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黄河生死书

第104节

    二叔一字一句认真的记下,然后看着在一旁虚心好学的我,翻译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日月运行代表了天地的阴阳法则,山川河流的走势都呈现一种气象,这种气象虽然有万千的姿态都能靠点金术辨认出来。
    庄羽含笑道,二叔解释的不错,正是这么个意思。下面四句是:
    点金秘术有三眼。天眼地眼海底眼。
    点金秘术自古来。有佩有指有神通。
    听了这四句,我不等二叔翻译,出口道,这话意思简单,说的是点金术有三眼神通,观天眼,入地眼和海底眼。这门学问从上古传来,有玉佩,有点金指,有三眼神通。
    二叔呵呵一笑道,就是这个意思,点金指和三眼神通我明白是什么,但这玉佩指得是什么?
    庄羽开口道,最下面有注释,说这佩是聚星佩,指是点金指。
    我咯噔一下道,莫非曾祖父留下的“聚星佩”是配合点金指使用的?
    说着这话,我从怀中掏出此前被我们认为毫无功效的“聚星佩”,当时二叔交给我的时候,吹牛逼说这玉佩有着定位风水的作用,但后来探秘周宣墓穴的时候,证明此物根本没有二叔说的那么神奇,但点金秘术中特别交代了此物是点金秘术施展的关键所在,看来就是配合点金指使用的。
    想到这里,我将猜测说出来,然后准备仔细观察聚星佩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却被二叔一把夺了过去,然后揣入怀中道,你说的不错,正是如此了,这玉佩还是物归原主吧。
    我耸耸肩道,您老拿去就是。
    庄羽见我二叔一副老顽童的样子,咯咯一笑道,二叔听好了,接下来我可要一口气念完了。
    二叔听闻此言,端坐身子,紧握写字笔,叫道,说吧,我准备好了。
    庄羽长出一口气道:
    上古传来有七指。无大无小无先后。
    日月山川江河海。金银黄白赤绿紫。
    观辨相定四字诀。万物万相无遁形。
    点金天道与人道。身正气正是根本。
    心术不正自有罚。天罚来时毁三眼。
    点金秘术有祖训。龙兴龙灭不可察。
    真龙兴灭乃天定。点金岂能改乾坤。
    二叔手忙脚乱的在一旁记录,我在心里默默的翻译这些句子的意思,好再这些句子通俗易懂,翻译起来并不麻烦。
    这些话说的是点金指自上古传来,一共有七枚,没有大小先后之分,分别代表了日月山川江河海,颜色也不同,分别是金银黄白赤绿紫。点金术有观、辨、相、定四字诀,可洞察万物,使用点金术的“道”需要人心怀正义,心术不正者自有上天来惩罚,天罚来临时,毁三眼神通。不仅有道,而且有训,龙兴龙灭不可察,这些都天注定,点金秘术怎能改变乾坤。
    我翻译完,二叔也记完了,说道,看来咱们在月亮宫地下走廊发现的七名巫师斗银毛煞的图案是正确的,上古果然传下了七枚点金指,却不知另外六枚散落何处。
    我说,点金有七脉,咱们是一脉,另外六脉去了哪,就不是咱们能知晓的了,或许失传或许避世不出,都是有可能的。
    二叔点头赞同,然后说道,点金秘术四字诀大有深意啊,却不知具体的含义是什么。
    第三十章 点金术(下)
    天现阴阳,地出四方。
    日月运行,昼来夜往。
    风雷雨泽,万物生长。
    物以群分,方以类聚。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象形有相,变化易见。
    动静有常,吉凶可辨。
    观星辨象,相位定矣。
    二叔记完,对我说道,大侄子,好好记住这些话,这可是以后行事的法宝。
    我一副虚心好学的样子,点了点头。
