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藏在回忆里的风景

第31节

    “你每次都说工作忙,奶奶知道,年轻人忙点好,”老人家在电话里叹气,“忙到回家都没空吗?”
    徐白不知道如何回复。
    因此她默不作声。
    奶奶继续道:“我七十多岁了,不指望再活几年,见你一面,就少一面。”
    或许是因为近来降温,徐白的奶奶年老体弱,受了风寒,跟着咳嗽了几声,嗓音较之以往,越发显得苍老。
    徐白松口道:“再过几天,我抽空……”
    奶奶却说:“别等了,今天回来吃饭吧,你爸爸,还有你继母,两个人都不在家。”
    她碎碎念道:“昨晚奶奶梦到你了,梦到你小时候啊,像个小粉团儿,我抱着你去邻居家唠嗑,大家就都问我,怎么你家孙女儿,长得这么水灵……”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徐白四岁以前,还没搬到北京,在老家大院生活,记忆也十分模糊。
    那时父亲工作繁忙,母亲还没上手家务,奶奶和他们住在一起,帮忙照顾年幼的徐白。
    奶奶会把徐白抱在腿上,教她唱儿歌,给她讲故事,跟她说农民如何种地,麦子如何结穗,秋天的田野被风吹过时,会有一片金色的波浪。
    徐白趴在栏杆上,稀里糊涂地答应了。
    她答应了今晚去看奶奶,因为父亲和继母都不在家。
    当天傍晚五点半,徐白离开了公司。
    谢平川今天也要加班,无法和徐白一起回去。徐白给他发了一条微信,换了个方向坐地铁,在对街转角的位置,她瞧见了一家包子店。
    包子店门铺很窄,老板娘站在外面,拿着一只扳手,修一块掉落的门牌。
    没过多久,两人视线交汇。
    徐白愣了一瞬,有些不确定:“简云?”
    简云报以一笑,用纸巾擦了擦手:“是我。”
    她没有徐白的惊讶,好像早就知道了,徐白在附近上班。
    重逢在人来人往的长街路上,喧哗热闹都在别处,她们的区域被隔离开。简云端起一笼屉的包子,扶着竹木的蒸笼,招呼一句:“你要不要尝一尝我做的包子?”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也没什么别的东西。”
    徐白应道:“好啊。”
    包子是新出炉的,不仅有三鲜馅,还有猪肉白菜馅。徐白不敢多吃,随便拿了两个,用油纸袋子装好,放进了自己的包里。
    再然后,她开始纠结,要不要付钱。
    简云戴着塑料手套,合上了笼屉盖子:“我请你吃,不要给钱了。”
    她已经走回了门店内,徐白站在外面看她:“这些年来,你过得怎么样?”
    曾经的朋友多年不见,问候的话也不可避免。
    因为时间和距离而拉远的朋友关系,却是不可能再次恢复了。原因很简单,她们不再是朝夕相对的同学,也没有藕断丝连的利益牵扯,彼此说话都很注意,像是熟悉的陌生人。
    然而不知道为什么,简云忍不住坦诚道:“我高中没有念完,就辍学了。后来生了一个女儿,和老公离婚,妈妈帮我带孩子,我在这里开包子店。”
    简云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店面的门台:“我女儿七岁了,在上小学一年级……”她笑着问:“你呢?小白。”
    徐白心中惊讶,面上未曾表露。
    她对“离婚”二字很敏感。
    单身抚养孩子,是她另一个注意点。
    徐白料想简云过得辛苦,措辞也更加谨慎:“我念完书,就回来上班了。今天打算去一趟奶奶家,所以走到这边坐地铁。”
    简云点了一下头,又和她说了两句,便开口告别了。
    徐白也和简云挥手,继续走向地铁站。期间她回了一次头,发现简云还在看她,目光有些茫然,好像能从昔日同学的背影里,瞧出一点青葱年少的痕迹。
    过往的青春、回忆、和憧憬,像一阵拂过的风,你能感觉得到,却永远抓不到。
    徐白迎风向前走,搭了一班地铁,绕了一个街区,在当晚六点整,到达了奶奶家——又或者说,是徐白父亲现在的家。
    徐白这才知道,原来他们现在的家,离她的公司那么近。
    奶奶没有欺骗孙女,家里确实只有她一个老人。
    徐白的父亲、继母、和弟弟,此时此刻都不在家,问及他们,奶奶的回答是:“你也知道吧,你弟弟叫徐宏,宏远的宏,你爸爸希望啊,他志向宏远,将来能成材。”
    她把徐白带到餐桌边,接着说:“宏宏不像你,他太顽皮了,今天在学校里,打了一年级的女孩子,把人家牙齿打掉了,你爸爸和继母,都被老师找了过去。”
    言罢,奶奶也不想提孙子了。
    奶奶准备了晚饭,依据徐白小时候的口味,包括了红烧排骨、糖醋鲫鱼、爆炒牛肉,和一盘油淋辣椒。
    她亲手给孙女盛饭。
    徐白就坐在客厅里,抬头环视四周。
    父亲一家四口的房子,居住面积算不上大,装修风格偏向简洁,墙边贴着日历和壁画,窗台上没有盆栽,只有发暗的烟灰缸。
    徐白端起饭碗,但没有动筷子。
