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问津何处

第16节

    然而最古怪的是,不是岑季白喊他作“三哥”吗?想到刚才阿银说是林三公子,这才反应过来。
    “你是林源的三弟?”李牧问林津道。
    “你识得我家大哥?”林津诧异问道。
    不只林津诧异,岑季白也不知李牧竟是识得林源的。
    李牧便与林津道:“在下李牧,在北境游历时偶然识得贵府林少将军,他说近日回陵阳,叫李牧来访他。”
    实则李牧一个无家可归之人,今冬来找这位林家大公子寻个安身之处罢,说来也是辛酸得很。
    林津道,“正是今日了,我也是听说他回家,这才赶回来。”又对岑季白道:“没想到见着你……我还想明日入宫去找你呢。”
    岑季白疑惑道:“你找我有事?”
    “往常传信给你,总不肯出宫,星沉都见着多少回了,却不见你来。”林津看了他一眼,不满道,“我便去宫里,捉了你。”
    林津半点没考虑到岑季白的王子身份,同他说话也是随意得很。
    他初入军营,本有些不适应,军中诸人比他年岁长了许多,因他身份缘故,又添些隔阂。
    因此林津常是一个人。但林家人都是这么过来的,或是将来要这么过来,习惯也就是了。
    只有岑季白时常让林浔转了信给他,说些对练的技巧,也说些同那些新兵如何相处的门道……
    林津回得勤些,礼尚往来,岑季白便频繁回他。后来就成了每日里往来。
    射声部新兵中状况不好,米饭里夹了高粱,菜里难得见一次荤腥。便是有些荤腥,也是那些伙房里的人先挑拣一回。林津看不过去,后来打了人,那些伙头军是不敢了,他们背后那些小势力也惹不起林家这位公子。但菜里那点子肉末,仍是不够人分。
    岑季白却只说让他等一等。
    等……等政治清明,那得是新的国主,等新的国主……这些事情便不能在信里头胡说。万一被人截留了,要说他们谋反。但林津很开心,等岑季白做了夏王,他就要做西北军的大将军。
    他便不在信里讲这些沉重的事。
    他说银霜太挑了,肯定是在宫里叫岑季白给惯的。它吃不饱那些草料,又不肯同旁的马匹同厩,只好先放在家里,等他提了小将军再接回射声部中。
    其实军中那些将军,三不五时要请他吃饭,对于银霜也有很多关照。但林津不想因此与其他新兵更加疏远,况且林父后来也罚过了那些将军,也就再没有人给他特殊待遇。
    隔了几日林浔倒叫人送了一大袋东西,拆开来是些琥珀桃仁酱牛肉秋梨膏……倒像是怕他也给饿瘦了似的。
    这当然不可能是林浔送的东西,林浔没有这样细的心思。以后每一个月,“林浔”都要送上一回。林津月初回家时母亲有让他带些吃食,“林浔”的便是月中里托人送来。他将母亲让他带来的分了人,自己只留下“林浔”送的东西。
    他说军队驻地无趣,枯燥得只能每天吹笛子解闷。岑季白便给他抄了宫里珍藏的曲谱,《横梅赋》、《春江月》、《相思引》……那支《横梅赋》,真是好听极了。
    林津每天都能接到信件,但每次回到陵阳城,岑季白都不肯出宫。
    林津邀他几次,都被岑季白推脱了。
    林津虽然知道岑季白出宫不易,也不好总是私逃出宫,但他很想见见岑季白。便盘算着这次回来,自己往宫里去寻他。
    岑季白将他按在火堆前烘衣服,这里人杂,林津只解了外袍下来。岑季白便叫阿银帮他举着外袍烘干。
    林津向着火,手里举着一只黑缎子香囊往火边烘着。虽然一路护在怀中,还是弄湿了香囊,此时向着火源烘烤,便有些淡淡的药材香味逸散出来。
    岑季白没见过那只香囊,闻着这味道,倒是熟悉的。大概是军中不便,他送林津的香囊给弄得脏了,所以换了封皮。冬日里已经没有蚊虫,林津却还带在身上,这让岑季白心里有些欢喜。
    林津手里拽着线绳,将香囊收起来握在手心,却有些不悦了。一旁也向着火的小刀赶紧出声解释,道:“三殿下,可不是我家公子不爱惜这香囊,是小公子非要抢了去,三公子夺回来的时候,那香囊封皮给撕扯坏了。”
    林津瞪了他一眼,小刀住了口,却又小声补道:“我家公子可绞了小公子一束头发呢……”
    岑季白这才明白这只香囊怎么换了个模样,林浔的闹腾劲儿他是清楚的,但林浔什么时候喜欢香囊了?
