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洪荒混元仙君

第五十七章大战激起千重浪诸圣人各有算计

    不说他们如何经历千山万水腾云驾雾飞向天界,却说昆仑山巅,云雾都在脚下,碧空如拭,上下光明。近身树林,繁荫铺地,因风闪烁。远近峰峦岩岫,都回映成了紫色。下面又是白云舒卷,绕山如带,自在升沉。月光照在上面,如泛银霞。时有孤峰刺云直上,蓊莽起伏,无殊银海中的岛屿,一任浪骇涛惊,兀立不动。忽然一阵天风吹过,将山腰白云倏地吹成团片,化为满天银絮,上下翻扬。俄顷云随风静,缓缓往一处挨拢,又似雪峰崩裂,坠入海洋,变成了大小银山,随着微风移动,悬在空中,缓缓来去。似这样随分随聚,端的是造物雄奇,幻化无穷,景物明淑,清彻人间,收获无数良辰美景。
    正巧的是一阵阵穿透人心的飘渺的道音像小溪一样款款流过山林丛木,仔细听你会发现那是三个人的声音,而这三人的声音磁性都不相同、各有千秋。正是三清道祖在一起讲道呢。
    只听得那道音讲道:“众法生,皆奥妙。修炼之道可以分无数境界,大体可以分别划分为四个大的阶段和若干个小的阶段。第一阶段为筑基入手功夫,称为道术。筑基阶段主要是补足全身生理机能亏损,同时初步打通任督和三关的径路,直至气通、热通、全身经络通畅,达到精满、气足、神旺,为内丹仙术作准备。第二阶段为炼精化炁,称为初关仙术(百日关)。这段功法以元精为药物,包括调药、采药、封炉、炼药、止火几个步骤,属小周天功夫。第三阶段为炼炁化神,称为中关仙术(十月关)。这段功法先要经过“大死七日”的入圜(释教称坐关或闭关)过渡步骤,随之“采大药”、“养胎”,进入无为的入定功夫。第四阶段为炼神还虚,称作上关仙术(九年关)。炼神还虚纯为性功,约九年,前三年神超内院、哺乳温养;后六年调神出壳,直至虚空粉碎,合道成仙。下、中、上三关仙术各约需百日、十月、九年等时日,但亦因人而异。”
    “(一)炼己存诚。其要诀为惩忿窒欲、虚寂恒诚;扫除后天之习染,独露先天之真体;使识神退位,元神呈现;息断俗缘,退藏于密。丹家收拾身心,凝神定虑,即归中宫祖窍,养自我本来一点灵光,常应常静,二年三年,积久益善,促开玄关一窍。
    (二)筑基培药。其功法为择地入圜,身心意不动,收摄精气神三宝归于中宫,时时觉照,刻刻规中,借假修真,以玄关一窍立基敛藏神炁,行抱元守一之诀。此法纯熟,更复坐忘内视,行凝神入炁穴之功,活子时至元阳生,勃然机发,于恍惚杳冥之中,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龙生于离,虎生于坎,当虚极静笃之时,将元神沉于炁穴,听其自呼自吸,采有气无质之壬水(坎中真阳),以真意摄入中宫,与离中真阴会合。
    (三)坎离交媾。其功法要心息相依,身心不动,神炁凝结,于虚极静笃中,忽觉海底蠕动有光透出,似初三新月,或如粟如珠,照在腹部,乃金炁初现之象。而后以真意引药穿尾闾,经夹脊,透玉枕,入泥丸,游九宫,自上腭滴下鹊桥,似醍醐甘露,沿赤道复归炁穴,行归复法,为胎息入手功夫。
    (四)采药归鼎。丹家于虚寂杳冥、渊默混沌之际,顿起雷声如裂帛,丹田火热,两肾汤煎,即将药物聚于海底,以真意引转尾闾,雷声轰轰透过三关,翕聚泥丸宫。此时月窟风生,绛宫月明,两眉间内涌圆光,药物不知不觉由鹊桥下重楼,凉如冰片薄荷,沁人心脾,送归土釜。此为炼取谷神之法,取坎填离之功。
