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嫡女荣归

嫡女荣归 第15节

    --------------------
    作者有话要说:
    由于作者太蠢,放错了一章,现在补上~
    一会再补一章~
    第24章
    小丫鬟却心无旁骛继续低声念叨道:“秦大人精诚所至,自然金石为开。当时咱们大姑娘多少人惦记着,公主却一心把大姑娘嫁给了秦大人。”
    秦瑾瑶默然,不由扭过头看向宴席中的一家人。此刻,秦月瑶窝在临安公主的身前,正撒着娇讨要外祖母手上的一串檀香珠子。秦怀德佯装嗔怪,可眼里却装满对爱女的疼惜。
    何氏更是捏着秦月瑶的鼻子娇笑。唯有何辅棠显得庄严些,但不难看出,眼底亦是对儿女有疼爱的。
    这一副天伦之乐的场景,让秦瑾瑶不由得想起了外祖母最爱的一幅画。画中是秦怀德搀扶着有孕在身的母亲,二人相视一笑,恩爱非常。
    如今时移世易,与父亲恩爱的枕边人早已变成了何氏。而自己,从小到大却从未享受过半点父亲的疼爱。前几日好不容易从秦怀德那得了枚美玉,还惹得秦月瑶数次挖苦。
    席上酒过三巡,秦怀德的声调愈发高了。“若无岳父母一路提拔,小婿哪有今日。此刻良辰美景,小婿再敬岳父母一杯。”
    秦瑾瑶嘴唇轻轻上挑,想起自己偶然间听见的宋妈妈与车夫之间的对话。那车夫似乎与宋妈妈的丈夫熟识,因此宋妈妈对他说起话来忌讳也不多。
    “说起来也是冤孽。这么多年了,咱们老爷从来都没提过再找找这位瑾瑶姑娘的事。可你说偏偏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咱们老爷的那位门生韩大人,竟然在禹州把人给找了回来。你说说,这不是造孽吗?老爷夫人一家和和美美多好,非多出这么个累赘。”
    “这话说的,放在乡下养不就成了,左右也长这么大了,何必带回来,还劳烦您亲自跑一趟。”那车夫平时不声不语,但说话却也偏帮秦府。
    “那韩大人是在散了朝的路上说的,多少大人都听见了。咱们老爷的性子你做车夫的自然不晓得,那是最要颜面的人。”
    二人的对话秦瑾瑶只听见了这些,但足以扯碎秦怀德的慈父皮囊。
    眼前的宴席依旧热热闹闹。秦瑾瑶似乎听见何辅棠提到了自己的名字,接着便看见临安公主有意无意的往自己这边瞟了一眼,随后便听见秦怀德笑道:“岳父不用担心。瑾瑶虽然从小在乡下长大,但最是知礼……”
    秦瑾瑶心头一动,眼眸正要抬起,便听见秦怀德继续道:“瑾瑶不会与月儿争短长的。岳父大人一向疼爱月儿,我这当爹的又怎会让月儿吃亏。”
    何氏亦是冲着何辅棠道:“是啊爹,怀德最疼孩子了,您别想太多。”
    “那之前……”何辅棠蹙眉。
    “之前的事都已经过去了。”临安公主一锤定音,何辅棠顿时没了声息。
    秦瑾瑶足足坐了一顿饭的功夫,临安公主却好似忘了曾传召她一般,根本没再提起见她之事。小丫鬟有些讪讪,反倒是秦瑾瑶笑着安慰了她几句,这才随她出了秦府。
    见秦瑾瑶出门,小桃赶紧上前扶了她的手,又笑着送走临安公主府的丫鬟,这才凑到秦瑾瑶身边一脸关切道:“姑娘如何,没有受委屈吧?”
    秦瑾瑶摇头,脸上一如既往挂着淡淡的笑。“不过是看了一场好戏罢了。”
    “好戏?”小桃疑惑不解,但见秦瑾瑶的脸上似有恹恹,便知趣的没有再问下去。
    马车被临安公主府的侍从拦在另一条街,主仆二人只得慢慢走过一条长巷。小桃敏锐地感觉到秦瑾瑶的手有些发凉,心里倏地一空,随即看向自己的主子时,便听她长长叹道:“果然诛人者,不如诛心矣。”
    “小……”小桃抬眸,便见秦瑾瑶长长的睫毛上似有湿润。
    “小桃,日头斜了,也不必车夫等我,我慢慢走回去便好。你坐马车去看看宋永和丹娘,也好瞧瞧染墨坊的生意。”
    尽管眼里噙着十成的担忧,但小桃还是点了点头。不为别的,这么多年,她最了解秦瑾瑶的性子。她做的决定,没人改的了。
    临安公主府外的巷子冗长而寂寥,与里头的喧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秦瑾瑶纤长的背影被夕阳拉得极长,影子被落寞地投在红墙上头。
    内心一片空空荡荡。
    外祖母的声音似乎还响在耳边。她会逼着秦瑾瑶读书作画,但也没忘了日日给她烹上一份热腾腾的鸡蛋羹。她会命秦瑾瑶识谱吟诗,但也时常把她搂在怀里念叨当年旧事。
    邻人夫妻哄睡幼子的身影似乎还在眼前,那是秦瑾瑶对于父母最初的印象。直到后来,外祖母将母亲的一封信读给她听。信里句句血泪,字字慈母心。
    记忆中的场景与方才临安公主府的场景重叠,秦瑾瑶觉得自己似乎变成了秦月瑶,躺在母亲的怀里,父亲笑着喂她一口蜜饯,外祖母在旁边徐徐打着扇儿。
    接着,她似乎又听见秦月瑶一声怒吼,责怪她拿了秦怀德身上御赐的那块美玉。而后,何氏举着五十两银子,狠狠砸向自己。旁边,是秦怀德痛骂她乡下人做派,是默不作声的苏姨娘,是躲在远处的曼瑶……
    失魂落魄的秦瑾瑶终于一个踉跄向地上摔去。
    臆想之中的疼痛却没有传来,而是落在了一个温暖的怀抱里。清幽的草木香传来,渐渐冲淡她头脑中的所有幻象。
    沉沉的眼皮再也坚持不住,终于在看清来人的脸后瞬间关闭,只留下长长的睫毛,上头闪着泪光。
    那人的声音似乎从很远传来,像极了外祖母的语气,严肃但带着隐约关切。“秦瑾瑶?”
