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假唐僧[洪荒西游]

第17节

    小白龙咬咬牙,坚持道:“此处有人,不方便说。”
    ——确实有人。
    菩萨为什么能那么快,悟空前脚才离开唐僧孤身一猴跑了,菩萨后脚就能出现在唐僧面前并且还能基本还原“悟空对那贼人动手了,唐僧全程都是背对着悟空正眼都没给一个,最后悟空跪下磕头之后离开”这么一件事,还能麻溜地把金箍给唐僧送来?
    不就是因为有眼线么。
    事实上按着西游记的套路,唐僧取西经,便是没有悟空八戒沙僧白龙马,也根本不是孤身一人。
    正如霸道总裁玛丽苏文里面,优花·梦冰·玫瑰灵·伤如爱小公举再是一个标榜自己是独立自强的小姑娘,再标榜自己不想靠家族的力量一定要自己闯出一片天来,真的要出门的时候,也永远是身边各种暗卫一样。
    西游记里面取经团队里面唯一的凡人唐僧,虽然在整个西游记的过程中若干次落到了妖精手里,落妖精手底下之后或者是花式捆绑play,或者是各种女妖精的“圣僧我们来睡觉嘛”,但是人家毕竟是佛祖的二弟子金蝉子,毕竟是十世修行的好人,身上有天道钦定的西方东进的大气运,论身份论来历那都是苏的不行,所以,在取西经的全过程中,有六丁六甲,十八位护法迦蓝随叫随到。
    佛道都有人在,基本上做到了随叫随到,完全就是随时监视,随时给天庭或者是灵山传递“唐长老到哪了正在干嘛”的消息。
    正所谓,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而正在被随时关注的唐僧,当然对自己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心知肚明的很——若非如此,他也不会在两界山遇到悟空的时候就撑开了隔音阵法,让跟着他的那些神仙能影影绰绰听到什么却又听不真切,保证了悟空说那些对玉帝侮辱到了极致的话语的时候不至于传到玉帝耳中以免横生枝节。
    所以小白龙“旁边有人”这么一说,唐僧还算神色如常,倒是悟空不自觉想起自己在五行山下的时候。
    微微有点尴尬……
    讲道理,直来直去久了的齐天大圣,确实不那么喜欢这这那那的弯弯绕,从来也是行的正坐得直不在乎自己有哪句话被人听到,所以见到唐僧的时候,当时确实是一个破罐破摔的心态,哪怕知道看守了自己五百年的山神土地都在,明白现在隔墙有耳,那还是一个说顺嘴了,就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完了。
    管他呢,即便有天庭的人听到了那又如何,我现在都是个阶下囚了你还想怎么样!
    我有金刚不坏之体雷劈不死我,老君的八卦路也没能弄死我,菩提祖师不要我了,花果山被二郎神烧了,我现在孤家寡人我怕个毛线团团!
    我就是喜欢你这看不顺眼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怎么地!
    那时候心境破罐破摔如此,悟空自然不至于还和小白龙一般谨小慎微,不过这么一比,悟空倒是突然有点怕……要是师父你觉得小白龙比我稳重比我靠谱今后信任他多于信任我那可咋整啊?
    所以——
    悟空不开心,悟空有小情绪啦,那种被比下去了的感觉让他感觉不舒服。
    简单讲就是微微有点吃自家师弟的醋。
    唐僧却暂时顾不上悟空,只略想了想,觉得小白龙既然提出了,自己趁机发作一番好像也问题不大,转头就对着空气开了口:“我既然答应了会去取西经,当然不会食言。但我不喜欢被人看着,几位尊神我知道你们在,也别跟着我了,该回去的都回去吧。”
    六丁六甲一大票人,在隐身咒之下面面相觑,竟无一人走出。
    谁知道唐僧是不是在诈他们呢。
    小孩子躲猫猫都还会骗人说什么“我看到你啦,快出来”呢!
    唐僧却在一开始的示意之后就垂下了眉眼:“知道你们受命而来,轻易离开没准会受罚,但……你们若是不离开,没准会更凶险哟?”
    在场几个神仙,依旧没说话。
    唐僧继续:“几位尊神也别以为这西行之路所有艰险折磨都是我自己受着你们半点危险也无。说句实在的,我固然是个和尚,不能亲自,故意对你们动手……”
    唐僧那话说的一点也不大德高僧,甚至有些从地狱爬出来的阴冷,带着无边的诡秘气息:“但我还是可以想法子让我在这一路上受尽九九八十一难的时候,设计这一路上的妖魔鬼怪,或者我自己一个不经意,把几位当萝卜切吧切吧炖了呀。”
    说到这,唐僧甚至还笑了笑:“比如,方才我若手一抖禅杖不是朝着这条小龙去的而是砸了过去……”
    说这话的时候,禅杖已经到了唐僧手上。
    朝着的方向,确实也是那些个神仙所在的位置。
    “我不知道那里有人啊,谁让他们用了隐身咒呢,所以,我杀了生却只是无心之过,想来佛祖不会怪我。”
    威胁,赤裸裸的威胁。
    怪不怪不重要,毕竟能等到佛祖怪罪,他们也都已经挂了,人家是佛祖二弟子命定取经人,背景硬实力强,当年亵佛了也不过是罚去轮回一番,他们又算是哪根葱?
