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鱼不服

第264节

    “菽、麸皮、陈米……”
    墨鲤挨个看布袋里的货物,孟戚则在库房里踱步。
    检查墙角、砖缝,以及地下有无异样。
    这黑漆漆的,库房里又闷得慌,伙计什么都看不见,正在心里嘀咕,忽然听到孟戚脚步一顿,像是发现了什么。
    “大夫!”孟戚从缝隙里捡起一截短细干枯的枝条,颜色泛黄。
    伙计只能勉强看到孟戚拿了个东西,想要分辨极难,因为太小了,还没指甲盖长。
    墨鲤却稳稳地接了过来。
    先是放在鼻尖轻嗅,再掰开来细闻。
    孙家倒卖药材,库房地上有散落的东西倒也不奇怪,可是这个库房实在是过于简陋,药材基本要存放在阴暗避光的地方。这里乍看很符合标准,秋天冬天来看还好,现在人一进来就能觉察到不对。
    密不透风,又破又差。
    即使是中转倒卖,也不可能是名贵药材。
    偏偏孙家的生意像是做得很大,铺子暂且不说,从孟家的账册看,孙家经常从他们那边采买一些常见的药材,每次都是三百斤起。
    孟戚转头问甘泉汤的伙计:“孙家是什么来路?”
    “也是北地的人,倒不是太京雍州那边,据说还要更北。”
    “据说?”
    “孙家对外称管事的是分支庶脉,平常连个名号都不报,却又像是有点门路的样子。这样的人家,不是权贵世家的仆役给主家赚钱挂,就是世族里背着族中偷偷摸摸置办的产业,干活的人都是外面雇来的,对主家一知半解,探不出名堂的。”
    墨鲤用手指捻了捻孟戚捡到的枯枝,皱眉问:“可是燕州、冀州,甚至幽州那边的口音?”
    伙计唬了一跳,意外地望向墨鲤,差点以为墨鲤又发现了什么东西。
    “是,押车卖货的人还有管事儿的,都是那边的口音。车队里也尽是西凉、党项的羌人!”
    楚朝强盛的时候,太京城内经常能见到外邦人,有些是来做生意的,有些则是被商队带过来的部落奴隶。几十年后,齐朝乃至江南的权贵世族依旧保留着蓄养胡姬的习惯,盐商更是喜欢随身带着一两个昆仑奴彰显派头。
    倒是西凉国覆灭后那边的党项羌人大举流入关内,经过两三代人,除了长相还有点差别,其他跟汉人没什么两样。又因为没有土地,不会种地,给镖局车行养马,在商队做趟子手车夫的特别多。
    这种情况,在北地来的商客里十分常见。
    “孙家上一批货,是什么时候路过闰县的?”
    “这……大半月前吧。”
    伙计迟疑着,拼命回想。
    风行阁虽然搜罗消息,但也不是什么事都会注意,毕竟人手有限。
    伙计脸色有些难看,大概觉得跌了风行阁的名头,如今时间有限,他又实在想不起具体的日子,只能干巴巴地解释道,“总之不超过一个月,咱家汤池在闰县很有名气,那几家商队每次经过,管事的都会光顾甘泉汤。孙家商队冬天不露面,春秋时节来得多些,跟别的北地商队一样。”
    “是吗?我见这些粮食,分明是刚收来不久。”孟戚挑眉道。
    “这是他们留在本地的人手,闲着做别的买卖,去村镇那边收的……”
    伙计的声音越来越低,显然他自个也察觉到了什么,顿时冷汗滚滚。
    墨鲤缓缓道:“你们风行阁的汤池,原本是打探消息的好地方,可要是被人看透了,孙家完全可以控制每次露面的人,定期去甘泉汤,让你们以为孙家的商队在这天来了。你们在县城外有蹲守的人吗?一刻不停地盯着城门吗?会不会把孙家下乡收米卖杂货的车队,跟北地来的车队弄混?”