    (五)周天火候。丹家循任督运小周天炼药,自子时至巳时进阳火,应乾之策二百一十六数,除去卯时沐浴三十六策不用,实行一百八十息。自午时至亥时退阴符,应坤之策一百四十四数,除去酉时沐浴二十四策不用,实行一百二十息。连同沐浴六十息,闰余二十四息,合计三百八十四息,故曰周天息数微微数。丹家须于平时调准,临炉炼药之际,只要心息相依,自然运用,不可唱筹量沙,刻意追求。小周天功成,得玉液还丹,补足后天破漏亏损,复归童真之体。
    (六)乾坤交靖。丹士行足周天火候,填回先天乾坤之位,于凝神大定之中,勃然机发,玄关一窍大开,顿觉虚灵空朗,进入齐天地、泯人我、混混冥冥的境界。此时先天炁复,凝为大药,一点落黄庭,遍身酥绵畅快,只觉圆陀陀、光灼灼,如珠在玉盘,为虚灵独露的金液还丹。
    (七)十月养胎。神炁凝结为圣胎,又名婴儿,须洗心涤虑、绵密寂照、常定常觉,如龙养珠,如鸡抱卵,暖气不绝,始得灵胎日渐坚固。十月养胎是大周天炼炁化神功夫,其火候要炉里自温温,镇日玩真空,念不可起,意不可散,十个月如一日,方能神全胎化。十月养始为入定功夫,如遇丹田火热,可存想两眉间有一黑球如碗大,收摄入神室,其热自退。
    (八)移神换鼎。头部泥丸宫,又名天谷,乃阳神本宫。灵胎纯为先天凝结之阳神,乃人之法身,婴儿现象,须出其胞,由下田炁穴移至泥丸宫,行炼性之功。阳神能超越时空障碍,透金穿石,隐显随心。移神天谷后,丹士应端拱无为、正位居体、寂以定之、慧以镇之,继行入定之性功。
    (九)泥丸养慈。泥丸为全身至清至灵之地,上应太空之镇星,丹家法天象地,以真心合天心,要居尘出尘,须入尘磨炼,静以养慧,动以炼慧。法惟冥心寂定,诀在一“诚”字,诚于静者神自明,诚于动者性自彻,天下无撇不下之凡情,无识不破之物理,乃由诚而明之性功。丹家于此际,静极生动,定极生慧,开发出人体潜能,得大智慧、大神通。
    (十)还虚合道。内丹学炼至阳神脱体,未为究竟,躯体仍在,终难脱生死。丹家于具神通后,不可常动不还、用慧神疲,更应于群动之中,独抱静观自得之趣,一如得鱼而忘荃,行物我无间的还虚功夫。便进一步,粉碎虚空,真幻两忘,道合自然,神证太虚,与天地同其阖辟循环,浑化与无垠,动与天俱,静与天游,则为天仙功成。
    清净丹法的步骤在《大成捷要》、《伍柳仙踪》中记载详而且明。此处所述《上品丹法节次》可视为各派丹法之总纲,非止清净派而已。下面再据仇兆鳌《悟真篇提要》,简述阴阳双修派的丹法:
    (一)凝神定息。男女双修功夫,亦要把凝神定息的踵息术贯彻始终。其诀要万缘放下,心息相依,虚极静笃,一念规中,行玉液炼形之功。
    (二)运气开关。其法有积气开关与聚气开关之别;积气开关功迟,聚气开关功速。开关为得药作准备,欲采药上运,必须关路通畅。积气开关乃贯通任督二脉的逆转河车功夫。聚气开关须用女鼎薰蒸,外提玉茎,蛇婴含吐,使管通关透。
    (三)保精炼剑。元精坚固,则剑锋刚劲;锻炼有方,则剑气通灵。剑要刚、通、灵;金水相资,刚柔迭用,屈伸如意,呼之立应,则可明强弱而出人,用提吸以回阳,或侧身修道,或颠倒行功,顺逆皆可用之。
    (四)采药筑基。鼎佳剑良,须按寅申子午气动时刻,按地天泰卦,采药筑基,以前短后长之作用行动,使民安国富,身雄力健。筑基用后天鼎器,每日两番,乃滋培温养之功。
    (五)还丹结胎。诀用先天金鼎,待其天应星,地应潮,唇红如珀,瞳黑如漆,五千四八卷白虎首经当产,急忙下手,如磁石吸铁,隔碍潜通,采此先天虚无真一之炁,送归土釜,配以流珠,到口香甜,遍身沉醉,便是一得永得之金液大还丹。此炁肇自混沌鸿朦,霎时乍来,惟此一度,三家相见结婴儿,片晌得丹。
    (六)火符温养。此乃阴阳派抽铅添汞、取坎填离之功,属炼炁化神阶段。其功法与筑基相似,须用阳火阴符,抽彼之铅,添己之汞,务要天君泰定,对境无心,三百日朝暮行六百卦,周天数足,十月胎圆,婴儿现象则通神入圣。此段功夫须守满持盈,防止阴佞阳骄,妄作走丹;更要慎密火候,防危虑险,功成则将丹房鼎器善遣之。
