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花娇

第153节

    胡兴忙道:“我回去就跟三老爷说。”
    苦庵寺主持满脸惊喜。
    毅老安人满意地点了点头。
    郁棠和裴家的几位小姐则跟在她们身后说着悄悄话。
    “说是杨家的人还没有走,”三小姐依旧拉着郁棠,“伯祖母和三叔父肯定是要和杨家人应酬,今天才没有办法过来的。”
    郁棠想着也应该是这样的。
    “我当时一听说是杨家来做的媒,立刻就炸了。”三小姐继续小声道,“杨家自己的婚事还没有搞定,就指手画脚地管起我们裴家的事来了……还好后来不是,不然真不知道这件事该怎么收场。”
    和四小姐一起走在她们前面的二小姐却突然回头,冷哼道:“这有什么为难的?婚事不是还没有定下来吗?就说两人八字不合就是了。”
    郁棠嘿嘿地笑。
    五小姐道:“二姐姐,你这样不对。以后也不能一言不合就回娘家,会被夫家的人瞧不起的。你应该把杨家的人找来,好好地教训他们一番,让他们改正。”
    她稚言稚语的,加之小脸绷得紧紧的,一副小孩装大人的样子,就是她们身边服侍的丫鬟婆子也都忍不住了,一个个低头无声地笑着。
    偏偏五小姐还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道:“你们这是怎么了?难道我说的不对?我舅母和我舅舅置气的时候,我外祖母就是这么教我舅母的。”
    郁棠实在是忍不住了,拉了五小姐的手道:“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们快点跟过去吧,也不知道毅老安人和主持都说了些什么?苦庵寺里能不能制香?对了,三小姐,这件事是你在负责,制香的东西都带过来了吗?等会是你还是二小姐教苦庵寺的人制香啊?”
    三小姐闻言知雅意,立刻道:“我和二姐姐都教,这样快一点。制香的东西交给了管事的,应该都带来了吧?”
    郁棠就叫了双桃:“你去问问,看东西都准备齐全了没有?”
    双桃应声而去。
    大家的话题就转移到了教苦庵寺的众人制香上来。
    郁棠松了口气。
    三小姐就冲着郁棠直笑。
    郁棠想想刚才的情景,也笑了起来。
    苦庵寺收拾了一个闲置的大殿做为制香的地方,寺里能来的人都来了,一边是尼姑,一边是居士,二小姐教那些尼姑制香,三小姐则教那些居士制香。
    众人的天赋一下子就显现出来。
    除了个姓李的居士,其她人都笨手笨脚的,有的生怕浪费了香料,有的则怕自己做不好,教了半天,只有那个姓李的居士能全程都跟上。
    这和大家预想的完全不一样。
    二小姐和三小姐教了半天,也开始心浮气躁起来了,毅老安人和二太太也直皱眉。
    郁棠一看这样不行,但她想起自己前世刚进李府时骨子里藏着的怯意,让她比平时还要笨拙,颇有些感同身受。但二小姐和三小姐的心情,她也能理解。两个人都是非常聪明伶俐的,身边的丫鬟婆子也都是层层选拔的精明人,一个眼神一句话就能支使着别人照着她们的意思行事。遇到苦庵寺这些畏手畏脚的众人,也不怪她们心浮气躁了。
    得想个办法改变这种情况才行。
    她盯着几个居士的手看着,心中一动,福至心灵般,突然想到了一个点子。
    郁棠四处看了看,看见了常年跟在二太太身边的那个姓金的婆子,她想了想,悄悄地走了过去,喊了声“金大娘”,道:“我看这样下去,我们今天就算是交待在这里估计也没什么进展。我倒有个主意,只是不知道妥当不妥当,还请金大娘帮我拿个主意。”
    金大娘既然是二太太的心腹,多多少少都知道些裴老安人和二太太对郁棠的评价,她看了一眼陪着毅老安人和主持师傅说话的二太太,热情地笑道:“要不我带您去二太太那边吧?我一个做婆子的,郁小姐抬举,喊我一声大娘罢了。我哪有那见识觉得妥当不妥当啊!“
    郁棠知道自己又遇到了个明白人,笑道:“您老人家吃过的盐比我们走过的桥都多,我先说给您听听,您要是觉得合适,我们再去二太太面前说,要是觉得不合适,您也帮我把把关,免得我说错了话,丢人丢到了毅老安人面前。“
    金婆子忙说了几声“不敢当”,却是支了耳朵听郁棠说话。