    便是喜欢,找他再要一个就是了,何必非去抢林津的?
    难怪他鬓角一束头发短了许多,岑季白原还以为是宋晓熹剪的呢。“但你也不用绞了他……”
    林津“哼”了一声,道:“他打不过我。”
    他在军中时不便佩着这样漂亮的小香囊,便总是揣在衣襟里头,随身带着。可林浔非要抢了去,说他带着不方便。
    其实林浔五岁以后何时再同他抢过东西呢,这一次定然是二哥授意了。
    二哥不要他拿岑季白的东西,匕首是防身用的,倒也罢了,但其余一些个小玩意,他总要寻些借口数落……实在是过分。
    小刀又问阿金道:“阿金哥,还有吃的么,我家公子早膳都未用呢。”此时已是午时了。
    岑季白一行人带的食物都分给这里的流民了,虽说人家这里还有多余的,也是留给他们度日,林津不好同他们抢这些。
    岑季白便问林津,“你想吃什么?这里离陵阳城很近了,坐马车回去吧。”
    李牧见他们说话,自己也插不进去。等到林津烘干衣服,要上马车时,两人倒都叫了他一起。
    岑季白留了些银两,叫那些流民等雨停了去陵阳城内买些御寒衣物,拿这路资回家乡去。
    到了车上,林津仍是与岑季白说着话,埋怨他总不肯出宫,又说起新学的阵法……
    眼看着快到陵阳城,李牧终于出声打断他们。“三殿下,敢问……”李牧面色肃然,“敢问三殿下,陵阳内外的流民乞丐,很多?”
    第25章 论商
    岑季白点了点头,“李公子有好法子?”岑季白还是相信李子谦的能力。
    李牧摆手道,“李某可不是什么公子,三殿下叫李牧也可,叫子谦也罢。”又看了看林津,“李某听说,北境兵士若有伤残,不能再上战场,也无法从事耕种时,这些人会被集中到军中作坊,纺织、冶炼、烧陶……供给军用,也给自身求个温饱。”
    林津点头道:“听父兄说是有这样的事。”
    “三殿下,”李牧道,“陵阳一带许多难民,失业失地。殿下何不设立这样的作坊?这些人做活养活自己,殿下也收些经济,可好?”又道:“北地铁器最贵,西北尤缺茶叶,但玛瑙玉石极贱;南面瓷器精良,却少良驹;狄戎多好马,虞国擅丝织……若是经营些日子,再带出商队来,叫他们南来北往,贩运物资,也为殿下收集各地消息……”
    眼看得李牧这张饼越画越大,林津生怕岑季白被他骗了去,即刻出来反对。“你说的这些,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实现,流民体弱力小,哪里谋得了经济。”
    “倒弄些好手好脚有家有室的人在里头偷懒耍奸,那些人若有个意外,生病死葬,既是小初的作坊里头,总不能不管他们。小初便要常年这般地往里头填银子,不出两三年头,也就填不起了。”
    林津想了想,又道:“况且商队别家是早已有的,哪里需要小初再来做这些;而南北交通不便,路上又险,到处是山匪流寇,白白地折些钱货在里头……”
    这些都还只是经营上的风险,最重要的是,“若是有心人利用作坊搞事,必定要牵连小初。”
    林津一口气说完这些,岑季白同李牧都是惊讶看他。
    因林家在北地开办作坊原也是好心,从前也是林家旁支的人在管理。但历经多年,这些作坊亏赔得厉害,为了补缺,林家的人便要压榨里头作工的残兵,而那些兵士性子最烈,弄出不少冲突来,最后林家那一代的大将军出面,将作坊分给当地百姓自治,林家只在军中谋职。