    伙计张着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本想说孙家北地来的车夫很好认,都是羌人,可万一连这个特征都是别人故意留下的呢?
    “大夫为何要猜幽州、燕州?”孟戚盯着墨鲤手中的枯枝。
    “……巧合罢了。这味草药,北地长得多。”
    墨鲤也低头看手里的东西,神情莫测。
    “此是何物?”
    “麻黄,药铺药方里常用之物,能治风寒,可发汗,亦能通肺气,看方子怎么开。”墨鲤沉声道,“孟兄发现的这一根,尚未受潮,落到缝隙里最多不过三五日。库房里气味儿重,他们应该也洗过,闻是闻不出的,只是我在孟家账册里,见孙家几次采买,均有麻黄。这东西价格不高,北地产量很大,倒卖很难获利。孙家不应该需要这么多麻黄。”
    “所以阿芙蓉里添的就是这一味药?”
    “不止,还有别的,但是最重要的应该就是它。”
    ***
    这一夜,注定不能安宁。
    风行阁调集了所有人手,除了去查消息的,更多的人借着黑夜的遮掩向四面八方撤退。
    甘泉汤的掌柜是个精瘦麻子脸,他心疼这份产业,忍不住对秋景道:“阁主,我们……当真就这么走了?那群杀手未必这么快能找来,他们的首领不是已经落在孟国师手里了吗?”
    “那算什么首领?”秋景捏着折扇,冷然道,“只是一颗稍微昂贵的棋子罢了,你看了这么久还没明白?起初我还想争抢此人,得些线索口供,现在你瞧我对这人还有兴趣吗?”
    掌柜呐呐的,险些脱口而出不是因为刀客脾气死硬,什么都问不出吗?
    他的手下忙着打圆场:“阁主勿怪,田叔心里难受,飘萍阁的分舵就藏在附近,咱们却一直没有找到,只抓住了司家米铺一条线。如今好不容易挖到了线索,又得放弃咱们辛苦经营的分舵,实在是……”
    “得不偿失,你们都这么想?”秋景挑眉,折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打着掌心。
    掌柜不敢答。
    秋景叹了口气,望向院中。
    院里起了好几个炉子,将不能带走的册子浇水浸泡,怄烂之后再塞进炉膛,黑烟一阵阵地冒,旁边还有人用内力扇开烟雾。
    真正重要的东西不会写在纸上,就连跟孟戚有关的情报,也是传抄三日之后即刻毁去的,所以现在需要销毁的东西不多,天亮之前就能全部解决。
    秋景下了这条命令,就意味着甘泉汤这座风行阁分舵,要被彻底放弃。
    这又不是花街柳巷里的书铺,除了暗道密室之外没费过心思,这汤池单是修筑就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冬天生意好得掌柜连消息都不想卖了。现在说不要就不要,掌柜心疼坏了。
    是人都难免有私心。
    掌柜虽然听了南疆圣药阿芙蓉的可怖之处,知道飘萍阁一旦发现刀客被抓肯定会找上门,秋景下令众人全部撤走是对的,但是内心难免起了一丝怨怼之意,如果秋景跟墨鲤在荒郊野地审问刀客,说不准就没有这场祸事了。
    秋景不紧不慢地说:“说来这是我的错。”
    掌柜闻言一惊,神情间露出破绽,不小心暴露了所思所想。
    跟在秋景身边的风行阁高手眼睛微眯,已是动了杀念。
    秋景却像是什么都不知道,叹息道:“我只想着这地方每年有许多商客路过,青楼楚馆太招眼,茶馆客栈还得抢生意,这才有了开这家汤池的念头。没想到这地儿是好,却是来迟一步,飘萍阁早就盯上了。他们知晓我们,我们却不知道他们在哪。”