    二叔呵呵一笑道,天上有阴阳,地上有四方,阴阳是日月,运行有昼夜,风雷成雨润泽万物,万物来生长,各种事物都有其相同的特质,可以被归类,指得是要学会归纳和总结,万事万物,在天上有气象,在地上有形状,气象和形状都有其“相”,变化以及真实的位置都可通过点金秘术来辨认。点金术的四字诀的精髓就在这里了。
    我说我还是有点听不懂。
    二叔道,你个猪脑子,这么说吧,四字诀指得就是观察日月运行,星辰运转,定大概的四方位置,然后相整个地带形成的气象,随后判断吉凶,精准定位位置。
    我摇头道,观察日月运行星辰运转,这太难了,难死宝宝了。
    二叔道,这又有何难?你牢记我下面说的这句话,以后加强学习,就会成为一名合格的点金师。
    他顿了一下接着道,天象不出星系图,地相不出风水局。
    我说我记下了。
    庄羽见我认真的样子,呵呵一笑道,这一页还有一句:宇宙万物,即生则有形,有形则有气,有气则有相,有相则有位。点金三眼定矣。
    二叔点头道,这话说宇宙万物既然生成和存在,则有其外在形态,山川河流日月星辰仙果瑰宝各有不同,万千形状呈现给世人的是一种看不见的气息,需要通过研修《点金术》来去辨认,修习点金术后,会拥有三眼神通即传说中的观天眼,入地眼,海底眼,三眼即成,万物皆在你眼中。
    我皱眉道,天地气象是可以辨认,但你说仙果和器物的气息也能辨认,这也太玄乎了吧。
    二叔说,你懂个屁,就拿宝物来说,每种宝物因其工匠用心,所存年代,取材用料的不同,呈现气象也不同。那仙果吸收天地之灵气,所在之地,自然气象大不同,当然也能辨认……
    “仙果,哪里来的仙果?”曹有为说了句梦话,打了个哈欠又继续睡了过去。
    我们三人摇头笑了笑,接着去研究点金术,接下来的文字晦涩难懂,主要记录了点金指、聚星佩的使用方法、三眼神通观天眼,入地眼,海底眼的具体详解,什么紫薇星斗、十二宫格、看诸星曜吉凶的无所不包,就连二叔理解起来也颇为吃力,就别说我和庄羽了,根本跟听天书一样。
    将巫文翻译成今文就花去了一下午时间,二叔回房继续理解其中的奥妙,我和庄羽则各自回房休息。
    虽然身心疲惫,但躺在床上的我却久久不能成眠,脑海中思绪万千。
    《点金术》上的文字,很明显是迄今为止未能发现的古老巫文,比最早的甲骨文更为神秘,庄羽能够解读,得益于古怪的“文化基因遗传”,见其形即可辨其字,如不是她,莫说读懂上面的文字和意思,就连辨认都有问题。
    我不由得想到了通天灵宫的宏伟壮观,圣泉神谷的幽冷神秘,过去发生的这一切都足以证明,在古代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蒙昧落后,而是有媲美现今甚至超越现今的文化存在。
    因为只有文化发展到了一定高度,条理清晰,知识完善才能被总结,就像人学习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外加生活经验,总结自己为人处世的法则是一个道理,或许我们所看到的八卦符号,根本就是上古知识系统中某一流派的经验总结。它所蕴含的天地玄机、阴阳奥妙,深邃悠远,直接导致了今人不敢言也。
    灵山十巫所著《灵山经》来自上古,年代不可考究,但和伏羲八卦有异曲同工之妙,皆是古代人民通过对天地现象万事万物的一种总结,既然有“巫”,则说明是上古巫术文化,巫术文化以“占星”为宗,展开了各种枝枝蔓蔓,如祭祀、医术、巫歌、巫舞等的学术分支,令人惊叹。
    点金术出自灵山十巫之一的巫相之手,秘术既然被我们找到,那证明灵山十巫绝对是真实存在的人物,而非现今人认识的神话人物,却不知在远古时代发生了一场怎样的变故导致这个文明的没落。
    想到这里,我摇头自语道,旧的问题未去,新的问题又产生了。
    灵山十巫在传说中是女娲之肠幻化而成,和女娲大神关系匪浅,但在上面已经推测出他们是活生生存在的人,那么他们和女娲到底是什么关系?他们在望帝龙棺中作出的针对女娲“非人类世界”预言的预言图案到底是什么意思?女娲留下的神石到底开启的什么劳什子的黄泉之门?黄泉门后到底隐藏了何等玄机?
