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剑三+三国]名士万花

第3节

    “陈年旧疾,便不劳锦书费心了!”
    姓顾名祁字锦书,这便是顾祁如今的身份了。
    虽未及冠,但是因为从小才华显灵而提前取字的大有人在,顾祁刚才的表现让戏先生直接以为他也是这种情况。
    婉拒了顾祁的好意,戏先生和顾祁交谈了一番之后,心中有了留人小住几天的意思,在颍川等到他家中人来寻也是个不错的主意,这么一想,戏忠恍然发现,之前相谈甚欢,竟是忘了问顾祁的家人仆从在何处,实在是不应该,便等到府中再一一问清楚吧!
    万花谷中,琴棋书画工花医,七圣各有所长,门下弟子虽说专攻一门,对其他也不是都没有涉及,下棋品茗,饮酒弹琴,若论风雅,没人比得了万花。
    单单只是顾祁,要是想要博得他人好感不过也是轻而易举,更何况现如今还有花哥的气质加成,在顾祁不自觉的影响下,便轻易让戏忠对他有了极高的评价。
    然而,还没有意识到三国时期的医者的地位有多低的顾祁只以为眼前这先生有些讳疾忌医,更加耐了性子开始劝。
    脑海中多出了另一个人的记忆本是件可怖的事情,但是,顾祁非但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对,反而有种本来就是如此的感觉,二人本就是一人,又谈何不对?
    万花有个“活人不医”的大师兄裴元,受其影响,顾锦书对寻常病症也不会出手,照谷中其他师兄弟来说便是颇得大师兄真传。
    ——万花谷乃是寻求医术的至境,微小病痛自有平常医生理会,不必人人皆医,万花不可断天下医者的生路。
    对师兄的话,顾锦书自是无条件的信服,这又顺理成章的影响到了顾祁,但是,对这个好心帮了他,又在不经意间给他普及了许多这里的事情的戏先生,就是为了还人情,顾祁也不会坐视不管。
    在顾祁的坚持下,戏忠对这小友的固执算是有了一个初步了解,经过一番言语上的折磨之后,终是无奈揉了揉额头,“便依锦书所言,到府中再说吧!”
    虽然听出了戏忠语气中的不在意,顾祁也不在意,万花的医术如何他自己清楚,太素九针的效用不必明说,到府中先生自然会明白,自己并非他想象中的毛头小子。
    顾祁只以为戏忠当他初出茅庐医术不精而已,若是知道自己在戏忠眼中不过是身娇体弱久病成良医,估计又是一阵无语。
    很快便到了戏忠的府上,仆从将车驾停稳戏忠便要起身下去,不等人出去,便听得外面一人调侃,“欲寻志才还真是不易!”
    跟在戏先生身后的顾祁听到这句话再次愣了,戏先生?志才?
    这还真是嫌刺激不够,所以一个接着一个来……
    志才?先生姓戏名忠,若是字为志才……那便是……戏志才?!!!
    戏忠是谁顾祁不知道,但若是说戏志才,还是三国时期的人物,顾祁就是再无知也知道这人是谁了!
    额头青筋跳个不停,顾祁一时间竟然连下车都给忘了,他竟然这么幸运,一来到便遇到了三国名人?!
    戏志才啊!
    那可是曹操长跪请教曹丕说没他当不了皇帝的戏志才?!
    作者有话要说: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
    《仪礼·士冠礼》记载“诸侯十二而冠,若天子,亦与诸侯同,十二而冠。”
    古人未到二十岁便已经有字的也有很多,从小取字,除了从小才华显露,还可能是对孩子的祝福,也可能是小名。
    咱们家顾祁的设定是快要二十岁,虽未及冠,但已经有字。
    第4章
    戏志才,虽说《三国演义》中没有提到,但是这不代表这就是一个毫无名气的路人甲。
    从小在书堆里长大的顾祁表示,三国并不只是三国演义写出来的那么一点,何况,演义之中三分史实七分杜撰,连周公瑾都能被塑造成一个心胸狭隘的小人,更不用说其他了!
    戏志才啊啊啊!!
    东汉末年完全不输鬼才郭嘉的顶尖谋士戏志才!!
    即使心中被戏先生便是戏志才这个事实震惊的不行,顾祁表面上依旧是一副淡然温和的样子,现在的戏志才还不是那个在曹操手下出谋划策的旷世奇才。
    除却最初没有控制住的表情之外,顾祁面上便再无异样,况且刚才戏志才背对着顾祁要下车,所以顾祁之前的异样并没有人看见,之后,即便是戏志才也没能看出这小友心中又掀起了何等滔天骇浪。
    以为车驾之中唯有一人,身着直裾的男子信步走到车驾旁,待戏志才下来站稳后弯腰一辑,一抬头却发现,除却好友还有另一人从车上下来。
    尚未及冠的少年长发服服帖帖的散在背后,广袖低垂,朝着自己行了一礼,而后便站在好友身旁微笑不语。
    顾祁的学习能力很强,最开始便看出了这里行礼的方式和唐朝不一样,以身边两个现成的模板为例,动作行云流水看不出丝毫生涩。
    慢悠悠还了一礼,戏志才笑道,“不知文若来访,有失远迎!”
