵出世,齐聚太京就行。
    一路上看到的、听到的事情纷纷浮现在眼前。
    江湖人不管去哪儿,都闹得轰轰烈烈,人尽皆知的。这次不同以往,不再是百姓听不懂的什么兵器、秘笈,而是神秘的厉帝陵!
    除了江湖人,保管齐朝皇帝陆璋同样有兴趣。
    朝廷缺钱,南边的楚朝三王也缺钱。
    事情愈演愈烈,太京就会变得鱼龙混杂,各方势力纷纷露头。
    在这种情况下,太京自然会加强戒备,巡城卫恨不得将所有江湖人都撵出城。陆璋一边在宫内留下足够的人手,一边会悄悄派人来上云山,掌握情况,伺机动手。
    青乌老祖是要借着厉帝陵宝藏,将这些人一网打尽吗?
    醉翁之意不在酒,只怕另有玄机。
    孟戚心念电转,瞬间得出了一个结论。
    他缓缓负手于身后,语气意味不明:“看来,太京又要迎来一场腥风血雨。”
    然后他在那个戴着面具年纪较长的弟子眼中看到了惊骇之色。
    孟戚屈起手指,漫不经心地说,“陆璋看重权柄,齐朝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权臣出现,夺江山没兵权,未必能坐得稳。所以这次是某个皇子被观主利用了?闹宫变登皇位,观主是要扶持傀儡?宫禁难入,想要闯宫不容易,十万御林军太多,万箭齐发之下,绝顶高手也讨不到什么好处。你冲进去当做砍瓜切菜,杀起来都费事,看来在宫中是有内应?袭杀锦衣卫,不是防止走漏风声,而是要对锦衣卫副指挥使宫钧下手,这位才是陆璋麾下最有实力者,抓了以免后续出现变数?”
    青乌老祖神情一变,又恢复了镇定,他声音嘶哑地笑道:“国师未免想得太多了。”
    “明人不说暗话。”孟戚一拂袖,轻嗤道,“你们江湖人不是有这么一说,计谋败露,何苦垂死挣扎?不如手下见真章……成王败寇,不外如是。”
    孟戚刚说到成王败寇的第一个字,就悍然出手。
    不正不巧,青乌老祖也在同一时刻发难。
    劲风化为无形,地面齐齐震动。
    两人双掌对上,中间还余三尺,竟是怎么也碰不到。
    “国师乃是前朝国师,为何要管齐朝的事?”青乌老祖讽刺地问。
    “昔年我在朝堂,尔等方士前来碍眼,如今我漂泊江湖,你们又要惹事生非。”孟戚单掌前推,又加了一分力,睥睨道,“瞧你们不顺眼,跟朝廷又有什么关系?”
    青乌老祖也不后退,阴恻恻地说:“老道甚为可惜,原以为国师亦是吾辈中人。”
    “笑话,如何就是同道中人了?篡权夺位?”孟戚不怒反笑,不屑道,“小人行径,也敢与我共论?”
    这时以孟戚跟青乌老祖为中心,道观内逐渐出现了一个奇异的气流漩涡。碎石、沙尘,以及之前满地的蒙面黑巾都被漩涡吸了过来,紧跟着是道观房顶上的瓦片。
    “不好!”两个戴面具的人见势不妙,急着脱离漩涡的拉扯范围。
    可是他们不动还好,一动压力就更大,那个女弟子直接吐了一口血,委顿在地。
    她的师兄翻身滚出了好几丈远。
    “轰!”
    前院变成了一个深深的圆形凹坑。
    两道人影以极快的速度冲入林中,所过之处的树木最初保持着原状,然而风一吹,就开始崩裂。
    又是一声巨响,女弟子被埋在了院墙下,原来弦月观的山门、石阶、院墙也统统化为碎石齑粉。
    双方竭尽十二成力的这一掌非同小可,整座山谷都受到了影响,群鸟惊飞,走兽哀鸣。
    远在六合寺的墨鲤忽然感到右眼一跳,然后不由自主地摸向衣带。
    “……”
    糟糕,孟戚的剑还在他腰上!
    作者有话要说:
    孟戚:就算我没有谋主之才,看破你的计策也是轻而易举
    青乌老祖:能玩计谋,意在皇权,该是吾辈中人了。
    众:所以老祖你什么意思?看不起江湖人的智商?
    第109章 空谈误己
    民间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说法, 墨鲤从来不信。
    眼皮跳, 那是过度劳累,心烦失眠所致,从脉象上看跟心脾有关。
    什么吉啊凶的,作为大夫怎么可能相信呢?
    现在墨鲤莫名其妙地眼皮跳了几下,虽然理智告诉他这该是心烦厉帝陵宝藏一事的缘故, 但又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这句民间谚语。
    怎地不是左眼跳, 偏偏是右眼?
    墨鲤有些心神不定地抚摸着软剑。
    说起来, 孟戚武功极高, 就算没有兵器在手, 常人也奈何不了他。
    更何况这里是上云山,是太京龙脉的地盘,谁出事孟戚都不可能出事,墨鲤此前也一直不曾担忧, 然而现在他忽然感到有些不安……
    ——要去找孟戚吗?
    墨鲤看了一眼六合寺,锦衣卫在前院正殿里进进出出, 僧人们也都集中到了这里, 不管是谁在给青乌老祖通风报信,现在都会被其他人盯得死死的,想要单独行动很难。
    墨鲤心里一动,将路过的一个锦衣卫叫来了。
    </div>
    </div>


上一章
返回

鱼不服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