    这些问题在我的脑子盘旋,纠结在一起,成为了一团乱麻。
    想了半天,没有丝毫的头绪,竟然睡了过去。
    接下来的几天,二叔闭门不出,潜心研究《点金术》,我、胖子和庄羽三人闲着无聊就出去游览了一番当地景色,不愧是六朝古都,名胜古迹数不胜数,令人目不暇接,就这样过了五天,我们没有接到秦承运的电话,打他的电话却关机,竟然联系不上了,说好的为我们准备装备和领路人的事情就泡了汤。
    我们不知道秦承运那里发生了什么变故,但不能干等,众人一合计就决定立马探秘西域魔山,随后我们乘飞机先去了乌鲁木齐又转道去了和田地区。
    和田南倚昆仑,北临瀚海,位于昆仑山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的城市,它历史悠久,在《两汉书》、《明史》等古书中皆称于阗,在古代属于于阗国势力范围,名称的由来也与此有关。
    我们所得羊皮地图上所标注的于阗河,在当地被称为和田河,而那座魔山,我们本以为是当地比较有名的通圣山,但是根据实际比例放大地图,这座山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最深处,而通圣山却位于沙漠中央位置,根本就不在一个方位上,很明显通圣山不是魔山。
    当地人跟我们说在和田市西南一公里处有一约特干遗址,被人认为是于阗国国都,虽然跟地图上所记载位置相去甚远,由于正好顺路,就前去查看了一番,去到一看,那里的地表无任何古建筑遗迹,周围是一片沼泽地,稻田成畦,沟渠成洼,难走的紧。
    我们以旅游者的身份,咨询了当地遗址管理工作人员这里到底是不是于阗国遗址,他告诉我们,这里一般被人为是汉朝至宋代的于阗遗址。
    如此年代,距离我们所寻找的地乳国遗址相去甚远,辞别管理人员,我们去了约特干遗址所在的村子艾拉曼村进行采风,打听当地人有没有关于魔山的传说,在大街上随便找了几个看起来年纪比较大的人打听了一下,都说魔山没听说过,通圣山倒是有。
    无奈之下我们决定采购一些沙漠探险装备,直接深入沙漠腹地,凭借二叔的点金秘术寻找地乳国遗址。
    因为这里是深入沙漠的中转站,有很多探险的会在这里进行补给,所以我们需要的一些东西,诸如风镜围巾、水壶、工兵铲等很快就采购完毕。
    集市上甚为热闹,采购完我们就闲逛,走了一会我们驻足在一个人面前,这人应是卖古董的,摊子前面,破碟蹀破碗一大堆,还有旧佛头之类的东西。
    他见我们驻足,叫道瞧一瞧看一看了哈,咱这里的碗不简单,那可是于阗王用过的饭碗,佛头也不赖,那可是于阗国出土的国宝级文物。
    我冷笑一声,心道,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这么喊有人买才怪呢。
    我见他汉语说得好,就问他叫什么名字。
    他说自己叫巴图尔,在汉语中是勇士的意思。
    我看了看长得身材短小的他,呵呵一笑,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聊了一会,我们才知道巴图尔年轻的时候在深圳打过工,后来不愿干了,回到故乡,卖些古董为生。
    他这人极为热情,听说我们要去沙漠探险,非要做我们向导,但我们此次所做之事甚为隐秘,不能被外人知道,就婉言拒绝。
    他说我给你们免费做向导还不行吗?抗包啥的他在行。
    他这热情劲都搞得我们都不好意思不买他的东西,花了二百块买了一个据说是于阗王后用来盛咸菜的盘子,这才打消了他要给我们做向导的念头。
    临走他非要留下我们的电话,说有好东西第一时间通知我们。
    在留电话的过程中,我随意问了这么一句,你知道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有一座西域魔山吗。
    本来没抱什么希望,但没想到他还真听说过西域魔山。
    他左右打量了一眼,卷起地上的假古董,一副神秘的样子对我说道,你真是问对人了,我不仅听说过这魔山,家里还有在魔山出土的东西呢。
    他这一句话让我们几人喜上眉梢,虽然不相信这家伙家里有魔山出土的东西,但为了打听消息,跟着他去了他家。
    进入院子,他插上门,领着我们进入堂屋,从角落杂物堆里拎出一个土黄色的罐子。
    罐子有半米多高,罐口有人头大小。
    确切一点说,这个罐子说是一只“瓮”,一般用来盛水或者装酒,上面落满了灰尘,擦去灰尘,罐子上面露出阴刻着奇怪的图案。
    见到上面图案的时候,顿时大吃一惊,出口道,竟然是地狱图!
    巴图尔咦了一声道,你也见过这些图案?看来真是货物遇到了识货人了。
    第三十一章 地狱图
    这幅地狱图的后面标注的作者是尉迟乙僧,由此可以推知现今流传的《地狱变相图》作者吴道子很有可能取材于尉迟乙僧的地狱图,要知道吴道子在很多场合称赞过尉迟乙僧的画技。
    我由此推测当年兴建月亮宫的时候,不仅仅是康天师一人,很有可能尉迟乙僧也参入了进去,那地下银毛鼠出现的就古怪,庄羽说这种老鼠产自西域,如何会出现在中原,那很有可能是尉迟乙僧养的宠物了,久而成灵,游荡在墓穴之中,如此以来的话,七星镇魔棺底部精美的图案,通往封魔殿地下走廊里面的壁画,应该都出自他的手,那么有这一副图出现在康天师身上,也没什么奇怪的了。
    尉迟乙僧本是于阗王族中人,而古代于阗佛教昌盛,又加之尉迟乙僧就喜欢画一些佛教题材的画像,所以有此种佛教题材的地狱图出现并不奇怪。
    不过,在巴图尔家中藏着的瓷瓮表面竟然刻有一模一样的图案,这着实令我惊奇,虽然不知道这瓷瓮是否出自西域魔山,但这瓮上的图案一定和古代于阗国有关联是错不了的了。


上一章
返回

黄河生死书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