    (七)抱元守一。十月功完,阳神出壳,须行哺乳温养、入定寂照之功。此段还虚合道功夫,乃无为之性功,诀在绝虑忘机、逍遥静观、虚寂恒诚,便可达天仙境界。
    阴阳丹法之功程,开关须三七,炼剑用百日,筑基在期年,还丹只片时,温养经十月,抱元历九载。内丹学本是仙家虚无大道,中间琴剑鼎炉,乃搭桥借径之方便法门。此术乃封建宗法社会之旧阴阳丹法,可知而不可修,需经研究改造取消其荒谬之处才有用。以上为男子丹法,下面再述女子丹法。
    内丹学注意到女子在心理与生理上与男子不同,男子外阳内阴为离(□)卦,女子外阴内阳为坎(□)卦;男子以精为基,女子以血为本。因之内丹功法在筑基入手功夫和初关仙术。男女有别。女子先炼形质,后炼本元,以灵脂变化气质,斩断赤龙(月经),使缩如男子,再依男子功法依次修炼。丹家主张女子金丹先要收心养性,意守两乳间膻中穴(亦名乳溪,乃女丹之炁穴),以“太阴炼形”之法炼血化炁,采血海(部,相当男丹下田)中真炁上透炁穴(擅中)炼药以完成初关仙术。初关仙术男子修成不漏精,女子修成不漏经。男女丹法,要在一个“中”字,丹家在变化男女体质的命功上求其“中”,在性功上也求“中”,“中”即是阴阳造化的枢机。曹文逸《灵源大道歌》传上乘丹法,元和内运,男女皆可修习。女子体性阴柔,比男子更易成道。女丹只要修成胎息,玄关一窍展开,由后天转为先天,三年五载可抵男子十年之功。今据《坤元经》阐述女丹步骤:
    (一)静养化炁。女子入坐时万缘放下,清心寡欲,意默血海,二目返照两乳中间炁穴。两手交叉捧乳揉摩三十六遍,自下田血海微微吸气二十四口(童贞少女不必用揉吸之法),而后仍双手捧乳,回光照定炁穴。如此寂静自然,直至虚极静笃,不知不觉生机触动,丹田血海中有一缕清气升至炁穴。复凝神照定炁穴,元和内运,舒散周身,一片浑圆景象,方可下坐。
    (二)知时炼形。女子月经一月一来,分为壬水、癸水。壬水生时,信先至,至癸水生,潮立至,经三十个时辰,潮将止未止之时,癸净壬现。丹家宜于信到时行化气养形之功,经止时行炼形和气之功。两日半行经赤龙正旺,不可妄行采炼,应安心静养为妙。化气养形之法:预先算定信至之期,焚香静坐,呼由丹田起意上照神室,吸由炁穴回返下笼血海,少刻觉生清气一缕上升炁穴,复引下血海,丹田生热,血化之气引动真一之炁,速回光聚气于海底,用意引过尾闾,穿夹脊入泥丸,复透上腭,舌引生液,咽下重楼,至乳间炁穴运液化气,经两乳舒散周身百脉,以养形体。月经将止未止之期,真阴忽又发动,如鱼吸水,急照前法行炼形和气之功。
    (三)斩龙立根。女子斩龙之功,一是内炼丹田与炁穴间之气,接乎外来之气,融成一片,并将口中所生津液和清气下咽丹田,并沿带脉运息烹化,静守自然,称玉液炼形之功。二是意照血海,炼液化炁,沿督脉过三关入泥丸,复化为津液滴下经重楼入炁穴,在炁穴烹液化气,经两乳流通全身,称金液炼形之功。三是信至潮未至前,采血海之气入炁穴炼化,称索龙头之功。四是癸尽壬生之际,炼血海之气过尾闾转督脉下降炁穴,舒散周身,称擒虎尾之功。如此壮者二年,弱者三年,经血由红而黄而白而无,赤龙斩断,缩如男子,丹基始立。
    (四)采取生药。女子斩龙功后继之采取之功。其功法即虚极静笃,凝神入炁穴,逆升头顶为进火,进火即为采取;顺降腹部为退符,退符即烹炼。先采心肾之气炼之促生外药;再采外药炼之引生内药;终采内药炼结而生大药。丹士静坐觉丹田温热,心肾之气足,采取穿尾闾沿督脉、任脉入炁穴复降丹田,日日加工,一年之间,便有生外药之象。丹士一觉药生炁到,趁其生机,采而聚之,转河车炼之,后藏于丹田,温养日久,方生内药。