    “我瞧着制香的步骤也不过是那几步。”郁棠冷静地道,“她们看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我瞧着多半是因为太紧张了。若是平时,倒可以慢慢地教,只是二小姐、三小姐马上要开课了,未必能天天跑过来教她们制香。不如把制香的步骤给分成几部分,让她们一个人只学一小部分,这样就比较容易记住了。”
    金婆子眼睛一亮,拉了郁棠就往二太太那边去:“这主意好!郁小姐跟二太太说一声,肯定不会有什么错的。”
    郁棠松了口气,在二太太和毅老安人面前又说了一遍。
    毅老安人和二太太也都觉得好,叫了二小姐和三小姐到跟前,把郁棠的方法跟她们说了一遍。两人眼睛都亮了,转过身去就开始布置人手,教她们一个人只学一小部分。
    毅老安人朝着郁棠欣慰地笑,道:“你这孩子,也不知道平时都吃些什么喝些什么,怎么就比旁人都要聪明呢。这样的点子也能立刻就想了出来。”
    郁棠谦逊地笑,道:“不过是脑子里一闪的念头,也不知道好不好。这不就来找两位长辈帮着拿主意了。”
    二太太也满是赞扬,道:“这样很好。若是这苦庵寺能制出佛香来,你也算是头功一件。”
    郁棠又谦虚了一番。
    制香的速度明显地快了起来,而且很快就制出了第一批线香。
    三小姐道:“这个叫八宝香,里面添了八种香料,同佛家八宝似的,一般人闻着都会很喜欢的。”
    金婆子就试着点了一支。
    佛香味绵长,其中还含着些许的檀香味。
    檀香是种非常名贵的香料。
    苦庵寺的主持不禁问道:“还加了檀香的吗?”
    “没有。”三小姐笑得有些得意,道,“要不怎么说是从古书上找到的方子呢?闻着很像檀香的味道吧?实际是合香。以后你们寺里有了这方子,就可以制出檀香的味儿来。“
    郁棠听着心中乱跳了几下,再结合她前世的经历,总觉得这不是什么好事。
    她打量着周围人的神色。
    果然有人在仔细地听,而且这些仔细听着的人中,全都是眼睛有神,衣饰干净,手脚利落的。
    这香方若是交给了苦庵寺,未必能保得住。
    第一百九十章 防着
    前世,苦庵寺很穷,大家都挣扎在温饱边缘,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大的矛盾。但在李家的那几年,郁棠见识过太多的好心变坏事。
    人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
    用过晚膳,她去拜访二太太。
    二太太正好有客人,金大娘笑盈盈地把她迎到了隔壁的厢房,跟她道:“是杨家来人了,我们家二太太不好不见。郁小姐您在这里等会儿,等来人一走我就去通禀二太太。”
    郁棠不免有些奇怪。
    这都掌灯时分了,杨家有什么急事要派了人来苦庵寺见二太太?
    她又怕自己把大太太的娘家和二小姐的婆家给弄混了,像在裴宴面前似的闹出笑话来,就低声问道:“是哪个杨家?”
    金大娘是二太太的陪房,随着二太太到裴家没多久就跟着二太太一家去了任上,一直到老太爷去世守制才回的临安,对裴家估计还没有郁棠知道的多。她听郁棠这口气,以为郁棠对裴家知之甚详,也就没了对外人的警觉,丝毫没有防备地悄声道:“是大太太娘家那边的人。好像说杨家怕大公子耽搁了大比,给大公子介绍了一位西席。没想到三老爷不同意,杨家来的人和三老爷不欢而散,却也没有办法。就想找我们家二老爷,结果我们家二老爷去了五台山,就找到了二太太这里。”说到这里,她不屑地撇了撇嘴,“十之八、九是想让我们家二太太帮着大公子说说话。可他们也不想想,裴府是什么人家,难道裴府的大公子要读书,还得他们杨家的人给请西席吗?我们家二老爷、三老爷可都是两榜进士,哪个西席能和我们家二老爷、三老爷比?再说了,就算是我们家二老爷和三老爷都忙,没有那个时间,不是还有毅老太爷吗?再不济,勇老太爷也是举人出身啊!杨家的闲事,也管得太宽了!要我说,都是大老爷在世的时候给惯的!”
    至于惯的谁,已不言而喻了。
    按理,郁棠不应该听这些,可她实在是有些好奇大太太和裴宴的恩怨,她此时甚至脑子飞快地转了起来,异想天开地琢磨着大太太点了顾曦做她的儿媳妇,不会是想和裴宴打擂台吧?
    她都能看出顾曦在打裴宴的主意,难道别人看不出来?
