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见观音多妩媚

第12节

    面对皇后言中明显的轻讥,升平公主并不着恼,只抬首笑望着宇文皇后,不答反问道:“我听说皇兄自出宫主持先农礼后,感染风寒已有段时日了,不知这几日好了没有?”
    有关天子龙体是否痊愈,与天子同居一屋檐下的宇文皇后,因与天子素来关系淡漠、互不关心,并不知情,她静默须臾,即叫升平公主抓住了先机,眼望着她,笑叹着道:“驸马的风流性情,皇后姐姐也是知道的,我另居公主府,其实算是方便他了,倒是我皇兄,为皇后姐姐空置后宫,一片真心,病中却似无人探望,听来叫人伤心。”
    ……是对皇后娘娘一片真心、主动不纳妃嫔、空置后宫,还是因为摄于宇文氏的威势,当朝天子,不得不空置后宫……萧观音虽是个不涉时事之人,但对此,多少还是有所耳闻的……
    她默默用着一道“玉露团”,耳听着皇后娘娘与公主殿下这般你来我往地笑语藏锋,悄看周围侍女,看她们个个垂手侍立、神情平静、面上没有丝毫忐忑惶恐之色,好像皇后与公主这般,是极为寻常之事,她们从前,都已听惯了的。
    如此至膳罢,用完茶点,宇文皇后要留弟妹在椒房殿坐坐说话,而升平公主要携弟妹去御花园走走逛逛,眼看着形势又要如登辇时僵硬起来时,一名女官趋近宇文皇后,轻声秘语几句,皇后娘娘随即缓和了神色,道自己倦乏了要午歇,任升平公主携萧观音告离了椒房殿。
    说是要在御花园逛逛,但随着升平公主与萧观音走逛闲聊时,提起了幼时居宫之事,渐渐是越走越偏,升平公主笑责萧观音不去公主府坐坐后,又含笑对她道:“我在宫中,其实也有一处居所,现就请你去做客,你避不了的。”
    她说着屏退诸侍,只携萧观音一人前行,萧观音原以为升平公主说的是幼居的公主宫殿,却见公主带她来到一处空置无人的阁楼,笑对她道:
    “这里原先是处画楼,听说藏画皆是美人图,后来不知因何缘由,美人图皆被在世时的父皇,命人焚毁了,从那以后,画没了,却有了此地‘夜月出、美人现’的传说,幼时贪玩的我,对此秘闻好奇得很,常常夜探此地寻等美人,后来,美人等来等去没等到,倒是无意间发现这画楼有间暗室,于是每每顽皮心起,不想被人找到时,我就带些糕点蜜浆,躲在这里。”
    女子之间,分享些不为人知的小秘密,最易拉近距离,升平公主与萧观音笑说了一阵后,嗓音微低,神色转黯,“后来长庆之乱,我也是躲在这里,才免于灾劫。”
    十几年前的长庆之乱,令立国近三百年的大雍王朝,差点一朝覆灭,原本天下至尊的大内禁宫,被乱军疯狂攻入,大量皇室被杀抑或流亡,就连升平公主的皇兄——当今天子赵棣,在幼年之时,都曾流落在外,因雍朝太子身份奇货可居,几次被抓,几次逃离。
    后来,赵棣被占据北地的乱世枭雄宇文焘寻回,宇文焘欲奉天子以讨不臣,遂将赵棣推上帝位,而占据南地的另一枭将独孤景,也有自立正统之心,如法炮制,将另一雍朝皇子赵桓推上帝位,北雍、南雍各诩正统,互战多年,难分胜负,只能暂休兵共和,划江而治,中原天下,也因此一分为二,南北对峙。
    虽已太平多年,但血流成河的乱世兵戈,也并不是十分久远之事,原本轻松的午后闲话,因此有点沉重起来,萧观音正欲说些什么,即见升平公主又似无事人笑道:“我幼时在此遍寻美人不着,今天带你过来,就算遂了小时候的心愿了,如果此时是夜里月色下,那就更应景了。”