    (五)炼结还丹。女子觉生内药,速采而勿失,即行炼结之功。吸降心中真火以养之,呼升肾中真水以温之,子前进火,午后退符,行小周天火候,渐聚渐凝。当炼之时,定息运气以抽铅,行火炼形以添汞,以呼吸轮转,河车搬运,周天火候不差,先天大药结成紫金丹,方可移炉换鼎。大药穿尾闾沿督脉经泥丸降至乳间炁穴,还乎先天本位,称作还丹。
    (六)会合胎息。还丹功成,大药入炁穴,先行乾坤交媾,神炁会合之法,后以胎息养仙胎,为十月温养之功。法以真意引元神下入炁穴,和元炁在炁穴内相包归一,意引息运,交合融化,结成珠胎。然后行大周天火候,如鸡抱卵,如龙养珠,静养胎中生息。而后化后天呼吸为先天呼吸,化真息为胎息,以胎息养胎神,于先天大定之中,气息悠悠绵绵,觉有终无。
    (七)调养出神。百日神炁大定,再以五脏真气,随息入胎中凝炼,百日药力渐全,为五气朝元之功。复加百日,化去胎中之息,炁化为神,神定阳纯,胎神坚固,炼炁化神之功全。三百日胎神大定,谓之胎圆神全,又称灭尽定,至此须将此太和元灵真性之胎神,由炁穴上移泥丸宫。阳神在泥丸宫盘结数周,冲开天门,霞光三耀,电闪雷鸣,婴儿出胎。
    (八)合道成仙。阳神出壳,婴儿现形,须经三年哺乳,九年绝阴,方始成熟。初出婴儿幼嫩,恐迷失不返,应即放即收,渐放渐远,炼到出在定中,入在定中,婴儿老成,得大神通,还虚合道,渐至仙人境界。”
    “此是仙道,尔等必须细细领悟,好生修炼才是。”
    众人皆道:“喏!”
    这时候天外天升起一朵火红色的流云,这多流云照耀东方大地,被三清发现,觉得颇为奇特,乃是天道预兆,推算之下知道这正是巫妖之战的预兆。三清喝退众人,在道场里面商议,如何在这场大战中获益。
    这边三清已然知道了巫妖之战为期不远,而西方两位圣人准提圣人和接引圣人又如何呢?嘿,他们也是在讲道,这次的讲道可是和以往都不同,因为成就了圣人之后就是圣人之道,对天道的理解也是相差甚远,天壤之别。
    只听准提开启金口道:“本座自创睡梦证道之法,现今传授与尔等,望好生修炼,早成道果。”
    众人皆道:“喏!”
    然后准提说道:“睡丹总诀:“心息相依,大定真空”。第一口诀:“心息相依,神定虚空”。
    放松身体,静卧在床上,将自己的心念和意识集中守住“身外虚空”之中--鼻孔外方圆径寸之地。此处是修炼上乘丹法的“玄关一窍”,又名“玄牝之门”,异名很多,不胜枚举,是古人千金不传之秘。意内守“身外虚空”之虚境,目内照“身外虚空”中呼吸来往之气,耳内听“身外虚空”中呼吸之细声。意守、目照、耳听,三位一体,俱属于心;“身外虚空”中往来的呼吸,谓之息。心念与呼吸相依交抱,绵绵不绝,缠扭不断,故谓“心息相依”。鼻孔外虚空径寸之地,不着色身,虚灵一窍,心念冥合于此处,是为“神定虚空”。修炼之道,以“神定虚空”为目的,“心息相依”是手段。心神一离虚空,杂念袭来,即用“心息相依”的“降龙”手段将“元神真意”牵回,如“青龙剑”将杂念斩断,心神始终静守不离于“身外虚空”。”
    “第二口诀:心息相忘,神气合一。
    先天大道,神气合一。神无影,气无形,故神不可见,寄之于心;气不可得,求之于息。神气寓居于心息之内,心息是神气的寓所。欲将神气合一,必先将心息相依。心息,在丹经中喻为“龙虎”。丹经谓“龙情缠绵,虎性狰狞”,不过喻心息的燥动不宁。所谓“降龙伏虎”,就是降伏心息,其功诀不外乎“心息相依”。又有“驱龙就虎”者,即是以心去与息相依。虎(息)无情,龙(心)有意,必用有意的心主动地去与息妙合,方为合法。