    不说六丁六甲护发珈蓝了,连小白龙都硬生生打了个寒颤。
    不过转念一想,小白龙又觉得,跟着这么一位师父……也挺好。
    若真是个懦弱到不行,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多走两步就说脚软的凡人,那这一路上也不知道要多走多少弯路。
    如今,刚好。
    ——唐僧能有多强硬,这条路走下来就有多省事。
    自己会受到的折腾,应当也会少很多。
    做这样的人的坐骑,心里面也会舒服些。
    “我到目前所有的所作所为,你们爱给菩萨佛祖,或者是天帝天后告状,都随意。”打完了大棒当然很快就是安抚,只听唐僧给了一个力所能及的许诺,“你们回了天庭和灵山,只与佛祖与玉帝说我不愿意你们跟着,若强要跟着我便掉头回大唐便是……想来他们也不至苛责。”
    话都说到这里了,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法迦蓝……总之就是一个连编制的神仙也只能是现了身形,对唐僧拱拱手,化了一阵风,去了。
    唐僧这才对小白龙道:“我感觉到的边上都走完了,你觉得还有人在偷听么?”
    小白龙细细感应了一下,摇头。
    “现在可能说了?”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小白龙才轻轻叹息一声,开口说:“事情发生在我姑父死后,我因为我姑父的死,和父王吵了一架。”
    ——小白龙的姑父是泾河龙王,因为故意下雨下错了时辰逆了玉帝旨意,故此上了斩龙台死于非命。
    只听小白龙幽幽叹了口气:“若说明明自己占理,与长辈据理力争便是顶撞,砸了点东西便算是忤逆的话,我大概是真的罪有应得吧。”
    唐僧皱起眉头,赶紧打住小白龙的感慨,只道:“等等,我法明师父告诉我泾河龙王是因为犯了天条才上了斩龙台的,抗旨不尊在我大唐也是不小的罪过,难道玉帝判的有哪里不对?”
    第17章 玉帝的洗白
    小白龙冷笑一声,接着说——
    其实,比晚了下雨的事儿还严重的事,都没见到玉帝降罪。
    太远的案子就不提了,只是紧接在后,几乎是顶风作案的,唐太宗地府一日游里,崔判官相当大方地在唐太宗本来只到贞观一十三年的寿数上,大笔一挥给人家加了二十年的寿元。
    固然,李世民是个好皇帝,固然,贞观之治若是能多来个七八九年的,或许人家真的说不好能把高句丽打下来,但是不管怎么说,若是按着天道的逻辑,你可以增寿元,但是那必须走程序。
    什么叫走程序呢?
    就是依法治国……
    啊不是,就是天道有常,一切按照天道或者是地府的程序来。
    不管怎么说,改生死簿绝对不能是你大笔一挥就解决了的事情,人间天子这种级别的存在要改寿命,会涉及的人与事那绝对是千千万万,朝堂后宫,嫔妃皇子,甚至于隔壁突厥几十年之内是战是和,海那边的阴阳师们啥时候能学到玄门道术,罗马帝国贵族到底能不能用上陶瓷和丝绸,都与大唐政权的开放程度,也就是大唐天子的政治态度与存活时间有莫大相干。
    地府既然管着那么多人的生生死死前尘因果,人间天子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命格,那绝对是重中之重,至少需要十殿阎罗知情之后才能进行的。
    但人家崔判官怎么弄的?
    ——急取浓墨大笔,将“一”字上添了两画,却将簿子呈上。
    然后一十三就变成了三十三。
    人家地府一日游,白得二十年阳寿。
    有没有很魔幻现实主义呀?
