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天生不是做官的命

第93节

    周琰摆了摆手说:“虽然当年朕是最被忽视的那个,可如今,朕比三个哥哥笑到了最后,还何必计较呢!”
    林清点点头,说:“不错,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周琰又想到了一开始的事,说:“既然成王和代王想搞事,朕就送他去父皇那搞,朕就看看,他们能弄出什么花样!”
    周琰说完,就对门外的杨云叫道:“进来。”
    杨云赶忙进来,问:“陛下?”
    “传朕口谕,让满十岁的皇孙明天都进宫来,陪太上皇去露台行宫。”周琰淡淡的说。
    “是”杨云记下,匆匆的去外面传旨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二更)
    周琰把一众皇孙都打包给太上皇, 并亲自送太上皇去露台行宫后,就开始正式处理朝政。
    林清本来还有些担心周琰能否应对朝堂上错综复杂的势力, 劝他一定要小心谨慎, 却不想第一次大朝会,就真出事了,只不过出事的不是新帝, 而是他。
    新帝的第一次大朝会,无疑是非常隆重的,朝中凡是五品以上的官员,悉数到场,甚至连一些平时偷懒的勋贵, 今日也不敢再请假,一个不落都来上朝。
    朝会刚开始倒非常好, 大家都知道这是新帝第一次的朝会, 所以事情就捡着好的说,礼部尚书沈茹第一个出列,先洋洋洒洒的歌功颂德了新帝一番,然后说了礼部两个不痛不痒的小问题, 周琰当初回复后,沈茹就领旨然后回列了。
    等沈茹说完, 吏部尚书张大人也出列, 照例先说了说如今吏部的考核是多么的合理,表现朝廷上下吏治清明,然后也说了几个无关痛痒的小问题, 在新帝回应后,也领旨回来了。
    然后后面是户部、兵部、刑部、工部等尚书,也一一出列,都是照例先夸夸太上皇,夸夸新帝,然后提点小问题,找点话说,走个过场然后就下去了。
    有了六部的带头,后面的也有样学样,大都是这个流程,就当大家觉得这大朝会会你好我好大家好安稳结束时,到了御史台。
    虽然平时御史台比较可怕,天天弹劾这个弹劾那个,凡是御史一出列,大臣们就得心抖抖,暗自祈求千万别弹劾到自己,不过今天是新帝的第一次大朝会,众人顿时放心下来,御史台不会吃饱了撑的在这个时候随便弹劾人。
    可众位大臣很快就被打脸了,就见御史大夫李御史从袖中中拿出本奏章,出列,走到中间,高声的说:“臣有本奏,臣弹劾太子詹事林清,林大人。”
    众位大臣刷的一下,都转头看着林清。
    林清:…………
    他招谁惹谁了?
    他为官十多年,虽然没干出什么大的贡献,可也没干什么坏事,林清简直一脸懵逼,觉得御史是不是弹劾错人人了。
    不过林清转头看着人家李御史一脸怒目的看着他,林清咂了咂嘴,看来没错,人家弹劾的就是他。
    按照被弹劾的规矩,凡事被弹劾的官员,都要出列在一旁免冠候着,并且案子交到三司的这段期间在家里闭门思过。
    所以林清听到李御史弹劾他,就在众人的灼灼目光下,从站的位置出列,到大殿旁边摘下头冠放在地上,然后一撩官袍,跪下,说:“臣听弹劾。”
    然后就听李御史慷慨激昂的在那引经据典,巴拉巴拉的说了半个时辰,还没说到重点。
    众位大臣:…………
    这厮到底是来弹劾人的,还是为了引新帝注意的?
    连周琰都有些受不了了,他刚才之所以没阻止,是因为他知道自家先生肯定没什么大问题,御史台本来就喜欢鸡蛋里挑骨头,他爱挑就让他挑,如果他阻止,反而对林清的名声不好,毕竟他一旦帮林清说话,就很容易给大臣一种他包庇亲信的感觉,这样反而容易引起大臣对林清的敌视。
    可等他听了半个时辰后,周琰就受不了了,他今天第一次上朝,本就还有些不适应,又穿了一身非常厚重,哪怕他坐着,在上面听上半个时辰废话也烦的慌,其实不仅是周琰,就是下面的大臣也有些受不了了,今天大家可都是穿着最符合规矩的朝服,都不轻,如今却在这陪着听废话。
    周琰看着李御史还有再讲两个时辰的意向,直接打断他,说:“李御史到底在弹劾什么?”
