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鱼不服

第295节

    他怒目圆睁,抽出原本藏在膝弯后用来防身的短刀,作势欲挥。
    这时身后传来一个黄六熟悉的声音。
    “今晚奴家的店可真热闹的紧。”
    陶娘子生得一双妙目,顾盼有神,随意地左右一瞟面上带笑,便仿佛眉目含情。
    这模样着实引得不少人误以为陶娘子对自己另眼相看,黄六就是其中一个,当然现在他不这么想了,陶娘子那张桃花粉面此刻在黄六眼里就是美人蛛、赤练蛇。
    陶娘子站在左侧,蒙面人首领站在右边。
    倒不是他们解决了矛盾,而是暗处有个不知名的高手,他们互相打得你死我活,最后被人一起干掉就可笑了。
    陶娘子深恨这伙蒙面人,倒是有心先把蒙面人打残打死几个再说,怎奈暗器是有限的,不能永无止休地扔下去,暗器扔完了还拿什么对付那位神秘的“孟国师”?
    黄六的脑子不好使,别人可不是。
    “小店一穷二白,要啥没啥,平日里来往的都是走卒贩夫,万万想不到今日还能迎来贵客。”陶娘子笑颜如花,背着的手却在给伙计悄悄比手势。
    孟戚见终于来了一个肯跟他搭戏的,立刻放弃了黄六那个蠢蛋。
    他抚着长须,傲然道:“店家娘子竟然听过老夫的名号,看来店家娘子的来历也不简单啊!”
    “国师说笑了,奴家哪有什么见识,无非是听南来北往的客人磕叨,国师的名号奴家在今日之前全不知晓的。”陶娘子转动眼珠,狡猾地说,“只是奴家相信,像尊驾这样气势不凡的人物,必然不会信口开河,您口里说出的话,可比黄六讲的靠谱多了。”
    “哦?”
    孟戚似笑非笑,看着陶娘子一步步给黄六挖坑。
    果然店家娘子仿佛迟疑,又像诧异般轻声问:“黄六自称国师教唆他私带东西渡江,怎么现在不认识国师了呢?”
    众人齐刷刷地望向黄六。
    黄六僵立在原地,汗如雨下。
    “……还有,他又说国师是个外表很年轻的人。”陶娘子佯装大惑不解,歪着头问,“奴家方才就想问,荆王、宁王、吴王好像都没有立过国师呀,如果说的是楚元帝楚灵帝那会子的事,国师怎么可能是个年轻人?”
    斥候营首领死死地盯着孟戚,心里却似惊涛骇浪,翻腾不休。
    难道假李鬼太嚣张,引出了隐居多年的真李逵?
    孟戚配合地长长叹了口气,颔首深有感触地说:“总算有个明白人啊!想老夫戎马半生,见过三朝兴亡,如今已是耄耋之年,老得连路都走不动了,怎么还有人敢假冒我的名号,连皱纹都不画一道呢?”
    众人:“……”
    “世道变啦,什么偷鸡摸狗的事,都空口白牙往老夫身上推。”孟戚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俨然演上了瘾。
    墨鲤一时间不知该配合孟戚做戏,还是装聋作哑。
    做戏吧,不知怎么往下接。
    ——主要脸皮没那么厚,绷不住。
    在墨鲤进退两难之际,孟戚一个人照样顺顺当当地将戏做了下去。
    众人只觉得眼前一花,那衣着朴素然则气度不凡的老者手上赫然就多了一块白布。
    被孟戚从袖子里摸出布防图的墨鲤:“……”
    真的是摸。
    虽然动作快到一般人根本看不清,但是手指勾出布的同时,拇指还贴着墨鲤的手腕轻轻蹭了一下。
    墨鲤差点被气笑了,占便宜没关系,可他们现在是什么模样?八十岁!!摸着不嫌粗糙吗?
    孟戚怡然自若,糙什么糙,他的手伸出来也没好到哪里去。
    皮相而已,他们龙脉无所谓的。
    “咳,或许苍天都看不过眼,今日叫尔等撞到了老夫手上!”孟戚手持白布,作势要摊开。
    “等等!”
