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锦绣官路

第233节

    林重阳知道他这是对林家表态呢,赵文藻不是喜欢说口号的人,向来都是脚踏实地少说多做的,他既然这样表态那就是真真的,林重阳为林蓉高兴。
    他笑道:“那我可要替姐姐谢谢姐夫了。”
    沈之仪揶揄他道:“人家是夫妻比你亲的,我说重阳,你是不是嫉妒我们成亲有媳妇的?”
    林重阳给了他一个白眼。
    第172章 老僧、古画
    第二日早起, 香山寺的钟声远远地传开去, 嗡嗡轰鸣, 似乎能和京城的钟声相呼应。
    林重阳发现那两对夫妻明显眉来眼去起来,他就请林蔚去吃斋饭, 他们有情饮水饱, 不用吃斋饭了。
    香山寺的斋饭可是很有名的,早饭和午饭是一定要尝尝的。
    早饭是素油饭加鱼香鳝丝, 另外还有一些面食, 豆沙包、山药糕等, 那鱼香鳝丝很好吃, 香菇用素油炸过做成鳝丝的模样,味道很棒。
    吃过斋饭他们就直接去大雄宝殿上香、捐香油钱, 此处后世有乾隆御笔提名圆灵应现殿, 坐西朝东,七间单檐歇山式大殿。
    清晨雾气氤氲,香山寺古刹深深, 苍松翠柏,犹如仙境一般。
    因为别样的心思,林重阳对沿途经过的一些景观十分留意,“西山之刹以数百计, 香山号独胜。层楼叠层,……”果真不假,香山寺五层大殿,抬头望去, 巍然雄峻,非常有气势。
    捐了功德箱以后他们就在寺内随意游览一下,站在那巨大的石屏前,看着香山红叶飘飘,林重阳倒是想起那句“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来,好在自己的心境并没有那么悲凉,虽然远离故乡太久,却也没有什么。
    我心安处是故乡。
    他对着那石屏出神,这时候还没有乾隆皇帝的墨宝,这里还是一片净土。
    思及那位大红大绿满地风的皇帝,林重阳不由得笑起来,自己居然有幸来到他前面,见识那些还为被他染指过的名家名作!
    希望永远都不会被他染指!
    希望这片热土永远不会被列强们染指!
    希望……
    “阿弥陀佛!”
    一声佛号把林重阳的心神给拉回来,他扭头看到一位老和尚正对着他施礼,忙还礼,这老和尚真的很老,白眉都有寸许长。
    “老衲法号觉未,施主面对佛偈微笑,敢是有了顿悟。”老和尚虽然满脸皱纹,可声音却透着一股子力尽尘世喧嚣之后的沉静。
    听来颇让人心安。
    林重阳恭敬道:“不敢,不过是想起了往事。”
    老和尚微微一笑,“前尘往事,如梦如幻,施主可曾被迷惑。”
    林重阳回道:“十丈红尘,有求者迷,无欲者刚。”要说这话他还真不是给自己贴金,重活一世会看透很多东西,能够不为七情六欲束缚,坚守本心,目标明确,的确不会被别的什么迷惑。
    “恭喜施主。”老和尚笑微微道,“老衲有一图,可否借公子慧眼一观?”
    林重阳觉得老和尚有一种让人信服而又安定的力量,心生亲切之感,他打发冯顺去找林蔚等人,自己跟着老和尚去了。
    香山寺的主持是觉远大师,觉未是他的师兄。
    老和尚领着他往左拐去,此时日头高升,金光万道,洒在阶下的大殿琉璃瓦顶,格外灿烂耀眼。
    老和尚虽然年纪不小,但是步履轻盈,走得挺快。
    林重阳默默地跟着,猜测着老和尚到底多大年纪,看起来好像八十左右,可出家人注意养生,说不定有九十多了,因为他白眉比沈老爷子长。
    这个年纪居然耳不聋眼不花的,还真是厉害。
    原本沈老爷子那般样子就让他挺佩服的,这老和尚更厉害,不知道能否采访一下,然后写一本僧人养生录?
    到时候可以留给后世作为科研材料嘛。
    想到这里,他又偷笑了一下,恰好被老和尚回头看到。
    老和尚朝他笑了笑,请他进了南边角落僻静处的一座禅院,这边禅院规模一样,看不出差别,据说方丈和小沙弥住的都一样。
    进了禅院,林重阳发现和来青轩禅院不同,这里三间正房院内干干净净居然没有什么花草,比起满山的景致,这里倒是朴素得可爱。
    林重阳跟着老和尚进去。
    老和尚指着禅房正中的一副画道:“公子请看。”
    林重阳凝目看去,见那里挂着一副三尺长的挂画,画上画的正是这香山寺的俯瞰图,仙雾缭绕、寺庙若隐若现,大雄宝殿的匾额露出一角。
    笔力精湛,画工了得!
    但是,似乎没什么特别的?
    算得上是名画,甚至……他靠前两步,仔细看了看,可以算古画,粗粗估计可能有几十年历史,甚至还能看出重新裱糊过的痕迹。
    他看了一会儿,夸了几句。
    老和尚一直盯着他,“公子可有什么发现?”
    林重阳摇头,“不知道大师想要什么发现?”
    老和尚似乎有点失望,专注地看着那幅画,神情虔诚肃穆,像是看着自己的信仰,“就是画啊,不一般的人会看出不一般的门道。”
    被他突如其来的伤感语调弄得林重阳心头一跳,眼梢扫过那幅画,突然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这幅画上边一角的云雾层层叠叠,分明是油画笔法和颜料!