    秦瑾瑶很想答应一声,可身体已经软若无骨,宛若一潭秋水。
    意识被拉向深处,漆黑的深处,没有希望的深处。
    望着眼前纤弱的少女,顾修延眉头紧蹙。他自然认识她,秦府的大姑娘,名唤瑾瑶。虽说曾流落乡下,但如今也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言语咄咄,富贵逼人。
    但此刻,她的眉心却似窝着一团旧事,难以舒展。纤白的玉腕之上,小小的右手紧紧抓着自己的衣袍,像是溺水之人抓住救命稻草一般。
    顾修延有些不耐。他不喜别人触碰,从小到大便是如此。
    他本欲松手,脑海中却不自觉的想起《浣女传》中的一段话。
    “她不过是一位浣女,世人所见,皆是她洗衣的本事,是她比旁人出众几分的颜色,谁也没问过她从何处来,她的日子苦不苦,她最怕什么,她最想要什么。这是浣女之悲,亦是男子与女子最不相通之处。”
    顾修延望着眼前人,心中莫名一动。
    “谁也没问过她从何处来,她的日子苦不苦,她最怕什么,她最想要什么。”这句话像撞钟一般响在顾修延的心头。
    他不知道她的旧事,但她眉宇紧蹙的样子实在让人心疼。
    似乎一身苦闷,无从倾诉。浑然不见那日与自己争辩时的理直气壮。
    “殿下。”身后的侍从垂头上前。
    随着摄政王走南闯北多年,他们见惯了这些事。要么是嫡庶之争,要么是被歹人算计,要么便是故意吸引摄政王的注意。无论哪种,摄政王从来都不会多管多问,只是帮人把眼前的威胁解决掉,而后便把人送回原府去。
    在摄政王眼里,如果一个人不能独立解决自己所面对的困境,那么谁都帮不了他。
    “殿下,此女身着织云锦,又在临安公主府前巷,不如属下将此人送还公主府,免得贻误殿下要事。”侍从问道。他这话并非师出无名,只是寻常时遇见这事,都是如此办的。
    顾修延却不置可否,并不像往日一般不耐,只是若有所思的神情。
    “不开眼的东西,方才这前巷左右埋伏了这么多人,摆明了是要对这位姑娘不利,你们瞧不出么?若此刻把人送过去,那不是羊入虎口么。既不知身份,还是先送回摄政王府吧。”
    说话的是白管事。平素他只是打理摄政王府之事,今日是因摄政王要他出门一起寻人,这才相伴而行。他没想到,这一出门,便遇到英雄救美之事。
    白管事看见秦瑾瑶的第一眼,就觉得自己告老有望了。说不清是什么理由,或许是感受到顾修延的神色有微微变换,或许是因为秦瑾瑶给了他这样的直觉。
    “可是……”侍从还要再问,除了一些会武功的丫鬟,摄政王府从来不留女子。
    可侍从等了许久,也没等来摄政王大人驳斥的声音。
    等到秦瑾瑶睁开双眼,已经是入夜时分。眼前是一个不过十一二岁的小丫鬟,竖着双垂髻,此刻正托着腮坐在小绣墩上,困得小脑袋一顿一顿。
    眯着眼看见秦瑾瑶醒来,小丫鬟甩了甩头,一脸雀跃道:“姑娘总算醒了,医士都在外头守了大半夜了,唯恐姑娘余毒未清。”
    “余毒?你是?这是哪儿?”秦瑾瑶用手指肚揉了揉微微发胀的太阳穴,只觉得一片混沌。
    第25章
    “姑娘不记得了?您在临安公主府门口晕过去了,咱们摄政王殿下正好路过,白管事心善,做主把您带了回来,又请了医士救治。医士说姑娘是中了毒,不过眼下不打紧了。”
    思量起中午的情形,渐渐明白是临安公主府的那盏茶出了问题。但出府之后的事,她无论如何都想不起来。
    只记得自己让小桃先走,然后自己走在一条冗长的小巷里。再细想,便是一片浑浑噩噩,什么都记不清。
    “是……摄政王大人救了我?”秦瑾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摄政王为人风评狠厉,根本不是会管这等小事之人。