    萧观音见升平公主笑了,也随之展颜,同她一起走至阁楼窗边,随意赏看春景。
    于惬意拂面的暮春暖风中,任眸光随意飘看、舒缓心情时,忽有一女一男,掠过萧观音的眸光,一前一后地走至一树海棠花下。
    起先因花树繁茂,萧观音看不清那二人面容,只隐隐约约见到两道身影而已,那女子同那男子说了会儿话后,忽地向前一步,几是贴面的距离,那男子似受惊吓,忙后退一步,躬身向那女子行礼,那女子于是就那般微弯身子,贴靠在男子耳边说话,那男子于是更惊,再退一步时,风吹花枝拂乱,一瞬间,她看清了那两人原为繁花遮蔽的面容,那女子,是换穿了石榴红裙裳的皇后娘娘,而那男子……那男子似是……
    萧观音心头惊沉,怔愣了好一阵后,才回过神来时,海棠花树下的人,已经走远,而身边的升平公主,神色如前,不知有无恰好也将眸光落在海棠花树下、望见这等场景,她暗自忍着心惊,继续陪升平公主又游赏了小半个时辰后,以体乏为由,告退离宫。
    回王府的一路上,都在反复回想所见场景、心神不属的萧观音,在抵达王府长乐苑后,也依然神思难平,回来后,也没有同正蹲在园子里专心种菜的宇文泓说些什么,直接入了内室,一个人,默默无声地暗想心事。
    若是放在平时,细心的沉璧,定能觉察夫人异常,但今日,她自己也有心事萦怀,遂没有顾及,只是站在廊下,看一时庭中种菜的公子,再看一时屋内静默的夫人,心中十分纠结。
    不久前,王妃传她过去,问她公子与夫人可曾圆房,她如实回禀王妃后,王妃斥她懒怠、不知为主子着想后,予了她一壶……助情之酒……
    ……这壶助情之酒,她要呈给这两位喝吗……
    第27章 一更
    从宫中回来静坐许久, 萧观音心海内飘想着的,依然是在画楼所见的海棠花树下的那一幕, 她反复疑心是否是自己看花了眼, 但那一幕又是那样的真实, 甚至风拂花枝的一瞬, 她连女子面上的笑意都望得清楚——不是一国之母雍容而又疏离的合仪淡笑,而是芳华正盛的年轻女子, 在面对想见之人时,满心满眼的真心笑容。
    ……若仅仅是皇后娘娘……私会年轻男子,与其暗有私情……她或许……还没有这么惊怔……但……但那年轻男子, 是玉郎表哥……
    ……她有听说玉郎表哥最近守孝期满后,入朝为官, 但……为官是为天子臣属, 怎会和皇后娘娘……有所牵扯……
    ……此事若为有心之人知晓,此事若为有心之人利用,不仅皇后娘娘声名受损, 玉郎表哥甚会有性命之忧……
    ……还是, 仅仅是皇后娘娘有意,而玉郎表哥无情……玉郎表哥是谦谦君子, 若他无意, 是否此事,就将如风默默逝去,不会为皇后娘娘和玉郎表哥,带来什么攸关声名性命的祸事……
    屏退诸侍、独坐室内的萧观音, 反复回想那场景,默默纠结地思量了大半个时辰,心中始终难安,她脚边的小黑狗,似能感知到主人纠结的心绪,一直安安静静地趴在一旁陪她,不像平时,一见她就要撒娇求抱。
    如此思坐良久,自宫中回来后、滴水未沾的萧观音,微觉口渴,欲站起身来倒杯茶喝、润润嗓子,却因心神恍惚,没注意到茶几边上,滚放着她之前送给小黑狗的玩具绣球,在走近前时,不慎脚踩了一下,眼看就要摔倒时,一个身影飞一般地闪了进来,抱住了将摔的她。
    ……是阿措,阿措……是一直不放心地在外面看着她吗?