    更魔幻现实主义的是,那么多人的命运被蝴蝶效应改的乱七八糟,人家玉帝,半,点,没,有,过,问。
    可见天庭的规章制度……泱泱大唐,人间天子这种级别的人物的寿元根本就是随随便便,爱改就改,并不会造成崔判官上个什么诛仙台斩妖台被天雷劈死掉,可见人家玉帝管的事情绝对是涉及山无棱天地合这种有可能会让洪荒兴衰的事情,一国一帝的命运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手下人看着办,凭借自己爱憎好恶,变了就变了。
    但是,长安城一天的下雨的时辰上的些微差异,对于天庭来说却是大得不行的重大事项,必须经由昊天上帝用谕旨亲发哟^_^
    看脸断案,鉴定完毕。
    唐僧微微有点尴尬。
    受法明的影响,他接受了一套“世上少了谁都能继续正常运转,世界上多了谁也不至于就此崩盘,所以人不能把自己看的太重”的观念,并不是常年参禅打坐不理世事的御弟哥哥,也知道人间若是大旱一发会造成如何如何严重的后果。
    所以从上位者如玉帝的大格局去考虑,下雨确实也不是不能比人间天子的寿命更重要。
    不过仅限于出现了灾害的年间。
    百姓都在仰头期盼甘霖的时候,两寸雨水说不好就能够救下今年的一季庄稼,说不好就能够让上万百姓不会流离失所乃至于易子而食。百姓都苦于雨水不停,洪水肆虐的年景,大堤也确实有可能因为多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般一寸两寸的雨水垮塌,从而也造成哀鸿遍野,甚至引起社会动荡。
    若常年风调雨顺,少了两寸雨水,晚了半个时辰,真的很重要?
    所以,事情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比如如果真的一不小心造成了什么后果,泾河龙王确然有必要承担责任。
    抱着查证之后再瞎比比的形态,唐僧问:“你姑父……是在近几年死的吧?”
    “就在去岁。”
    “……哦。”
    唐僧默默收回了自己“下雨比天子性命更重要”的脑洞。
    ——贞观年间确实有大旱过,不过那都是贞观二年的老黄历了,那时候,大旱伴随着大蝗一起来到,颗粒无收,百姓饥馑,穷困不堪。
    彼时玄武门之变才过去不到两年,李二父亲李渊尚在,还有一些老臣子持有让李渊重新上位以平息天谴的观念,李二被逼无奈,人到穷途,甚至豁出去了生吞一番蝗虫,以表示“若是朕有错就让蝗虫来惩罚于朕,莫要殃及朕之百姓”以彰显其拳拳爱民之心,表示自己将要与百姓同进同退的基本态度,并且试图用自己的爱民之心盖过玄武门之变的时候亲手杀死自己兄长的凶悍之名。
    最终得百姓归服,大唐终于拧成一股绳,挺过建国以来的最大困难。
    插一句,虽然针对那事儿,法明的评论是:“徒弟你是不知道啊,什么蜜蜂啊蝗虫啊蚕蛹啊,都是吃下去对身体相当有好处的东西,还有些人把这些虫虫卵卵做成百虫宴待客呢。陛下这是敢为天下先了,要不是我是和尚我都想来一盘炸蝗虫了!我跟你讲那东西真的很好吃!”
    ——后续是玄奘一想到油炸了的蝗虫,恶心的好几天没吃下饭。
    但是,贞观二年之后,老天爷似乎也觉得大旱和大蝗加上隔壁邻居的觊觎都没能让李二屈服,正所谓风雨过后就是彩虹,风雨飘摇的大唐帝国,还就真的风调雨顺了起来。
    别的不说,就去年……
    是没有任何洪灾或者是旱灾的,也没听说因为缺水或者是雨水下的晚了或是早了造成个什么山林垮塌的事情。
    那也就是不能用这个理由来给玉帝开脱了。
    只听小白龙一声冷笑:“不过是迟了半个时辰下雨,没耽搁春耕,也没浇着粮食,除了袁守城与我那泾河姑父,再不会有人关心的这雨到底是何时下的。”
    “是,我姑父未曾按照玉帝旨意降雨,但天下间国家城池无数,需要照顾的地方比比皆是,降雨几何按着天条自有有司确定,即便如此那定的也只是一年的数量,何时下,一次下多少,我龙族完全有权自决,玉帝从来事忙并不过问,为何却在我姑父与袁守城打赌之后,巴巴降旨下来对此等鸡毛蒜皮之事指手画脚?”
    ——什么事情算是“鸡毛蒜皮”,其实可以做一道简单的数学题。
    只论大唐一个地界,从好算考虑,只算有十个级别高到需要玉帝亲自注意的,类似于长安城的城池,一个城市一年下雨凑合凑合算有个二十次已经是很少了,算总数一年也有两百次雨,那问题就是……天上一天,人间一年。
    玉帝要盯着只是大唐境内所有的降雨问题,一天就需要下两百道圣旨。
    然而天庭管的是天下四大部洲哟亲。
    按着西游记一路上会遇到的朱紫国女儿国等国家的描述,这些国家实际上并不比大唐弱到什么地步去,凑个整算这样的国家有十个,那也是两千次哟亲。


上一章
返回

假唐僧[洪荒西游]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