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隐月纪事

隐月纪事_65

    quot;孩儿谨记,quot;谢隐站起来,端端正正地跪下,quot;孩儿接父皇圣谕,必将竭尽所能,力保姜朝谢氏江山安稳,黎民安居!quot;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大降温,好冷,大家要多穿多吃,腊八节快乐~~虽然我记忆中好像从来没有过过这个节嘻嘻嘻
    这个排版又错乱了,还好看了一眼,最近肿么了~~
    第43章 第四十三章 大朝会
    谢隐从菩提院出来的时候距离卯时还有一刻,身着亲王朝服,头戴珠冠,白榆和嘲风两人紧跟身后,从后宫出来,直奔金水桥。
    天还未亮,金水桥前已经站了黑压压一片人,俱是早朝的大臣。自从谢玄睿退位,内阁暂代国事起,就已改为五日一朝会。
    谢隐径直走向人群,原本安静等待点卯的人群顿时嗡嗡议论起来。都说大皇子谢殊云高调返京,今日竟来参加朝会,看来确有大事发生。
    司礼监的太监高声喝道:quot;宫廷重地,不得喧哗!quot;
    众人都安静下来,目光仍不时打量着这位身世神秘的皇子。
    谢隐走到内阁三位阁老身边站定,点头致意,贺之光、薛凛、李赞臣三人均拱手回礼。
    太监拿出名册开始点卯,薛凛趁机拉了拉谢隐的衣袖,压低声音道:quot;昨晚如何?quot;
    quot;一言难尽,见机行事。quot;谢隐瞟了一眼后排的李赞臣,几乎用气声在说话。
    quot;嗯。quot;薛凛站直了身体。
    点卯结束,早朝的人群开始浩浩荡荡向正殿进发,进入殿内,文武分列站定,只听殿外一声鞭响,朝会开始。
    贺之光作为内阁之首,开始主持朝会,各部省官员均汇报了一些日常事务,不足挂齿,因为所有人都清楚,今天的正菜不是这些。
    果然,贺之光见时机已到,清了清嗓子开口:quot;诸位同僚,今日有一事,关乎我朝正统国本,太上皇因劳累过度,无奈退而静养,我等身为臣子痛心疾首,但国不可一日无君……quot;
    quot;太后有旨!quot;一声高呼打断了贺之光的话,谢隐自然听出这声音是谁。
    众人愕然回头,张太后的心腹太监满顺一脸得意地进了正殿,手中正捧着一卷黄帛。
    quot;混账!朝堂重地,岂是你擅入之地!quot;薛凛怒斥道。
    quot;薛阁老息怒,quot;满顺皮笑肉不笑地从怀里掏出了一块令牌,quot;太后有懿旨,奴才也是奉命行事。quot;
    薛凛冷哼一声,不再说话,刚才满顺拿出的令牌是多年前先皇赐给太后的,后宫前朝畅行无阻。
    满顺走到龙椅前,清了清嗓子,开始宣读太后懿旨:quot;赐婚皇子谢殊云与贺阁老千金贺聘婷,择日完婚。quot;
    众朝臣听完宣读都在互相交换眼神,朝堂中鸦雀无声,这都什么莫名其妙的,太后不是相当不待见这个孙儿么,为何还要撮合他与当朝阁老之女结为姻亲,这不是如虎添翼么?
    渐渐地人群里有人开始悄声传递消息,听说昨夜云亲王与这位贺姑娘已经有了夫妻之实,太后这么做也是为了皇家脸面,安抚贺之光。听到消息之人恍然大悟,然后开始轻笑起来,一时间,朝堂上混乱不已。
    满顺满意地看着朝臣们的反应,转向谢隐道:quot;云亲王,贺阁老,还不谢恩?quot;
    贺之光也听到了留言,面色紫涨,但情绪还算稳定地望向谢隐。
    谢隐面无表情,强迫自己放开攥紧的手,淡淡道:quot;太后一番美意,儿臣不敢不从,只是方才贺丞相尚未说完国本之事,自古以来,国事大于家事,还是请贺丞相尽未尽之言。quot;
    贺之光也反应过来了,立刻接道:quot;正是,太后通情达理,想必也不会干涉国事,来人,宣读太上皇亲立之国本诏书!quot;