    她就不明白了,顾曦什么人不好嫁,非要来裴家趟这浑水,非要嫁到临安城来。
    郁棠就轻声道:“多谢金大娘了,我在这里等着,二太太有空了您让人喊我一声就是了。”
    金大娘就喜欢郁棠这样直白的人,她立马笑得满面春风,亲手给郁棠沏了杯茶,拿了蜜饯果子给她做了茶点,这才去了二太太那边伺候。
    郁棠就寻思着,以二太太的精明,杨家只怕会无功而返。
    她喝着茶,不禁伸长了脖子朝二太太正房的大厅望过去。
    事情也巧,她刚望过去,二太太正厅的门帘子唰地一下就被撩开了,郁棠看到个四十来岁的婆子满脸忿然地走了出来,金大娘不以为意地跟在她身后,声音听似热情实则敷衍地高声道着:“这大晚上的,您可仔细脚下。这么晚了,只怕是进不了城了,您还是在这里住一晚再走吧!”
    那婆子头上的金饰在灯笼的光照下一闪一闪地,看得出来,是个富贵人家里有脸面的仆妇。
    郁棠跑到了窗棂边,只听那婆子冷笑了一声,道:“不敢劳您大驾,我们拿了我们家大老爷的名帖,已经在驿站定了个房。不过,我还是有句话要请您转告您家二太太,我们家大姑奶奶的今天,说不定就是别人的明天。”说完,昂首挺胸,大步朝外走去。
    她就看见金大娘一面冲着那婆子的背影翻了个白眼,一面依旧热情地高声道:“您慢点,好歹让我送您一程。”随后慢悠悠地追了上去。
    郁棠抿了嘴笑,觉得这金大娘平时低眉顺眼地,是个在丫鬟婆子堆里头一眼找不着的,想不到却是个颇为有趣的人。
    她赶紧回去重新坐好了。
    不一会,金大娘过来领她去见二太太,路上还低声嘱咐她:“二太太心情有些不好,若是有什么怠慢的地方,您可别放在心上。”
    郁棠忙道:“是我来的不巧。可我这事又有点急,不来怕生出什么事端来,只好硬着头皮来打扰了。”
    金大娘笑道:“郁小姐是个明白人,说是有急事,事情肯定很着急。”
    不过两句话,她们就到了二太太的正厅。
    有小丫鬟出来撩了帘子。
    郁棠走进去,见二太太一个人端坐于方桌前的太师椅上。
    昏暗的灯光照在她的脸上,让她的神情显得十分地严肃。
    郁棠上前去行了礼。
    二太太神色微霁,请了她坐下来说话。
    郁棠就把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那天去府上试制香的时候我没有注意,今天主持师傅这么一说,我才意识到,若是这香方给有心人得了去,是可以单独配出檀香味的佛香来的。这原本是件好事,说不定我们还可以专卖那檀香味的佛香。但我也曾听人说过一件事,有人见邻居家贫,好心请了去铺子里帮忙卖吃食,结果那邻居得了主人家做吃食的方子,干脆自己也开了个同样的铺子,还用各种方法把原来卖吃食的铺子给弄得关了店。我就在想,这香方是不是暂时别一股脑地全给了苦庵寺,香方就托了家中铺子的大掌柜管着,她们只需要帮着做各种佛香,我们不赚她们的钱,多发点工钱给她们,您看可以吗?”
    二太太当然也听说过东郭先生的故事,只是佛香什么的,对于她来说不过是买个针头线脑的钱,压根就没有放在心上。她虽然觉得郁棠的话有道理,却并不觉得这是件特别严重的事。但她还是很喜欢郁棠的,觉得她做事认真、仔细,还敢担责,值得赞扬,遂笑道:“你考虑得很周到。等明天我们一起去商量了毅老安人再决定怎么做好了。”
    郁棠闻言只好起身告辞:“那我明天再过来和您一起去见毅老安人。”
    二太太让金大娘送她出门。
    这是二太太对郁棠的礼遇。
    郁棠笑着道了谢,由金大娘陪着出了厅堂。
    金大娘已经知道谈话的结果了,她安慰郁棠:“您放心好了,毅老安人肯定明白您的担心。”
    郁棠一点也不放心。
    毅老安人自从娶了长媳之后就不再主持三房的中馈,一心一意照顾身体不好的毅老太爷,只怕比二太太想的还简单。
    不知道如果是裴老安人在这里会怎么想?
    郁棠暗中叹气,谁知第二天早上起来,和裴府的几位小姐一起去给毅老安人和二太太问安的路上却遇到了裴宴。
    他同往常一样穿了件非常普通的素色细布道袍,镶了藏青色的边,身姿挺拔地站在那里,如松临风,风姿卓然。
    郁棠的脚步不由顿了顿,脸上火辣辣地烧了起来。
    她左右瞧瞧,看到一棵合抱粗的大树,嗖地一下子躲到了树后。
    </div>
    </div>


上一章
返回

花娇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