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竹林深处是我家

竹林深处是我家_17

    “把小六捉上来。”等梁起跑走,不用梁秀吩咐,莫么么直接交待下去。
    不一会,小六就被拖上来。小六未等人提问,自己先倒竹子倒豆子,一五一十把事情经过都说了,除了梁起和贺小花在竹山上一节,小六不知道,知道的统统说了。
    梁秀听完竟一时说不出话。莫么么挥挥手,示意把小六拖回柴房关着,自己扶起梁秀,往长躺椅走去,扶梁秀躺下,又捧来梁秀爱吃的零嘴,自己守在一边扇扇子。
    “少爷是长大了,想哥儿了。这是好事,说不准几年后,夫郎你就得当太么么了。”
    梁秀听了没说什么,莫么么看见梁秀脸色平静,心里竟然不知接下去说什么好。
    “这贺家小花啊......”莫么么以为梁秀不会说话,偏偏梁秀长叹一声,自己说起来,“这小哥儿我见过,中间还夹带别的事,现在想来大概就是老天爷安排好的缘分。百日的时候,我去看过,本来就想替阿起物色一个本村的天赐哥儿,贺家新添的小哥儿我自然去看,看着模样也是个机灵聪明的,可惜......都怪我多口,这事往后打听打听就知道,我就没忍住说出来。唉......后来,赶集日时,阿起刚好坐到贺家兄弟旁边,好巧不巧又摸了贺小花额上的福印。当时我看见,记了下来,只是这贺家迟迟不放话出来,我只道是他们以为小孩子玩闹,不放心上,我也就不提了。没想到,兜兜转转,又回来了.....”
    “那,少爷还小,过些年难保不会忘记贺家小花......这事......”
    梁秀仿佛没听见莫么么说话,继续自言自语,“说起来,贺家小花和我家阿起真要在一起,也没什么。这傻小子,有心事也不跟阿么说,瞧他做得都是什么事啊,唉,怕是贺家兄弟受不惯阿起的脾气,要避开他。”
    莫么么心里暗道,梁起的脾气谁能受得了。
    “这都是我宠出来的。罢了,你说得对,过些年,阿起大了,可能忘了,真忘不了,我这做阿么的,就去给他求回来便是。”
    杨燕儿接近中午时回来,看一眼在院子里发呆的贺小花,自己进了厨房准备一家人的午饭。
    贺小花听见杨燕儿回来,放好小板凳,看看日头,把葵筐挪了位置。自己跟着进厨房帮杨燕儿打下手。
    贺家的午饭简单,一盘青菜叶,再蒸上一笼粗粮馒头,或者烙饼,粥得留到晚上吃。贺小花拿过青菜叶,放进水盆子里,冲洗两遍,摘下被虫咬过的叶子,堆一边,等会剁碎了喂鸡。灶上两个炉头,一个蒸馒头,一个用洒上两滴油,大火烧得正冒烟。杨燕儿接过贺小花洗好的菜叶,哗啦一下倒进去,又用铲子翻两次,这边贺小花及时送上掏来的一大碗水。杨燕儿侧着身子,迅速把水倒进锅,又用盖锅的圆木板挡在身前,避开飞溅的水花。
    做好这些,杨燕儿先出厨房,灶头的火热,烫得肚子里那个小的不舒服,不安分地在抬手抬脚抗议。
    贺小花蹲在炉前看火,是不是摇摇小葵扇。
    杨燕儿喝口水,又擦干净额头上的汗,等肚子里的那个安分点,又挺着肚子来看看。见小花乖乖地看好,心里不禁一动。
    “小花,来,过来阿么这里。”
    贺小花丢下葵扇听话走到杨燕儿身边,扶着杨燕儿坐到厨房边的椅子上。杨燕儿从怀里摸出一把木头梳子,把小花胡乱扎起的头发解开,“多大的人,会喂鸡,会帮阿么做厨房活,就是不会自己梳头。打后,你得找个会替你梳头的小子,好天天帮你梳头发。”
    作者有话要说:非常给力的二更了
    25
    25、第25章 ...
    贺小花不吭声,打后的事情谁知道。杨燕儿替贺小花梳好头发,又转过小花的小身板,上上下下看了好一会儿,“小花,阿么不让你出门,小花是不是生阿么气?”
    贺小花不明白杨燕儿问话的目的,含糊地说,“不气。”
    “小花日后想不想常常出门玩。和村里的小哥儿玩耍?”
    贺小花自然千想万想,看看杨燕儿的脸色,不喜不悲,又想到自己说不想,可能以后出门的机会都没,连忙应下,“小花想,想出去和杨丽玩。”
    “你呀。”杨燕儿轻轻点点小花额头,“喊丽哥儿。”
    贺小花吐吐舌头,那自己不成了花哥儿,想到这,小花自己吓得打了个激灵,“那我喊小丽,嗯,喊哥哥。”
    杨燕儿懒得和贺小花纠缠这些小事,理理思路,“你要想出去玩,也不是不行,只需记住,第一,”杨燕儿想交待贺小花不得和梁家小子说话,又怕贺小花追问原因,自己是答不出,又怕贺小花不懂事,自己要他别做,就非要做。想来想去,只得换个说法,“你得记住自己是个哥儿,别和小子们玩得太疯了。出门别一个人,到旁边找别家的哥儿陪你去。”