    这……目前是不可能有的!因为国人喜欢写意水墨、精致工笔,对油画这种并没有土壤。
    他突然就心跳加速,难道是……
    他忍不住问道:“大师,这画是何年间的作品?”
    老和尚见他脸颊突然泛红,不由得瞧着他低声道:“前朝遗作。”
    林重阳惊讶地看着他。
    刚穿来的时候他不是很了解,后来随着读书、游历有了见识,尤其是沈老爷子的酒后真言,让林重阳内心深处对前朝和本朝有了很多比较。
    虽然当初卫人杰暮年临死前禅位给了明太祖,可其实太祖并未感恩,反而想尽办法将卫元时候的痕迹抹去,时至今日,世人甚至都说不清卫元时候是个什么样子的朝代。
    那时候的书籍更是寥寥无几,林重阳也只见过沈老爷子藏的那一箱子。
    这样看起来应该是本朝开国皇帝挺忌惮、反感前朝文化,所以才不遗余力删改抹除,不过林重阳也挺好奇卫人杰那时候没有对社会进行过大规模改造?反正他没有看到太超前的文化和物件——他又寻思可能就算穿越人士也各有所长,或许卫人杰就擅长打仗,若是自己可没本事对抗铁木真的铁骑。
    所以沈老爷子说卫人杰是一个伟大的皇帝,正是因为他,才有本朝百年的海晏河清,如果不是他常年征战北蒙,重创他们的元气,现在蒙古人不会只是在边境小打小闹,早就重整旗鼓南下了。
    甚至不说蒙古人,就说纷乱的东瀛扶桑等海外蛮夷,远渡东南,海盗、倭寇之乱也够呛的。
    估计卫人杰的精力都去对抗铁木真及其子孙了。
    思及此林重阳又仔细观摩那副挂画,这里居然光明正大地挂着一副露出许多踪迹的画。
    想必是官兵们检查的时候觉得没什么异样就没去管了,除非是穿越人士,还真是看不出有什么不同来。
    其实刚开始看出来有油画一角的时候他还寻思是不是那位老乡呢,他对那位沈小姐还是十分好奇的。
    现在仔细辨认,这的确是一件古画,并非最近十几年的作品,所以不是什么沈小姐的作品。
    抱着找茬的心态去看这幅画,很快他又发现了隐藏的诸多因素,圆灵应现也出现了,乾隆御笔,其他还有好几处……
    老和尚让自己来看是什么意思?
    咔嚓!林重阳脑子里感觉被雷劈了一下,难道老和尚怀疑自己?
    这个倒是没什么,他怀疑好了,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有根据的,除非莫须有的罪名,否则动不了他。
    老和尚看他表情变幻,笑了笑,“施主不必担心,老衲时日无多,不过是看施主面善,特意结识而已。”
    我擦!
    时日无多?
    你耳不聋眼不花,步伐轻盈,声音清楚,你逗我呢?
    看得出他的惊讶,老和尚笑道:“老衲已经一百有十五。”
    115岁!
    厉害了老和尚,果然出家人六根清净就长寿。
    老和尚又道:“有缘结识施主,还望施主不忘初心,一往无前,如有困惑,可来此处。”他指了指那副画。
    这老和尚这么神叨叨一弄,林重阳直接怀疑那副画后面是不是有个秘密保险箱,真想拉开看看。
    说完老和尚就席地坐在蒲团上开始打坐,嘴里念叨着经文,虽然佛号庄严,老和尚也仿佛蒙着一层圣光,可林重阳还是心里毛毛的,跟老和尚告辞转身离去。
    老和尚并未回应,而是一直念诵佛号。
    林重阳不由得加快脚步,那诵经声就如同飘在他脑海里一样越来越快,他忍住没有回头去看。
    出了禅院,听不见那诵经声了,他才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老和尚肯定有古怪,但是老和尚就像一潭水,澹泊宁静,没有任何威胁,所以他也并不担心。
    他原路返回,经过那棵娑罗树的时候却看到一个熟人,她穿着月白色的裙子,披着一件湖蓝色的大袖褙子,正仰头不知道望着什么出神。林重阳见她神情那般宁静安然,整个人就好似放空一样,便不好上前打扰。
    这时候一个小沙弥快步跑过去,低声道:“小姐,师祖有请。”
    她便连忙跟着小沙弥去了。
    林重阳看着她的背影,心道怪不得这阵子没见沈小姐,原来是在这里。她和老和尚是认识的,那沈老爷子估计也认识,自己得回去找沈老爷子套套话。
    他回到大雄宝殿没看到自己人便往来青轩去,路上却被一个女子叫住,“林相公。”
    林重阳扭头去看,一个笑起来很甜的丫鬟,不认识。
    他一犹豫的功夫,那丫头已经凑上来,施礼,“林相公,能否借步说话?”
    林重阳有点方,不借!
    今儿这是怎么了,都想借他步子,给多少钱啊。
    “对不住,在下并不认识姑娘。”他却没耐心相陪,要回去找老爷子套话儿呢。
    那丫头急了,张臂挡住他的去路,“林相公,就在那边,不耽误您太久的。”
    林重阳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旁边一丛朝开夕败拒霜花,花树旁掩着一个窈窕身影,桃粉色的披风衬得露出的一双手白玉般的晶莹。
    林重阳脑中警铃大作,可别是有人算计自己!
    现在他可不想结婚,结婚也一定要取良家女子!


上一章
返回

锦绣官路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