    孟戚向墨鲤提到他发现家庙墓地是飘萍阁巢穴,而那些杀手为了引走孟戚话乱指认甘泉汤属于飘萍阁时,秋景等人正通过铜管机关在旁边院子偷听。
    众人当时就惊住了。
    不止为飘萍阁的分舵真的这么近,还因为杀手们已经知道了甘泉汤的底细。
    掌柜额头立刻冒出了汗珠,他常年待在这里,却没能发现问题,一个大意过失的罪名是跑不了的。他仗着在风行阁是老资格了,倒也不怕秋景追究,可是现在他一副舍不得放弃产业的样子,而这间生意好得蒸蒸日上开了门金银往里滚的汤池,实际上是秋景要修的,里面的布置,也是秋景让人自扬州学来的。
    从头到尾,跟他掌柜的没什么关系。
    换个人也能做这汤池的掌柜,如今要放弃这份产业,哪里容得他在这里说三道四。
    ——想到秋景状似不经意地在话里提点出来,掌柜明白这位阁主对他相当不满了。
    “是属下晕了头,没把事办好。”
    就在汤池掌柜擦着汗,竭力想要弥补过失时,耳边忽然传来了急促的风声。
    “嗖嗖。”
    几支利箭飞了进来,箭头上还带着火。
    院中一下就乱了,众人纷纷闪避。
    秋景寒着脸死死地看着墙外,她身边的随从急忙上前格挡开箭支。
    “全部后撤,不要救火。”
    “是飘萍阁的人,小心!注意墙外的埋伏!”
    第227章 擅诈能伪
    火起得极快, 几乎眨眼间庭院的竹林就全部烧了起来。
    “走!”秋景厉声道。
    还有人舍不得屋内贵重的物件, 随即被秋景含怒一把掀了出去。
    “什么东西都不要带, 不要乱走, 外面必定还有高手围堵!”
    众人受了叱喝,像是忽然醒过神,赶紧冲向密道的方向。
    汤池的掌柜则是彻底慌了手脚,他有心要跟着一起跑,可是秋景身边的随从还在抵挡墙外射来的利箭。
    正是有了这些人争取时间, 风行阁大部分武功较差的人方能顺利撤出这个院子。
    秋景用右脚挑起落在地上的箭支,箭头上的火还在烧, 散发着一股呛人的气味,隐隐有怪异的臭气。
    箭头上绑了一层浸泡油的棉布, 不厚,否则会影响箭支的射程, 而且头重脚轻也射不准目标。火箭向来只是个引火的用具,一般来说不可能燃烧这么久,而甘泉池完全在风行阁的掌握下,不可能被人撒了助燃物,问题应该就出在箭头上了。
    “西域火油!”
    秋景脸色大变, 狠狠甩下已经熄灭的箭支, 下令道:“不要往屋内退,守住这面墙!”
    如果让飘萍阁的人突破进来,直接倾倒火油,加上这天干物燥的时节, 甘泉池的所有屋子都会陷入火海,包括密道上面的建筑。房屋坍塌会影响密道里的通风,如果再被人堵了出口,所有人就会被困在地底密道中。
    秋景不敢赌飘萍阁不知道汤池密道的出口。
    ——看看甘泉汤掌柜的糊涂样子,飘萍阁在他眼皮底下发展他都一无所知,已经不止是疏忽,还有短视自大。
    秋景瞥了一眼不顾自己命令偷偷摸摸跑向密道的掌柜,她不动声色地转过头,任由对方走上死路。
    “都守住!”
    一部分人听从命令留下,更多的人跟着掌柜一起跑了。
    秋景面上没有丝毫动容,她一边吩咐手下寻找合适的掩护所,一边抢上前去打退翻墙而过的飘萍阁杀手。
    火越烧越大,浓烟滚滚。
    飘萍阁来的不止很快,而且很多,超出了秋景所想。
    她勉强能控得住局势,可是随着火势转大,容身之所逐渐变小,即使是她忠心耿耿的随从都在建议突围。
    </div>
    </div>


上一章
返回

鱼不服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