    李御史本来正说到兴头上,听了顿时一噎,高声说:“臣弹劾林詹事,以权谋私,纵容家族贩卖私盐。”
    林清本来正跪的腿疼,偷偷用手揉膝盖,听了李御史的话,手顿时一紧。
    林家确实是贩卖私盐起家,不过不是今朝,是前朝,这李御史是在混淆视听,虽然这事一查就能清楚,朝廷也不会再追究,毕竟那是前朝的事。可凡是生意,哪有经得起查的,一查肯定会出事!
    周琰和林清这么多年,也大体知道林清家里的发家史,再说这么多年林清也从来不觉得自己出身商贾丢人,所以说话的气候林清自己还常常提起。
    周琰就按照弹劾的流程问林清:“爱卿可有要自辩的。”
    林清叩头说:“回陛下,微臣家族确实起于盐枭,确实贩过私盐。”
    朝堂上的大臣一听,都不由看向林清,倒没想到林清居然真认下。
    林清接着说:“不过微臣家族贩卖私盐不是在今朝,是在前朝。
    前朝末年,朝廷腐败,又恰逢黄河改道,洪水泛滥,一时间整个山省民不聊生,家祖本是黄河边边上一户普通百姓,可一夜之间,全家十多口,就剩下家祖一个。家祖为了活命,逃荒到沂州府,干起了私盐贩子,所以林家祖上,确实是贩私盐发家。
    不过太祖皇帝登基之后,肃清天下,家父弃暗投明,成了盐商,家族就不曾再涉猎过私盐,还请圣上明鉴。”
    林清说完,再叩首。
    周琰对李御史说:“李大人还有什么要说的。”
    李御史说道:“就算林大人说的全部属实,可林家贩卖私盐,这是事实。”
    林清转头,就李御史问了一句:“李大人,请问您是前朝御史,还是今朝御史?”
    朝中顿时有些大臣在暗笑,林清这句话,就差没明晃晃的说李御史狗咬耗子多管闲事了!
    李御史和人打惯了嘴仗,也不恼,就说:“那林大人能确保自己确实没以权谋私?”
    林清回到:“李大人,臣没权,何来谋私!”
    朝中大臣听了,顿时笑了,林清确实没权,虽然他现在是太子詹事,可不过才认了几个月,而林清以前,是郯王太傅,一个藩王的太傅,就更不要说权势了。
    周琰看着两人说的差不多了,就对两人说:“此事交由三司秉公处理。”
    李御史和林清应道:“是。”
    ##
    林清下了朝,就回家歇着了,他如今被弹劾,理应在家里闭门思过,等待三司的审查,只有审查结果出来,他才能重新回去。
    王嫣看着林清腿上的两块青,忙立刻叫下人去打水和拿药膏来,一边给林清揉着腿,一边问怎么回事。
    林清就把今天朝堂上的事给王嫣说了一遍,王嫣听了,顿时吃惊的说:“那可怎么办?”
    林清按着王嫣的手,说:“没事,别慌。”
    王嫣听到林清被弹劾,本来吓得有些六神无主,可看到林清一点紧张不安没有,不由慢慢平静下来,问林清:“二郎,可是有办法?”
    林清摇摇头说:“等着三司查吧,不过有陛下在,应该没太大的问题。”
    林清想着杨云特地找小太监来给他说,他不用担心,在家里歇歇,等事情过去就没事了,所以林清倒是真不是很担心。
    “这个李御史,怎么好好的想着腰咱家了。”王嫣有些愤愤的说,看到仆人端来水和药膏,就把林清扶到榻上,然后给林清腿上涂药。
    “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林清说道。
    林清躺在榻上,微微闭上眼,今天的事,猛地一看,是御史台平时的例行挑刺,御史台平时就是干这事的,哪家大人宠个小妾,要御史台看他不顺眼,都能弹劾他宠妾灭妻,所以大臣们看到林清被弹劾,也就在那看看热闹,毕竟朝堂上的大臣,上到阁老下到五品小官,还没有不被弹劾过的。
    林清如今正是宠臣,御史台看他不顺眼,弹劾弹劾他,这一点都没什么奇怪的。
    可林清却知道这事不简单,因为昨天周琰才问他六部中有没有想去的地方,他是太子詹事,如今周琰由太子继位成了新帝,他肯定不能再做太子詹事了,毕竟周琰还没立太子,所以他势必要进入六部,而今天,他就出事了。
    一旦被弹劾,在三司出来结果之前,他就得闭门在家。
    看来是有人想阻止他进入六部!