    站稳的萧观音,看向阿措,见她关心地望着她,立柔声道:“没事的,没有摔着,也没有扭伤,不用担心。”
    阿措眸中的关心与担忧,仍是半点不散,轻轻握着她的指尖,仰面望她。
    ……这是,在问她为何心神不属、为何静坐室内这许久、究竟发生何事的意思了……
    萧观音对望着阿措关心的眸光,轻抚了下她的鬓发,再一次安慰道:“真的没事的,不用为我担心。”
    她这样好言劝慰阿措,可海棠花树下的场景、皇后娘娘的笑容,实际上,还是在她心底沉沉浮浮,萧观音缓缓饮尽了一杯茶,又拿起茶几上另一只玉白茶杯,斟了一杯清茶,走出室内,向在庭院中忙得不亦乐乎的宇文泓走去。
    宇文泓一手扶着菜苗,一手拿着小铁锹挖土,腾不出手来接茶杯,便就着萧观音的手,将杯中茶一气饮尽,边继续他的种菜大业,边向她介绍道:“这个是辣椒苗,是我今天从常春家里拔来的,常春说这个辣椒好辣的,一道菜至多只能放一只,再多,菜就要着火爆炸的。”
    萧观音微愣须臾,而后想常春原本说的,应是“辣得让嗓子像着了火”之类,唇际微弯,朝宇文泓淡淡笑了笑,边帮他把菜苗附近的松土压实,边问他道:“阿和的病,好些了吗?”
    宇文泓摇头道:“不知道,反正他不和我说话”,又语含庆幸,“好在我的兄弟和他不一样,平日里都同我讲话的,不然我要闷死了。”
    萧观音日常常听宇文泓提起他的兄弟,言语中多是溢美之词,可还从没有听他主动提说过一母同胞的亲姐姐,心中纳罕,静了静道:“我今日,去宫中见了皇后娘娘。”
    宇文泓对此没什么反应,仍是专注挖土种菜,萧观音沉默片刻,又问:“皇后娘娘她,是怎样的性情呢?”
    宇文泓道:“好冷好冷好冷。”
    ……好冷?
    ……可今日,皇后娘娘待她还算温和……
    萧观音疑惑不解,继续追问,宇文泓边种菜边解释道:“姐姐走的时候,冷着一张脸,对所有人都冷冷冰冰,一句话都不说,就像一个冰雕的人像,靠近她就要冻得发抖的。”
    这解释,萧观音听得一知半解,转看向沉璧,沉璧猜测着回说道:“公子说的,应是皇后娘娘出嫁那天的事,娘娘性情本就有几分冷傲,又对嫁给天子一事,不是……十分情愿……故而嫁入宫中那日,脸色极冷的,出门时,同家中上下,一个字也没有说……后来婚后的几年里,虽依王府之势,皇后娘娘想回家来坐坐,甚至就住家里,同家人欢聚几日,也无不可的,但娘娘,从没主动回府过……”
    从沉璧断断续续的话语中,萧观音听明白了皇后娘娘对“嫁给天子”一事的排斥,四年前,宇文家的嫡长女嫁了天子,嫡长子尚了公主,这一对兄妹、一对姐弟的婚姻,皆是由时局利益推就,姻缘之始,并无真情。
    萧观音看向身边捋土的夫君宇文泓,心道,她因无心情爱,所以并无男女之情的婚姻,对她来说,只是人生长河中的一段潺潺流水,不冷不热,不会伤着她什么,可皇后娘娘,应是有心的……对娘娘来说,并无真情的婚姻,或就像一柄冷结冻凝的严寒冰刃,直直地插入了她的心尖,又或如冰寒铁索,将她一世都锁缚在那个位置上,不得自由。
    暮光下的长乐苑庭园中,萧观音忆想着海棠花树下笑容灿烂的女子,心情复杂。
    天子宫中,升平公主亦心情复杂,她望着身前不远好像听不见她说话、只顾着给莺雀喂食的皇兄,心中气急,大步走上前去,用力夺了他手中的粟米盘道:“之前我说听到些风言风语,皇后或许行为不端,皇兄还不肯相信,让我不要胡说,今日,是我亲眼所见了,皇兄还是不肯信吗?!!”
