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落草师爷

落草师爷_5

    一位壮士书下龙飞凤舞的一句豪言壮语——遣我一人,杀尽天下狗贼!
    傅云书将这份卷子默默移到一旁,心道不需我派遣你现在就可以去杀,待你壮烈牺牲后我会将你风光大葬载入县志。
    下一张纸倒是详细,密密麻麻整整一页蝇头小楷,全篇内容可以概括为两字“招安”,作者大概是遭遇过土匪,详细描述了土匪的强壮威武杀伐成性,又表达了对本县衙役们的深度不信任,傅云书几乎可以透过文字看见一个窝窝囊囊的小老头瑟瑟发抖地提笔写道:若能化敌为己,实乃九合之幸,江北之幸。
    傅云书回想了一下自己见过的那些土匪的德行,默默将这份卷子丢到地上。
    还有一位人才相当有想法,他提议傅云书效仿古人,用美人计,将本县花魁翠莺儿送到群鹰寨主海东青身边,勾引他,迷惑他,使其堕落无心其他,与此同时也不可放过军师青燕子,应当一并勾引之,令海东青与青燕子反目,等群鹰寨内乱,县令便可乘虚而入,派兵攻打鹰嘴崖,定能马到功成。
    傅云书看着这份卷子,仿佛置身看台,戏台上正演着一出帝王美人的好戏。土匪头子海东青是吴王夫差,翠莺儿是美人西施,他便是那勾践,卧着薪尝着胆,咬牙切齿地意图复国。只可惜这出戏精彩归精彩,传唱度亦是颇广,海东青闲来无事应当看过,可行度不高,倒是这份卷子若是送去戏班,再修一修改一改,难说不是又一出好戏。
    他将戏折子放到一旁,又展开下一张。
    文章内容尚未入眼,单是这手如行云流水铁画银钩的字便令傅云书眼前一亮。他熬夜阅卷,看到此时夜色已深,屋外月朗星稀,虫鸣阵阵,身侧的烛台爆出噼啪轻响,下人送来的宵夜就搁在一旁,傅云书看完此卷,恍惚间拿起一只饼,直到咬下一口,才惊觉饼已经凉透了。
    此卷即便放在科举中,亦称得上是难得的佳作,更不要说与眼前这些聱牙诘屈之作相比,饱受大半夜折磨的双眼闪烁,傅云书遇此清华文章,感动得几乎要落下泪来,目光连忙移到文末,一看作者姓名——
    寇落苼。
    第5章 庙堂之高(五)
    第二日一早,寇落苼用完早膳,提了包袱就往外走,边走边说:“待会儿官府的人来找,你只说那位客官结清房钱自行离去,旁的不要多讲。”
    小二跟在他后头送他,问:“头儿,您行踪不定的,又不在本县的牌门上,官府不一定找得着您啊!”
    寇落苼漫不经心地道:“我既想让他找到,他便一定能找到。”
    小二眯着眼目送自家寨主离去,心道寨主年岁渐长,长期独身,心思也越来越难以揣测了。一回头,对上两个官人,跟着一个细皮嫩肉的公子哥儿,那公子哥儿朝客栈里张望片刻,瞥见立在一旁的小二,忙问:“请问这位小哥,你家客栈中可宿着一位名叫寇落苼的公子?他住哪一间房?”
    寨主真是神机妙算!小二眨巴眨巴眼睛,道:“对不住这位客官,小的职责所在,不能泄露住店客人的消息。”
    话音未落,其中一名官人已经揪住了小二的衣襟,喝道:“你知道你在跟谁说话吗?这是本县父母官傅大人!还不速速答来!”
    傅云书连忙阻止,道:“住手!怎可如此放肆!”
    官人悻悻松手,在傅云书的冷视下缩到一旁。小二跌坐在地,不住地磕头,“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小的不知是傅大人,竟犯下大错!还望傅大人饶命!”
    傅云书叹了口气,屈身将他扶起,温声道:“莫怕,是本县手下无礼,你尽己之责,是应当的,何错之有?快起来吧。”
    小二演技精湛,抽着鼻子起身,眼眶已然红了。
    傅云书从贴身荷包中取出一点散碎银子,塞进小二手里,笑道:“回去买点吃的,且当是本县向你赔不是了。”小二自然慌忙拒绝,却被傅云书死死握住双手,依然微笑从容道:“若不愿收赔礼,那便当做一点打赏——你可知寇落苼公子现在何处?”
    小二攥着碎银的拳头一点点缩到身后,垂着脑袋,道:“回大人的话,那寇姓公子今儿个一早便退房离去了了。”
    “什么?!”傅云书一惊,连忙追问道:“那你可知他去了何处?”