    顾祁表情一僵,勉强的维持住脸上的微笑,感觉刚才好不容易做好的心里建设一下子被击的粉碎。
    文若?颍川?颍川荀文若?那个身上自带香气光环甚至留下“留香荀令”之名的荀文若?
    顾祁从容不迫的站在戏志才身边,端的是潇洒大方!
    现在就是告诉他这儒雅直裾男子是那曹操谋主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的荀彧荀文若,他的内心也毫无波澜!
    长袖盖着的手已经攥成了拳头,强撑着微笑表情的顾祁表示,来到遍地都是名人的三国,以后要习惯这种日子,要习惯……
    戏志才与荀彧并没有注意到顾祁那一瞬间的僵硬,浅谈几句,便一同往里走去,二人原本便是至交好友,没有因此心生嫌隙的道理,还记得有另外一人的存在,戏志才对着顾祁歉意一笑,之前说好的到府中便让他诊脉恐怕要推迟了。
    顾祁拱手行了一礼,表示先生的事情重要,他在一旁等着便可,反正现如今他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多等一日也是无妨。
    安排仆从将这新得的小友安排好,戏志才便同荀彧到了书房,并非只是煮酒谈心,这些名士之间自有不少话题可以谈论,比如说……当今天下大事!
    如今乱世之相已显,幼主难扶,奸臣当道,但凡有些志向的人便不会蹉跎岁月,荀彧也是如此,中平六年举孝廉出仕,任守宫令,原以为能施展报复,但是,却事与愿违。
    中平六年四月,汉灵帝刘宏驾崩,少帝刘辨即位,但是,刘辨是个懦弱的主,再加上生母何太后临朝听证,舅父大将军何进执掌大权,外戚于宦官的矛盾被无限激化,朝廷想不乱都难。
    然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更让人心寒的还在后面,为了在和宦官的斗争中取得胜利,何进竟听从袁绍的建议,召董卓带兵进京,那董卓何许人也,强忍寡义,志欲无厌,残忍噬杀,倒行逆施,此举无疑于与虎谋皮引狼入室,但是,何进竟然听进去了!
    可是,不等何进等到董卓这匹豺狼,他自己先被十常侍设计杀死了,像是炸弹被引燃了一般,接下来的爆炸更是人人自危,都城陷入一片混战之中,何进部将与那袁绍袁术联手杀进皇宫,打杀了宦官两千多人,连皇帝都在混战之际出逃了,如何景象可以想象一番。
    然而,小皇帝的出逃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带来了更大的麻烦,因为,董卓进京了!
    同年九月,虎狼之心的董卓便废了少帝刘辨,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
    手中有了傀儡小皇帝,,董卓把持朝政独揽大权,一时是风光无限,但是,却只是表象而已,士人们辞官还乡,或是直接出逃,董卓的士兵奸淫掳掠无所不干,一时间,洛阳城内外一片恐慌。
    荀彧便是这弃官回乡的士人之一,但是,颍川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极易被战时祸及,天下已是大乱之相,怕是连这里也不得长久居住,因此,在同郡冀州牧韩馥派人来接之时,荀彧便将宗族迁至冀州避难。
    董卓入京废少帝之时,袁绍便一直反对,后献帝立,他便私自逃至冀州,“四世三公”的名头不是说说而已,袁家门生遍布天下,是以很快在冀州稳住了脚跟,联合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但是,荀彧看得明白,这所谓十八路诸侯不过是各怀心思,实际毫无信任可言。
    “四世三公”名头虽响,但终究不是明主,思虑了一番,将现如今的请示推敲无数遍,荀彧终是决定,要前去投奔曹操。
    此次再回颍川,除了访友,荀彧还有着同好友一同前去的打算,志才大智,若是能够在这乱世中彰显,何愁天下不定?
    荀彧的想法戏志才心中清楚,但是,却没有答应的意思,曹孟德虽是一心讨伐董卓,但是如今讨伐董卓的联军已经撤离,各路诸侯各怀心思,文若心怀汉室,怕是要失望了,接下来的事情,尚未可知啊!
    见戏志才没有要出去的意思,荀彧话题一转便到了刚才见到的青年身上,好友自有想法,他不过是提个建议,即是不愿,那便无需再提。
    “不知刚才那小友有何过人之处,竟让眼界不凡的志才带至府中招待?”