    林津自小熟读家史,对这些事情自然也有所了解。
    李牧笑道,“三公子所说,是问题,但也不是问题。”见岑季白不置可否,便又道:“这原是给三殿下谋个好名声,无论出了何事,三殿下办这些作坊,总是为了给那些人一个温饱的。林三公子怕牵连到三殿下,不然殿下便不要这名声,找个人出来打理作坊,也挂在他名下,如何?至于经济上的事,李牧敢说,三年之内,三殿下这商队,必有小成;十年之内,必是往来四国间最有魄力资财雄厚的一支。”
    因是自信,李牧瘦削发黄的脸上都有了光彩,好像他所说的一切,真的成为了现实一般。不得不说,李牧画饼的功力,的确是深厚了,难怪前世的岑秋和对他言听计从。
    “那么,李掌柜是要季白将作坊挂在你名下了?”岑季白有些玩味地看着他。
    李牧坦然一笑,也不作态,直白道:“不瞒三殿下,李牧是个无家无室的人,总是四处……说是游历,倒不如说是流落了。若是三殿下能给李牧个安身立命的地方,李牧必倾尽所学,竭诚相报。”
    岑季白也不是不信他,只是如同林津所说,此事真要做起来还有许多难处。单是他横生出几间作坊来,货物销路在哪里都是个问题。
    不觉间进了陵阳城,岑季白便问林津想吃些什么。林津是有些饿坏了,军营里普通士兵的伙食中磨了十来日,这陵阳城内哪家食肆看起来都是好得很,便随便指了一家。
    岑季白与了阿金一只包裹,叫他去探望重病的老父,请个医士用些好药,明日里再回宫里头当值。
    阿金在禁军中也有二三年头,虽十□□年纪,面部线条已给练得硬朗了,只是偏又显得阴沉些。但他容色原也是好的,此时微微笑起来,有些感激神色,倒叫人眼前亮了亮。
    岑季白三人领了阿银、小刀,便上了楼上雅间,也叫外头的禁军在楼下用饭。
    李牧先在那破屋里用了些干粮,但没好意思多用。此刻进了食肆,想到热腾腾的食物,更觉腹中饥馁。还在楼下时便问那小二,“可有现蒸的焖蒸猪头?再给一盆大馒头。”
    小二前头引着路,回头歉意道:“真是不好意思,小店里不做这道菜。”
    李牧有些遗憾,叹了一声,又道:“那要一盆羊肉烩面片,给来一大盆。再烫一壶青州三白。”
    小二应了他,道:“好咧好咧,客官,小店的羊肉可是极好。西北贩过来,又肥又鲜,煮了今年的新麦粉,那叫一个香。”
    李牧点了点头,这才意识有到些失礼,他脸皮再厚,此时也有些不好意思了。
    这毫不做作的粗野作风倒让林津同李牧和睦了几分,明明看着是个弱不禁风的书生模样,倒怪豪爽的,像是他大哥能交的朋友。便问他些与他大哥相识的事情。
    岑季白见他们说话,便替林津叫了菜。
    李牧喊的菜俗一些,岑季白便也叫了几个俗菜。先要了道生爆鸡,一道香干菜,这两样做得快些,可当做小食。又让烫一壶竹筒酒来暖身,青州三白太烈,林津同他都是喝不了的,倒是竹筒酒甘甜清淡些。“再一道烧小猪,一道盖碗蒸肉,一道香油三笋,芙蓉豆腐,再要一道清炖鲫鱼汤。”
    “小店蓑衣饼最好,客官要尝尝么?”小二十分敬业。
    “要,”林津抽空回了一句:“要甜的半篮咸的半篮。”咸的林津自己用,甜的是给岑季白的。