    她和奶奶聊天,讲到了留学的事,奶奶给她夹菜,顺便问了一句:“小白啊,奶奶都不敢问,你妈妈现在怎么样?”
    餐桌就放在客厅,不远处便是沙发。沙发是深红色的,布料略有破损,旁边还有小刀刻痕——大约是调皮的男孩子,无聊时犯下的错事。
    徐白扫眼看过,实话实说道:“我妈妈定居意大利了。”
    徐白的奶奶上了年纪,耳朵有些听不清,因此老人家“啊”了一声,再次开口问了一遍。
    “我妈妈定居了意大利,”徐白抬起头,扬起了声音,和奶奶重复道,“她嫁给了一个香港人,他们都是画家,现在生活得很好。”
    没错,母亲也重组了家庭。
    父亲这一边,徐白无意联系。母亲那一边,徐白话题渐少。
    她没想过游走在别人的家庭中,她早就习惯了一个人生活。
    徐白还没拿起筷子,客厅传来开钥匙的声音,她偏过脸看向玄关处,只见正门打开一半,传来男孩子撕心裂肺的嚎哭,以及父亲和继母的大声争吵。
    这里不是四合院,是门户独立的高楼,在走廊上发生争执,很容易闹得人尽皆知。
    父亲已经顾不上颜面,他心中有怒,几乎是吼声道:“陶娟,你根本不会教育孩子,你看看你把儿子教成了什么样?”
    第28章
    门廊之外,继母的声音格外刺耳:“教育儿子全怪当妈的?他不是你的儿子吗?”
    她拎着手里的徐宏, 不顾儿子撒泼耍赖, 将他拖进了房门内。
    徐宏还在哭叫。作为一个年仅九岁的男孩子, 他可以发出尖利的喊声,伴随着哇哇的哭腔,嘴里说着听不清的话, 嗓子也带了撕裂的破音。
    父亲大概听得烦了,狠狠拍着儿子的后背:“一天到晚不是骂人,就是哭, 你长大了能干什么事?”
    徐宏被父亲斥责, 自尊更是崩塌,他索性瘫在地上, 一边哭一边打滚, 鼻涕和眼泪抹在脸上,凸显一股可怜劲儿——终于触动了徐白的奶奶。
    奶奶扶着餐桌,缓慢站起了身, 她踉跄几步, 走向玄关处。
    “行了行了, 别再吵架了,”奶奶腰间系着围裙, 还没来得及解开,她捏起裙布的一角,擦拭孙子的脸蛋,“打也打了, 骂也骂了,宏宏知错了。”
    此时此刻,奶奶便是救世主,是夜晚的灯塔,是迷途的归路。徐宏猛地扎进她怀中,哭到自己打起了嗝。
    徐白隔岸观火,恰如冷漠的路人。
    父亲撇眼,见到了女儿。
    他本有一肚子的火,却突然发不出来。
    愤怒让人丧失理智,也让面容变得狰狞,但在徐白的面前,他仍想做个慈父。
    耳畔就是儿子的哭声、妻子的咒骂声、老人的安抚声,杂声混音,不绝于耳,吵得他头疼。
    父亲站了一会儿,缓缓开口道:“小白?你回家了。”
    徐白的继母抬起头,绕过遮挡视线的衣架,这才看到端坐的徐白。
    今日多云转阴,气温偏低,徐白仍然穿着连衣裙,加了一件单薄的外套,她的侧脸被长发遮挡一半,精致漂亮的眉眼像极了母亲。
    仿佛见到了久别的仇人,室内的氛围陡然低沉。
    继母解开脖子上的丝巾,前一秒还骂骂咧咧,这一刻就能笑容满面:“呦,你们家小白回来吃饭了。”
    话音未落,儿子的啼哭也停止了。
    他抽抽搭搭地扭头,瞧见餐桌旁的徐白。她的面前摆着红烧排骨,草莓味的酸奶,还有两条糖醋鱼——人在处于窘状的时候,常常见不得厌恶的对象,过得比自己还要好。这大概算是一种天性。
    徐宏并非例外,眼神愈加憎毒。
    他的父亲却放下书包,径直走向了客厅:“小白,上次在街边见到你,爸爸都没和你说上话。”
    父亲拉开一把椅子,坐到了徐白的对面:“你在英国这么多年,过得还习惯吗?现在回来工作了,住在公司旁边吗,要不要爸爸帮你找房子?”
    他隐约猜到徐白和谢平川在一起了,毕竟上一次会面的时候,谢平川紧紧牵着徐白的手。到底是看着徐白长大,父亲对此并不意外,但仍然保留了关心。
    他一直想要一个儿子,和谢平川也有点关系——邻居家的儿子那样优秀,无论学业亦或日常起居,完全用不着父母操心。而且谢平川目标明确,稳扎稳打,轻而易举就获得了成功。
    谁不盼望人生美满,儿女双全?他自问只是一个普通人,无法免俗。
    徐白却道:“我在英国很习惯,不过更想回国,房子也不用找了,我没有露宿街头。”
    她语气和缓,神色平静,但是话里的刺,谁都能听出来。
    父亲把手伸进口袋,打算摸一根烟。
    不过想到徐白讨厌烟味,父亲的动作一顿,最终什么也没拿。
    客厅里陷入冷场,风从窗口吹进来,扬起浅杏色的窗帘。天边一排云影浮动,倒映在洁白的瓷砖上,墙角和窗帘交接之处,隐隐藏着一幅画框。
    徐白偏头望着,心中有些好笑。
    她的左边还有一个空位,继母便不客气地坐过来。
    “小白啊,来,吃菜,”继母拿着筷子,为她夹起鱼肉,“英国过得苦吧,没国内好吧?我也想让宏宏深造,要去就去美国。”
    她随口说完这句话,又抬眸审视徐白一番:“上次见到你,你才十五岁,现在都是大姑娘了。”


上一章
返回

藏在回忆里的风景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