    皇帝看他这妹妹一眼,不说话,只是蹲下|身去,低着头,在地上捡被泼洒出来的粟米粒。
    升平公主望着蹲在地上的天子背影,简直气急到有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意味了,跺脚催道:“皇兄,该查啊!!”
    皇帝慢将地上的粟米粒,一粒粒地捡放到左掌心里,平平静静地问道:“查出来了,又能如何呢?”
    升平公主道:“自是将此事揭在人前,以此事为楔,揭开宇文氏假作仁义礼信的表象”,她神色难掩愤恨,“就算撬不动它的根基,也要剐它一层皮下来!!”
    “宇文氏与独孤氏,心里打的什么主意,天底下但凡认字的,都能猜出几分来,都知道所谓忠君爱国、仁义礼信,只是表象而已,本就无需去揭什么”,北雍朝的年轻天子,声平无波道,“真就光明正大地挑明了,又能改变什么呢,天下从不为品行无缺的圣人所有,而是强者控之,揭出来,也不过是为大雍朝、为朕这皇帝,平添一桩笑料罢了。”
    升平公主咬牙忍恨半晌,仍是难抑心中怒火,望着皇兄的背影道:“那不论大雍朝,不论天子身份,皇兄单作为夫君,就忍得下这口气吗?
    皇帝捡拾粟米的手微顿了顿,依然没有说什么,继续一粒粒地将地上的碎米捡起,升平公主在后看得简直要疯了,上前捉住皇帝的手道:“难道在皇兄眼中,捡这一地鸟食,比天底下其他所有事情,都更重要吗?!”
    面对升平公主几是质问的语气,皇帝并无不悦之色,仍是神色淡淡道:“粒粒皆辛苦,当年朕流亡在外时,常常连这样的鸟食,都吃不上的。”
    升平公主满腹的怒恨陡然一滞,而后无尽的心酸,直涌了上来。
    ……皇兄与她不同,当年乱军攻入皇宫,她及时躲入画楼暗室避过一劫,后来又被清河皇叔救走,童年一直留在清河皇叔身边,衣食无忧,没再受过大灾,而皇兄,却因为太子身份奇货可居,一开始就被乱军擒了去,乱世之中,几股乱军杀来杀去,皇兄也随之颠沛流离,几次逃离,又几次被抓,中间有段时间,几乎饿死在荒郊野外……
    ……那些坎坷的经历,皇兄只在兄妹团圆时,在她的询问下,寥寥说了几句,只几句,皇兄便不肯多说,她知道,皇兄是怕说得太多太细,叫她伤心难受,可从那仅道出的简单几句里,她已可想知,皇兄曾遭受过怎样可怕艰辛的磨难……
    适才望着皇兄淡淡神情的升平公主,心中气恼,可此刻,升平公主再望向皇兄,见他神色越是平淡,心里便越是发酸,正心中难受时,又听皇兄忽地剧烈咳嗽起来,心也跟着一紧,忙倒了茶来给他喝,并轻拍着他的背,忧急问道:“这都好些时日了,怎么还在咳?!”