    斥候营首领急忙叫道。
    换了平日,齐朝水师布防图被不相干的人看见了,尽数灭口就是。可是这客栈的店家娘子、伙计统统不是省油的灯,再加一个态度不明的孟戚,杀人灭口那套就不好使了。
    “孟国师,此物是我主上所有,君子非礼勿视……”
    “老夫已经看过了,不就是齐朝水师布防图吗?”
    斥候营首领瞪大了眼睛,震惊地想:说出来了,孟戚竟然就这样直白地说出来了!怎么回事?官场中人说话不都是七道弯,点一句三个意思吗?直接揭穿是什么个套路?
    同样大惊的还有陶娘子。
    她原以为黄六这种窝囊废,最多偷个账册,拿个江湖藏宝图什么的,没想到有胆子对水师布防图下手,难道要过江卖给荆州军?不过如此一来,扯上前朝国师就有理由了,齐楚有亡国之恨嘛!
    陶娘子正想对黄六刮目相看,转头就看见黄六面无人色,抖若筛糠。
    ……算了,还是个窝囊废。
    撇去黄六,陶娘子还有真正想讽刺的人。
    “哎呀呀,如此说来,诸位好汉原来是齐朝军营里的人?”陶娘子刻意在好汉两个字上咬重音,怪声怪气地讽刺道,“难怪要打要杀,敢情是过了江别人就找不着,有恃无恐!”
    饶是斥候营首领恨不得砍了陶娘子的脑袋,眼前这身份曝光的情形,着实危险。
    “国师既然知道了布上所绘何物,那幕后之人冒充国师,致使人偷盗布防图其心可诛,极有可能想挑起两军对战,令百姓遭殃。”斥候营首领绞尽脑汁,努力地将矛头对准黄六,“此人必定是别有用心之辈,没准是吴王、宁王那边的小贼。”
    黄六彻底吓掉了魂,大叫道:“不是,我卖图给这边江湖人的,他们想要过江又不愿意给船资,只想自己划过去。他们出一百两银子买的图,我也只是画……上面只是营地驻扎分布的情况,旁的什么都没有!”
    “笑话,江湖人拿得出百两纹银买一张图,却不肯给半贯钱的船资?”斥候营首领怒喝。
    黄六一屁股坐倒在地,涕泪齐流,狼狈万分地哭道:“他们说,说是想贩卖货物,还想长期把持这条水路,做江湖人的生意。提孟国师也是他们的主意,说要是被人发现就咬死了是孟戚指使的,小的根本没听过这个名号,更不认识孟国师了。”
    孟戚轻轻地啧了一声,他当是多深的阴谋,罪名直接往自己脑门上扣,结果却像是玩笑一般?
    “胡说,我们已经抓到了跟你接头的人,我们严刑拷打他也只吐露了一点点东西,还趁我属下一个没留神自尽身亡。”斥候营首领一字字地质问道,“你跟我说这只是江湖人做下的把戏?”
    黄六一脸的绝望,嚎啕道:“小的只是收钱办事啊,那些人高来高去的,还喜欢跟好汉……不不,跟官爷你一样蒙头遮脸的,我怎么能知道他们的来历?”
    墨鲤终于说了第一句话,他诧异问:“你什么都不知道,也敢跟他们交易?”
    “小的,小的……”
    黄六说不出话了,陶娘子嗤笑:“是眼睛就盯着银子看了,只要银两是真的,东西卖给谁又有什么打紧?所谓富贵险中求,干一票吃一辈子,也省得继续风里来雨里去的奔波。”
    斥候营首领一个字都不信。
    孟戚好整以暇道:“既然你们抓住了接头的人,那边收不到东西,过几日必定会来寻觅,难道你们连守株待兔也不会?”
    斥候营首领眼睛一亮,而陶娘子脸色变了。
    这一群混账,难道她还要继续忍受三五日?