    但想想上次自己在凌月阁被温子然发难之时,也是摄政王出言解围,似乎今日之事也说得过去。
    秦瑾瑶用力摇了摇头,自己分明被人所救,却还在这腹诽人家,实在是不应该。
    瞧着秦瑾瑶出神,小丫鬟以为她是害怕,笑眯眯劝道:“姑娘放心,这是摄政王府,我是府里的丫鬟碎玉。医士说了,姑娘所中的毒非比寻常,似乎有一些迷惑心智的效用。姑娘被摄政王大人带回来之时,嘴里一直在胡言乱语。不过,姑娘只要醒了就没事了,若有余毒,慢慢也会散去。”
    胡言乱语?秦瑾瑶心里忽然一阵慌乱。
    她不会又出言顶撞摄政王了吧?若真是如此,那自己的脑袋可真是危险了。
    哎,自己到底有几个脑袋,怎么回回都能撞上摄政王。
    “碎玉,你,可曾听见我说了些什么?”秦瑾瑶试探问道。
    可惜,小丫鬟的头晃得像拨浪鼓。“我进来的时候,姑娘已经服了药睡熟了。是医士从咱们殿下口中听说您一直在说胡话的。”
    瞧着秦瑾瑶担心,小丫鬟又嘻嘻笑道:“不过姑娘放心,咱们殿下从来都不会把火气压在心里。他既没恼,可见姑娘是没说什么错话的。”
    秦瑾瑶感激小丫鬟细心,又瞧小丫鬟眼圈一片乌黑,不由轻声道:“辛苦你了,连累你也要守着我。”
    小丫鬟脸色涌起激动,“姑娘说哪里话,咱们摄政王府从来都没有留过女子。咱们见天在这侍候着,可也只是侍弄侍弄园子,连主子的影儿都摸不着。咱们都日日眼巴巴的盼着有人来呢。如今姑娘来了,咱们可要欢喜死了,姑娘定要多住几日才好……”
    “多住几日?”秦瑾瑶苦笑。这丫头怕是不知名声对一位姑娘有多要紧,大厉民风再开化,也不能允许一位姑娘家莫名其妙住到一位男子府上。
    “多谢姑娘美意,可我有事急着回去,恐怕不能多留了。还望碎玉姑娘转告摄政王大人,今日多谢他搭救之恩,又蒙他请医士清毒,大恩难谢。若有来日用得到小女的地方,我定结草衔环报之。”秦瑾瑶撑着有些虚弱的身子,一字一句说道。
    小丫鬟眨巴眨巴双眼,有些不高兴,但转眼不知想到什么,又笑嘻嘻道:“殿下把车马留在了府里,姑娘想去何处,奴婢命车夫好生送着。”
    秦瑾瑶刚要说去宣安候府来,便听见小丫鬟眯着眼笑道:“姑娘今日好走,可下回一定要记着来啊。碎玉在王府一定等着您。”
    ……
    想起顾修延那张阴沉的面孔,秦瑾瑶心虚的嗯了一声。不过,说句实在话,她确是打心里感谢摄政王。自己幸亏是被他所救,若是换做旁人,只怕今日还指不定会发生什么事。
    为表谢意,秦瑾瑶特意手书一封,留给了顾修延。
    马车是白管事亲自牵来的。
    笑眯眯的白胡子让秦瑾瑶对偌大空寂的摄政王府总算有了些好感。白管事慈眉善目,非但没有寻常管家的油滑,反倒因年纪见长,而有几分弥勒相。
    “姑娘的身子可好利索了?”
    “蒙管事关照,瑾瑶的身子已好得差不多了。今日多亏摄政王大人搭救,否则……”秦瑾瑶也不知道否则会如何,何氏,临安公主,恐怕早已在背后布下暗网。
    “举手之劳罢了,何足挂齿。听说姑娘方才还把请医士的银钱付了,实在是碎玉的糊涂。”白管事一挥手,自有人把银子重新呈上,又备了几包药,不由分说的放在马车上。
    “姑娘不必客气。”白管事垂眸笑道。其实小小的秦府嫡女,并不值得他如此用心,只是积年的经验告诉他,眼前的姑娘,或许便是顾修延宿命中的那一位。
    不为旁的,只说那摄政权臣顾修延,什么时候能耐下心来听别人不清不楚的说话。更何况,那是一位中毒之人的胡话。
    按照秦瑾瑶的请求,马车将她送进了宣安侯府。
    深夜的宣安侯府自然大门紧锁,但秦瑾瑶的名字传进府里不过一瞬,宣安侯夫人已经披着大氅亲自出门迎接。


上一章
返回

嫡女荣归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