    “小小风寒而已,就快好了,不用担心”,皇帝渐止住咳嗽,温声安慰妹妹,而升平公主心事重重,哪里宽得了心,缓缓在皇帝身边坐下,沉默许久,轻轻地道,“若是那时清河皇叔未死,就好了……”
    ……那是他们身为北雍朝皇室,离北雍大权最近的一次,只可惜,最后还是功亏一篑,于是后来,皇兄娶宇文菀,她下嫁宇文清,一切都是无可奈何……他们,从此是北雍朝最精致的两只傀儡,披锦着绣,扮演着天家高贵、太平气象,骨子里,却是身不由己……
    皇帝闻言沉默半晌,低道:“对不起”,他垂着眉眼说,“如果皇兄不是如此无能,能及得上清河皇叔一半……”
    升平公主制止了皇兄道歉的言语,轻轻依偎在了她至亲的身旁,他们是傀儡,也是在这世上,唯一能互相依偎取暖的至亲,她受不起皇兄对她说“对不起”,受不起皇兄这般向她道歉,就似她成亲那日之时,其实,她该和皇兄说“对不起”才是,明明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宇文妇,是可进入宇文家最深处探查诸事的一双眼睛,可却任性地为了一己欢愉,离开雍王府,避居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中。
    皇兄身边能有多少可用之人、可信之人,她是他的至亲,他们身上流着一样的血,他们休戚与共、同脉连枝,她该做他最锋利的一把剑,直插|入宇文氏的心窝才是。
    宫门将下钥时,升平公主离开了天子宫中,皇帝一个人立在殿里,将掌心的粟米,一粒粒地,慢慢喂笼中莺雀啄吃干净后,探查的侍从,也回到了殿外,将消息报与了近侍总管蔺平。
    蔺平得讯趋步入殿,恭声向皇帝禀道:“皇后娘娘今日下午见的,是秘书郎中卫珩。”
    皇帝淡笑着问:“这么说,卫珩前脚刚从朕这里离开,后脚就被皇后的人请到别处去了?”
    事涉皇家风月之事,蔺平恭声道“是”的嗓音,不免透着几分忐忑,而皇帝依然平静,边逗着笼中一只金丝雀,边淡淡道:“卫珩这人才学品貌皆是一流,可谓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皇后眼光不错。”
    这话蔺平更不敢接了,只垂首不语,金碧辉煌的帝殿中,一时便只听得金丝雀清啼之声,如此鸣噪了一阵儿,皇帝似也想定了心事,罢了逗雀的手,笑对蔺平道:“这样一位人才,若因风月之事,被贬离京抑或杀了,倒也可惜不是。”
    他说着缓缓踱步出殿,立在殿外丹墀处,望向正自天际垂落的一轮夕阳,暮光披拂得整座皇宫金光熠熠,也让身着龙袍的天子,周身萦然有光,更是叫人看不清龙颜神色,辨不清圣心如何。
    蔺平心有不安地侍在天子之后,有试着轻声提醒“陛下龙体未愈,不应立在此处受风”云云,但天子始终恍若未闻,心神不知已随渐落的残阳,坠向何方,他便只能噤声,望着天色一分分暗沉下来,最终身前天子的身影,随着整座壮丽辉煌的雍朝皇宫,随着整个天地,一起溶入了夜幕之中。
    天色已黑,明灯耀室,该是用晚膳的时辰了,平日里,沉璧对伺候主子用膳一事熟稔无比,手脚也极麻利,一到酉正时分,便准时领侍女们端菜上桌,请主子们用膳,但今夜,却因暗有心事绕怀,一直在纠结要不要把那壶助情之酒摆在桌上,想得出神,直到酉正过了快一刻,侍女芸香奇怪地来问她为何不摆膳时,才醒过神来,忙命小丫头们端菜摆碗。
    食案旁的鎏金树灯盏,一支支点燃了,香气四溢的佳肴,一道道端上了,两副金丝缠花碗筷,平行摆好了,公子与夫人,也都在茵席上坐下了,接下来,就差呈上最后的美酒了。
    灯光下,沉璧捧着手中的“美酒”,感觉像捧着千钧重石,双臂沉甸甸的,脚下一步步,走得艰难。
    在雍王府中侍奉这许多年,王妃威慈并济的性情,沉璧心中,是清楚的,对她们这些侍从,王妃最恨的,就是下人的阳奉阴违之举,如果仆从不遵吩咐,她会认为这些仆从不将她放在眼里,有意轻蔑,会为此勃然大怒,轻则赶出门去,重则动用刑罚,所以这助情之酒,王妃既命人拿与她,并暗示她给公子和夫人饮下,她就得依令去做,不能违逆王妃的吩咐……