    “不过——”
    孟戚轻抚长须,怎么看都像是一位才智卓绝,见惯风浪的老者。
    “你们闯入客栈,试图放火,折腾我这一把老骨头半夜爬起来劳心劳力,没个交代可不成。”
    说话间,墨鲤身形一动,只听数声喊叫,几个趁乱贴墙试图头偷偷溜走的蒙面人被丢回了客栈,然后墨鲤在月光之下慢吞吞踱步进门。
    这一手着实震住了众人,原来孟国师身边的那位也是高手……
    斥候营首领吃惊之余,忽然纳闷。
    据说孟戚弃官归隐了,如今墨鲤看上去也是一副隐士的模样,怎么这年头隐士不写诗做赋,自抬身价等着权贵上门请出山做官,统统改练绝世武功了吗?
    第254章 由荆水而下五六里
    作者有话要说:因停站半月,给大家概括一下前面的剧情。
    ————
    孟戚与墨鲤遇到西凉势力首领阿颜普卡,然后过江准备前往飞鹤山。
    两人半夜住客栈遇到蒙面人准备放火,蒙面人是齐朝水师斥候,发现有人(行脚商人黄六)带着水师布防图过江,于是试图追回并杀死看过图的人。客栈老板娘跟伙计都不是普通人,一群人打起来,黄六说指使他偷图的人是前朝国师。
    黄六因为不认识孟戚,谎言被揭穿,改口说拿钱办事不知主使者是谁,只知道那些人懂武功。
    众人不信,预备在客栈守株待兔等幕后主使,老板娘不满,斥候首领发现打不过孟戚墨鲤,准备息事宁人
    孟戚目中隐隐露出笑意, 他抚着胡须, 一副看透世情的高人模样。
    墨鲤:“……”
    变老归变老, 要他像孟戚那样怡然自得是不可能的。
    比如抚胡须的时候, 感觉怪怪的。
    墨鲤只是在模仿秦老先生,他的“心”未曾真正的变老过,自然也不习惯这样的外表,竹山县太小,大家都知道他是秦神医的弟子医术不差, 连“变老一点”取信别人方便行医的机会都没有。
    原形黑鳞鱼,外表上近似鲤, 是有须的。
    龙也有长长的两条须,“从小”以为自己是一条鱼的墨鲤觉得挺好看, 压根没把“须”跟“老”联系起来。
    而且习惯有须,不代表习惯用手去摸, 鱼长了手吗?!
    龙是长了,可龙的爪子在腹部,抬上天也摸不到下巴的好吗!
    ……等等,这样一想,沙鼠跟龙竟然存在着微妙的共同点。
    爪短!
    墨鲤回忆着软乎乎的沙鼠短小的爪子, 似乎只够塞食物进嘴, 或许、可能、没准是能蹭到胡须的,反正鼻头往上绝对摸不到。这样一想墨鲤就释然了,毕竟太京龙脉没有人形之前就能摸胡须了,孰能生巧嘛!
    孟戚万万想不到墨鲤脑子里想的是这些, 他见墨鲤纠结的目光转为释然,还以为自己渊穆高华,丰神逸宕的姿态折服了心上人呢。
    国师洋洋自得。
    一切都在他筹谋之中,不然为何要费心力说服大夫跟着一起变老?
    是必须让墨鲤见一见“真正的孟国师”,八十七岁的那种。
    八、十、七、岁!
    单单听着就令人头皮发麻,再加上各种怪异传闻,尤其这些谣言在楚朝就存在了。
    比如楚元帝明面上废除锦衣卫暗地里可能养了一批为他效命的死士密探,看起来无欲无求不沾权势的国师就是这支密探的首领。更多的人不这么想,他们觉得孟国师无所不知,是因为精通御鬼之术,养了不少厉鬼在身边,能杀人于无形,朝廷官员就算搂着小妾躺在芙蓉帐里说悄悄话,也有可能被鬼听去,回报给国师。
    越传越离谱,后来直接说孟戚是鬼非人了,每到月圆之夜就要生食人心/饮处子血/挖活人肝脏……以至于太京香火最鼎盛的报国寺被心惊胆战的官员们踏破了门槛。
    </div>
    </div>


上一章
返回

鱼不服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