    “嗯嗯。”贺小花自然满口应承,等待杨燕儿说第二,等了半天,没听见杨燕儿说话,抬起脑袋问,“阿么,第二是什么?”
    等毒辣的夏日过去后,吹起微微的秋风,南河村迎来了一阵热闹。竹山上的竹子林被人买去建院子,不过一个多月,院子建好,主人家趁着一个秋风初起的傍晚,拉着家私,赶着小车搬进去。
    南河村人自然议论纷纷,谁家搬家不挑个好日子,好时辰,趁着傍晚时间搬家,说话自然多了,说着说着,不知怎地说起院子的主人是一个和离的夫郎,姓蒋,带着一个小子过活。又不知怎地说起这蒋姓夫郎为人不好,妒忌,不贤,夫家受不住,逼着和离。开始那会儿村里大小么么说得有板有眼的,不过两天时间,种种说法悄悄安静下去。
    贺小花跟随杨燕儿串门时,也听了些,不过没关系的一家人,贺小花听了只为蒋姓夫郎觉得可惜。
    秋风起,村长贺明召集村民开会,今年多雇几艘船,可以多卖一批到庆州港的银丝稻。几年下来,走水路卖银丝稻的村民都赚了不少,一趟趟水路走下去,安安全全,村民的心都活跃起来。贺老大自己也是盘算着,想跟这趟船走一回庆州港。
    杨燕儿肚子已经很大,心里自然不愿意贺老大这时候离开家,但耐不住贺老大扳手指计算,多赚出来的银子,足够家里再盖一间房,给小柱成亲用,加上往年的积蓄,明年开春小柱十四,就能给小柱说门亲,又能给小虎留点银钱打点上县城考童子试。
    贺家银丝稻收割下来,满满装了八筐,贺家在山脚新开的两块地,种了三年邵尾菜,又改种粗粮,这些年下来,产量一般般,贺家一家人吃尚且不够,不能拿出去卖。
    进入秋日后第一个月末,贺老大跟随南河村其他村民在白沙河岸边上船,杨燕儿想到岸上去送,却被拦着,最后只得小柱,小虎兄弟跟去。贺小花想去看看,却被交待要留在家里照顾阿么,不情不愿地留下来了。
    到了晚上,小柱兄弟回家,小柱老实,只讲“阿爹上船了,那船很大,很大。村长和阿爹一个船。阿么别担心。”
    小虎却把事情说得活灵活现的,说起岸边停的船,小虎夸张地说,整个白沙河河面停满准备卖粮的船,一眼看不见对岸,说起来送的人,小虎则说岸边人挤人的,好几个结实小子被挤到掉进河里去。听得杨燕儿一惊一乍的,听完了还揉胸口说,好险。
    贺小花听得羡慕,恨不得跑去白沙村看看那条白沙河。
    当晚夜晚,杨燕儿肚子痛了,一阵接一阵的剧痛,开始时杨燕儿想是自己这些日累着,不放心上,但身下一阵接一阵的收缩,剧痛越来越厉害,杨燕儿慌了,想起家里唯一的男人出去走船,剩下大儿子小柱又只得十三岁,杨燕儿再控制不住,失声呼叫起来。
    贺小花第一个冲进去,看见床上的杨燕儿满头大汗,床上的床单晕出一阵鲜红,贺小花心知不好,连忙跑出去,指挥两个哥哥,小柱到隔壁找沈么么过来,小虎到老人李根生家找潘么么,自己跑去烧热水。
    沈么么被慌张张的贺小柱找过来,掀开门帘就见杨燕儿苍白着一张脸,连忙动手趴上杨燕儿的裤子看看,但见小孩出来的地方只开了不够四指宽,混浊的水却夹杂鲜血断断续续往外流。拉过被子把杨燕儿上身盖好,“别急别急,娃儿是等不及要出来,你放宽心就是。”
    贺小花捧上一盆热水,又绞了帕子递给沈么么,让他给杨燕儿擦擦脸,眼睛扫过杨燕儿身下那摊血,心头一紧,慌忙移开眼睛。
    “小花别怕,你阿么生你小柱哥的时候,凶险多了,现在看着可怕,但下面已开了差不多四指宽,娃儿最快明早就能出来。”沈么么以为贺小花害怕,说了些话安慰小花,同时也安慰床上的杨燕儿。
    “小花去烧些粥,让你阿么吃口热的,存点力气,热水多端一盆来,派人去请潘么么来了吗?”
    “请了请了,二哥去请了。”贺小花得了命令,飞快跑出房间。
    “哎呦,小花出去别把帘子掀高啊。”沈么么在后面嚷嚷,又转过头对杨燕儿说,“你家小花是个懂事的,就是不见得血。我家小丽在我生小子时进来帮忙,整个人愣住了,手脚都不知放哪里,就这样昏昏地站了一白天,喊什么都听不见。哪像小花,懂得找人,又懂得给你烧开水。”边说,边给杨燕儿擦汗,又在他肚子上摸摸,“你忍忍,别喊累了,还差一点。”
    杨燕儿早疼得不知天南地北,沈么么说话,他就应着,至于说了什么,却不清楚。
    作者有话要说:努力赶出来的三更
    26


上一章
返回

竹林深处是我家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