    ……但,这样真的好吗……公子不解风情且一身蛮力,上次眉妩姑娘柔媚侍奉却换了个痛苦骨裂的下场,还叫人历历在目,万一今夜公子在饮下助情之酒后,既不懂如何纾解,又控不住自己的力气,蛮横起来弄伤夫人,可怎么办……公子随便挥挥手,就能令眉妩姑娘撞裂了胳膊,若在酒药的作用下,更加不知轻重,发起狠来,柔弱清纤的夫人,怎么招架得住呢……
    沉璧想得十分纠结,步伐也因此十分迟缓,但,一步步走得再慢,也终是走到了桌边,她执拿起漆盘上的银鎏金錾如意纹酒壶,虽惧于王妃之威,暗一咬牙,把心横下,但在将酒壶放在食案上时,手还是不由自主地微微抖了一下。
    正在吃酥香炙肉的宇文泓,因这一抖,悄然抬眸朝沉璧看去,沉璧不知自己的异常,已被自家公子敏锐地看在眼中,暗定了定神,拿起案上的酒盅,如无事人般,要为两位主子倒酒时,已有几夜未来的世子殿下,忽又来到了门外,笑着踏入室内,十分熟络地吩咐芸香道:“再拿副碗筷酒盅来。”
    沉璧准备倒酒的手,立僵住了,而二公子见世子殿下来了,一如既往地十分欢迎、热情招呼,颇有主人风范、兄弟之义地吩咐她道:“沉璧,先给大哥倒酒!”
    作者有话要说:  二狗:有毒?来,大哥,给我试个毒!
    今天还有一更,大概下午四五点发~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葫芦 5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量程 10瓶;举个栗子吧 6瓶;42268603 5瓶;suakinaki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8章 二更
    这一声下来, 沉璧只觉脑子里有根弦立跟着崩了,她身体僵如磐石、心里火急火燎, 不知该如何是好时, 幸有一云蔚苑侍从匆匆跑近, 禀报世子殿下道:“公主殿下回来了。”
    宇文清其人, 不管内里如何,人前总是位风度翩翩、几似美玉无瑕的贵公子, 在礼节之事上,半点不疏漏的,升平公主既已回府, 他作为驸马,理应回云蔚苑, 无法继续留在此处“蹭饭”, 也无法将特意袖带过来、原要“投美所好”的物事拿出来,只能前脚刚踏进门槛,后脚就要踏离门槛, 连滴酒都没沾口, 便在夜色中离开了长乐苑。
    室内,悄悄松了口气的沉璧, 后背几都出汗了, 她暗暗镇定心神,要继续为公子倒酒时,却见公子摇了摇头道:“不想喝酒,想喝凉凉甜甜的乌梅蔗浆。”
    沉璧愣了一下, 看向公子身边的夫人。
    没甚酒量的萧观音,本就不好饮酒,平日用膳时,最多只喝一小盅的她,今夜因有心事挂怀,半滴酒也没心思沾,遂也同宇文泓一般,微摇了摇头道:“我也不喝酒,撤下去吧。”
    ……如此,她算是遵从了夫人的吩咐,是公子和夫人,不想喝酒,不是她,有意违逆夫人之意?
    沉璧本就觉得用助情之酒促使公子夫人圆房一事,大大不妥,既然公子和夫人,都不想饮这酒,她也算是如卸重负,忙命侍女捧送了公子喜爱的乌梅蔗浆过来,自将这壶添了药的助情之酒,收了起来。
    宇文泓就着凉凉甜甜的乌梅蔗浆,如若无事地用完晚膳,如常盥洗就寝,好似人一沾榻,就已沉沉睡去,实则心中,一直在思量着今夜沉璧的反常。
    长乐苑诸侍,他心存怀疑的,不是借各种痴傻之举,将之赶走,就是暂留苑中,有意向那些眼睛展示他的“愚蠢”,好让其传与背后的主子听,对于贴身使唤的沉璧、承安等几名近侍,他并不是全然信任,只是确信自己可以全然掌控,这些年,他也一直对他们了如指掌,故而沉璧今夜一有异常,尽管只是细微之处,他即能很快察觉,心生警惕。


上一章
返回

我见观音多妩媚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