    林清揉了揉太阳穴,其实他大概也知道李御史是受谁指使的了,不就是担心他进了六部,再进一步就威胁几位尚书大人,毕竟他现在已经是正三品了,一旦进入六部,那侍郎之位肯定就有他一个。他又是新帝心腹,那几位怎么会不紧张,尤其他们原来都不是新帝的人。甚至连内阁的几位,或许有推手,毕竟纵观前朝,圣上的太傅,鲜少有不进内阁的。
    所以今天李御史其实真正目的不是为了弹劾他,而是为了让他闭门在家无法进六部。想必这些大人还有别的后手等着他吧!
    林清想到这,顿时一阵头疼,天哪,干脆让新帝封他个帝师他回去养老算了,他真的一点都不想和朝堂上的那些大人玩权谋。
    他怕累脑子啊!
    第一百四十八章(一更)
    林府
    杨云跟着小林穿过回廊, 看到坐在池塘边上悠闲钓鱼的林清,笑着说:“别人被弹劾在家都急的跳墙, 你倒好, 在家还有心思钓鱼,亏陛下还担心你心急,特让我来看你。”
    “杨总管来了, 快来坐。正好我今个儿钓鱼,等会在我这吃鱼。”林清笑着把鱼竿一挑,钓上一条鲤鱼来,然后放到旁边的桶里。
    杨云在林清旁边坐下,看着他钓上来大鲤鱼, 惊讶的说:“还真能钓出鱼来,这么大!”
    林清听了, 笑着说:“我这池塘又不是那些光为了好看的池塘, 我找人特地放了这么大的鲤鱼,就为了平时吃的新鲜。”
    杨云听了顿时哭笑不得,说:“能把荷花池养成鲤鱼池的,也就你了。”
    “反正也没耽误荷花长嘛, 再说,我弄荷花池也是为了吃莲蓬和藕。”林清笑着说。
    “你呀, ”杨云拿手指指了指林清。
    林清把桶递给小林, 让他拿给夫人,说今天中午吃清炖鲤鱼,并让她多加几个菜, 好请杨云。
    小林应声“知道了”,就提着桶去了后面。
    等小林走后,林清就问杨云,说:“我的事怎么样了?”
    杨云笑着说:“还当你不在意呢!”
    “怎么可能不在意,我可不想一时大意来场牢狱之灾。”林清说道。虽然被弹劾的大多数都没事,可也真有一部分真被罢官甚至有牢狱之灾的。
    “你的案子交到三司后,果然像你之前担心的那样,三司有些人想从林家盐号查起,不过还没等他们查,陛下说了一件事,三司立刻就没人再敢提林家盐号的事了。”杨云得意的说。
    “陛下说了什么?陛下没直接去给三司递话吧!”林清皱了皱眉说。周琰虽是皇帝,可也不好直接插手三司会审的事,毕竟容易给人留下包庇亲信的感觉,对周琰对他都不是什么好事。
    “陛下了没给三司递话,陛下只是昨日召见了户部尚书,问了一下他盐政的事。”杨云笑着说。
    林清听了,想了想,抚掌说:“高!”
    盐政,那简直是户部的一个死穴!
    本朝开国以来,太、祖为了休养生息,轻摇赋税,这才出现了如今的盛世太平,可也正是因为如此,其实朝廷的税收并不多,当然也不能说是不多,只不过以如今的税收,肯定养不活现在的朝廷,可如今朝廷却能好好,甚至还能遇到天灾人祸拨银赈灾,其实一大部分得益于另一部分税收,那就是盐政。
    盐政,是户部税收中仅次于田税的税收,一本万利,说的正是一本“盐引”,可值万贯。
    可也正是盐政利润大,油水多,所以里面的事情也多,尤其是行贿,六部官员,有几个没受过盐官的冰炭孝敬,每次查一次,盐政的官员和户部的官员甚至六部的官员就得落马一片,所以林清已经可以想象,当户部尚书听到新帝过问盐政的事,是多么紧张了。
    林清敢肯定,最近半年内,朝堂之上都不会出现一个“盐”字,就怕新帝一时想不开,会查查盐政。
    “咱家听说,本来三司还在争论要不要查林家的事,如今陛下一问盐政的事,三司立刻再不提林家盐号了。”杨云笑着说。


上一章
返回

天生不是做官的命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