    以心调息,以息制心,心息相互钳制相依于“身外虚空”之中。心因息调而渐静,息因心静而渐平。盖此仅能降伏思虑,平心静气,尚不能达到“神气合一”。惟有不去做有为的“心息相依”,放下有为的意识,不再去主动的调动,一任自呼自吸,阖辟自然,才能过渡到“心息相忘”。将心息忘掉,不知心息的存在,惟融合于一片虚空之中,身心与虚空合一。混沌空忘之内,自由无束之中,心息才得到真正的相依,神入气中,气包神外,神气才能相融合一。“心息相忘”,仍然属于“心息相依”,惟前是“有为法”,此属“无为法”耳。只有“心息相忘”(后天心息),心息才能真正相依(先天心息),神气才得合一。所以,“心息相忘”是“心息相依”的深层阶段,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是能否进入“睡乡”,以及“大定真空”的关键,也是“阳生药产”、“烹药炼丹”的秘机。有修炼静功多年者,尚不能“阳生药产”,均以不能味此理耳。”
    “第三口诀:恍然而睡,大定前奏。
    定境,混混沌沌;睡乡,无思无虑。睡与定极为相似,故称睡为“相似定”。所以,睡是定的前奏,睡功不离定诀。“心息相依”纯熟,必须转入“心息相忘”,于空忘之中,不知不觉之内,恍惚间自然睡去。睡于“心息相忘”中产生,能睡熟就是“心息相忘”的最初效验。若能迅速睡去,则去“定”境不远矣。故此“心息相依”法门,是古今修炼之真功,是最简易、最高效的微妙法门,是踏破铁鞋无处觅,万两黄金无处买的修真秘诀。
    凡初做心息相依,若能勿忘勿助,绵绵若存,片刻之久,心息两忘,即能自然睡去。一觉醒来,百骸调理,气血融和,精神舒畅,其妙难以形容。若工夫稍进,自然由睡而转为入定,睡是定的嚆矢2,定从睡中产生。初学有睡无定,久修则有定无睡,终则定就是睡,睡就是定,睡定无异矣。故能睡着就是效验,能自然速睡尤妙。禅客坐禅,惟恐其睡;玄宗心息相依,惟恐其不睡。善炼睡者,睡而不睡,不睡而睡,功夫自然不断得到提高。若熬夜守更,反惹睡魔。《参同契》中云:“寝寐常相抱,觉悟候存亡。”即示睡眠之中,惺惺不昧,渐趋“大定真空”,待承妙有真阳,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
    接引也道:“现把睡梦要诀传授与尔等。龙归元海,阳潜于阴。人曰蛰龙,我却蛰心。
    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云高卧,世无知音。常人无所重,惟睡乃为重。举世皆为息,魂离神不动。觉来无所知,贪求心愈浓。
    堪笑尘中人,不知梦是梦。至人本无梦,其梦本游仙。真人本无睡,睡则浮云烟。
    炉里近为药,壶中别有天。欲知睡梦里,人间第一玄。高卧终南万虑空,睡仙长卧白云中。梦魂暗入阴阳窍,呼吸潜施造化功。
    真诀谁知藏混沌,道人先要学痴聋。华山处士留眠法,今与倡明醒众公。睡神仙,睡神仙,石根高卧忘其年,三光沉沦性自圆。气气归玄窍,息息任天然。
    莫散乱,须安恬,温养得汞性儿圆,等待他铅花儿现。无走失,有防闲;
    真火候,运中间。行七返,不艰难;炼九还,何嗟叹。静观龙虎战场战,暗把阴阳颠倒颠。
    人言我是蒙胧汉,我却眠兮眠未眠。学就了,真卧禅。养成了,真胎元。卧龙一起便*。
    此蛰法,是谁传?曲肱而枕自尼山3,乐在其中无人谙。五龙飞跃出深潭,天将此法传图南。蛰龙无声且有声,声声说与内心听。神默默,气冥冥,蛰龙虽睡睡还醒。白云深处学陈抟,一枕清风天地宽。月色似催人早起,泉声不放客安眠。
    甫能蝴蝶登天去,又被杜鹃惊梦残。开眼半窗红日烂,直疑道士夜炼丹。好睡家风,别有个,睡眠三昧。但睡里心诚,睡中澄意。睡法即能知旨趣,便于睡里调神气。