    他想,十一二岁的小孩么,还是喜欢带点甜味的东西。
    小二再道了句“好咧”,这便去厨房传菜了。知道他们有话有说,阿银便领了小刀去外头守着。
    “子谦是从湖州过来?”焖蒸猪头是湖州名菜,俗是俗了些,据说滋味却很好。
    前世岑季白带兵经过湖州,在那里尝了一回。只不过对那时的他而言,什么美食都不过只是果腹的东西。
    “上两个月还在湖州,”李牧点头道,“说到湖州,那里的锦缎极好。竹子多,竹子做的家具也多,倒也是有趣。湖州南部山林中特产的药材小乌根,外地是没有的,当地却是价贱……”
    林津先还与他好好说了几句,见他撺掇着岑季白又要弄什么作坊商队的,便不大高兴。“你自己说是个一无所有的,哄了小初给你挂什么作坊,自己安身立命……”
    李牧听了这话也是不悦,眼睛一瞪,抢白道:“林公子,李牧虽无家财,但也是胸有大志,腹中有才学的,怎能说一无所有?”
    岑季白因着前世记忆,倒是相信李牧有几分本事在,林津却是不知,怀疑他也是理所当然的。想着初期的投入总不会太多,先弄一个作坊教李牧办着,若是做得好了再弄下一个便是。只是他出宫不便,账目上的事,难免要全交给李牧了。
    林津不满道,“你有没有才学我自然回去问了大哥,小初不常到外头来,又是心软良善的,你若是骗了他,我便剁了你!”
    李牧好笑地看了看眼前的少年,又看了看岑季白,道:“三公子倒很护着殿下。”
    林津接了这话,道:“我自然护着小初,至于你……你若果真是做得好了,林津当面给你赔礼。”
    那般严肃正经的模样,李牧便知他这玩笑是开错了人。
    前世的岑季白国库空空,穷得狼狈极了。听到李牧的主意,他其实还真有些动心,便同他说起详情来。
    李牧不知陵□□价,便按着湖州的价格,往上浮了一成,初步算了需用的银两。
    这时候只弄个酿酒的作坊,他自己好酒,老父亲从前会这门手艺,也传给了他,他又是个能说道的,往食肆中售卖,想是容易。而且所用人工不多,原料也好找,因此这作坊很好办起来。
    这也只是让他有个立足的地方,即刻便要再弄个熬制生漆的作坊,这活赃累些,生漆味道也不好,寻常人不愿意做。流民却不会挑剔这些,工钱给得比洒坊里高些,想来不缺人手。再找些织工传授织造的手艺,弄个织染作坊……
    本来陵阳城外许多兵马,他铸些铁器,是不愁销路的。然而国库空虚,军队里拿不出银子来。
    在夏国不那么穷的时候,夏王还是赏了岑季白不少好东西的,宫里的份例也没有短过。因此,这不过是几十两银子,岑季白当下便拿了出来,叫他赁屋安顿,又给了只金稞子与他应急。
    李牧得了这些银两,也不去林府了,道是他安置好了再从林府向岑季白传信。匆匆扒完了那一大盆羊肉烩面片,自己冒着雨,要去找房子去了。
    看得岑季白失笑不已,林津没好气道:“人就这么跑了,若是他再无音信,看你怎么办!”
    岑季白更觉好笑,一边为林津布菜,一边道,“三哥不是说,若他骗了我,三哥便要剁了他……那我还怕什么?”


上一章
返回

问津何处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