    戏志才和荀彧对视一眼,笑道,“锦书之才,非三言两语便可道尽,若是不急,便去锦书那儿一试?”
    荀彧自是求之不得,将杯中酒酿一饮而尽,便催着戏志才出去。
    毫不知情的顾祁坐在树下石桌上发呆,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他先前的一通卖弄竟让戏志才把他当成了饱学之士,怎么可能,琴棋书画诗酒茶什么的他还能说上两句,但凡能和政事粘上边的,他是一窍不通,又怎么能和他们谈论一二,这不是难为人吗?
    还好,正计划着自己未来的顾祁对接下来的修罗场尚不知情,不然,怕是连还人情都顾不得便直接遁走了。
    大致将先前和顾祁的交谈说了一下,走到顾祁附近之时,戏志才又赞了一句,“锦书风采卓然,才智不在文若之下……”
    看着戏志才将自己一通夸赞,更恐怖的是荀彧眼中的期待越来越盛,顾祁僵硬的起身见礼,有种天要亡我的不祥预感!
    “顾氏族地距颍川甚远,锦书怎会到此?”
    终于想起来还未问这“惊才艳艳”的小友到这儿是为了什么,家人仆从又在何地,戏志才待三人坐定之后便将疑问问了出来,扬州如今还未乱,不像这中原,处处烽火硝烟,不在扬州境内安稳度日,跑到中原来却是为何?
    同时,意识到自己如今还是黑户的顾祁心中更是一阵狂风暴雨,顾氏?那是什么?
    难不成……先生以为自己是那什么顾氏的子弟,所以才对自己施以援手?
    怎么解释自己的来历,在线等,挺急的!!
    作者有话要说:  野史有说戏志才名忠,字志才。
    西汉末年王莽实施”二名之禁”有关,名为二字的都是贱命,戏志才和荀彧交好,荀氏是颍川大族,且那时对门第非常看重,若是名为戏志才有些牵强,所以便取野史戏忠之名。
    诸侯联盟讨伐董卓,三国志中是十四路诸侯,也有说是十三路,但是《三国演义》中是十八路,这里便用的十八路诸侯。
    现在的时间点是中平二年,十八路诸侯联盟要散,董卓即将带着小皇帝前往长安避难。
    ps:
    顾小书:我说我从几千年后来,会不会被拉出去烧死?求助,在线等,挺急的!!
    第5章
    努力使自己的脸色不那么僵硬,顾祁看向等着解释的戏志才,眼中染上一丝丝不解,“先生提及顾氏为何意?”
    自己在路边傻站着的时候,戏先生并不知道自己姓名,因此,错认为自己是顾氏子弟所以施以援手这个假设是不成立的,那么,只能是因为先生心善,所以帮了自己一把。
    脑子中闪过许多念头,最终,顾祁决定半真半假的说出来,既然已经到了这里,总要有个出处,不然,别人出去都是——
    ——呔!我乃燕人张翼德!
    ——在下常山赵子龙!
    ——……
    不能到自己了,便成了“在下出自青岩万花”,鬼知道万花是什么东西?!!
    “先生怕是要失望了,在下并非先生口中顾氏之人!”
    “莫非锦书不是出自吴郡顾氏?”戏志才一顿,示意顾祁接着说,他倒是想知道,谁家能教养出来这么个钟灵俊秀的青年,即便不是吴郡顾氏,也定是名门望族!
    然而,戏志才注定要失望了,顾祁只是眸中带上了些许困惑,然后摇头否认。
    若是就这么认了,万一以后与那劳什子吴郡顾氏的人遇上,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斟酌了一下字句,顾祁没有提及万花之名,却将万花谷的设定搬了出来,这个时候行走不便,他便是说出大致方位,先生也不会去验证他说的是真是假,况且,这个时候隐于深山的高人应该不少吧!
    “祁自幼在山谷中长大,跟着师父习字学画,研习药理,前几日遵师命出谷历练,却不知为何到了这地方,还好遇到了先生……”
    “山谷?”戏志才皱起了眉头,若锦书乃是从未出世的隐士高人教导出来,这……并不是没有可能。
    如此一来,最初锦书那奇奇怪怪的礼数倒是有了解释,若是那高人几十年没有出世,锦书自然对如今的情形不甚了解。
    选择这么个时机让弟子出山,不知这高人心中到底是何想法?
    况且,颍川附近并没有山地,锦书口中还出现过秦岭这个地方,那么,他出自秦岭那茫茫大山的可能性极大,难不成,那隐世还精通奇门八卦?
    若是说那隐世高人对当今世道没有了解,戏志才是万万不相信的,这年头,先隐后仕的大才多了去了,即便自己不出山,也会放出继承了自身才华的弟子济世,锦书大概便是是如此了!


上一章
返回

[剑三+三国]名士万花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