    想到寨主的吩咐,小二立即摇头道:“这个小的就不知了。”顿了顿,抬眼偷瞄跟前一脸惊慌的小县令,心里忽然一软,道:“只看见他好似往县门的方向去了。”
    傅云书当即转身朝县门处追去,两个官人连忙跟上,一口气跑出两里路,其中一个官人喘得上气不接下气地道:“大人,那个寇落苼既然自行离去,说明他并不特别执着于在此求职,大人就不必强求了!”
    “你懂什么?”傅云书不悦地道:“他既来应试,便是有意,怎能算强求?当年刘皇叔请诸葛亮出山尚且要三顾茅庐,我不过尽力一寻罢了。”
    一路狂奔至县门口,三人都已是精疲力竭。傅云书双手撑着膝盖喘了一会儿气,抬起头朝县门望去,进出县门者寥寥无几,一眼就能看清楚,里面没有一个是那天一袭青衫磊落的年轻人。一股难以言喻的失落涌上心头,傅云书咬咬牙,继续抬腿要往县门外走去。
    两个跟随的官人立即傻了眼,“大人,您还要接着追啊?”
    “怎么了?”一个熟悉的大嗓门忽然传来,两个官人回头一看,既惊且喜,“赵大人,您来了?”
    赵辞疾策马而来,停在傅云书身边,翻身下马行礼,道:“见过县令大人。敢问大人为何要出县门?下官可否助一臂之力?”
    傅云书只道:“我要去找一个人。”目光落在赵辞疾的高头大马上,“赵县尉的这匹马不错。”
    赵县尉一点就透,当即恭恭敬敬地把缰绳送到县太爷手里,道:“大人尽管一用。”
    傅云书也不跟他客气,接过缰绳马鞭,骑着就走,将身后一干人等埋进马蹄扬起的尘土里。
    赵辞疾目送上司离去,扭头问那两个官人,“县太爷这是要找谁?”
    其中一个官人道:“应当是此次前来应聘师爷的其中一人。”
    赵辞疾眉梢微扬,道:“若找不到便罢了,若找到那人,日后九合县只怕就有两位县太爷了。”
    日后的两位县太爷之一的寇落苼对县门口发生的事一无所知,此刻正在蹲在九曲廊里望着廊下流水。
    九合县有两处县门,一往九曲廊,二通金雕山。其实原本金雕山一路是往省城的方向,理应更加热闹,但有群鹰寨把守,百姓若要去省城,只能从九曲廊绕路,若小县令猜到他出了县城,必定会朝这里追来。
    九曲廊建于数百年前,相传是时任县令的夫人迷恋后山樱林,却隔着长河难以渡过,县令大手一挥,命人造下此廊桥,从此时常携手夫人一同前往后山赏樱,传为一段佳话。如今岁月荏苒樱花凋零,唯此廊桥依旧,廊中旧人不见,只有一个寇落苼,手里捧着把小石子,有一下没一下地打着水漂,心想,他怎么还不来?
    几乎是下一瞬,不远处传来一声马鸣,寇落苼扭头望去,一个有些眼熟的身影,正策马朝这里赶来。他不由得站起身,将手里的一把石子全扔进了水里,溅起许多水花。策马之人显然也看见了他,惊喜地呼唤道:“寇公子!寇公子且留步!”
    傅云书终于来了。
    寇落苼假意惊诧地走下廊桥,望着风尘仆仆的少年翻身下马,奔至自己眼前,他原本梳得整整齐齐的发冠都有些散乱了,额前碎发沾了汗贴在脸上,一双桃花眼却是亮得惊人,一开口便是遮不住的欣喜,傅云书道:“当真是你!我看到卷上你的名字,便晓得是你,但是又怕到底不是你。”
    寇落苼此刻俨然是一个真丈二和尚,迷惑地眨了眨眼,“此话怎讲?你又怎么知道我在这儿……还追来了?”
    傅云书喘着气笑道:“实不相瞒,我便是九合县新任县令。昨夜看到你的文章落款,实在是又惊又喜。”小县令单刀直入,一把捉住寇落苼的手握住,眼神诚挚地望着他,道:“寇公子可愿为我入幕之宾?”
    寇落苼觉得自己太过入戏了一些,望着小县令亮晶晶的眼睛,自己的脸颊竟也不由自主地烧了起来,把手抽回,他垂下眼帘,避开他的目光,轻声道:“我只是一介白丁,毫无功名在身,漂泊江湖数载一无所成,唯胸口墨水两三点,腰间长刀一柄而已。”
    傅云书道:“那又如何?”
    寇落苼道:“我只怕配不上做你的师爷。”
    傅云书道:“既怕配不上,为何还要前来应试?”
    “虽然心中惶恐不安,但……”寇落苼忽然轻轻地笑,说:“总想一试。”


上一章
返回

落草师爷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