    这睡功消息,睡安禅,少人为。身虽眠,性不昧;目虽垂,内不闭。向熟睡中间,稳帖帖地。
    一枕清风凉彻骨,梦于物外闲游戏。觉来时,身在广寒宫,抱蟾睡。”
    讲到此处之时,准提和接引也看到了东方异象,推算之下和三清相差无异,商议之下还是觉得和三清联手为好。想到就做,不做停留,即刻就飞往了昆仑仙山。一路上风光不断,景色万千,无心欣赏,圣人飞行速度委实是惊人,不消多时昆仑仙山已经映入了二位的眼帘。
    圣人威势铺天盖地早在千亿里之外就惊动了三清圣人,知道是西方两位圣佛要来,三清圣人都相视而笑,真是缺什么就送什么来,真可谓是及时雨啊。
    准提和接引还没有落地就远远看到了立在仙山云头的两位童子,那两个童子见到人来,立马高呼:“远来的可是西方二位佛祖尊者?老师早已命我等在此恭候大驾。三位老师已经在昆仑宫等候多时了,请随我等来吧。”
    准提和接引露出意料之中的神色,没有刻意隐瞒气息,就是故意让他们发现的,所以没有什么奇怪的。遂拨转云头跟在童子后面,不用多少时间,昆仑宫已经是近在咫尺,接引和准提抬头一看,呀!果然是个好去处,只见——
    “
    昆仑仙山的宫殿都十分有特色。相去还有半里,望见那殿建置在海滨山坡上面,周围大有亿万亩,四面都是花园,只当中一丛高大宫室,巍然独峙,除朝海一面的凉殿突出宫外,四围都有宫墙围起。宫墙里靠墙一面,点着许多鲸油明灯,大如栲栳,用两三丈长的木杆挂着,每隔几步便有一个,灯罩上绘满花彩,远望高低错落,灿如锦星。围着宫墙外面,到处都竖立着大有数丈的木伞,伞下面都有人在那里坐卧。细看之下就可发现那是些听道之人。那所宫殿却是黑沉沉蹲踞在月光灯影之下,通没一丝光影透出,好似殿中人俱已睡熟神气,却不时听得一种细吹细唱的乐歌之声,随风吹送。”
    看到宫殿童子就施礼退了下去,两人进门一看,里面乃一座外五内一,六间合聚一起,形如梅花的宫殿。外五间,俱作花瓣形,分向五面。当中一间圆殿,各有一门,与五间对通,比外层高出三十余丈。殿门外,设有四十级半圆形的台阶。因每间宫室均有百余丈宽深,靠近殿阶一面虽然较窄,也有四五十丈。殿阶与外室里进一般宽度。这殿因是居中,每面各宽四五十万丈,又有三十多万丈玉阶直达下面。各室虽然隔断,两边都是晶墙,一望通明,全景毕现,一目了然。这七八百万丈方圆,一座通体玉柱晶墙,银辉如雪,空明如镜,不着纤尘,端的伟大庄严,清丽雄奇到了极点。至于陈设之珍奇,仪仗之瑰异,珠光宝气,眩目夺神,犹其余事。令人置身其中,直疑月中仙府,亦复不过如是。
    威严壮丽的宫殿之上是三个晶壁辉煌的龙首宝座,宝座坐着三个人,每一个都是气质非凡,不同凡响,准提和接引怎会不知那是三清圣人。三清圣人见到准提和接引已经来到了大殿,马上站起了身,喝退了听道众人,然后命人挪出两个风水宝座给二位佛祖坐下。
    沉默许久,通天终于都开口道:“敢问两位佛祖前来昆仑是有何事?”
    准提和接引相视一下,还是准提说道:“相信各位都知道巫妖之战为期不远,我俩想和三位师兄联手扑灭妖族鹤族,你们可否同意?”
    三清脸上都泛出了笑意,他们何尝不是如此想法,现在别人抢先一步提出来自然是乐得自在。同时,通天和元始都看向了太上老君,这里他是老大,自然要看他的意见,准提和接引也是知道这一点的。心想如果太上老君同意点头了这事就这么敲定了。
    果然,太上老君不出意料的点下了头,他说道:“此时关乎众生命运,还有女娲圣人也是牵扯其中,虽然一定是要灭了巫妖两族,以顺应天道,可是也是要从长计议才是。”
    众人听了皆道大善。


上一章
返回

洪荒混元仙君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