    quot;你!quot;满顺气得面色通红,早有白榆捧了诏书出来,大声宣读:quot;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朕奉先皇遗诏登基以来,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未至倦勤,不敢自逸。皇子殊云,为宗室嫡嗣,天意所属,兹恪遵初诏,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朕疾患固久,思一日万机不可久旷,兹命皇太子持玺升文华殿,分理庶政,抚军监国。百司所奏之事,皆启皇太子决之。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quot;
    quot;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quot;众臣听旨叩拜,无人质疑。
    白榆将诏书和玉玺捧至谢隐手中,跪称:quot;太子殿下千岁。quot;
    众臣立刻叩拜道:quot;太子殿下千岁!quot;
    quot;诸位大人请起!殊云初获大任,不胜惶恐,还请诸位同心同德,为天下苍生计!昨夜殊云入宫与父皇秉烛夜谈,quot;谢隐说道此处,停顿了一下环顾四周,果然有人面露犹疑,quot;父皇虽身入空门,但仍心系天下,命我告之各位,姜朝并非无主,若再有传言生事,人人得而诛之!quot;
    满顺没来由打了个冷战。
    此时确有一人出列进言道:quot;太子殿下,臣有进言。quot;
    谢隐一看,是李赞臣,看来此人确实有问题。
    quot;臣以为,国本已立,殿下应该考虑婚姻大事,我朝男子大多年及弱冠便娶妻生子,太子为国事奔忙,也不可误了此事,既然太后有意成全,请太子考虑!quot;
    人群陆续有人附和道:quot;请太子考虑。quot;
    谢隐心里冷冷道,成全?
    quot;且慢,臣有一事不明,要向满公公请教。quot;说话的薛凛,口称请教,但是态度极为生硬。薛凛曾以连中三元的成绩入了翰林院,口才笔力都是当朝一流,满顺觉得腿肚子有些打颤,但作为太后的代言人,不得不接话道:quot;薛阁老请讲。quot;
    quot;太后赐婚,敢问是要将贺阁老千金嫁与太子殿下为正妻?quot;
    quot;不错。quot;满顺不敢多说什么,他这种太监最怕的就是翰林院出来的朝臣。
    quot;那恕薛凛冒犯,此事恐怕大大不妥。quot;薛凛胸有成竹。
    quot;薛阁老竟冒然说太后行事不妥?quot;满顺声音拔得很高,以此提高气势。
    quot;若太子殿下今日仍是皇子,此事薛凛并不想提及,毕竟是贺阁老家事,但若太后要将贺阁老千金嫁与当朝太子为正妻,也就是将来的中宫皇后,恐怕于礼法不合,quot;薛凛面不改色道,quot;长幼有序,嫡庶有别,庶出女子不可为太子妃,更不可为中宫皇后!quot;
    quot;薛凛你!quot;贺阁老气得大口喘气,直指薛凛。
    薛凛朝贺之光揖了一揖道:quot;贺阁老,对不住了,事关皇家血统,薛凛只得道出实情。quot;
    quot;薛阁老,贺姑娘本就是贺阁老正妻所出,如何不叫嫡出?quot;满顺此前命人暗中调查过,否则也不会选中贺聘婷了。
    quot;事已至此,老臣便说出实情吧,请太子殿下恕罪。quot;贺之光老泪纵横,令人十分不忍。
    原来贺聘婷并非正妻所生,她的生母本是一位贺之光曾经暗中往来的一名□□,生下孩子时便难产而死,留下一个女婴,贺之光于心不忍,便央求夫人收留,贺夫人宅心仁厚便配合演了一出戏,假孕十月,将女婴接回了贺府,当做亲生的抚养,所以贺聘婷年纪应该比对外说的大一岁,也确实非官籍嫡出。


上一章
返回

隐月纪事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